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作家吴晓波:股市是“怪胎” 房价还会涨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马燕
2008年07月28日08:47   [我来说两句]


  吴晓波(吴晓波博客,吴晓波新闻,吴晓波说吧),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当过12年财经记者,“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
 
所著《大败局》,入选“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激荡三十年》,获评“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昨天,应大众书局、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和城市精英俱乐部之邀,“最好的财经作家”来到南京,畅谈企业发展、股市、楼市等热点话题。

 

  预测企业:20多万家过不了这个冬天

 

  在与媒体的见面会上,“最好的财经作家”所遭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预测一下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命运会如何——在18年的从业生涯里,吴晓波接触了大大小小的企业1500多个,其中既有至今尚屹立不倒的常青树,也有昙花一现的短暂英雄,对企业在寒冬中的命运走向,有着充分的发言权。

 

  吴晓波认为,到下半年信贷政策也不会放松,估计有20多万家企业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死掉”。这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小型的、以前靠成本优势来生存的低端企业,以外贸为主;一类,是过去一年半到两年,搞所谓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把大量生产资金拿来炒房、炒股的企业。不过,小的企业“死”了,并不意味着大的也会遭殃。比如他在东莞调查了解到,近2万家制鞋企业搬到了越南,但同时该地优秀制鞋企业卖到沃尔玛的鞋却提价27%。再比如,温州现在的大老板,都是把最好的鞋子卖给中国人。“小的倒了,大的反而可提高溢价能力”、“中国的内需市场非常大”,因此,尽管现在面临着中国制造的“十字路口”,好的企业还是能持久生存,且要认真思考持久生存的问题。

 

  总结特质:成功企业家修炼成“乌龟”

 

  根据吴晓波对过去30年的中国企业历史研究,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变化等原因,每隔三五年企业就会遭遇一次“寒冬”,这几乎成了历史规律,像四季变迁一样不可避免,但冬天过去了,又会迎来春天。他总结,好的企业家都不光“直道”上显身手、更是“弯道高手”,像“乌龟”一样,经过一次经济寒冬就会加上一层壳,壳一层层变厚,最后用脚踩、用刀砍都不会有事。

 

  具体到成功企业家的特质,吴晓波总结,在中国做得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赌徒和工程师的两种性格——赌徒会以小博大,工程师会计算风险边际。而有两种人通常做不成企业家,一种是天才,自视甚高,老想着自己一个人把所有钱都赚了,但实际上“商业是妥协的艺术”;第二种是学问特别高的,比如一个人读到博士,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是规避风险,做事会畏首畏尾。

 

  点评股市:到今天仍然是个“怪胎”

 

  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有不少章节回顾、还原了中国股市的发展史;书中资料翔实、描述客观的股市“大佬”、“庄家”命运浮沉的片段,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激荡三十年》的图文珍藏版里,吴晓波对股市有个论述:“庄家凶猛,股市怪胎成痼疾”。而就在前不久,有报道宣布现在股市庄家已经不存在。对此吴晓波怎么看?当本报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吴晓波直言,他个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到现在仍然是个“怪胎”。从创办第一天起,股市的首要功能就是给国有企业输血,而不是给百姓创造财富。这被他视为制度性的“原罪”,至今还在付出代价。

 

  “1999年之前,大庄家是个人,2005年之后,改名叫基金公司。”吴晓波毫不讳言,认为这个行业是个大“赌场”,自己从不炒股,也奉劝大家不要进入。无独有偶的是,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其观点也十分一致,这位70多岁的老人曾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如此比喻。

 

  估摸房价:三个原因导致不会跌

 

  今年以来,以深圳为首国内大城市开始了房价的下跌,那么这会不会在国内引起示范效应,就此大幅下跌?吴晓波说,很不幸,他个人分析还是要涨。

 

  吴晓波的分析与多年前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关系相连。他指出,多年前,中央财政有上海和北京两种模式,地方财政比较富足,中央财政吃紧。后来朱镕基总理任上推出了国税、地税制,中央财政越来越大,地方财政开始吃紧。于是地方用卖土地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

 

  “很多大城市,地方财政的70%来自土地收入,而房价的构成中很大一块是土地价格构成的。”吴晓波分析,由于政府对土地涨价具有渴望性需求,这是第一个致使房价不会下跌的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房子构成中的钢筋水泥的价格走高;第三,是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关系,未来10年还有2.5亿人口要进城,因此存在刚性需求。就目前这三个原因来分析,房价还要涨。

 

  ■链接

 

  回应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捐款门”:公众人物要有角色感

 

  王石是吴晓波比较了解和熟悉的朋友。对好朋友的“捐款门”风波,吴晓波怎么评价?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学传播的,从传播学的角度,任何一个时间,公众对一个公众人物的质疑都是正常的,指责公众没有任何道理和价值,犯错的一定是公众人物或者制度。

 

  在王石“捐款门”事件中,折射出公众人物对两点没有注意到:一,是角色感问题。比如王石在“捐款门”事件中,所代表的,其实不是他自己,也不仅仅是万科,而是一个阶层的代言人,一个企业家阶层的代表。第二,是中国的企业家还没有受过代理人的教育,现在是像雅典时代一样,人人都可以讲话;而将来一定是“希腊时代”,由代理人来讲话,公众人物不会随便说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