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包的大毒枭的家 [18P]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超级大毒枭”。 在墨西哥,美国毒品管制局(DEA)与当地警方合作在当地的富人聚集区捣毁了这个超级大毒枭的家。狮虎当宠物,美金做隔墙的奢华让所有人震惊。 这个墨西哥的贩毒团伙掌握了美国百分之八十的毒品销售份额。所以,向最富有强大的国家销售利润最高的”产品“。成就了这个曾经最富有,最烧包的大毒枭~ |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超级大毒枭”。 在墨西哥,美国毒品管制局(DEA)与当地警方合作在当地的富人聚集区捣毁了这个超级大毒枭的家。狮虎当宠物,美金做隔墙的奢华让所有人震惊。 这个墨西哥的贩毒团伙掌握了美国百分之八十的毒品销售份额。所以,向最富有强大的国家销售利润最高的”产品“。成就了这个曾经最富有,最烧包的大毒枭~ |
英毒枭背叛黑白两道神秘死亡 巨额遗产下落成谜 |
|
大毒枭罗迪·迈克林 迈克林的死疑点重重,他死于心脏病的说法就连警方与部分政府官员都不相信,时任内政大臣的布伦基特要求彻查迈克林的死及其身份。
1996年3月,罗迪·迈克林驾着他的新船“丹斯克号”满载毒品从摩洛哥返回西班牙,船上装着大约3吨重、价值1000万英镑、用塑料桶封装着的大麻类毒品。这是一批数量巨大的毒品,要掩人耳目地安全运走不是易事,更何况还要把它送到最终目的地——英国。为了逃避海关检查,迈克林在抵达西班牙前夕,将这些毒品统统扔到船舱外大西洋中藏匿起来。 迈克林的如意算盘是:先驾驶空船返回西班牙胡尔瓦港,让西班牙海关给他开具一
3吨大麻被沉海底无人知 但人算不如天算。迈克林在藏匿毒品之后第3天,“丹斯克号”突然失火而烧毁,迈克林的取毒计划被迫搁置。等到1年之后,当迈克林有机会前往藏毒地点取回毒品时,他却被早已跟踪他多年的英国海关警卫队逮捕。 2004年1月14日,迈克林神秘地在伦敦一家旅馆中暴毙,警方直到29天之后才宣布其死讯,并声称他是因“心力衰竭”而自然死亡。而他当年藏匿的千万英镑毒品从此也就名副其实地“石沉大海”,其下落再无人知晓。 迈克林死后,他现年30岁的侄子韦恩·塔尔龙根据其日记撰写了一本传记《割喉》,并于今年5月初正式出版。孰料,该书刚一面世立即被“抢购一空”,因为该书广告中宣称,将对他9年前藏匿的千万英镑毒品下落进行“终极解密”。 临死前把秘密告诉侄子 塔尔龙在《割喉》一书中称,舅舅在临死之前,曾向他“隐讳地谈及藏毒地点”,并称那批失落的毒品,被他用不渗水的容器封装,丢弃在“北大西洋亚述尔群岛海岸附近的浅水区域”。书中称,迈克林死前曾对侄儿说:“还记得我的宝藏吗……?对,它还在那里,我是世界上唯一知道它在哪里的人,但我再也不可能碰它一下了。我决定将那些宝藏全都给你。仔细琢磨我曾告诉你的一些小线索,找到它。你将拥有3吨摩洛哥最顶级的毒品!” 警方与黑帮展开夺宝战 目前警方最担心的是,由于《割喉》一书中很可能提供了“某些难以察觉的隐藏线索”,当年与迈克林合作过的数个毒品黑帮很可能按照这些提示,展开一场“异常激烈”的海上夺宝大战,企图最先找到那些价值连城的“毒品宝藏”。与此同时,英国警方和海关调查人员也在紧张地研究《割喉》一书,并寻找当年跟随迈克林出海的黑帮成员进行审讯,试图借助他们的陈述“拼凑”出藏毒确切地点,从而抢在黑帮下手之前找回迈克林的宝藏。 早年凭军火和贩毒起家 罗迪·迈克林何许人也,他死后留下的遗产竟然可以调动起英国黑白两道的人都去争夺?迈克林响当当的名头不仅在于他是大毒枭,还在于他是英国情报部门卧底的身份之谜,从来都让人争论不已。迈克林在生前非常吃得开,凭借他亦正亦邪的身份“两边通吃”,积攒起巨大财富:他在英国和非洲拥有几十处房产,豪华跑车多如玩具车,他散存于世界各个秘密户口的存款约有1000万英镑。 迈克林的发家史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恰逢英国地产业繁荣发展,他搞起了房地产开发的生意,赚下人生的第一桶金。到了八十年代,不满足的他开始涉足有组织犯罪集团,决意在江湖上混一把。刚开始,迈克林主要做的是销赃生意,在爱丁堡开一家二手店和珠宝店,专门贩卖偷来的赃物,凭借这种生意,迈克林至少赚了几十万英镑。 黑道生意最好做的当属军火走私和贩毒,迈克林这两样都沾上了。谣传迈克林的军火走私是受到了英国军情处的暗中鼓励,在上世纪80年代,把英国一大批旧式的陆军装备秘密卖给非洲南部一些国家,比如刚果、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据称那时侯迈克林就已经当上了军情处的线人,所以才有后来一连串“巧合”的事情发生。 充当警方线人出卖同行 接下来的数年,他又把“生意”扩展到贩毒的行当。他带领船队,把毒品偷运入苏格兰境内。迈克林当上军情处线人后,与海关达成一项秘密协议,海关默认他的走私活动,而他则要协助警察抓捕另外两名黑帮成员(当然,这都是江湖传闻夹杂着媒体暗查,海关部门对此是矢口否认)。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是,用来运毒的其中一条船,是他以5000英镑的低价从海关那里买来,而实际上,那条船的真正价值为50万英镑。这艘长达45米的“巡逻骑兵V号”大船先前被另一大毒枭使用,1993年船在苏格兰海岸被海关警方截获后没收。 那迈克林怎样从海关手上获取这艘船的呢,海关方面不可能不查清购买者的底细。船被卖掉的细节一直到2000年9月才被披露,可以解释得通的说法是迈克林当时已经向英国政府投诚,所以海关投桃报李,以低价把船卖给了迈克林。这是外界猜测的想法,而海关的解释是:价高者得,理所当然。 除了贩毒的生意外,迈克林还在爱丁堡经营着一家当地最兴旺的酒馆,和一家妓院。迈克林是个聪明人,虽然很有钱,却未雨绸缪地把绝大部分资产转移到其妻的名下,所以当他被海关逮捕后,作为苏格兰首富的迈克林请律师上庭却要申请法律援助,而且最后只被罚款10万英镑。 迈克林在江湖中有个绰号叫“大力水手”,这来源于他早年当水手的经历有关。不过他的海上冒险行动还是栽了跟头。1997年一次从西班牙运往英国的贩毒行动中,他连人带船被英国海关截获。警方在那次行动中大获全胜,一举缴获了3吨大麻,价值达1000万英镑。 迈克林被法庭判处28年监禁,入狱后一年,即得到减刑,减为21年。 众多死对头发誓报复 迈克林的身份始终纸包不住火,他究竟有着几重身份,无人知晓,但他在庭上公开承认当过边境警方的卧底,还拿报酬的。承认这点已足以激怒黑道上的所有人,他的死对头们发誓一定报复。 实际上,迈克林是军情六处的卧底的传言,在各大毒枭之间早已经尽人皆知,他们听说他不仅为情报机关工作,而且英国海关、警察部门也同样共享迈克林的情报,他为以上单位提供其他大毒枭的走私、贩卖情况,还提供整个英国贩毒网络的运作情报,而警方给予的“报酬”就是确保他在黑社会中的“大哥大”地位。这些虽然都是猜测,并没掌握确凿证据,但一个个黑帮“大佬”都宁信其有,加强防范之心。 坐牢被调到不设防监狱 迈克林坐牢以后,人们纷纷猜测,如果他真是卧底,情报机构的人一定会帮助他。蹊跷的事情发生了,被关了5年后,迈克林突然从关押A类重犯的最严密看守所,被调到关押D类犯人的边远的格洛斯特郡的不设防监狱里,那里是英国名声最差、逃狱纪录最高的看守所。果然,迈克林在2003年11月的一个傍晚要求到小镇散步之后,就不见踪影了。 11月8日傍晚时分,迈克林向监狱请假,想到布里斯托尔镇上溜达一圈。由于利希尔监狱的创办宗旨就是,通过宽松的管理,逐步让犯人适应外部世界,加快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所以到小镇散步是很普通的要求,当天还有50多名犯人也申请了同样的要求。 迈克林在此前已经去过几次布里斯托尔,每次都准时回来。那天迈克林本来要在傍晚六点左右回到监狱,但后来他打电话回去,说自己有事要稍晚一点,但看守人员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十分,仍然不见踪影,于是,监狱马上向警察局报案。 一个如此危险的人物丢失了,有着复杂的犯罪背景,在海外拥有庞大财富和关系,他的失踪却似乎没有引起情报部门的丝毫关注。11月初越狱,警方却在12月底才发布全球通缉令。次年1月,媒体第一篇揭露迈克林与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关系的报道出炉。 外界质疑,这不是明摆着放人吗?然而,有权签署监狱调令的人只有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或监狱长,他们声称是根据犯人在监狱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适合到不设防监狱里服役。但随后负责调查越狱事件的人员认为,并没有证据显示迈克林在狱中的表现有多么好,足以让看守人员对他完全放下戒心。 监狱的另一个解释更荒谬,说迈克林申请调到那里,想更靠近他的妻子苏珊,但实际上,他的妻子当时根本不住在那个城市里。 军情处特工协助越狱? 迈克林在黑道上的死对头则认定,一定是哪个高官下达调令,以作为奖赏他提供情报的回报。调查越狱事件的负责人阿娜贝勒·伊文虽然不相信“政府阴谋论”的说法,但始终让她解释不通的一点是,当她要求上面提供迈克林的狱中档案时,政府花了4个多月都拿不出来,而且始终不能说明究竟是哪位官员签字,批准迈克林换监狱的。 迈克林所在的不设防监狱以越狱“闻名”,共有400多名囚犯,光去年就逃跑了82人。迈克林的成功越狱引来非议,犯人调换监狱的标准被收紧,不设防监狱里的22名不太合格的监犯马上被重新投回一般监狱。 据传,迈克林到达布里斯托尔后,有几名军情五处的特工正在准时等候,他们给他带来了几套新衣服,一张新身份证和若干伪造文件,然后用船把他送到爱尔兰。因为军情处给迈克林分配了一个新任务:以假身份混入爱尔兰的贩毒网。 求助土耳其黑帮逃离英国 不料迈克林到达爱尔兰边境时却改变主意,不想继续当军情处的线人。他联系几个过往认识的爱尔兰走私犯,准备了船和钱,准备“跑路”远离英国,在他乡花着前半辈子赚下的钱,逍遥过日子。经过4次旅途后,迈克林又辗转回到伦敦,准备等待与阿里夫家族成员见面,商定逃跑的计划。 阿里夫家族是土耳其塞浦路斯族裔的一个犯罪家族,当家的是一对凶残兄弟梅赫姆特和道根。迈克林和阿里夫家族渊源颇深,刚开始走私毒品的时候就结识了。 亡命地点有两个选择:非洲(迈克林的发迹地之一,因为早年在那里走私军火,在当地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或者塞浦路斯。 后来他决定选择塞浦路斯。阿里夫家族曾成功把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通缉犯肯尼斯·诺亚(持M25狙击枪的连环马路杀手)偷运到塞浦路斯,躲避英国法律制裁。即使在塞浦路斯被抓住了也不怕,因为塞浦路斯与英国没有签定引渡条约。迈克林也想像肯尼斯一样,借阿里夫家族的势力逃到塞浦路斯。 当12月底英国警方发布全球通缉令,迈克林意识到军情处已经识破他的图谋,对他展开大追捕,于是他向另一土耳其塞浦路斯族大富翁请求栖身之所,藏身在伦敦一个又破又旧的小旅馆里。 流传坊间的传言说,迈克林死前一天买了一条船打算逃离不列颠,并在船上藏了30000英镑。然后他就专心一意地躲在旅馆里,等着与阿里夫家族的成员见面。 正当人们揣测迈克林是跑到了莫桑比亚还是坦桑尼亚哪个非洲国家时,却传出他在一家廉价旅馆里暴毙的消息。 2002年2月14日,迈克林的尸体在伦敦南部一家肮脏便宜的公寓内被发现,尸身横卧床上,已开始部分腐烂,发出臭味。 死后尸体被拿去秘密火化 迈克林暴毙后,他的尸体被拿去秘密火化。迈克林当卧底属于高度机密的信息,他和军情六处如何接头、如何联系的具体事宜只有极少数几个高级官员清楚,因为事件关系重大,而且牵涉到的黑白两道的人物也特别多,即使是在迈克林死后,如果真相一旦被捅了出来,势必将上演一场黑帮仇杀的大局面,主角是多年来被迈克林出卖的那些人。除了在黑道引起动荡外,军情处一大批高级军官也要被革职坐牢。所以为了掩盖真相,让这段迷永无重见天日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关于迈克林的一切永远人间蒸发。 处理尸体是由几个迈克林平时的心腹进行,他们包下了当日整个爱丁堡火葬场,把守入口禁止所有当天来凭吊亲朋的任何上坟者,甚至连火葬场的职员也不清楚里面火化的是何许人也。 神秘死亡疑点重重 警方尸检报告称迈克林死于心脏病突发,但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一说法,因为尸检几乎秘密进行,谁也不太了解具体情况。即使是警方和部分政府人员,面对一份如此笼统模糊的尸检报告,也表示很不满意。 负责调查迈克林当年越狱的侦探人员,更是在葬礼前一天要求进行二次尸检。他们怀疑迈克林的死可能是有人下毒。前内政大臣(又称盲人大臣)戴维·布伦基特也是要求彻查迈克林死因的官员之一。他质疑,警方在1997年那场枪战中折兵又折马,才成功将迈克林这个欲捕多时的大毒枭生擒,法庭判处他28年监禁,没想到坐了几年牢就被他轻易逃了出来,情报局还认为跑了就跑了,不需要提高任何警戒级别。 军情五处杀人灭口? 最大胆的一种猜测是,军情五处的人暗中帮助迈克林“跑路”,之后又设法干掉他,目的是防止他泄露与英国情报机构的种种瓜葛。这里面种种谜团太多:为何迈克林逃跑后7个星期,监狱一直没有宣布他的越狱消息;为什么他的尸体在1月14日就被发现,却在2月才确认身份。 迈克林当线人的说法一直缺乏确凿证据,直到他的侄子出了《割喉》一书。他不仅根据日记内容详细描述了藏毒的地点,还涉及到他叔叔与军情处的交往。迈克林临死前给家人留下的遗嘱里,隐晦地提到了军情五处人员如何帮助他越狱的经过,这个证据更加印证了迈克林与情报机关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引发了英国安全部门内部互相对立的派别,以此为借口展开内斗。如果这件事情继续闹大下去,并爆出大丑闻,到时英国政府可能脸面无存。 迈克林的一生,就像一部从头到尾都充满悬疑的故事,到处都是问号。他的真正身份、所作所为,毒库和遗产藏在哪里……这些谜团当中,有的已经随迈克林身死而灰飞湮灭,有的或许只有MI5和MI6的高官才能破解了。 藏宝地 3吨价值1000万英镑的大麻类毒品,以密封罐封装后被迈克林沉到靠近西班牙海域的北大西洋海底,至今无人能找到。 迈克林每次运毒的路线是:先从摩洛哥进货,经过西班牙海域偷运到英国境内。 亡命目的地 还未起程就神秘暴毙。 军火走私地 非洲是迈克林的发迹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往多个非洲南部国家贩卖军火赚了大钱,经常坐着联合国的援助船只去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他在这几个国家都有庞大关系网。谣传他也是军情处派向非洲的间谍之一。 巨款存放地 迈克林把财产转移或者存放在南非,在首都约翰内斯堡有几处物业,还有数盘生意在经营着。 罗迪·迈克林的谜样人生—— 遗产谜团:他把3吨毒品藏在海底? 迈克林去世之前,为了逃避警方,曾将价值1000万英镑的毒品封存并藏匿在北大西洋某处海底,此后再无人找到。 身份谜团:他是MI5和MI6的线人? 迈克林给军情处当线人,当局不仅默认他的走私活动,还扶持他稳坐黑帮老大的宝座。等他有一天想对军情处说“不”的时候,即刻招来杀身之祸。是军情处杀人灭口?还是黑帮仇杀? 本版编译 小 朗 |
编辑: 孟凡帅 |
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自2006年12月執政以來,集全國之力重拳出擊,展開大規模“掃毒戰”。但墨西哥的毒梟勢力強大,已經足以和政府對抗。在政府圍剿之下,毒梟們停止內斗,強強聯手,以超過10萬武裝人員對抗政府軍。墨西哥國內危機不斷升級,面臨內亂危險。
綜合新華社電 墨西哥負責聯邦警察事務的發言人亞歷杭德羅‧魯維多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12名聯邦警察日前被販毒集團殺害。武裝分子還在墨西哥北部開槍殺死一名市長,在48小時內共殺害了30人。
魯維多說,這12名聯邦警察在被槍殺前明顯受到犯罪分子的折磨。他們的尸體13日在米卻肯州公路旁被發現,尸體被半埋在地里,互相堆疊在一起,彈孔在身上隨處可見。12具尸體中11具是男性,1具是女性。魯維多說,這12名聯邦警察被害時並沒有在執勤,因此當地政府未能及時發現警員失蹤。
赫克托‧艾利爾是墨西哥西北部臨近美國的奇瓦瓦州一名市長。據該州的檢查官辦公室稱,赫克托在星期二早上遭到至少15名持有突擊步槍的男子挾持後,身中數槍。
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14日發表公開講話,對被害聯邦警察表示“最沉痛的哀悼”。他號召墨聯邦警察繼續與販毒集團展開斗爭,稱贊所有在緝毒斗爭中犧牲的聯邦警察都是“國家的英雄”。
墨西哥警方認為,這是墨西哥最殘暴的販毒集團之一米卻肯家族所為。
集團"三號"被捕
毒梟要挾:每周殺5名警員
11日,米卻肯家族販毒集團三號人物阿諾德‧路易達‧麥地那在米卻肯州州府莫雷利亞落網,此後該州發生了數起針對聯邦警察和士兵的襲擊行動。
阿諾德被捕後,拘留他的莫雷利亞警察局隨即遭40名武裝分子以火力強大的步槍和手榴彈攻擊,企圖劫獄,所幸歹徒最後並未得手。
米卻肯家族販毒集團接著就在米卻肯州的八個城市發動協同攻擊,造成濟塔卡路3名聯邦警員、薩摩拉2名士兵喪生。
在這波協同攻擊發生前幾天,位于美墨邊境的墨西哥最西邊城市提華納,毒梟才剛向當地警方宣戰,要挾說除非作風正派的警察局長雷薩歐拉辭職下台,否則每周殺害5名警員。
毒梟:強強聯手對抗政府
十萬步兵威脅政府
墨西哥目前勢力最強大的販毒集團"席納洛阿"集團和"洛澤塔斯"集團歷史上爭斗不休,但最近幾個月兩方停止暗戰,聯合起來反抗政府。
據保守估計,這兩大毒幫如今擁有的武裝人數已達10萬人,已與政府軍的13萬人規模相當。
據墨西哥政府官員透露,該國毒幫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一些武器的性能甚至超過了政府軍。一年前,墨西哥軍方查獲106架席納洛阿集團用來販運毒品的飛機,其中包括多架軍機。去年夏天,墨西哥軍隊還發現了隸屬于席納洛阿集團一艘走私毒品的小型潛艇。
內奸安插到總統身邊
無孔不入的毒幫還將觸角伸向了政府機構。去年年底,卡爾德龍總統身邊的一名總統衛隊軍官、陸軍少校阿圖羅‧岡薩雷斯,因向席納洛阿集團出售有關卡爾德龍動向的情報被捕。據透露,岡薩雷斯多次向大毒梟傳遞卡爾德龍的行蹤信息換取巨額"賞金",還向販毒集團秘密出售武器。而在私底下,他還是席納洛阿集團的"教官",任務是幫助該集團訓練殺手,每月可以拿到10萬美元的酬勞。
政府:士兵施暴官員腐敗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美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近日呼籲奧巴馬(相關)政府停止向墨西哥政府提供數以千萬計美元的援助。
“人權觀察”本周一致信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相關)‧克林頓(相關)指出,墨西哥政府的武裝部隊在打擊毒販的行動中“濫權施暴”,導致大量無辜平民受害。信中說,大批當地民眾遭到士兵虐待、強奸、非法拘禁,甚至謀殺;而墨西哥軍事法院又不能對這些犯罪的士兵進行公正的審判,導致民怨沸騰。
根據“梅里達倡議”合作意向書,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美國每年將向墨西哥提供4億美元,同時將緊急提供1.36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不過,美國政府有權截留援助款項中的15%。
政府腐敗是造成墨西哥毒販無法無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2008年11月,墨西哥政府緝毒組織的最高負責人諾埃‧拉米雷茲‧曼杜哈諾被查明在2006年至2008年8月任職期間,曾經每個月從販毒集團受賄45萬美元,作為透露風聲的報酬,這讓期望政府在打擊販毒、恢複社會安定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民眾失望至極。 (宗禾)
平民:
一年5000多人死于暴力
販毒集團之間的斗爭、販毒集團和政府的斗爭,每天都在奪取無數人的生命。美國前眾議院議長紐特‧金里奇將此稱為“墨西哥內戰”。
最近幾年,墨西哥的毒品暴力不僅倍增,而且手段越來越凶殘。2008年,墨西哥因毒品暴力死亡人數達到5700人,創歷史之最,遇害人數是2007年的兩倍之多,墨西哥毒品戰爭的殘暴內幕已經遠遠超出犯罪範疇。
美國:送去武器拿來毒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美國應為“墨西哥內戰”負責,美國是墨西哥毒品的最大消耗商,也是墨西哥武器的最大供應商。距離美墨邊境不到100英里的美國境內,有6600多家槍支商店,墨西哥超過90%的武器都來自美國。
但販毒集團制造的騷亂及暴力案件已經嚴重威脅美國邊境的安全。美軍方官員認為,墨西哥一旦爆發內戰或叛亂,美墨邊境很可能成為主戰場。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專題:
墨西哥毒梟殘忍槍殺三名美國駐墨使館人員細節 |
時間:2010-03-16 16:48:29 來源: 綜合 點擊:345次 【發表評論 (0)】
|
墨西哥毒梟猖獗,美國國會最近才剛通過鉅額撥款,與墨國聯手對抗販毒集團,不過勢力龐大的墨西哥販毒集團,上週六罕見地在兩起槍擊案中殺害三名美國駐當地領事館人員及家屬,其中包括兩名美國人,一名墨西哥人,令美國總統歐巴馬震怒。 墨國政府震驚之餘,也承諾迅速調查此案,將兇手繩之以法。 |
|
|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凱報道 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2日報道,墨西哥矮子毒梟古茲曼縱橫墨西哥錫那羅亞州,多年來墨西哥政府對其的抓捕行動屢屢以失敗告終。目前,厄爾喬波依然逍遙法外。
受毒品種植區居民保護
古茲曼——一個身高5英尺6英寸,平日槍不離身的霍迪尼人,被當地人奉為傳奇式人物。自從2001年越獄潛逃,古茲曼就一直在與美國和墨西哥緝毒部門週旋,並一直受到當地一個精幹的武裝組織保護。他們深深紮根于當地居民,平日為他放哨的人被稱作“老鼠”:他們中有計程車司機,銷售員,擦鞋工,送貨員等。
緝拿古茲曼的困難就像在哥倫比亞叢林追捕左翼遊擊隊員一樣。他有一支神秘的隊伍,成員大都是因組織變節而被他收歸者。有傳言說他曾到當地一家餐廳,沒收了所有食客的手機,只是因為他喜歡吃牛排的時候不受干擾,但他在離開之前支付了所有食客的賬單並將手機物歸原主。
小時候靠賣桔子為生的古茲曼,現在52歲就已攀上世界億萬富翁排行榜的701位,他的財富估計有11億美元,幾乎都是通過在墨西哥殘酷暴利的非法勾當累積而來。起初古茲曼是靠販毒而出名的,後來開始販賣人口,洗黑錢並操縱其他類型的犯罪,而今他的邪惡觸手更是伸向了國際網路。
與政府鬥法 屢次脫逃
在錫那羅亞州地區,一些毒梟已經被總統卡爾德龍的緝毒戰爭消滅,但作風強硬的古茲曼絲毫無損。隨著墨西哥國內要求抓捕厄爾喬坡的呼聲日益升高,他開始異常警惕,據說他還學會了面部易容術。
一位在墨西哥的資深美國高級執法官員匿名透露:古茲曼經常給腐敗官員小費並通過他們提供的情報屢次成功躲避當局的抓捕。“有公共部門的腐敗,就有他們的機會,不管他用賄賂,恐嚇或殺人威脅的方式。”
手段兇殘卻又受人尊重
古茲曼一方面恐嚇、綁架、殺害無所不為,據說他曾下令將受害者的屍體溶于酸液中毀屍滅跡;另一方面,他籌資組建學校和教堂----古茲曼儼然已成為慈善家和魔鬼的化身。
墨西哥國立大學教授貝尼特斯說。“古茲曼有時還受軍方的暗中保護,很多合法公司幫他洗錢,在錫那羅亞州,他控制著這裡的經濟活動。在墨西哥他幾乎可以堪比奧薩馬-本拉登。
毒品交易氾濫 令美墨西當局絞盡腦汁
近年來,美國和墨西哥在剿滅該地區毒品交易的問題上既合作又有分歧。在墨西哥民眾看來,古茲曼這樣的毒梟具備挑戰政府的能力,而且即使抓到他本人,別的販毒頭目也會很快取而代之。然而美方認為,古斯曼被捕的象徵意義不可低估。
墨西哥當局和美軍方認為,他們正逐漸收網,並且斬獲不小:上周,錫那羅亞州內的一個重要毒販委拉格蘭拉被逮捕,臭名昭著的殺手加西亞-特奧多----綽號“厄爾尼諾”,上月也被抓。美國和墨西哥官員預測該地區最活躍的大毒梟古茲曼離被捕之日不遠了。
(責任編輯:景遠)
哥倫比亞毒梟情婦講述鮮為人知生活(圖)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9 09:46:16 |
“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價碼” 據信息時報報道,尤雅娜本是一名模特,19歲時認識了魏爾伯.維勒拉,對方告訴她自己經營牧場。尤雅娜當時沒有任何疑問,直到後來看見維勒拉的照片出現在通緝告示上,才得悉真相。維勒拉向尤雅娜求愛,用貴重的禮品作為“轟炸”。她還記得,維勒拉所送的第一件禮物是一隻勞力士手表,緊跟著是一隻卡地亞手表,然後是珠寶、高檔汽車和豪華公寓。沒過多久尤雅娜便把自己“出賣”了。“我感到,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價碼。” “他的東西別人不能碰” 追求到手後,維勒拉將尤雅娜徹底據為己有。他禁止她拍照,不準她和其他男人參加聚會──儘管他本人有數不清的其他女人。“他妒忌心很重,他的東西別人不能碰、不能看,更不用說染指了。”尤雅娜說。 哥司法部門加緊對維勒拉的搜捕,尤雅娜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就很少了。但是,維勒拉總能知道她在什麼地方、和什麼人說過話。有一回,維勒拉醋意大發,派一個馬仔開槍擊中尤雅娜的腿部。尤雅娜後怕不已:“當時我覺得自己再也不能正常走路了。但另一方面,這顆子彈其實也可以要我的命。”尤雅娜痛恨自己因一時虛榮而失去自由,但她已經身不由己。 “他們會先送你去隆胸” 維勒拉曾經贊助尤雅娜參加選美比賽。組織者們承認,黑幫們把比賽看作尋覓新獵物的“牲畜市場”,有些黑幫頭目還會為自己的姘婦買下選美頭銜。一位做過隆胸手術的女演員在電視上露面之後,她收到了毒販的邀請。“一個做模特生意的人打電話給我,說有人從梅德林來,願意出7500美元與她共度良宵。”她說,“那些黑幫頭目所關心的只是你胸部有多大,如果他們想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送到整容醫院去打硅膠。但要打多大是他們決定的,絕不是你。” 哥最大毒梟魏爾伯.維勒拉 出生於1951年的魏爾伯.維勒拉,曾是哥倫比亞的一名警察,貪婪使他跌入毒品王國。多年來,他通過中美洲把成噸的可卡因送到美國和歐洲,被哥倫比亞政府懸賞500萬美元通緝。維勒拉最終死於非命,去年1月,一名企圖篡權的副手把他殺害。哥警方在墨西哥找到他的屍體,確認這名一代毒梟的死亡。 |
【 第1頁 第2頁 】 |
匡匡陳匡怡爆紅 網路界林志玲(43P)
現年41歲的周慧敏,保養能力十分驚人
她本名陳匡怡,台大高才生 ,台灣新生代美女,暱稱小周慧敏,生日 1987/11/20
星座:天蠍座 ,身高168厘米,體重47公斤。
周慧敏個人資料,英文名:Vivian Chow 生日:1967年11月20日 出生地:香港 星座:天蠍座 身高:168 厘米 體重:52 公斤
陳匡怡和周慧敏相差20年,正好一個輪迴,她們倆又長的超級像,身高,生日都一樣,難得兩人都非常聰明,陳匡怡是台大高才生,台大全球排名在清華大學之上,真是才女加美女,完美無敵。周慧敏也是琴,歌,書,畫,全能冠軍,兩個可人真是上帝的傑作。
網路界林志玲 台大陳匡怡爆紅成保養品代言人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22歲青春洋溢、台大國企系高材生、美的像第一名模林志玲,也神似永遠的玉女周慧敏。「她」是近來爆紅、超人氣的網路美女陳匡怡-匡匡。除了拍過房地產、水果廣告,同時也是小天王周杰倫、林宥嘉MV中的女主角外,這位網路質感美少女最近又擊敗眾女星,脫穎而出拿下台灣知名保養品牌-寵愛之名上市五年的首位品牌代言人。
「質感美人」匡匡,她是從事網路拍賣模特兒起家,因而開啟知名度的匡匡,不但擁有甜美脫俗的外表、知性聰穎的形象,更有一身白皙光透的皮膚,加上台大國企系的高學歷,在網路上迅速竄紅,引起男女粉絲的廣大討論及爭相點閱、分享其作品,其部落格更有超過250萬以上的高人氣點閱率。
除了長相甜美外,外型酷似港星周慧敏,因此獲得「小周慧敏」的稱號,儼然成為台灣的玉女接班人;因人氣居高不下,近日來更被網友譽為「網路界的林志玲」,魅力可見一斑。因為亮麗的外表,匡匡曾接拍過的電視CF包括信義房屋《成家篇》、紐西蘭奇異果《腳踏車篇》等,每每皆引起粉絲的熱烈迴響,以氣質美女打響名號的她,更成為偶像林宥嘉MV「神秘嘉賓」及小天王周杰倫MV「說好的幸福呢」的女主角,知名度更因此水漲船高。
最近,匡匡更以黑馬之姿,拿下在台上市五年,以專業醫學美容品牌打響名氣,深受許多知名藝人、美容達人喜愛的保養品牌-寵愛之名的首位代言人。寵愛之名表示,之所以相中網路人氣女王匡匡,主要是因為其出眾的質感、平易近人清新的形象、及透亮的好膚質,與該品牌「國際」、「時尚」、「極簡」、「尊貴」、「專業」的品牌精神相互契合,因而正式獲選為國內醫美品牌「寵愛之名For Beloved One」創立五年以來首位正式的品牌代言人。
2010年04月18日蘋果日報
房祖名爆爸爸的秘密 成龍曾恐嚇林鳳嬌要與她離婚(圖) |
|||
|
|||
房祖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有問必答,但當問及成龍的緋聞時則謝絕回答。 《千機變2》劇照。 房祖名一出道便備受萬人注目,近月來更積極準備進軍樂壇,其走勢絕對有問鼎今年新人王寶座之勢。至于祖名的處男電視熒幕專訪,一直備受關注。 房祖名挾成龍兒子之名,一出道便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更獲得無線與有線兩大電視臺的垂青。而祖名為宣傳首部主演電影《千機變2》,近日也頻見媒體。作為成龍之子,不免被問及有關父親的事。有問必答的祖名在談及父親的緋聞時,則很有禮貌地婉言拒答,但坦率的他始終敵不過記者的多番“逼供”,最後還是爆了爸爸的一個秘密。 無線優待“有線寵兒” 無線對于祖名分外優待,除了約他做專訪外,更主動邀請他出席昨晚的無線音樂節目造勢…… 其實祖名父親成龍跟有線執行董事徐小明關係十分密切,去年有線娛樂新聞臺啟播時,成龍更給足面子擔任主禮嘉賓,故有線對于祖名可謂照顧有加,把祖名在娛樂圈的一舉一動都作了貼身報道。而有線也經常能獲得祖名動向的第一手消息,更安排祖名于有線接受廣東話專訪,該訪問已安排于今明兩天播出。 但另一方面,無線雖然與祖名未有歌星合約,但也破例力邀祖名作電視專訪,更搶先一步將專訪安排在昨晚的《娛樂大搜查》中播出,誓要殺有線一個措手不及,成功搶得“頭炷香”。而向來視藝人在其他電視臺的節目中出鏡為大忌的無線電視,早前因不滿關心妍將演唱會彩排片段交給有線播放而將其“雪藏”。言猶在耳,無線卻對于祖名這位“有線寵兒”分外優待,除了不封殺祖名兼約他做專訪外,更主動邀請祖名出席昨晚的無線音樂節目造勢記者會。一直以來,只有數位天王級的歌手如張學友及黎明等方可享有此特權,而這次這位“新人王”卻可“左右逢源”,實在難免讓人有“青白眼”之嫌。 隱退後將轉行經商 “媽媽反對我進這行,但我還是想唱歌,將來當我把所有想做的事都做完了,我或許會轉到幕後去……” 一出道便成為媒體焦點,多少要比其他新人承受更大壓力。祖名一方面不喜歡被過分關注,另一方面因為媽媽原本就不讚成他進娛樂圈,所以他表示或許不久將來會退居幕後,更可能轉行從商。“媽媽反對我進這行,更表示讚成我隨時退出,我知道她怕我成名後將來很難轉行,但我還是想唱歌,將來當我把所有想做的事都做完了,我或許會轉到幕後去。作為媽媽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當醫生、律師之類的職業,但做醫生我不忍心看著病人去世,做律師我又擔心會幫助了壞人,所以我想做生意更適合我,我不需賺大錢,夠生活就可以。” 故此祖名沒打算要做巨星,坦言寧願做配角,既舒服又有錢收,甚至想過在爸爸往後幾部片中當閒角。“我想做金牌配角,胸口有個勇字的那些兵很不錯。其實我就是不想被規限,形象可以隨時轉變。例如吳彥祖、梁家輝他們,既能忠又能姦,搞笑也演得好。” 婉言拒談父親緋聞 “請原諒我有些問題不會回答,因我不想令媽媽擔心,若我回答了她會不開心的,這是我的心底話……” 入行之前,祖名早已作好傳緋聞的心理準備,他表示30歲後結婚之時,一定會通知大家。由于聽媽媽的訓示,別太早婚,所以他也答應媽媽當事業穩定才談婚論嫁,而之前他曾拍過兩三次拖,在美國時也曾帶女友與媽媽吃飯,但現在早已分手了。對于剛入行就傳緋聞,祖名表示爸爸並沒太在意,反而笑稱以後看報紙就知道得一清二楚了。但當問到有沒有爸爸的緋聞?祖名即時收起笑臉,並向記者致歉稱不會回答。“很對不起,請原諒我有些問題不會回答,因我不想令媽媽擔心,若我回答了她會不開心的,這是我的心底話。”疼愛媽媽的祖名說這一番話時不慌不忙,表現得體。記者問他是否事前有人教他如此回答,他強調這都是真心話。 而問到當年有沒有因爸爸不敢公開承認與他的關係而感不快,他也很明事理地表示知道爸爸是屬于大家的。“當時真的有影迷因為爸爸而受傷,我也明白,所以只需要爸爸陪我們很短時間就行了。”祖名雖不像正常孩子般能得到足夠的父愛,但卻十分尊敬爸爸,坦言欣賞對方敬業樂業,工作認真力求完美,且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至于要說爸爸的缺點,祖名也不忌諱照數出來。“爸爸很愛幹凈,甚至到了有潔癖的地步。而且太霸道專制,例如他要我必須留長頭發,並要求媽媽監督著我,還曾恐嚇媽媽說,若發現我剪了短發就跟她離婚!” 十七歲仍被媽媽體罰 “17歲前媽媽仍經常打我,沒辦法,我真的比其他小朋友頑皮……” 于是祖名很聽話一直留著長發,雖然自覺短發較適合自己,但他還是一直沒有剪去。他更自爆小時候曾是絕頂的“調皮鬼”,極端反叛,令媽媽最生氣的一次,要出動搟面杖和麻將尺來打他。“17歲前媽媽仍經常打我,沒辦法,我真的比其他小朋友頑皮,現在我看見別的小孩調皮,也會批評他們,媽媽聽到後便說我以前更甚他人,我聽後不禁想,自己以前是否很令人討厭?記得童年時,媽媽用打臺灣麻將的膠尺來打我,後來轉用衣架,因為膠尺都被我藏起來了,只有衣架是我怎麼藏都藏不完的。”祖名又爆自從爸爸有一次打完他被祖母責罵了之後,就沒再打他了。 祖名坦言反叛心理至今仍存在,尤其當知道爸爸叫媽媽制止他做某些事情時,他就更感不悅,然而人漸長大,他才明白爸爸的用心良苦。 一家三口為新片宣傳 《千機變2》將在8月上映,成龍及妻子林鳳嬌也將于8月8日到北京參加全球首映禮,為祖名助一臂之力…… 《千機變2》即將在8月上映,除祖名本人外,成龍及妻子林鳳嬌也將于8月8日到北京參加全球首映禮,為祖名初出江湖助一臂之力。而祖名也希望快點完成《千機變2》的宣傳,然後去旅行或去學中國茶道。最後祖名被記者窮追猛打要他公開爸爸的一個秘密,這次他終逃不掉,想了良久後他透露爸爸正籌備買一所新房子建會所,並已預先知會他會劃出一部分地方給他。“爸爸說到時我可以在那做一間樂隊排練房,裝修將由我自己做主,但他還讓我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會向我收取租金,不過絕對是合理價錢。” 後記 父母的寶貝 採訪中有記者問及祖名是否簽下英皇長約,有沒有像其他英皇藝人一般被勒令守戒條,例如要求節食,不許拍拖等,他驚聞有節食的要求後,即反問是否男孩子可以幸免。但其實祖名根本不需要擔心這些,因為他的經理人不是英皇而是自己媽媽,祖名馬上興奮得高呼:“好啊!媽媽做經理人也就是我說的算!”由此可見祖名是父母的寶貝。(信息時報 東東) (責任編輯:何鐘迎) |
|||
|
樓起樓塌,翁大銘王子復仇一場空
|
財訊 │ 2009-09-01 文/黃琴雅
|
文章來源:財金雜誌 | 發表時間:2010/04/01 | 推薦數:37 | 回應數:3
文/黃筱晴
市場傳出中國大潤發前2個月大賺6.5億人民幣,進一步彰顯通路的價值。當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市場時,未來10年,在中國開店目標上看千家,尹衍樑已成為首富候選人!
1998年前後,潤泰集團將台灣的大潤發賣給法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由原先的經營者,轉為投資者(持股降至3成),為了開創新的市場,集團總裁尹衍樑指派旗下大將黃明端,到中國打造中國大潤發。十年過去了!中國大潤發已成為中國最大量販龍頭,連國際級的家樂福、Wal-mart,都不是中國大潤發的對手,它這是怎麼辦到的?
2009年10月底,筆者曾到青島的中國大潤發參訪,聽到大潤發的中國執行官黃明端,意氣風發談到中國大潤發現在的發展,以及未來的遠景,黃明端自信的氣度,令人強烈感受到黃明端的企圖心。
黃明端是鑽石級打工皇帝
中國大潤發終於在2008年,全中國的據點已正式突破100家,到2009年底又增至128家,預計今年總店數將達到160家左右,不論在營收,或者是獲利已超越家樂福,甚至拉大與Wal-mart在中國的距離!整個潤泰集團皆因中國大潤發而母以子貴,任誰在10年之前想都想不到。
外傳黃明端持有6%中國大潤發股,已是鑽石級的打工皇帝。黃明端出身於台南縣的鄉下,常常自嘲在年輕時是個小混混,一直到上高職之後,才開始發憤圖強,最後居然可以考上台大商學院研究所。從一個高職生,到台大商學院的究生,簡直可以說是過去10年中國大潤發在中國的寫照,由一個不起眼的小量販店,成為全中國的第1名。
2009年成為中國第一
2009年,是中國大潤發重要嶄新的一年,在去年第2季,正式打敗家樂福,成為在中國外資零售業的第1名,平均單店的業績為3.32億人民幣,也是全中國第1,而全中國銷售金額最高的單店仍是中國大潤發的昆山店,一年的營收超過10億人民幣。
換言之,中國大潤發的價值,將隨著時間不斷累積,時間愈久價值愈高。可以看全球最大量販零售業Wal-mart,在美國400多家,但要了解,美國只有3億人口左右,中國卻有13億以上人口,中國大潤發未來只會有1000家店嗎?
而所謂通路的加乘優勢,在今年又進一步發酵,現在市場一再傳出1~2月分,中國大潤發的獲利已達6.5億人民幣。相對去年一整年的獲利13.7億元,等於1~2月分的獲利,居然已是去年的一半!為什麼今年獲利可以再進一步跳升?原因大致上有幾點:
1.在通路日趨規模之下,調高上架費、廠商促銷費,令整個毛利大幅上升,也反應在獲利上。
2.這兩年以來,全力衝刺3C產品,而這一部分毛利也高,拉升了整體獲利。
就如同黃明端所言,台灣最強的工業產品就是3C產品,為何不在大潤發之中,擴大營業面積?甚至可以幫台灣人打進中國市場,創造雙贏!
3.這一次農曆年的旺季中,中國大潤發賣出30多億人民幣的「儲值卡」,所謂的「儲值卡」就是類似台灣的禮券。
滿手現金,不知道有多爽!
換言之,中國大潤發的手上現金,馬上增加30多億人民幣,所以最近有一位上市公司的老總,與大潤發高層聊天時就談到:「作生意,作到滿手都是現金,甚至不知道怎麼花的時候,不知道有多爽!」現在的中國大潤發已經是零負債在經營事業,去年黃明端在青島也表示,手上單是可運用的現金,就接近200億新台幣。
中國大潤發正等著上市
所謂的「大潤發控股」,除了直接控股中國大潤發之外,還包括歐尚在中國通路,甚至有可能將台灣的大潤發包裹在內。因為中國大潤發的上市,已經討論了1、2年以上,當時曾有外資評估過,中國大潤發上市之後,有100億美元的價值,現在肯定只會更多。
環視全球最富有的家族與個人,通路事業通常是榜上有名。當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時,造就了鴻海的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很明顯得,當中國成為世界市場時,再過幾年,台灣的首富可能就是尹衍樑,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金雜誌》15期
朱高正跳上主席台 似引爆的活火山 |
|||
2009/04/22 | |||
【台北訊】
立法院會昨天處理總預算案應否交付審查時,爆發歷時近十分鐘的空前立委打群架事件。立委朱高正跳上主席台,用力扭扯主席劉闊才,以制止將有關總預算的爭論交付表決,但激起其他立委不滿,隨即朱高正與趙少康發生激烈扭打,一群立委蜂湧而上,拳打腳踢、打起群架。
主席劉闊才在混亂中,表決通過將七十八年度總預算案交付審查。但會場仍一片騷動,氣氛火爆,只得匆匆宣佈散會。
立法院會昨天上午十時卅分,處理民進黨立院黨團要求將總預算案退回行政院重編之提案,會場氣氛即相當緊張,民進黨立委黃煌雄、康寧祥爭取發言,執政黨立委黃河清、梁許春菊則急著要求主席快處理,終因主席在王聰松發言後,敲三下議事槌,引起民進黨籍委員不滿,造成摩擦。
隨後,朱高正上台指出,解嚴後的立法院,有必要遵守憲法,但總預算案中教科文預算明顯違憲,行政院應撤回預算,補足教科文預算須佔總預算百分之十五的比例。他並聲稱,立法院不能作違憲預算案的共犯。他說:「主席不尊重憲法,我就不尊重主席。」但主席不理會朱高正的威脅,宣稱退回預算案的提案,未達法定卅人提案人數又這時王聰松衝上主席台,拿起議事槌猛敲,台下執政黨立委一片鼓譟,大聲喝止。
十一時十八分,朱高正猛然扯下主席台前兩支麥克風,隨後又有兩支麥克風被扯斷,使會場氣氛變得相當火爆。
待主席又握住一支麥克風,準備作裁定時,朱高正在高喊「我要求辯論」後雙手一撐,翻上主席台,以雙手扭扯主席劉闊才,劉闊才在座位上搖搖晃晃,險象環生。
當朱高正跳上主席台,議場內頓時像爆發的活火山,趙少康等人衝上發言台,抓住高站在主席台上的朱高正的腳踝。後排的立委則大喊「上啊!」「打死他,打死他!」,個個爭先恐後衝向主席台。
朱高正跳在主席身側後,抓住劉闊才的手腕,雙方推來推去。趙少康、林永瑞、黃河清則翻過另一側紀錄台,試圖拉開雙方,吳德美也加入保護主席行列。混亂中一名警衛也
來拉朱高正,這時台下一片嘈雜。
趙少康與朱高正在主席台旁推推拉拉後至扶梯旁,趙少康推朱高正一把,朱高正踉蹌跌下,朱爬起後,憤而猛推趙少康,並扯住他的衣服,翻滾在地板上。緊跟在後的僑選立委徐能、莫翔興等人一擁而上,亂成一團。
朱高正將趙少康壓在地下,徐能、金養浩、周書府、李宗仁、吳勇雄、李勝峰紛紛加入戰團,民進黨立委王聰松、余政憲、許榮淑也與執政黨立委推拉,林棟則忙著勸架。
朱高正、趙少康被扶起後,尤清上台指責是趙少康先動手打人。李勝峰、宣以文則搶過麥克風,喊「不可以打主席」!趙少康在扭打後,眼鏡掉了,領帶也鬆了,他上台表示,他是要保護主席才上去拉朱高正,朱高正不應毆打主席。他又說,議場太縱容壞人,好人受到壓迫,他呼籲全國支持法治的人都站起來,維護立法院的尊嚴。
這時,朱高正突然拿起一個裝了茶水的紙杯,潑向正在發言的趙少康,會場一片譁然,部分立委曾作勢衝向朱高正,但趙少康仍繼續發言。
混亂中主席緊急進行表決,以在場立委一百四十一人中,一百廿人多數通過將預算案交付審查。這時李勝峰又與王聰松在台上爭搶麥克風對罵,隨著李勝峰指貴說:「毆打主席、丟擲紙杯,算是什麼東西?」
朱高正在台下繞到金養浩面前,指著說:「你叫什麼東西?」「為什麼打我?」並與旁觀另一資深立委戰慶輝拉扯一番,眼見群架後又將發生單挑,主席立即宣布散會,朱高正鬆手後意猶未盡的上台說:「什麼散會了,我以為才要開始。」他並猛揮麥克風。散會後會場仍一片混亂,朱高正離去時,主席劉闊才曾走下台,激動大喊「朱高正」,要朱回來。
【1988-04-08/聯合報】
|
死者中部大毒梟 疑遭黑吃黑狙殺
記者:蔡淑媛 林隆士 台中 報導 |
昨天中投公路2名男子被人以近乎處決方式槍殺,警方發現2名死者都是中部大毒梟,可能在進行交易時被黑吃黑,由於槍殺手段相兇殘,警方不排除是黑道雇用大圈仔進行狙殺。 死者邱錦柱的妻子看到丈夫滿頭彈孔,當場痛哭倒地。 邱錦柱和林銘照被以瞄準頭部連續開槍,手段冷酷俐落,警方懷疑兇手是透過解放軍訓練的大圈仔。 今年六月清水計程車命案,警方鎖定大圈仔犯案,展開攻堅的場面還記憶猶新,大圈仔入侵台灣,成為黑道殺手,這一次中投公路命案可能是大圈仔所為。霧峰分局副分局長:「近距離開槍,非常狠毒,不排除黑道狙殺,是不是和大圈仔有關,目前無法確定。」 邱錦柱和林銘照是中部的大毒梟,警方早就鎖定追蹤,監聽出賴姓男子最近和2人有交易,也談好了一筆大生意,有可能是黑吃黑引發殺機。霧峰分局副分局長:「黑道的利益,好像販毒,可能請黑道狙殺都有可能。」 警方懷疑是交易後,兇手一路尾隨,趁機行兇,也可能是談判時就預埋伏狙殺,將鎖定賴姓男子持續追蹤。
2009年07月09日蘋果日報
補救婚姻
【陳幼英╱台北報導】女藝人老公偷吃時有所聞,被抓包後處理方式也不同,方文琳的老公于冠華被拍到帶妹上賓館後,她痛定思痛,馬上決定離婚,而何如芸、胡盈禎(小禎)的老公也曾被拍到偷吃,但她們都選擇原諒另一半。
于冠華2006年4月29日被本報拍到帶妹上賓館,方文琳在5月8日得知老公偷吃,原本想給他機會,但他並未要求原諒,兩人火速在5月11日簽字離婚。何如芸2003年嫁給美崙飯店小開王敏錡,但他在2004年11月卻被《壹週刊》拍到一天連帶兩個女人上賓館,何如芸知情後,隨即與老公赴東京散心,逃離風暴,事後她選擇原諒老公,也退出演藝圈,回歸家庭,並在2006年12月生下兒子,在夫家地位日益穩固。
小禎的老公李進良是偷吃常客,今年5月30日他與女藝人楊巧寧(毛毛)在桃園的汽車旅館偷情9小時,過去他的名字也曾與女星觀月雛乃連在一起,也曾被拍到當街親妞,不過小禎都選擇原諒他,兩人也在今年6月補請婚宴。
2007年10月17日09: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台前光鮮的陳孝萱,婚姻路相當坎坷。 |
【1】 【2】 【3】 台灣知名節目制作人詹仁雄與女藝人陳孝萱辦妥離婚手續至今16天,贍養費已談好每月6萬元(新台幣),但陳孝萱友人昨不平驚爆,離婚前陳孝萱每月生活費隻有區區2萬元,其它費用須列清單附收據才能向詹仁雄申報,原本令人艷羨的一對佳偶,婚姻走到盡頭隻剩報帳關系,昨詹仁雄澄清:“怎可能,笑話。”陳孝萱不願響應報帳說,隻表示:“我暫時不會再為鐵弟以外的異性傷神。”隨即挂電話。
據台灣媒體報道,這段“孝仁”婚姻維持2年,陳孝萱友人說,離婚前,水電、佣人、兒子教育費由詹仁雄支付,但夸張的是,兒子教育費採實報實銷,每月須檢附單據、列出清單,如果她額外幫2歲10個月大的兒子鐵弟添購玩具或衣服,則不能報帳,要自己貼錢。
詹:“她友人放小話”
懷孕生子期間她沒工作收入,還要支付自己長安東路房貸每月逾萬元,隻能吃老本。她的友人覺得,離婚前詹仁雄給的生活費,比離婚后贍養費還少,很諷刺。
對2萬生活費,詹仁雄不解:“笑話一則,用屁股想也知道不可能,我們離婚很可悲,每天對外澄清更可悲。”據了解他每月給的生活費都超過6位數字。對報帳制,他更不滿:“可能嗎?這不是事實,也很弱智的問題,都是她身邊友人對外放小話。”
陳孝萱友人更指出,詹仁雄應是今年5月協議離婚前就買了房子,全世界都知道,隻有陳孝萱被蒙在鼓裡,詹仁雄之前否認買信義區豪宅,昨改口說:“我買房子是為了給妻小和拿鐵(兩人定情狗)大一點的空間,孝萱知道的啊。我對妻小好,不需要一直對媒體講。這幾年我怎麼對她的,我自己心裡明白,信者恆信。”
陳:“不為異性傷神”
陳孝萱離婚后曾向友人傾訴“再回想,隻有痛苦”,對詹仁雄是否有恨?她搖搖頭跟友人說“很難用簡單的1個恨字來形容”,她曾抱著鐵弟在角落啜泣,然而鐵弟還小,不懂爸媽之間到底怎麼了,她友人說,反正離婚前鐵弟就是“偶爾”看到爸爸。
曾對婚姻抱美夢的陳孝萱,兩段婚姻路走得坎坷,昨她在電話中說:“我暫時不會再為鐵弟以外的異性傷神。”此時鐵弟在一旁叫媽媽,她隨即表示要陪兒子而挂掉電話。陳孝萱曾說,離婚后她會出來工作賺錢,她友人說,她想自己帶小孩,復出第一步主持綜藝節目可能性較高。
(責任編輯:張海燕)
|
詹仁雄發動離婚 陳孝萱衝動答應
記者賀姮燕/台北報導 陳孝萱與詹仁雄命中注定有緣,但偏偏相愛容易相處難! 曾經主持過命理節目的陳孝萱,當年在與詹仁雄短暫分手時,曾排過命盤,當時就有命理老師預言,「兩人是天生一對,命中注定有緣」,然而兩人情路走至今日破裂,命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爾後還會不會有緣復合呢? 命盤有緣 也易爆口角 找出兩人的紫微命盤,其中詹仁雄的夫妻宮主星是天同與巨門,恰巧陳孝萱的流年命宮也是天同與巨門,這樣的命盤雖然讓他們有緣聚首,但殊不知,也是造成「個性不合」的婚姻殺手。 命理老師寓伶表示,雖然兩人都有天同與巨門,十分有緣份,但作為夫妻,兩人的口角會很多,「很容易耍小孩子脾氣,個性容易不合。」加上這樣命格的人要求完美,稍有口角,便難以容忍。 兩人溝通與價值觀不平衡 「尤其陳孝萱的本命婚姻宮有七煞與鈴星,本來就是高離婚族群。」命理老師楚茜茜表示,今年陳孝萱的流年很容易因為講話出差錯,加上磁場力不互補,詹仁雄敏感的個性,容易逃避問題,加上價值觀不同,詹仁雄四柱皆是「天財」,兩人在溝通與價值觀上都極為不平衡。 在從姓名學的流年來看,楚茜茜認為這場婚變可能由詹仁雄先發動,陳孝萱後來衝動答應的,「兩人的發動年一前一後,現在都屬於變動期,當火山同時爆發時,婚姻就此宣告破裂。」 復合機率低 和諧伴子成長 然而兩人未來是否有緣復合呢?兩位命理師都認為可能性不大,並表示「其實他倆當朋友會很適合」,同時認為陳孝萱再婚的可能性很高。由於兩人子女宮都很好,命理師也預言,兩人可以和諧的陪伴兒子鐵弟成長。 |
||
2009-11-13 18:37 |迴響:0|點閱:602
【作家專訪】 張翠容 真正的無國界記者永遠在路上
執筆:林欣誼(本報記者)
原刊:2009年10月18日中國時報˙開卷
真正的旅行者總是說:「上路吧。」所以張翠容上路去了,跑了好幾圈地球,寫出《行過烽火大地》、《大地旅人》、《中東現場》(以上皆馬可孛羅)等好幾部行走天涯的報導之後,這位香港資深的「無國界」女記者認真地說:「世界真的不是平的,世界還是圓的!」
探訪拉美 耗時3年
因為連日在台緊湊的行程,清瘦的張翠容略顯疲憊,但一談起新書《拉丁美洲真相之路》(馬可孛羅),以及採訪中南美的經歷,斜靠在椅子上的她馬上精神抖擻,眼神發亮。她說:「我們都是在主流媒體的喧鬧聲中去認識許多地區,我們的思考,有多少受到媒體的影響?」
為了發出獨立的聲音,張翠容多年來隻身走過了阿富汗、巴爾幹半島、東南亞及西藏等亂世國度,採訪過印尼民主化、東帝汶獨立公投、科索沃危機等國際事件,然後又穿越中東各地,深入以巴衝突的火藥庫,企圖解開伊斯蘭激進活動的來龍去脈。
2006年起,她眼見中南美洲從委內瑞拉大選後再度向左轉,掀起2 1世紀社會主義革命,又決定前進現場,花了3年時間探訪拉美世界,檢驗西方媒體的負面報導,交出這部新作。
只有克服困難 沒有放棄
張翠容文筆犀利、深入,且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私底下的她則個性直率,她書中常寫到自己「哈哈大笑」,原來不是假的。
被問到深入這些邊緣國度的困難,她劈頭答:「我只想如何克服困難,從沒想過放棄。」但這一路的危險當然不會少,例如她描述在治安很差的中南美,每天都得繃緊神經,光是外套脫下來一放,下一秒鐘就會被搶走;在尼加拉瓜時,還曾光天化日被6個迎面走來的壯漢持槍搶劫。
而在採訪完委國總統查韋斯(Hugo Chavez)的回程小飛機上,張翠容更遭遇了生死交關的經驗。當時天空突然雷電交加,飛機劇烈搖晃,「我心想,原來我是這樣死的,但我這篇採訪還沒寫呢!往下一看是海洋,又想著要把筆記本用塑膠袋包起來,至少被打撈起來後還能讀出字跡,讓大家知道我這個人做過的事!」
數十分鐘後,飛機平安落地,她和機上的外國記者抱頭痛哭。「這讓我體認人生無常,在我剛完成一個收穫很多的採訪,上天又讓我馬上嚐到失去一切的感覺,教我不要得意。」
她笑說這股勇氣既是自我訓練,也來自天生,因為她「永遠都想往外跑」,尤其香港地方小,待下去不是炒股就是炒樓。80年代她赴英就讀高中、大學,原本讀社會學系且想當社工的她,因為在英國認識一位香港獨立女記者,從此志向轉了彎。
獨立記者 孤獨帶來力量
回港後,她先「老老實實」在報社當了好幾年政治記者,每天跑無聊的記者會,煩悶的表情全寫在臉上,後來挨了長官一頓罵才被點醒。「至少那段時間訓練我如何忠實紀錄受訪者的話,打好基礎後,還得多看書,因為報導不能沒有自己的觀點。」因此,遇到年輕人向她表示嚮往成為戰地記者,她都會扳起臉孔教訓:「不要想一步登天!」
離開報社後,張翠容為香港多家報社撰寫專欄,也曾任英國BBC特派員,近年來則幾乎一半時間出門在外。身為背後無奧援的獨立記者,很多人好奇她如何取得採訪管道?自有一套辦法的張翠容說,她乾脆寫一本獨立記者的《Lonely Planet》當作指南書,書名就叫「一位獨立記者的孤獨」,她笑說:「不要騙自己做這件事不孤獨,其實,孤獨真的能給你力量。」
張翠容認為,許多人常以左與右、上或下來區分立場,「但很多時候,是你選擇站在強者/征服者那一邊,用菁英的角度去認知世界,還是選擇透過弱者/失敗者的眼睛來審視世情?」她以村上春樹今年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的致詞:「我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自勉,作為她繼續觀看世界、獨立發聲的角度。
接下來的計畫呢?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張翠容說:「我要去東歐看看了!」真正的無國界記者永遠在路上 。(姚志平攝)
國際新聞與國際視野,一直是台灣媒體最薄弱的一環。在當代華人媒體高度仰賴西方主流媒體「餵養」的年代,香港獨立記者張翠容代表一個特殊、貼近華人的觀點,特別是在世界各地衝突不斷的戰事報導上。 身材瘦小的她,帶著筆和相機走進東南亞,再走向中東、拉丁美洲,她在戰火頻仍處見證衝突,也讓華文讀者得以重新看見戰爭背後的複雜局勢。 真相,是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身為當代最著名的華人戰地記者,張翠容繼承的是美國海明威等記者作家留下的勇氣與價值傳統。她的筆,在媒體娛樂化的今日雖如鳳毛麟角,卻是許多弱勢族群和人間正義的寄託。 理解了這一點,才能超越她經常被談論的「女性」和「華人」等「身分」觀點,看到張翠容所代表的意義。 「談人權,談和平很容易,喝咖啡的時候可以談、大學教室裡更可以談,但這樣的談不痛不癢,沒有engagement;相較之下,那些朋友全都是用真實的生命去實現理念,」坐在台北市永康街的咖啡廳裡,張翠容忘了自己是專訪主角,談著她的兩位日籍朋友。 不顧家人和政府反對,長期在伊拉克從事人道救援的高遠菜穗子,和用相機揭露戰場真相的攝影家森住卓,是張翠容長期在中東採訪所帶出的戰地故事之一。「她/他們一個人出入於漫天烽火中搶救戰爭的受害者;另一個則藉著赤裸裸的影像,讓許多人了解戰爭遺禍,對我來說,這才是『反恐』戰爭。」
天地烽火我獨行 ──戰地記者張翠容
筆鋒透著感情,溫婉中帶著堅毅,走在台北街頭的張翠容,心中惦念著的仍是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未來採訪行程。 (莊坤儒攝)
|
|
2010/03/20 02:28:21 瀏覽196|回應0|推薦0 | |
2010.3.12文匯讀書週報/朱自奮 一本出自挪威戰地女記者、作家奧斯娜.塞厄斯塔(Asne Seierstad)之手,反映「9.11」之後阿富汗人民真實生活的小說《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The Bookseller of Kabul),近年來在西方引起巨大回響。在北歐地區,它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圖書之一;在英國,它名列2004年引進版年度暢銷書排行榜第一;目前該小說全球銷量已超過200萬冊,版權轉授41個國家。
<!--[endif]-->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是奧斯娜的第一部小說。之前她一直擔任數家斯堪地納維亞媒體駐俄羅斯、中國、巴爾幹半島、阿富汗、伊拉克和美國的記者。「9.11」發生後,奧斯娜意識到一件改變世界的重大事件發生了。她立即奔赴阿富汗採訪,期間曾借住在喀布爾一個書商家中4個月之久,得以近距離接觸其家庭成員,尤其是家中女性。回國後,她創作了此書。 奧斯娜在小說裡向讀者展示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 【專訪奧斯娜.塞厄斯塔】文/石劍峰 早報:你有一個好的想法,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把它實現。最關鍵的是,你遇到了「蘇爾坦」這樣一個喀布爾家庭。你是否覺得自己比較幸運?
塞厄斯塔(以下簡稱塞):是的。在寫這本書之前,作為戰地記者,我報導的是戰爭、死亡、士兵等,對普通人生活和想法並不瞭解。很幸運的是,作為記者我在喀布爾遇到了書中的書商蘇爾坦,作為一名阿富汗人,他的思想非常開放,他歡迎到我他家做任何採訪,並寫所有我想寫的東西。而且,作為一名書商,他的經歷也非常獨特。那個時候,戰爭也剛剛結束,阿富汗已經開始慢慢發生變化,我覺得以這樣一個家庭來寫阿富汗是很好的想法。當然,書在全世界的暢銷跟「9.11」之後全世界的態度有聯繫。
早報:即便如此,你和蘇爾坦之間後來發生了一些誤解,並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你們之間的誤會消除了嗎?
塞:還沒有,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很少聯繫。事實上,在我寫作之前他就答應我隨便寫, 他歡迎我住在他們家,給予我許多幫助,他也是一個在思想上持開放態度的人。後來書出版前幾天,他突然聯繫我,說不同意書中的許多內容,並要求我修改,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書馬上就要印刷了。後來書在全世界暢銷,他又憤怒地站出來指責我歪曲了他們家的真實情況,這讓我非常吃驚。其實我跟他們家成員有口頭協議,要是他們不希望把一些內容寫進書中,可以事先告訴我。蘇爾坦不同意我在書中描繪的他,因為在書裡我把他描繪成一個典型的阿富汗專制男人,他顯然想要我把他寫成一個好萊塢式的英雄,他或許認為他為保存阿富汗文化做出了很大努力,為此甚至幾次入獄。我沒有那麼做,我把他寫成了有一定缺陷的了不起男人,而這也是事實。另外,看到書在全世界的暢銷,他有點嫉妒,他希望得到更多。其實我後來支助他們家和阿富汗當地社群一大筆費用,我資助了女子學校,但蘇爾坦顯然要得到的更多。
早報:他不滿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書中寫他對待婦女的專制態度,比如書開頭第一章你就 寫他如何「拋棄」開始年老色衰的妻子,去用重金娶來年輕的太太。 塞:我不贊同蘇爾坦對待家庭女性成員的態度,但並非是先入為主地刻意要把他寫成那樣,那是事實。女性在那樣的社會確實沒有任何人權,更不要說接受教育。蘇爾坦家在阿富汗算是比較好的,但他們家依然是個典型的男權家庭,他的妹妹每天就是不停做家務,而年老的第一個太太自從蘇爾坦娶了第二個太太之後幾乎就是一個傭人,過著傷心的日子。
早報:阿富汗戰爭已經結束很多年,婦女的處境這些年有所改善嗎?
塞:在阿富汗,一切都在緩慢地改變,婦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他們開始有接受教育的 權利,開始有婦女診所,在議會中也開始有女性議員和政府官員,但總體而言,變化有限。可能在精英階層,女性的地位變化非常顯著,但在普通人生活中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因為他們的家庭結構沒有任何變化,那就意味著男性依然是家庭的主宰。
早報:你用一本書寫了這樣一個喀布爾家庭,那你覺得你真的理解了這個家庭嗎?
塞:我和他們生活了幾個月,記錄他們的生活,但我想我並沒有完全深入到這個家庭之 中。我所接受的教育,無法全部接受他們的傳統和文化。我不能和他們發生爭吵,我也沒辦法改變什麼,能做的只有記錄。深入瞭解這個家庭,有我喜歡的部分,也有我不喜歡的。但我得承認我沒辦法徹底瞭解他們。
早報:但這個家庭因為你的書在全世界暢銷,而永遠地改變了。
塞:那是一定的。這個家庭在全世界都出了名,這對蘇爾坦的生意也有很大幫助。 但因為書中寫到了他們家庭女性成員的某些私人故事,他們也受到了一些壓力。
早報:當你帶著布卡走在喀布爾街頭的時候,當地人怎麼看你這樣一個西方人?會有危 險嗎?
塞:我和蘇爾坦家庭女成員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哪裡都不能去。偶爾出門的時候,最好還是穿上布卡和長裙,戴上頭巾。雖然那個時候,經常有暗殺、爆炸、綁架,但和他們在一起還是比較安全的。有時候,我還和蘇爾坦一起做旅行,帶著美金和電腦,而穿上布卡,就可能會被搶劫者放過。
早報:自從《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完成之後,你就沒有再回到阿富汗,為什麼?此刻,如果一 談到喀布爾,映入你眼簾的畫面是什麼?
塞:是的,自從那次經歷之後我就沒有再回到喀布爾,一方面是我後來去了伊拉克戰場 和世界其他地方,另外一方面是我在工作時會萬分投入,但一旦完成了就離開。也許有一天我會回到那裡,當然是因為那裡有發生了什麼值得我關注的事情,或許是戰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裡的女人,沒有多少選擇權利的女人。
早報:美國總統歐巴馬當初競選內容之一是從阿富汗撤軍,歐盟不少國家也陸續開始從 阿富汗撤軍,你怎麼看外國軍隊對阿富汗穩定的作用?
塞:外國軍隊趕走了塔利班,但後者的勢力依然很強,如果外國軍隊離開,現在的政府 馬上就會垮台,阿富汗毫無疑問很快會重新陷入動亂。但外國軍隊的存在,又是一些阿富汗人攻擊的目標之一。外國軍隊在阿富汗做的遠遠還不夠,對於阿富汗重建肯定還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一切都還剛剛開始。 最想採訪賓拉登 早報:戰地記者主要是一份男性統治的職業,作為女性戰地記者,你的優勢在哪裡?
塞:女性從事戰地記者的成員越來越多,相對男性,女人在從事戰地採訪中最大的優勢 就是能更好地處理好與別人的關係,特別是與當地人的關係。相對而言,他們對女性比對男性更加友好一點。
早報:在危險的戰區,你會拿槍防身嗎?
塞:我不會使用武器,我也從來沒有摸過武器。事實上,在危險地帶採訪,不拿槍反而 更加安全,否則你難免會被視為危險目標。另外,如果手中有槍,即使你不想傷害別人,但最後總會使用它。
早報:你也說過,你憎恨武器,可為何在世界上每一個衝突熱點,都會見到你的身影。 面對那麼多死亡和恐怖,你會憎恨戰地報導嗎?
塞:這是我的職業,我不會憎恨這份工作,但有時候一回到挪威就會對它感到厭倦,那 些畫面還是影響我的情緒。但相對而言,我能比較好的平衡日常生活和戰地生活,工作完成然後就別太在意它。
早報:除了《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你也寫過關於伊拉克戰爭、車臣戰爭的作品,評論認為你的作品文學性都比較強,你覺得增加戰地報導文學性的成分會減弱作品的客觀性嗎?
塞:當然作為記者,你的任務就是報導戰爭的過程,但同一事件它所呈現的客觀性也是 多面的,而且讀者對所謂客觀報導也並非完全認同。也正是文學性,讓《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能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就算這本書被當作文學作品,它也沒有任何不真實或者虛構的東西,所有內容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是我所看到、聽到的東西。當然我不可能深入到對方內心深處,所以不可能知道他們的真正想法。我們有太多的新聞,但我想做的是透過文學手法讓讀者瞭解他們的情感和想法。
早報:你會在將來創作一部純粹的文學作品嗎?比如一部虛構小說。
塞:不會。這個世界每天都有那麼多事情發生,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瞭解,這些真實發 生的事情更加吸引我。
早報:作為戰地記者,誰是你的偶像?
塞:波蘭記者卡普欽斯基。
早報:誰是你最想採訪的對象?
塞:賓拉登,我想他是所有戰地記者的目標,但我還沒想好問他什麼問題。 |
|
( 網路資訊|數位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