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新書出版熱
本刊記者

 


● 趕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出版的一部份64書籍。

六四二十周年前夕,有關六四的書籍大量湧現香港書市,呈現八九年以來六四書籍最繁榮的景象。顯見歲月流逝人心未死,記載血的歷史,以此對抗遺忘,呼喚正義。

這批趕在六四二十周年大部分在香港出版的六四書籍,作者有六四學生領袖、著名作家、學者、北京和香港的記者,及港人和北美華人等。題材多樣化,有六四事件的全記錄、六四血案的親歷見證,天安門清場內幕披露,六四事件的研究和反思,以及六四流亡者的現狀報導等,角度不同,都有一腔熱忱。

這批六四書籍中,可稱石破天驚的是以支持學生被罷黜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三十八卷錄音帶整理而成的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另有介紹)。其他六四書籍大致可分為五類:

參與者親歷者的見證與回憶

第一類是當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參與者對六四事件及最後的血腥屠殺的見證和回憶。如天安門廣場副總指揮封從德的《六四日記》,以日記形式記述了當時天安門學生運動組織內部的運作。歷史學家余英時稱,該書是「六四學運的最可信、同時也是最詳盡的一部記載。」出版人孟浪指出,該書有其特殊的親歷性及客觀性,但也更富於爭議性。

所謂爭議性大概是指《六四日記》涉及學生領袖內部的一些矛盾甚至權力鬥爭,及對一些介入八九民運的知識份子所扮演的角色的質疑。封從德與前妻柴玲在中共的通緝下在中國逃亡數月到達香港,後流亡法國,獲得博士學位,現居美國舊金山,從事IT業。該書也披露了他和柴玲的相愛與逃亡經過。

另一位學運領袖劉剛也在今年三月寫成了他的回憶錄《熱血青春天安門》,爭取六四前出版。劉剛是北大物理系研究生,早在六四之前已參加北京高校民主運動,六四後是中共通緝名單上的第三位人物,曾坐牢六年,在獄中遭受酷刑,非常頑強,有「秦城鐵漢」之稱。

積極支持學生,全程參與北京「驚天動地的五十日」的廣東作家孔捷生,其《血路一九八九》不僅記述了六四屠殺那一夜他在天安門廣場伴隨著學生和市民的親身經歷,也回憶了他和另一位作家劉心武如何逃離北京的過程。孔捷生後經香港流亡美國,現在自由亞洲電台工作,並是香港蘋果日報專欄作家。其以「易大旗」為筆名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很受歡迎。

此外還有北京記者高瑜的《我的六四》。一九八九民運興起時,高瑜時任《經濟學周報》記者,她發表於該報的嚴家祺與溫元凱關於改革的對話影響很大,後來被陳希同平暴報告點名,而且導致經濟學周報被停刊。學運期間,高瑜踴躍支持學生,並爭取人大常委與學生對話。在六四屠殺前的六月三日早晨高瑜被秘密綁架,坐牢兩次,因此,獲得多項具國際榮譽的新聞自由獎。

兩本有關清場和戒嚴部隊的書

高瑜在她六四回憶錄中,回憶了她為爭取中國新聞自由奮門的經歷,並收集了她在六四期間及前後的文章。在書中高瑜表明心跡,她會堅持做一隻有靈魂的蛋,去撞擊中共那面堅硬的高牆。

第二類是有關六四史料的披露,其中最有份量的是前中國政法大學教師吳仁華的《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及《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吳仁華的專業是歷史文獻學,受過嚴格的史料考證訓練。而本人也是六四事件的見證者。他以十多年時間收集、整理和研究六四屠殺驚心動魄的那一夜的全部真相,披露中共大屠殺的真實全過程,並首次揭露天安門廣場有學生被槍殺的事實:北京農業大學學生戴金平和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程仁興。

書中指出,雖然三十八軍軍長徐勤先抗命並被軍事法庭判刑五年,但三十八軍突破數以十萬計學生和市民的堵截,殺人最多最狠,除六名軍人(被封為共和國衛士)因翻車油箱著火被燒死外,無一人死亡。軍人在六四中共死亡十五人,都是死於六月三日晚上十時戒嚴部隊開槍鎮壓之後,「這也充分證明軍隊開槍鎮壓在先、群眾暴力反抗於後的事實。」

此外還有參加過六四的兩位北京學者以筆名歸化章、浦前寫成的《 六四人物的 年》,介紹了當年天安門運動的百名風雲人物的今昔情況。開放出版社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著《尋訪六四受難者》也在五月加印。該書記錄了已確認的六四死難者的姓名身份,死難情況及天安門母親追尋過程。
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在五月底推出了由二十二位六四死難者家屬親自撰寫的二十年心路歷程《廿年生死兩茫茫》。隨書一起發行的還有一部紀錄片《天安門母親之路》。

香港和北京記者的采訪回憶

第三類是香港和北京記者對六四事件的追憶及對二十年後六四人物的再訪問。香港記者當年在北京採訪學運,見證八九民運的波瀾壯闊及後來的流血結局,對六四永難忘懷。

現任有線電視直播新聞台台長的陳潤芝,六四時作為亞洲電視的記者上北京採訪。親眼目睹解放軍裝甲車瘋狂衝向人群,見證長安街無數市民倒在解放軍的槍下。她二十年後採訪了鮑彤、吳仁華、程真、陳達鉦、陳一諮、王軍濤、浦志強這八人,反省和檢視當年他們投身八九民運追求的理想是否已付諸東流。此書《六四二○》為陳潤芝自費出版。

當年參與黃雀行動援救民運人士逃亡的支聯會常委朱耀明牧師發起幫助流亡民運人士回家運動,由當年赴北京採訪八九民運的記者蔡淑芳、麥燕庭負責採訪撰寫《回家》和《再回家》兩書。

蔡淑芳當年是香港星島日報記者,六四屠殺之夜一直留守天安門廣場,最後與學生一道含淚撤出。在戒嚴部隊開始清場時,蔡淑芳以為無法活著離開天安門廣場,寫下了遺書。沉痛往事,在她心中留下難以愈合的創傷。

《回家》和《再回家》一共訪問了六十多位六四流亡人士,其中有天安間廣場的學生糾察隊員張健。當年只有十八歲的張健在天安門廣場東觀禮台對面被解放軍連開三槍射殺,打碎左大腿骨。後流亡法國,成為基督教傳道人。他在書中傾訴了對故國戀戀不捨的感情。

《再回家》的主要採訪撰稿人麥燕庭當年是《新報》記者,經歷六四事件使她感受到新聞自由對中國民主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二十年來一直矢志不渝地做了許多工作。這次她親赴美國,採訪了二十多位六四流亡者。

《人民不會忘記》由六十四名採訪八九民運的香港記者撰寫,此書八九年七月推出以來,總銷量達五萬多冊,收益全捐作推動中國和香港的新聞自由之用。這次為紀念六四二十周年再版發行,稍後更會推出免費網上版。

需要提到的是這六十四名記者中有五人因地位改變理念已轉向。如當年的英文虎報記者梁美芬在這本書中有三篇文章,大讚北京學生「為中國民主運動翻開了新的一頁」,但她現在已是親共的立法會議員。

一位退休的新華社高官張萬舒也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夕在香港出版一本六四事件全景實錄的報告文學作品《歷史的大爆炸》。作者為新華社高級記者,六四時在北京新華總社任國內新聞部主任,曾出席五月十九日於軍方總後禮堂召開由李鵬宣佈北京戒嚴的黨政軍大會。他非常同情學生,曾運用自己的職權,盡力幫助學生,支持趙紫陽,保護熱血的年輕記者。在六四後的大清查中,保護屬下記者全部過關。

張萬舒因是新華社高層,掌握大量六四事件的可靠內幕資料,對學運與中共高層兩派鬥爭的反應以六四後清查過程有最權威的披露,該書可讀性很高。張萬舒指出,據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副會長譚雲鶴透露,六四共死人七百二十七人,包括軍隊十四人,學生和老百姓七百一十三人,每具屍體都經他檢驗過。這是一份重要資訊。

理論探討和文藝創作

第四類是有關六四運動的理論探討和常識介紹。北京學者張博樹的《解構與建設:中國民主轉型縱橫談》,在扉頁上注明,此書是獻給一九八九年天安門維憲愛國民主運動。開放雜誌顧問、溫哥華政論家許行先生的《百年中國民主滄桑》,是應溫哥華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之邀,趕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出版的一本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核心的百年中國民運簡史,讀者對象是六四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希望他們讀後對六四、對中國漫長的民主進程有初步的認識。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很受歡迎。

最後一類是有關六四的文學藝術作品。小說有旅英作家馬建的《北京植物人》、博訊網刊載的南京人齊治平寫的六四記實小說《原來這裡有個門》。學運領袖劉剛近期也出了本小說《天安門,路往何方》。詩歌方面有劉曉波在台灣出版的六四詩集《念念六四》。該詩集出版時,劉曉波已因起草《零八憲章》被中共拘押。此外還有香港青年為六四創作的漫畫書等。

另外還須提到,一位八十年代留美的北大物理系學生程鶚Eddie Cheng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夕出版了一本有關六四事件全過程的「敘事體歷史」的英文著作Standoff at Tiananmen。該書也可歸為第二類。六四事件發生時,作者人在美國,但和全球華人一樣,通過新聞報導,情感完全融入天安門廣場,與北京的學生同呼吸共患難。他的同學北京學運領袖劉剛接到書稿後,一口氣讀完。在亞馬遜網上的讀者對該書評價甚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