作家專訪:張翠容 真正的無國界記者 永遠在路上

2009-11-13 18:37 |迴響:0|點閱:602

 

【作家專訪】   張翠容 真正的無國界記者永遠在路上 

  

執筆:林欣誼(本報記者)

原刊:2009年10月18日中國時報˙開卷

 真正的旅行者總是說:「上路吧。」所以張翠容上路去了,跑了好幾圈地球,寫出《行過烽火大地》、《大地旅人》、《中東現場》(以上皆馬可孛羅)等好幾部行走天涯的報導之後,這位香港資深的「無國界」女記者認真地說:「世界真的不是平的,世界還是圓的!」

 探訪拉美 耗時3年

 因為連日在台緊湊的行程,清瘦的張翠容略顯疲憊,但一談起新書《拉丁美洲真相之路》(馬可孛羅),以及採訪中南美的經歷,斜靠在椅子上的她馬上精神抖擻,眼神發亮。她說:「我們都是在主流媒體的喧鬧聲中去認識許多地區,我們的思考,有多少受到媒體的影響?」

 為了發出獨立的聲音,張翠容多年來隻身走過了阿富汗、巴爾幹半島、東南亞及西藏等亂世國度,採訪過印尼民主化、東帝汶獨立公投、科索沃危機等國際事件,然後又穿越中東各地,深入以巴衝突的火藥庫,企圖解開伊斯蘭激進活動的來龍去脈。

 2006年起,她眼見中南美洲從委內瑞拉大選後再度向左轉,掀起2 1世紀社會主義革命,又決定前進現場,花了3年時間探訪拉美世界,檢驗西方媒體的負面報導,交出這部新作。

 只有克服困難 沒有放棄

 張翠容文筆犀利、深入,且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私底下的她則個性直率,她書中常寫到自己「哈哈大笑」,原來不是假的。

 被問到深入這些邊緣國度的困難,她劈頭答:「我只想如何克服困難,從沒想過放棄。」但這一路的危險當然不會少,例如她描述在治安很差的中南美,每天都得繃緊神經,光是外套脫下來一放,下一秒鐘就會被搶走;在尼加拉瓜時,還曾光天化日被6個迎面走來的壯漢持槍搶劫。

 而在採訪完委國總統查韋斯(Hugo Chavez)的回程小飛機上,張翠容更遭遇了生死交關的經驗。當時天空突然雷電交加,飛機劇烈搖晃,「我心想,原來我是這樣死的,但我這篇採訪還沒寫呢!往下一看是海洋,又想著要把筆記本用塑膠袋包起來,至少被打撈起來後還能讀出字跡,讓大家知道我這個人做過的事!」

 數十分鐘後,飛機平安落地,她和機上的外國記者抱頭痛哭。「這讓我體認人生無常,在我剛完成一個收穫很多的採訪,上天又讓我馬上嚐到失去一切的感覺,教我不要得意。」

 她笑說這股勇氣既是自我訓練,也來自天生,因為她「永遠都想往外跑」,尤其香港地方小,待下去不是炒股就是炒樓。80年代她赴英就讀高中、大學,原本讀社會學系且想當社工的她,因為在英國認識一位香港獨立女記者,從此志向轉了彎。

 獨立記者 孤獨帶來力量

 回港後,她先「老老實實」在報社當了好幾年政治記者,每天跑無聊的記者會,煩悶的表情全寫在臉上,後來挨了長官一頓罵才被點醒。「至少那段時間訓練我如何忠實紀錄受訪者的話,打好基礎後,還得多看書,因為報導不能沒有自己的觀點。」因此,遇到年輕人向她表示嚮往成為戰地記者,她都會扳起臉孔教訓:「不要想一步登天!」

 離開報社後,張翠容為香港多家報社撰寫專欄,也曾任英國BBC特派員,近年來則幾乎一半時間出門在外。身為背後無奧援的獨立記者,很多人好奇她如何取得採訪管道?自有一套辦法的張翠容說,她乾脆寫一本獨立記者的《Lonely Planet》當作指南書,書名就叫「一位獨立記者的孤獨」,她笑說:「不要騙自己做這件事不孤獨,其實,孤獨真的能給你力量。」

 張翠容認為,許多人常以左與右、上或下來區分立場,「但很多時候,是你選擇站在強者/征服者那一邊,用菁英的角度去認知世界,還是選擇透過弱者/失敗者的眼睛來審視世情?」她以村上春樹今年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的致詞:「我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自勉,作為她繼續觀看世界、獨立發聲的角度。

 接下來的計畫呢?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張翠容說:「我要去東歐看看了!」真正的無國界記者永遠在路上 。(姚志平攝)

 
天地烽火我獨行 ──戰地記者張翠容
文.李國盛 圖.張翠容提供
 
網友評價: 網友評等網友評等網友評等網友評等網友評等網友評等   總票數:
6
 
含有圖片的版本(適合較高頻寬用戶) 未含圖片的版本(適合低頻寬用戶)
影像說明:筆鋒透著感情,溫婉中帶著堅毅,走在台北街頭的張翠容,心中惦念著的仍是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未來採訪行程。 (莊坤儒攝)
筆鋒透著感情,溫婉中帶著堅毅,走在台北街頭的張翠容,心中惦念著的仍是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未來採訪行程。 (莊坤儒攝)

國際新聞與國際視野,一直是台灣媒體最薄弱的一環。在當代華人媒體高度仰賴西方主流媒體「餵養」的年代,香港獨立記者張翠容代表一個特殊、貼近華人的觀點,特別是在世界各地衝突不斷的戰事報導上。

身材瘦小的她,帶著筆和相機走進東南亞,再走向中東、拉丁美洲,她在戰火頻仍處見證衝突,也讓華文讀者得以重新看見戰爭背後的複雜局勢。

真相,是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身為當代最著名的華人戰地記者,張翠容繼承的是美國海明威等記者作家留下的勇氣與價值傳統。她的筆,在媒體娛樂化的今日雖如鳳毛麟角,卻是許多弱勢族群和人間正義的寄託。

理解了這一點,才能超越她經常被談論的「女性」和「華人」等「身分」觀點,看到張翠容所代表的意義。

「談人權,談和平很容易,喝咖啡的時候可以談、大學教室裡更可以談,但這樣的談不痛不癢,沒有engagement;相較之下,那些朋友全都是用真實的生命去實現理念,」坐在台北市永康街的咖啡廳裡,張翠容忘了自己是專訪主角,談著她的兩位日籍朋友。

不顧家人和政府反對,長期在伊拉克從事人道救援的高遠菜穗子,和用相機揭露戰場真相的攝影家森住卓,是張翠容長期在中東採訪所帶出的戰地故事之一。「她/他們一個人出入於漫天烽火中搶救戰爭的受害者;另一個則藉著赤裸裸的影像,讓許多人了解戰爭遺禍,對我來說,這才是『反恐』戰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