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余華的荒謬戲看人生-讀「兄弟」感想

2010/03/09 08:48:42 瀏覽214|回應0|推薦17
 


由余華的荒謬戲看人生-讀「兄弟」感想

余華不愧是說故事的高手。「兄弟」這部長篇小說原先計畫10萬字截稿,而最後以超過40萬字的篇幅分為上下冊呈現在讀者面前。上冊敘述文化大革命那時代瘋狂的歷史,而下冊著重在鄧小平80年代開放改革之後,中國倡導「先讓一小部分人富起來」的政策,致個體戶遍地開花結果,來描寫諸多光怪離奇的現象。這之間藉由宋剛與李光頭這對異父異母的姻親兄弟,將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毫無縫隙地串連起來。當然,已閱讀過余華膾炙人口的小說「活著」,或是有看過「許三觀賣血記」的讀者,對余華筆下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時代的小人物會有深刻難忘的印象。那時代有數不盡的憂傷,有許多被故意遺忘的故事。那些叫人想起都會心禁膽顫而不願意想起的故事。這類體裁也是余華最拿手,同時也最能打動讀者的內心。或許作者「急於」將中國這40年代之間發生的巨大變化,「完全」納入在這部小說裡,才會讓我在閱讀下冊時,產生這故事有「說不完」的幻覺。之後再仔細觀看余華的後記,也印證當初的想法。他說︰「起初我的構思是一部十萬字左右的小說,可是敘述統治了我的寫作,篇幅超過了40萬字。寫作就是這樣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往往寫出狹窄。」

坦白說,剛開始閱讀時,我無法融入那余華慣有荒謬而戲謔的筆觸。上冊是由李光頭年少在茅廁偷看5個女人的屁股為引子說起。李光頭偷看女人屁股被逮到遊街示眾,而其中一個叫林紅是劉鎮公認的美女。也因緣於此,這鎮上的男人無不處心積慮想打聽她屁股的模樣。李光頭也很能深知這奧妙,藉由人性偷窺慾的心理,以此交換三鮮麵為條件。余華筆下的李光頭是打不死的蟑螂,歷經偷窺遊街示眾;歷經繼父被紅衛兵活活打死; 歷經一個人到上海闖天下,為的是拿更多成衣訂單,造福鄉里,結果弄得回來身無分文,最後還被鎮上自願將錢交付給他開工廠的股東們,活活揍個半死,落到他到鎮上向政府官員抗議示威,想討回當初任性不告而別的「李廠長」職位。在此,余華以荒謬的手法重新定義李光頭的出發︰李光頭竟然由乞討發跡。人們將丟棄的垃圾給李光頭,而他將這些寶貝分門別類整理,賣給上游廠商。由於政府高官將至鎮上審查,而李光頭累積幾年下來四座山的垃圾佔據政府的辨公廣場有礙顏面,政府急欲將他除去而後快,答應要恢復李光頭先前「李廠長」的職位。這時李光頭抓緊這天時地利的機會,反問鎮長一個月能掙多少工錢,倒不如來他「公司」撿垃圾,一個月他還可發給他工資1000元以上呢。最後政府答應給李光頭最優惠的租地,讓他開辦垃圾廠集散公司。

「兄弟」上冊以李光頭的繼父,哥哥宋綱的父親宋凡平與其母親的婚後相處關係為主。宋凡平是個老師,由於將李光頭溺死在茅廁的生父拉起,成就了這姻緣。余華將宋凡平描寫成近乎「完人」的角色。這父親縱使被打成地主黑五類,關在倉庫牢房裡,遭受酷刑後,看到兒子們來探訪,還能談笑風生,說他那條殘廢的手,現在脫臼,臃腫了,也是因為休息太久了才變得如此肥胖。這種種為了不讓兒子們擔憂的情節,讓人聯想到電影「美麗人生」相似的場景。由於宋凡平太「完美」了,而讓沉醉的讀者無法認同其真實性,反而相信這角色是杜選的。宋凡平當初在前妻死後,為何會「如此」深愛李光頭的母親,余華並沒有很深刻的描述,反倒是婚後的一些插曲來看出。書中最讓人動容的部分是余華如何描繪死亡。宋凡平的死是明知逃跑,抓住可能會失去生命,也要屢行對妻子信中的承諾,答應她要去上海接她回來,但卻在火車月台前被紅衛兵活活打死。當父親死後,兒子們看到死去父親的悲悽無依,與等候母親從上海歸來,令人鼻酸。然而,最讓我震驚的是余華如何描寫宋凡平的妻子盼不到先生時,回家在月台看到自已所愛的人慘死的情感起伏。余華是這樣描寫的:

「她低頭看著地上已經發黑的血跡,又抬頭看看四周,看看兩個孩子,她的目光在含滿淚水的眼睛裡飄忽不定。然後她跪下去拉開行李袋,從裡面取出一件衣服鋪在地上。她小心翼翼地將那些蒼蠅撿起來扔掉,雙手捧起暗紅的泥土放在衣服上,又仔細地將沒有染上血的泥土一粒一粒地撿出來,再捧起那些暗紅色的泥土放入衣服。她一直跪在那裏,她將所有染血的泥土都捧到衣服上以後,仍然跪在那裏,她的手在地上的泥土裡撥弄著,像是在沙子裡尋找金子似的,繼續在泥土裡尋找宋凡平的血跡。」

生死別離的描述常是最讓人動容的。余華那細膩的寫法,寫出了妻子李蘭那懂得「情感」的真性情。這使我想到「遠離非洲」這部電影時,梅莉史翠普不忍心將沙子灑在心愛的人的棺木上,而是噎住,然後緊緊地握著沙子,轉身面對那無窮蒼鬱的草原。

關於「兄弟」下冊是我感到最困惑的作品。余華費盡心力讓讀者嘗試去了解大陸的貪腐,民心的貪婪,所以他試著安排新聞媒體如何窮究李光頭發跡的故事; 李光頭又如何利用媒體,舉辦處女美女選拔賽,而獲選者又如何處心積慮獻身,以獲得評審的青睬; 李光頭又如何藉著自己的權勢,開除菸廠廠長--那位對宋綱老婆林紅亟欲上下其手,而威脅要將林紅開除的色鬼, 而林紅由起初對李光頭的厭惡,逐漸對其產生好感,而這好感是始於李光頭的財富, 最後兩個人偷情媾和,致宋綱由海南島賣豐乳健康品回家,發現這事實,因原諒對方,卻無法接受自己而臥軌自殺。宋綱的死又使李光頭頓時明白死的是他摯愛的兄弟,而林紅也體認到宋綱才是她二十年來,始終守護她,但最後卻因為沒有能力賺錢,而曾被輕視的愛人。余華刻意描寫林紅由李光頭那裏才了解男歡女愛,又刻意讓他們在最後最完美的交媾當中,得知兄弟丈夫臥軌而死的消息,真可媲美「越戰獵鹿人」美軍開著飛機屠殺越南人,而劇中播放交響樂的場景了。將整個當時社會的「惡」一口氣加諸在這幾個人身上,為的只是揭發社會的亂象,這對讀者而言太多也太沉重了,而這也是讓我最迷惑的地方。

余華生於1960年,而那年代他必也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所以對那時代有著深刻的體驗。但,處於現今這亂象的時代,或許很多寫作材料是經由旁聽報導等,而不是從中經歷,所以在描述上總讓人有總「隔靴搔癢」的感覺。大凡一個作家畫家要突破自己的文體風格都是極為困難的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就。縱然張愛玲也是個極能說故事的高手,也逃脫不了她既定的風格。無論如何,我仍然喜愛余華的作品。他總能在每個章節裡,抓住讀者的情緒。他總是以荒謬的筆法來描繪這社會的百態,那些在戲謔的批判中,總是帶著人性的憐憫。最後讓我驚訝的是: 余華是很懂得用「情」的人。


2010.3.8

 
( 創作詩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