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华军事记者讲述2008年不平凡的采访故事
 

http://www.lcxw.cn 2009-01-07 16:27:4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0查看
编者按:从抗击冰雪灾到汶川大地震救灾,从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到三亚军港海军护航编队启航,新华军事记者的足迹也随着子弟兵的脚步留在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记者,无疑是记录伟大时代的秉笔之人。今天,我们请
  编者按:从抗击冰雪灾到汶川大地震救灾,从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到三亚军港海军护航编队启航,新华军事记者的足迹也随着子弟兵的脚步留在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记者,无疑是记录伟大时代的秉笔之人。今天,我们请新华军事两位多次参加2008军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一位是汶川大地震后首位进入汶川县城记者徐壮志,还有一位是从印度采访中印"携手2008"联训归来的李刚。请他们聊一下难忘的2008年。

    灾难也是考验  

    徐壮志:今年这些连续的意外事件,使解放军经受了重大考验。

新华军事抗震救灾一线记者见闻大汇总——徐壮志

   朝阳下,两架直升机轰鸣着从山谷口飞落而下,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我想起了昨天在至今仍未通路的耿达乡采访时的情形。当我问村民们目前最紧缺的物资时,除食品、药品、帐篷等救灾物资外,村民们还希望我们能带些玉米种子,他们要赶着时间种下。

 

    李刚:这里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重大的灾难现场,军队怎么样能在最短的时间,抵达到灾区地域。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回头来看这一年,悲伤和喜悦整个贯穿在这12个月,这是我当记者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经受过工作如此繁重的工作强度。地震那一段时间是我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时间。采访时,生理需求已降到最低,只要还能吃上一口饭,就可以继续坚持工作。

    徐壮志: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李刚一起在成都,发完稿子凌晨一点多了,我们就想出去吃饭,在成都晚上出去转了大概有一个小时,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最后在一家露天饭馆吃了一肚子凉菜。

    李刚:那又算什么呢?你可能有同感,到了灾区以后,我就觉得要崩溃了,过去我对记者职业,我从事记者职业感到很幸运,但是那一刻我纳闷怎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徐壮志:这次整个从冰雪在到大地震,给部队很大的考验,改革开放30年了,部队已经有90后的兵了,80后现在都是连长、指导员了。这一代人能不能成为真的子弟兵?之前有过小考验,没有过大考验,那这一次就是大考验。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一批孩子是独生子女一代,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不能吃苦的一代。这些孩子他碰到地震,碰到那么惨重的伤亡,能行吗?

    主持人:有没有印象很深的事?

    徐壮志:我特别注意这些孩子们能不能受得了,因为我17号到北川的时候,我到战士们的账篷里面问他们,感觉怎么样?他们说没事儿,是很苦很累,受的刺激也很多。但是他们完全不像我们想象那么紧张。

    主持人:承受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徐壮志:他们牺牲、奉献的精神,心理承受力都比我们想象的强得多。

    李刚:80、90后这些军人,在这次灾难面前是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所以这场灾难也让我们的战士,让我们的这批年轻军人迅速地成长起来。

 

新华军事记者李刚在抗冰雪灾现场拍摄照片

    徐壮志:应该说也让社会重新认识了这一代年轻人,我们老说人民军队,但是不到危难时刻,你哪知道什么叫人民军队。美国飓风之后,它的国民警卫队是第八天以后才到的,那么我们在三天内十几万大军已经到了。据我所知,地震后十个多小时,一支部队就开到北川了。一路上的石头往下滑,道路当时边上都是被砸扁汽车。

    主持人:这次危机,也显示我们部队强大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李刚:四川的地理环境,能抵达那个灾难现场就非常不容易。

    徐壮志:这次应该说也检验了部队的机动能力。

    李刚:我是跟专机从北京起飞,一到开封,开封的部队都已经集结好了,又搭上我们飞机,能坐多少人就坐多少人,我们也是13号到了北川,这种速度以前不敢想象。以前部队演习都是做好预案,装备各方面都是很完备的,但是机动速度也没有这么快。

新华军事记者徐壮志在接受采访 [视频截图]

    徐壮志:部队的决心和行动能力,应该说也得到了检验。

    主持人:这种非正常重大突发事件,是不是对记者也是考验

    徐壮志:李刚的经验最多,98抗洪的时候我们就在前线。

    李刚:从98年抗洪一直到现在,灾难性的报道我也参加了很多。我个人体会是就是要打有准备之仗。怎么说呢?你在每天24小时之内,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你的装备都是处于待机状态,用军队的术语讲就是一级战备。你作为军事记者,一旦有情况,你才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你都不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就对不起军事记者的称谓,我的采访包里面,吃的、用的、器材,都是完备的。有时候军事记者要随时做好赴死的准备,每次在重大演习、抢险救灾、卫星发射出发前,我对会对我的家人进行交待,这不是作秀,这是一名军事记者出征前必须完成的一个动作,因为你不能预料采访中会发生什么。记者应该是没有任何负担地去进行工作。

    徐壮志:咱们新华社本来就有一套应急方案,我13号去四川的时候,当时新华社已经派出一位副总编辑,要带队到前方,带各部门的发稿人,去前方组建了一个前方指挥所,我当时是作为分社的牵头人去的。

    李刚:像这种灾难性采访,作为一个记者,是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还是不择手段把新闻搞到,有时候是矛盾的。比如说在唐家山的时候,上面有命令说不允许一个记者上来,因为记者上来就要坐直升机,战士和物资就要少上。所以有时候你面对的角色感到模糊,你会觉得自己很混乱。

    徐壮志:就是说救灾的需要和你业务的需要,大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执行某一个细节的时候,会有冲突,需要判断和斟酌。

    李刚:所以在现场记者一定要征得最高指挥员的允许,不要蛮干。

    徐壮志:所谓的不择手段要有原则。这次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这次中国新闻界在报道整体上应该是表现了很好的水平和精神。

    李刚:关键我觉得是空前的透明,而且在灾区现场一点一滴,实际上记者都是在接受教育,接受心灵洗礼。

    徐壮志:所以说这次我看很多部队回来也感觉到,救灾几个月,冒了风险很累,但对部队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无论是指挥员还是战士,经受了这样的考验,对部队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和教育。

神七发稿破纪录

 

    主持人:神七发射这次报道,我们报道速度又有了新的提高

新华军事记者李刚在接受采访 [视频截图]

    李刚: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说过,"失去太空就是失去未来!"。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二是飞船满载;三是飞行期间要进行一些卫星通讯的新技术试验。由于要进行出舱活动,神舟七号的技术难度和风险性要比此前的飞行大很多,无论是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从报道上来看,竞争更加激烈。我的第一张即拍即传的火箭升空照片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仅用时18秒就传到了北京。我就像一名冲击奖牌的运动员,在野战条件下借助高技术装备,在发稿速度上再一次打破了纪录。当然这个距离并不遥远,我曾跟随"和平使命-2007"跨国军演的中国军列进入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行程10300公里。没有窗户,没有空调,我在不到2.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工作了半个月,更痛苦的是还要在移动中使用海事卫星发稿。不过技术的进步也是神速的,我一直梦想,一个人能在地球的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实现图片直播,我想这个梦想会实现的。

    感受印度军队

 

    主持人:李刚记者这次去印度采访,能不能介绍印军的一些特点

新华军事记者李刚亲身体验中印联训营地

 

目光所及,印军的营房看起来不像军营更像庄园或者度假村。这里气候适宜,温度20多摄氏度左右,感觉比较舒服。印军营区的绿化非常好,尤其是一些热带植物,比如几个人才能抱的过来的大榕树,郁郁葱葱,“独木成林”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李刚:印军成分非常复杂,而且等级森严。比如像锡克族战士,头上还要包着大头巾,肯定影响正常训练。接触印军你就发现,他们军队真是不好带。印军军费支出不是很高,面对的复杂局面又很多,设施、装备相对差一些。军官待遇稍好点,战士待遇就相对就差。所以我觉得跟我们一对比,我们战士很幸福。看我军的吃、穿、用、住,明显比印军要好。但是我这次采访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我军善于学习,这是一支军队自信和强大的表现。我们走出去为了什么?走出去就是为了交流。就跟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需要交流、沟通。这次印方最高指挥官叫帕提亚准将,这次军训以后,马上就要到巴基斯坦当武官去了,所以他对这次联训很重视。帕提亚也指挥过几次反恐战斗,曾经亲自打死过两个恐怖分子,所以印军这支部队,也是有实战经验的。帕蒂雅喜欢吃中国的饭,因此经常到我军食堂吃饭,两支军队过去没有过多的交流。虽然这次连训只限于连级层面,但是我从细部观察,印军训练从英军那继承的东西特别多,搞的非常细,教材搞的非常好,这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所以这也是我们要交流,要学习的。

新考核大纲:仗怎么打就怎么练

 

 

    徐壮志:今年的十大军事新闻,就包括新一代训练与考核大纲的修订,这是我军2008年很有标志性的举措。部队训练与考核大纲,01年的时候颁发过一次,我那时参加过报道,当时强调合同化。训练与考核大纲对一个部队来说是标志性的,为什么呢?就像高考一样,你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学。军队也是一样,军队虽然是打仗,但是在和平年代,什么叫打仗的标准,那就是你怎么考我。你考我打精度,我就给你打10环。训练与考核大纲就是一个指挥棒。你看这次指挥棒变成了什么?强调联合作战,强调复杂电子环境。过去部队协调一次联合行动非常难。现在从大纲的层面把联合作战定下来,那么部队日常训练里面就涵盖联合训练内容了。那战时我可能迅速把你三个部队抽到一起,组合成一个作战部队。复杂电子环境最早提出的时候,各个部门都很难理解什么叫复杂电子环境。这次我去空军的试训基地采访,就见识了一下。当飞行员做复杂电子环境的体验飞行,地面模拟复杂电磁环境,飞机的座舱信号不断的闪,报警嘎嘎地报。飞行员就要判断要不要释放诱饵,要不要做机动。

“砺兵-2008”演习“红”军对敌实施电子侦察[刘辉龙 摄]

    李刚:更贴近实战。

    徐壮志:大纲其实还强调了在各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作战。这次我到南京军区采访演习。演习中残酷到什么程度?一个营冲击,在到达前沿阵地的时候,剩下不到一个连了,连长、指导员都没了,可能就需要一个士官来组织这次冲击。那么部队平时训练有这个准备吗?这是个考验。

    李刚:我现在参加军事演习报道,感觉好像就看战争电影。十几年前演习,炸点在哪,队形是什么样子的,都是按脚本完全操作来的,不可逆的。现在演习经常会意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

    徐壮志:如果你的演习应急预案不够多甚至没有,演习可能在开始就要结束。因此好多部队指挥员对新大纲有很多新的反思和想法,对部队的核心能力的建设进步促进很大。

    征兵政策调整提升兵员素质

    主持人:2008年也有新的征兵政策调整,来适应军队的巨大变化。

    徐壮志:其实征兵政策的调整好多年前,在02、03年部队已经开始探索,战士是战斗力金字塔的底部,如果你的底部是流沙,战斗力如何保证?几十年来我军战士的素质,整体有所提高,但和我军的发展不相适应。

    李刚:过去都是农村孩子。为什么讲军队是一个大学校,就是你进了军队,还可以进一步接受教育、进一步学习。

    徐壮志:现在纯粹的步兵已经没有了,过去为什么农村孩子可以呢?我教你,你只要学会一个单兵战术,你听我的,听连长的指挥,胆大,就行了。现在最起码的步兵也是在装甲战斗车里面,车里面有车长、炮长、通讯员,对单兵的素质要求很高。更不要说二炮这样的部队。导弹部队号手一个操作失误,带来的是灭顶之灾,就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现在部队的战士的学习的热情和认真超出我们的想象。

更透明 更开放 走得更远

    主持人:我们这十大新闻还有一个是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亮相。

    徐壮志:新闻发言人胡昌明就是在汶川地震中间亮相。这个事儿表明我军的透明度更高了。这些年我们参加的中外联合演习很多、很大。为什么呢?两支部队充分交流后,不容易误会,就会减少很多的纠葛。

    此外,我们还积极主动地让别人了解咱们。现在迎外部队,请几十个国家的武官和一些军事首脑去看,都是平时真正的演习,并不是特别为外军准备的。

    李刚:应该说中国军队在开放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以新闻发言人为标志的,我军的对外开放交流的力度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从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后,几次新闻发布会就能够得到大量的信息,西方媒体也失去了炒作的机会。

    主持人:这次我国海军到索马里护航,也是国防部发言人发布的官方消息。而且新华军事记者也随舰前往报道。

    徐壮志:这次我们到索马里海域护航的事儿,对中国军队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出去承担我们的国际责任,保护我们船只的安全,显示我们必须有保护我们海洋利益的决心。

    主持人:海军的意义就是海上护航,维持海上生命线。

    李刚:就像一个小孩子到商场买东西,你大人在后面看着,只要目光所及,孩子会感觉到安全,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无可厚非。西方媒体也没理由指责中国海军要走出去或者怎么着。

  展望2009 记录脱胎换骨的中国军队

    主持人:2009年,两位军事记者有没有一些工作的展望和计划。

    李刚:我想09年,作为记者能让自己少一点悲伤的心情,不要再有这么多的灾难发生,让我们的国家风调雨顺更加强盛。这样我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我们军事报道中的具体问题。我还有个心愿,特别想去台湾采访一次。

    徐壮志:中华民族向来就是在苦难中走过来的,这种锻炼也使我们民族韧性很强。明年有很多大事,建国60周年会有阅兵,军队肯定会展示一大批新装备,给我们全国人民看看部队的新面貌。另外我认为未来几年将是我军一个脱胎换骨的时期。作为一个军事记者,我希望能够向网民展示这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咱们记者不是作家,但是我们可以忠实记录事实。现在军队发生的变化远比我看到的任何一部军事小说写的都生动。记者只要把它写好,拍好就够了。明年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我们想在这方面努力寻求突破。

责任编辑:张丽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