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結束文化之旅 川異議作家在德受尊重   

聽眾來信
推薦給朋友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節目長度:4分52秒  下載mp3(16k) | (128k)

10月31日,四川異議作家廖亦武結束德國之行返回中國。對於過去6周的文化交流,廖亦武對本台記者表示,他與德國文化界的交流互動極其默契融洽,他感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尊重和關注。

今年52歲的廖亦武為申請簽證走出國門花費了15年的努力。9月15號,他第一次成功踏上西方的土地。據海外媒體報道,這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直接出面幫助有關。隨後,廖亦武在德國十多個城市的文化節、文學作品朗誦會上和西方文化界廣泛交流。僅柏林一場就有600多人參與,很多德國人因為沒有座位而全程站立傾聽,現場互動和反應非常熱烈積極。

短短一個多月的德國文化之旅給廖亦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比自己的作品在大陸被禁、以及10多年來不是被判刑就是被監控,廖亦武感慨萬千。他說,(錄音):「我覺得首先是無拘無束,我開始來還有一點拘束,有些戒備,後來就是完全放開了,我覺得完全是水乳交融的。我在這是處在這麼一個不斷演出的過程。我原來還認為可能就是西方社會它處於對被壓迫者的這麼一個同情,然後邀請我,可能在文化上是一種不對等的,但是我到這個地方來,我感覺完全不一樣,他們真是喜歡我的書,喜歡我講的那些故事。」

廖亦武從小由於文革中父母受迫害而無法正常上學和生活,為了生存他從事過多種辛苦的勞動。70年代,他曾靠吹簫賣藝維持生活。1989年,他因寫作並錄製揭露中共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詩歌《大屠殺》而被判刑4年,經受了非人的折磨。

在與德國文化界的交流中,廖亦武看到德國的聽眾和大陸的聽眾有很大區別,(錄音):「我在國內老是舉行一些地下的朗讀會啊、地下的音樂啊,那個時候就是有一些酒鬼喝醉了,然後躺在地上聽我那些東西,就是那些聽眾。但是德國的這些讀者我覺得素養非常好,他們都是穿的整整齊齊的,然後在下面坐的規規矩矩的,然後靜靜的在聽,聽完了之後他們被深深的打動。」

2001年,廖亦武出版了《中國底層訪談錄》,引起強烈反響。同時遭到大陸官方的強烈打壓。2009年5月,廖亦武採訪汶川地震受害者的作品《地震瘋人院》獲得澳洲齊士文化基金會的獎項,他本人無法出境領獎。2009年10月,接受了世界上最大書展之一的法蘭克福書展的邀請,廖亦武卻被作為書展主賓國的中共政府禁止離開中國。2010年3月,身揣科隆文化節的邀請信、坐在即將飛往德國的飛機上的廖亦武再次被警方扣押。這樣的經歷使廖亦武和他的作品在德國媒體和民眾中廣為人知,備受關注。

廖亦武回憶起他的作品朗讀會的情景,感到國內的聽眾在不自由的環境下無法放鬆的聽他的作品。(錄音):「在斯圖加特有一個老太太就說,聽我講的那個囚犯從那個監獄裡逃出去的那個情景,緊張地一直抓著自己的喉嚨,非常緊張的樣子。他們很喜歡這些中國故事。因為這是他們以前在其它中國作家的書裡面沒有接觸過的這麼一些人生故事,這麼一個中國的社會。它等於就是地下的這麼一個底層社會。但是中國的環境就是說很多人好像是只有喝了酒他才能夠完全放鬆,他平時那個生活在一個不自由的狀態上,他是完全不放鬆的這麼一個狀態。」

在德國的六周裡,廖亦武和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記者、民間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甚至德國文化部長、諾貝爾文學獎德國得主們、以至德國過去的貴族、公主等都見面會談。現在他返回中國,是否會遭到中共警察的審查、監視甚至拘捕,對於西方人來說還都是懸念。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唐音、琬清德國採訪報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