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隨軍行 危險也不怕

記者:賀乙舜 王維     報導
FacebookplurkGooglefunphemidemi


美伊戰爭開打,隨軍採訪的戰地記者,也同樣在前線出生入死,至今已有12人不幸喪命。而在台灣也有一批逐漸被淡忘的戰爭記者,他們都是軍人出身,有的參加過抗日戰爭,有的曾在823砲戰前線,和軍人並肩作戰。其中93歲的空軍退役少將劉毅夫,當年以記者身份到金門戰場,他說敵人總是在拂曉出擊,還好他有早起的習慣,要不然性命可能不保。

民國47年金門823砲戰,兩岸隔海激烈砲轟,這樣的槍林彈雨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10多名台灣記者卻想盡辦法要到最前線,他們是台灣第一批戰地記者

沒有武裝,只有一個印著「記者」兩個字的鋼盔和一身卡其服裝,帶著相機和筆搭軍艦來到金門戰場。

45年過去,當年的戰地記者還活著的只剩下五、六位,其中最資深的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劉毅夫。

空軍少將退役,人稱將軍記者。家人:「這件是軍事外套,來穿上,還有帽子,對,還有帽子。」至今劉毅夫仍每天起個大早,穿上戰地記者紀念外套到報社主筆軍事新聞,他說他就是靠著早起才能在戰場上保住性命。資深戰地記者劉毅夫:「敵人作戰有兩個時間,一是黃昏、一是拂曉,拂曉你就不知道了,你在睡覺就不知道,所以當軍事記者一定要早起。」

抗日戰爭時期,劉毅夫擔任空軍將領,親自駕駛戰機和日軍對抗。撤退回到台灣,他放棄中將升官機會,選擇當一個戰地記者,用文字鼓舞士氣。劉毅夫:「我一生就被這句話感動,一個人拿槍打敵人、打日本人有什麼用?要為前線能作戰的軍隊服務。戰地記者第一個要有勇氣,第二個要能吃苦。」

當時的戰地記者幾乎都是軍人出身,資深記者姚琢奇回憶踏上戰場的那一刻,他說那時真的嚇壞了。資深戰地記者姚琢奇:「那時候金門連一棵樹都沒有,我們坐的吉普車也沒有棚子,走到半路,對面中共就發射砲彈,他看到東西就打,那時候我們就趕快跳下車,跳到地下的壕溝裡。」

姚琢奇說還好他受過軍事訓練,運氣也夠好,才活到現在,但並不是所有記者都能倖免於難。姚琢奇:「就是這艘船,我們那時在另一艘船,這艘船給打得亂七八糟的,艦長那時都已經死掉了。」

那時在船上的5名記者全部殉職,照片中被子彈貫穿的鋼盔可以想見士兵死傷的慘狀。

古寧頭戰役、東北剿共,還有大象林旺在緬甸的珍貴照片,是戰地記者羅超群用這兩台40多歲的古董相機寫下的歷史鏡頭。戰地記者羅超群之子羅廣仁:「一個記者或是個戰地記者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他說保護自己的安全才能為你所拍的和所看到的留下紀錄,因為只有你存在這些照片才能保存下來。」

受到父親影響,羅廣仁目前也從事新聞業。戰地記者用影像紀錄戰爭的殘酷,世人得以見證歷史,但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戰爭非得要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