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兒黃宗澤怪異裝扮走秀 避搶風頭拒同臺
2010年05月14日 08:35:5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胡杏兒
更多圖片
圖片版權所有 謝絕轉載

黃宗澤

官恩娜

    黃宗澤、胡杏兒、官恩娜、陳道然、賈曉晨、林莉等13日為某發型師的發型秀擔任表演嘉賓。黃宗澤當日戴著一頂用假發做成的禮帽,相當搶鏡。黃宗澤的緋聞女友也有出席,不過二人並未同場出現。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七事變與宋哲元失責

 

李雲漢

 

 

一、七七事變導因之一  ──  冀察趨向中央化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的爆發,是中日兩國近世關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中華民族禦侮奮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事變的遠因實導源於民國二十年(1931)的九﹒一八事變,只要日本不歸還東北的領土,中日之間遲早勢必一戰,但促成事變提前爆發的導因,卻是中國自西南事件解決後統一與團結局面的形成,國防建設的進步與民心土氣的昂揚,以及冀察當局的由特殊化趨向中央化。其中,冀察之趨向中央化尤其是一項主要導因。蓋日人久視華北為其勢力範圍,為保護偽滿及提供可能發生之對蘇戰爭之資源,日本少壯派軍人認華北為其“保障佔領”之地區。冀察當局之趨向中央,自然引起此輩野心軍人的妒忌與恐懼,彼等因此而有“膺懲二十九軍”的呼籲。早在二十六年四月中,蘇俄方面即曾傳出如下的消息:“宋哲元、韓復渠近來對中央態度較好,有日益中央化之危險,因此在最近將來,日方有隨地尋釁之可能,至少在外交上做出盤馬挽弓姿態,地點將在內蒙或冀東,時間約在五六月之交。”1

冀察處於日本駐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日軍要求於冀察當局的是「明朗化」與「特殊化」。宋哲元之決定不顧日方的威脅,由「特殊化」趨向「中央化」,自然不是一種輕率的決定,而是有其使宋氏堅定其決心與信心的客觀因素。具體言之,促使宋哲元趨向中央化的主要因素有二:

 

宋哲元

 

第一、是二十五(1936)年十一月綏遠抗日勝利的鼓勵。當綏遠戰爭爆發時,國人曾希望宋部二十九軍在平津有所行動,以牽制日軍向綏遠增援。但宋部礙於環境,除由駐防張家口的劉汝明師扣留日本步槍五萬枝,野炮四門外,別無積極動作。及綏遠國軍於百靈廟獲得勝利,全國為之歡騰,而日方除叫囂恐嚇外,並無支持偽蒙軍李守信、王英等部反攻的積極行動。宋哲元因此獲得鼓勵,於是有趁勢以武力收復通州,撲滅殷汝耕偽政府,以造成既成事實的計劃。據外交部從天津獲得的情報,宋曾令石友三、張璧等新歸正將領計劃收復冀東。石主張用武力,表示願假二十九軍一支兵力。以石個人名義進取冀東,成則請宋轉請中央委以冀東區行政長官,拋開二十九軍,自己承擔,以免日軍不利於宋。張璧則主張分化偽組織內部,策動偽保安隊反正,然後二十九軍乘虛直搗通州。宋雖立意收復冀東,但對石、張缺乏信心,深恐以虎易狼。正考慮間,日方已得秘報,加強戒備,攻通計劃遂不果行2。惟據劉汝明之記述,殷偽所屬幾位保安總隊長張慶餘、張硯田、趙雷等人都曾秘密赴平謁宋,並接受宋的補助3。姚薦楠採訪張慶餘事績時,亦曾指出張曾托張樹聲先生「代向中央及宋委員長處陳述備案」,並曾經由蕭振瀛之介紹晉見過宋哲元4。是宋與殷屬各總隊長間已有聯絡,殆無疑義。宋哲元圖襲通州計劃雖末實行,但由此足證其已具滅偽抗日打算,心理上的轉變趨向已極顯然。

第二、“西安事變”後全面團結的影響。西安事變發生後,全國民眾所表現的對蔣委員長的愛戴,各方團結的加強,抗日情緒的高漲,政府對外態度的強硬,均顯示中國已立於強固的團結基礎上,政府已深具抗日禦侮的準備與決心,致使日本各派對中國不得不暫持靜觀主義的趨勢5。這一形勢的出現,增加了中央對華北當局的影響力,華北當局亦深切體瞼到中央的支持實為對日周旋的有力後盾。故宋哲元於二十六年(1937)一月後。屢次表現其不與日人妥協的態度,並不時申明其服從中央命令的意志,在行政措施與軍事訓練方面,亦逐漸趨向中央化。

冀察趨向中央化的起點,乃是宋哲元於二十六年(1937)一月二十日在天津所發表的政策聲明。宋氏此項聲明,包括「告同志書〕及「冀察政務委員會與冀察綏靖公署綏靖通令」兩項文件。在「告同志書」中,宋氏提出三項政策:

一、擁護國家統一,推行中央命令,誓以自力圖強,實現政治修明之象。

二、國家三大要素:即主權、土地、人民;誓盡軍人天職,盡力保護之。

三、共產主義不適於中國,早為識者所公認,馬克斯所說唯物史觀,處分剩餘等語,余已屢加駁斥。自土匪假用名義,希圖煽惑民眾,引起階級鬥爭,藉達其搶奪政權之目的。其實殺人放火,純厲土匪行動,並不知主義為何物,只有危害國本,殘殺民眾而已。誓即嚴厲清共,不留餘孽6

在「通令」中,宋哲元令其所屬軍政務機關認清下列四端,堅決實行,努力不懈:

一、槍口不對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換言之。即不參加內戰。

二、侵佔我土地,侮辱我人民,即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打他。

三、擾亂社會治安之土匪及共匪,人人應得而誅之。

四、剿匪不得視為內戰,剿共更不得視為內戰,應澈底肅清,以安社會7

宋哲元此項政策聲明,顯然包含反日與剿共兩個重點。剿共是宋一貫的主張,反日卻是代表他的一項新立場。

誠然,在此兩項文件的表面文字中並未明言反日,但言「侵略我土地。侮辱我人民,即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打他」,非暗示反日而何?二十九軍將士們自然明白宋這句話的意義,日本人自然也能體會到宋哲元說的話是意有所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文件乃是緊接著日本駐華北各地武官於一月十九日在天津會議後發表的,這無异是對於好戰的日本武官們的一頃警告。

宋哲元在發表此項政策聲明之前,曾於一月十二日接受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委員陳中孚的辭職。

陳是著名的親口派,又是在“西南事件”發生時的興風作浪者,宋哲元准他辭職,另派賈德耀繼任為外交委員會主席委員,不僅是大快人心,同時也被認為是宋欲擺脫親日派包圍所採取的步驟。宋的此一決定,曾使日方深為不滿。日方妄稱依據一九三五年的「何梅協定」,任何華北高級官員的變動,非經日本同意,不能有效。8

宋哲元於一月十九日離開北平前任天津,在津停留五十天。宋自己說這次赴津是蒙蔣委員長「給假在津短期休息」9。實際上仍是應田代皖一郎之邀,繼續談判某些問題。正如社會與論所期望的,宋這次赴津所表現的態度是強硬的。當田代於一月二十一日歡宴宋時,曾提出華北防共一事,宋表示「有絕對把握可以防共匪不入境」,並向田代要求飭令冀東偽組織交還香河、寧河、順義、呂平四縣。田代則謂此系關東軍的責任,以為搪塞10

其後田代又提出華北經濟開發事項,嗾宋仿冀東辦法,偷漏關稅,接收蘆鹽,宋則答以須侯戈定遠自南京請示後再說11。兩月以後,日方再度威逼宋組織華北自治政府,宋堅予拒絕12。當和知參謀奉命訪宋要求表明態度時,宋的答復是「在政治問題未解決前,一切均暫不談。」13

宋哲元傾向中央的最顯著事實,是不顧日人激烈的阻撓與反對,派秦德純到南京出席二月十五日開幕的執政黨中央五屆三中全會。宋、秦皆為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委員,宋自稱他本擬親赴首都出席會議。但「只因環境情形未能如願」,14宋所謂「環境清形」,乃系指日方的百端阻撓。蓋外交部長張群於一月二十日與日本大使館須磨秘書談話時,曾說:「冀東、冀察、察北等事例,均為行政主權之分立或破壞,事關行政主權之完整與統一,自須迅速加以改善。」15日人遂以之為依據。謊稱中央已決定在三中全會中提議取消冀察政務委員會,另派何應欽或劉峙代宋主持華北,田代甚且嗾宋即行與南京疏遠,謂日方將予宋以全力支持,即動員武力,亦所不惜。16日方的目的在挑撥離間,企圖動搖宋的意志。所幸宋立場堅定,秦乃成行。據程錫庚向外交部報告:「秦德純代宋出席三中全會消息傳出後,日方要員紛紛探詢並加譏勸。秦因赴津謁宋請示。宋意堅決,故毅然南下。雷嗣尚本預定隨往,亦因之中止。」17

秦德純系於二月十四日抵京,二十八日北返,在京居留兩周,曾蒙蔣委員長召詢三次。18秦於返抵天津

後謁宋報告南行經過,宋曾召集其重要幹部會商今後政策。三月四日,秦公開宣佈:「冀察外交今後將嚴格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19宋哲元於三月十日回到北平於接見中央社記者時,亦鄭重宣稱:「奉行中央政府的命令是我神聖的任務,過去如此,將來亦是如此。」20

三中全會以後,冀察中央化的趨勢更趨明顯。其最顯著的事實有下述六事:

其一,宋哲元擱置了與日方關於華北經濟開發的談判。宋哲元二月在津時,對日方所提經濟開發的事項以及政治問題,均避免作正面答復。三月十日回到北平後,宋曾公開否認在津曾與日方談及此項重大問題。他說:「我無權與日方談判這樣重大的問題,他們應當向中央政府外交部門去交涉。」21四月初旬,當日方再度提及興建津石路與開採龍煙鐵礦時,宋即以堅定的語氣回答:「要談中日華北經濟合作,必須先撤銷冀東偽組織。津石路的建築與龍煙鐵礦的開採,只有在冀東偽組織撤銷以後才可進行。」22宋這一宣佈,無形中擱置了與日方間的談判,亦即斷然拒絕了日方喧嚷經年的華北經濟開發的要求。23

其二,二十九軍訓練的加強──軍事訓練團與軍事訓練委員會的設立。自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綏東戰爭發生後,宋哲元有艦於未來戰爭之不可避免,即銳意加強二十九軍的訓練以提高官兵的素質。宋一方面成立軍事訓練圖,以培植優秀的中下級幹部24;一方面派遣團長以上高級幹部赴京投考陸軍大學,以求深造,首批派遣者有副處長魏永祥,楊成之,副旅長房西岑,許靜凡,團長李九思,柳樹堂,副官長王安世等七員;25同時並接受中央軍校業畢生至二十九軍服務,如沈仿水、傅家俊便是。26二十六年(1937)六月,宋哲元為實現二十九軍的國軍化,手令設置軍事訓練委員會,聘石敬亭為委員長,鹿鍾麟等為委員,以廬山軍官訓練團為模範,計劃對二十九軍實施全面訓練。27

其三,華北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暑期軍訓的恢復。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各中等以上學校均實施軍事訓練,以發揮明恥教戰之效果。每逢暑期,則舉辦學生軍訓班,集中予以訓練。惟自二十五年(1936)暑期起,由於日方的干涉,被迫停辦。二十六年(1937)五月,宋哲元不顧日方的反對,飭令恢復辦理暑期軍訓,以增加青年學生自衛衛國的技能。28

其四,宋哲元嚴令禁止盜賣國土。日人在平津及北寧路沿線不斷擴充軍事設施,先託北寧鐵路局長陳覺生名義,將豐台至蘆蔣橋間一帶土地六千餘畝,實地測量,意圖購買作為建築兵營及機場之用,即當時報端所揭發的豐台圈地問題。日人以詭譎手段企圖以高價向地主購買,少數無恥地主在漢奸的從恿下,亦有意售地與日人。冀察當局於發現此種情形後,除加強地籍之調查與管理外,復於四月二十日發佈命令:凡盜賣國土於外人者處死刑。29

此令公佈後,地主均具呈宛平縣署保證不出售土地資敵。日方圈地詭計遂不得逞,因而對冀察當局益感不滿。30

其五,冀察準備辦理國大選舉。立法院起草之《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於二十五年(1936)五月五日公佈後,中國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遂決議定於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十二日召開制憲國民代表大會,並由內政部通令各省市辦理國民大會代表的選舉。各省均已遵辦,惟冀察當局以冀察地位特殊為辭,延未辦理。二十六年五月,內政部長蔣作賓北上訪晤冀察當局,意見始獲溝通。六月十日,河北國大選舉事務所成立,選舉總監督民政廳長張吉墉同時就職,平、津、察繼之。七月二日,冀察平津國選指導辦事處成立,中央派宋哲元為指導員,劉春霖為辦事處主任。31這一件事,胡適認為是「給全國的一件最好的消息」。胡氏並指出冀察平津之舉行國大選舉,至少有三層特別意義:一、讓全世界知道這兩省兩市當然是整個中華民國的一個不可分離的部份;二、讓我們的強鄰知道一切「分化」、「特殊化」的陰謀是必須失敗的;三、讓全國國民知道冀察平津的軍政當局是維護國家的統一,是不受浪人漢奸的煽惑離間的。32

 其六,是察北義軍的烽起。由於冀察的趨向中央化,察北各縣民眾得到極大的鼓勵。他們不甘忍受日偽軍的壓迫,紛紛組織義軍,向日偽軍進擊。五月二十八日,偽軍常子義團反正嘩變,崇禮義民趙春祥揭竿驅殺偽軍。六月十日,察北義軍李仲英部進攻沽源縣城。十二日,郭子英部復圍攻商都。至六月下旬,義軍聲勢大振,駐江會之偽軍副師長李鳴遠且曾接洽投誠,至七月五日,義軍李廷芳部一度逼近張北33。偽軍已處於被動地位,深感應付為難。

在冀察逐漸實施中央化的過程中,惟一引起輿論疑惑的是張自忠的應邀訪日。張等一行,系於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東渡。時人每懷疑張負有與日方秘密交涉的任務,即外交特派員程錫庚致外交部的報告,亦謂張自忠赴日係與日方商談收回冀東察北問題。34惟據張的隨員何基澧歸國後向其胞兄何基鴻報告:「這次在日本,大部份時間托在交際與游覽,就是張自忠市長個人也沒有與任何日人作任何接洽。」35天津市政府秘書長馬彥獅亦曾說明張自忠之赴日考察,本人並不願意。只因宋哲元已答應日人。張遂不得不奉命前往。張的訪問計劃本定為四十日,但未到三十日,宋即召其回國。36在戰後日方公佈的戰時文書中,亦未發現張自忠訪日時有任何承諾。

日方對於冀察的趨向中央化,自亦不能坐視不頭。天津駐屯軍當局於五月十二日召集「市民僚屬會議」,闡明日方立場,仍以冀察為對象,要求築路與開礦。37宋哲元為避免日方的糾纏,於五月二十二日與韓復渠(非此渠,暫代──編者)會於商河後,即返樂陵原籍休養,決定暫不回平。所有冀察軍政事務,則責令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等負責處理。38宋之避免與日人接觸,無形中使華北的交涉陷於僵局。日本軍人為打破此一僵局,遂蓄意製造事端以便提出要求。六月七日,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璣曾毫無忌諱的說:「以對蘇作戰的軍事觀點來判斷中國目前的情勢,如果可以運用武力,我確認為應當首先給予南京政府以打擊,以消除我們後方的威脅。」39──誰能否認這不是日軍要製造事端的信號!

 

二、事變的爆發與宋哲元的猶豫

 

二十六年一月八日,日本華北駐屯軍在平、津兩地舉行示威性的大游行1,可說是對華北當局實行武力威脅的開端。儘管東京日本內閣的政策仍是「集中力量擴大陸海車實力,避免在大陸上造成嚴重衝突」2,華北駐屯軍當局卻在不斷的舉行演習,頭示其向中國駐軍挑戰的企圖。據當時適任河北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的王冷齋記述:

「豐台日軍平時以演習為名,常常在蘆溝橋附近活躍,偵察地形。其初演習不過每月或半月一次,後來漸漸增至三日或五日一次,初為虛彈射擊,後竟實彈射擊;初為晝間演習,後來竟實行夜間演習,且有數次演習部隊競要求穿城而過,均為我嚴厲拒絕。如此者相處效月,因我方種種之應付及切實戒備幸未發生嚴重事件。」3

六月二十五日開始,日軍又在蘆溝橋以北以西地區舉行一連串之軍事演習。在演習開始前兩日,北平發現了來自通州方面偽裝共產份子的數百名便衣人員,企圖製造暴亂,幸北平治安機關防範嚴密,逮捕一部分便衣人員,始末釀成禍患。4然而,杯弓蛇影,北平民眾咸有變亂即將發生的預感。

七月七日夜晚,駐屯豐台的日本駐屯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中隊長清水節郎的率領下,在蘆溝橋以北地區平行夜間演習,而以蘆溝橋為其假想的攻擊目標。5夜十一時許,日本演習部隊突稱遭受中國軍隊的射擊,致使一名土兵失蹤。6彼等以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並同時向豐台報告要求支援,且由駐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向冀察政委會外交委員會提出交涉。外交委員會專員林耕宇當即向北平市長兼二十九軍副軍長秦德純請示,秦允下令宛平駐軍代為搜尋失蹤日兵,但拒其入城搜尋。7時駐守宛平之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吉星文部以時值深夜,恐引起事端,拒絕日軍入城,日軍遂對宛平採包圍態勢,而豐台日軍亦由一木清直率領以急行軍來援。松井機關長對秦德純的答復亦不滿意,秦遂派王冷齋會同外交委員會主席魏宗瀚等前往日本特務機關部與松井交涉。及王冷齋等到達日本特務機關部時,松井已得到報告謂失蹤之日兵現已歸隊。日軍要求進入宛平縣搜查的藉口本系「一土兵行蹤不明」,該兵既已歸隊,日軍於理已無要求進城的必要,但松井則稱「須明瞭如何失蹤情形以便談判」,8要求雙方派員調查。王冷齋允其所請,函由王冷齋、林耕宇、冀察綏署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與日軍代表櫻井,通譯齋藤茂等五人,前往宛平城作實地調查。王等出發前,曾訪日軍第一聯隊長弁田口廉也,弁田口告以日方由聯隊附森田徹中佐負「全權處理」之責。待王等甫行出城,即見日方增援部隊出動;行至宛平域外,即見日軍已就攻擊位置作射擊準備,並受日特務機關部輔佐官寺平之詰難;及入城後尚不及五分鐘(時為八日晨四時五十分),日軍即開始攻城,中、日間的戰爭因而爆發。9

七月八日晨,日軍對宛平之攻擊歷一小時後,為森田徹下令阻止。蓋森田意欲利用炮火之間歇,脅迫王冷齋,林耕宇等與之談判並接受其條件。王、林雖與之商談,但堅持先行撤兵之條件。談判遂無結果,雙方又恢復射擊。

午後四時,弁田口聯隊長派人賚書進入宛平,請王冷齋、吉星文或第三營營長金振中出城親商,王、吉以「未便擅離職守」卻之。一小時後,弁田口再送信於王冷齋,要求中國駐軍於下午八時前撤往永定河東,日軍則撤退河西,王冶齋以「本人非軍事人員,對於撤兵一節未便答復」拒之。10日軍遂再度攻城,此為一日之內之第三次對宛平城攻擊。其目的在迫使我軍撤離宛平,以便其攫取此交通要道的宛平城重鎮。日人始末料及宛平守軍不但堅守不退,八日深夜且曾實行夜襲,盡殲蘆溝橋附近日軍。八日下午二十九軍將領馮治安、張自忠、秦德純聯名致電中央,表示其抗敵決心曰:「彼方要求須我軍撤出蘆溝橋城外,方免事態擴大,但我方以國家領土主權所關,未便輕易放棄。倘彼一再壓迫:為正當防衛計,不得不與竭力周旋。」11

當七月八日宛平城內外敵我雙方對峙時,松井等人在北平與秦德純商洽停戰,意在作緩兵之計。八日深夜,雙方達成口頭協議三項﹕一、雙方立即停止射擊;二、日軍撤退豐台,我軍撤回蘆溝橋以西地帶;三、城內防務由保安隊擔任,人數約二百名至三百名,定九日九時接防。12宛平守軍於接獲秦德純此項通知後,正擬遵今實行,不意九日晨六時日軍又對宛平大肆攻擊。日軍此次之發動攻擊,系由旅團長河邊正三──日本駐屯軍步兵最高指揮官授令。13事變發生時,河邊本在山海關視察演習中之日兵,聞變後於八日下午趕回戰地,不顧秦德純與松井間的停戰口約,竟下達攻擊命令,其蓄意尋釁,實無可否認。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上下無不義憤激昂,政府亦採取強硬立場。蔣委員長於七月八日電令墳察當局「固守宛平,就地抵抗」,並令調兵力四師北上增援,以備不虞。14外交部先於八日下午向日本駐華大使館,口頭提出嚴重抗議,九日,外交部次長陳介再對日本大使館參事日高重申抗議,十日正式致送書面抗議,鄭重要求日本政府轉電華北日軍當局嚴令肇事日軍,立郎撤回原防,中國並保留一切合法要求。15時宋哲元尚滯留樂陵原籍,聞變之後,亦極氣憤。據汪兆銘講,宋於事變發生後,曾致電二十九車諸將領,要他們「撲滅當前之敞」。16

不意宋哲元旋即改變態度,於回抵天津時主張與日本軍方和平商談。

宋哲元係於七月十一日晚六時三十分自樂陵抵達天津,次日即發表談話,認為蘆溝橋事變乃系局部衝突,希望能做合法合理的解決。談話中有「余向主和平,愛護人群,決不願以人類作無益社會之犧牲」等語。17意義含糊,頗啟國人疑慮。蔣委員長因於七月十三日電令宋氏「無論和戰,萬勿單獨進行」,蔣電如下:

「蘆案必不能和平解決,無論我方允其任何條件,而日方目的,則以冀察為不駐兵區域,與區內組織用人皆須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柬,若不做到此步,則彼必得寸進尺,決無巳時。中正巳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與個人之人格。平津國際關係複雜,如我能抗戰到底,只要不允簽任何條件,則在華北有權利之各國,必不能坐視不理;而且重要數國外交,皆已有把握,中央決宣戰,願與兄等各將土共同生死,義無反顧。總之,此次勝敗,全在兄與中央共同一致,無論和救,萬勿單獨進行,不稍予敵方以各個擊破之隙,則最後勝算必為我方所操。請兄堅持到底,處處固守,時時嚴防,毫無退讓餘地。今日對倭之事,唯能團結內部,激勵軍心,絕對與中央一致,勿受敵欺則勝矣。」18

蔣委員長此電到達後,宋因有不接受日本任何條件之表示,19 然宋卻滯留天津企圖輿日方謀求所謂「局部解決」,則為事實。宋之趨向於軟化,實系基於下述三項因素:

其一,宋抵達天津之日即七月十一日,由秦德純、張自忠與日本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談判的一項停戰約定,已經達成。蓋七月九日下午,橋本群自天津前往北平,會同日本駐平武官今井武夫向秦德純提出四項條件﹕一、二十九軍派代表向日方道歉並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二、處分肇事之二十九軍軍官;三、二十九軍不得進駐永定河之左岸;四、取締藍衣社、共產黨等抗日組織。20

談判初在北平進行,十日橋本群返津後,遂由張自忠與今井在津交涉。十一日,雙方達成協議。據日本大使館透露協議內容是:一、二十九軍派高級軍官道歉;二、處分在事變中負責任之軍官;三、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21協議之達成在宋抵津前,用印則在宋抵津之後。宋顯然認為這項協議可以接受,和平之門既未完全關閉,自不宜輕啟戰端;宋固不知東京閣議已於同日決定派遣重兵來華也。 

其二,宋到津後即受到親日份子的包圍。蘆變起後,平津親日份子曾秘密向日方特務人貝接觸,並設計壓迫冀察當局向日方妥協。宋哲元返津後,親日份子陳覺生、齋燮元、潘毓桂等紛紛向宋進言,要求宋留津與日人談判。

如奸人潘毓桂─一即曾自承「先與日本駐北京特務機關長松井少將商定辦法」,然後「詣津謁宋,痛陳利害」,並雲「宋為之動容。」23

其三,宋為日本軍方「地方化」、「就地解決」、「不擴大方針」等謊言所愚,對南京中央當局之決策缺乏瞭解。誠然,事變發生之初,華北駐屯軍當局及東京參謀本部均曾表示行「不擴大方針」,主張向地方當局交涉以求「現地解決」。實則此乃日方所放之煙幕,目的在阻止中央援兵北上,孤立二十九軍,然後予二十九軍以嚴重打擊。事實上,東京軍令部早於七月十二日所策定的「對支作戰計劃」中,即決定「為打擊中國第二十九軍為目的,戰局須局限於平津地區」,「本乎局限方針,目前應向平津地區迅速派遣陸軍兵力,以達膺懲二十九軍之目的。」七月十五日決定之「中國駐屯軍之作戰計劃策定」,其首項「方針」即是「軍事行動開始時,速以武力膺懲中國第二十九軍,第一期應先將北平郊外之敵掃蕩至永定河以西。」24宋哲元在日人及親日份子包圍下,只聞「不擴大方針」、「局部解決」之攔言,不知日軍當局業經決定動兵之內情,對我中央堅定之立場與不再退讓之決心,亦缺乏瞭解,故終為日人所愚,深犯「主將誤信和平」之忌。25

事變初起時,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在臥病中,參謀長橋本群負實際指揮之責。七月十一日,東京五相會議除通過陸相杉山元的提議增兵華北外,並任命原任教育總監部本部長職務之香月清司中將繼田代出任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於七月十二日抵達天津,十三日即作成「狀況判斷」,除主張華北首次增加之兵力應能一舉而將中國二十九軍擊潰外,並決定向宋哲元提出下列七項要求,以為談判的基礎:

一、徹底鎮壓共產黨之策動;

二、罷黜排日之要人;

三、有排日色彩的中央系機關應從冀察撤退;

四、排日團體如藍衣社,CC團等,應撤離冀察;

五、取締排日言論、宣傳機關及學生與民眾運動;

六、取締學校與軍隊中之排日教育;

七、北平市之警備由保安對擔任,中國軍隊撤出城外。26

據日方資料之記載,日本駐屯軍首次向宋提出上開七項要求,系在七月十四日晚間,由專田參謀當面提出。宋表示原則上無異議,惟希望延緩實行。27宋即指派張自忠、齊燮元、陳覺生等與日方繼續商談。齊、陳均為親日份子,自忠當時亦被認為是二十九軍中之主和派,不過據當時任職天津交通銀行的徐柏園所述,張自忠曾於七月八日與二十四日對他說過這樣的話:「對方是有計劃的,弄得不好,會出大亂子。混蛋的日本人,當然耍殺盡他們才痛快;但若仍有一線的希望,日前總以彌患為是。」28這兩句話,可以反映張白忠當時的想法。

宋哲元滯留天津期間,我朝野內外,均對宋氏與日人談判的結果表示疑慮與關切,致電慰問者有之,發電責備者有之,親往天津當面對宋陳論利害者亦有之。七月十三日,宋以二十九軍全體官兵名義電謝上海各團體之慰問時,曾有日軍之宗旨在戰鬥,凡我官兵,慷慨赴義,分所當然」之壯語,29國人聞之,均感振奮。不意十五日宋又發出感電,謝絕國人勞軍捐款。說是「遇此類小衝突,即勞海內外同胞相助,各方盛意雖甚殷感,捐款則概不敢受」,30國人聞之,又覺啼笑皆非。七月十六口,北平教育界代表李書華、張貽惠、李蒸、劉治洲等人前往天津謁宋時,發現宋的態度猶豫而矛盾。宋一方面對代表們表示他並未與日人簽訂任何協定,他曉得日人是貪得無靨的,今日答應日本人的要求,明天日人就又提出新條件,二十九軍絕不向日人讓步;另一方面,宋卻又顯示其願意有限度的接受道歉及撤兵等要求以維持華北和平。31十七日,宋答復二十九軍駐京代表李世軍對天津談判之真相詢問時,表示兩方談判,僅以解決地方局部衝突及兩軍各自撤回原防地為目的。既未承認任何喪國的協定,亦未談商任何超越撤兵及解決局部衝突範圍之外的重大問題;32但宋同時又表明不同意中央派兵北上。33

宋在天津滯留了八天,這八天可能是他生平中最為國人所不能諒解的八個日子,也可能是他最感到悔恨的一段時間。

據日方資料的記載,宋哲元在津談判的真相是:七月十六日以前,宋確末承諾任何條件,只是「虛與委蛇」。

但十六日晚間,香月清司接獲東京陸軍省的指示,要香月採強硬路線,限期要宋哲元答應日方之要求。香月遂於十七日通知宋哲元,限宋於十九日以前承諾。十七日夜,張自忠與橋本群等再作商談。十八日午後,宋藉參與於十六日死亡之田代皖一郎葬禮之便,與香月清司見面,日人解釋為是宋對日軍的單方面道歉,宋則認為是互相道歉。

日方資料復謂宋於十九日曾與香月商定細目六條,由張自忠與張允榮代表二十九軍簽字。34但宋始終未曾承認。據日方資料,宋與香月約定的「細目協定」六條是:

一、徹底鎮壓共產黨之活動;

二、革除妨害中日合作關係的人員(冀察當局願自動的予以罷免)

三、撤換冀察境內屬於排日組織之人員;

四、藍衣社、CC團等排日組織應撤出冀察;

五、取締排日言論、宣傅機關及學生與民眾運動。

六、取締冀察所屬各部隊各學校之排日教育與排日運動。35

宋哲元於七月十九日晨乘北寧路專車離津赴平,車過楊村西側橋梁時,發現炸彈,幸末爆炸。據王冷齋之記述,此炸彈為日方所置。36同日上午十時,宋安抵北平。次日,發表公開談話曰:

「本人向主和平,凡事以國家為前提。此次蘆溝橋事件之發生,決非中日兩大民族之所願,蓋可斷言。甚望中日兩大民族彼此互讓,彼此信任,彼此推誠,促進東亞之和平,造人類之福祉。哲元對於此事之處理,求合法合理之解決,請大家勿信謠言,勿受挑撥,國之大事,只有靜侯國家解決也。」37

觀此可知,宋仍對所謂「和平談判」,抱有希望。不意正值和平彈聲彌漫北平內外之際,日軍突於二十日下午三時許,以巨炮轟擊長辛店及宛平城,造成我軍民極大傷亡,吉星文團長及宛平縣保安大隊附孫培成等亦均於是役負傷。38但宋哲元仍遷就日人的要求,下令撤除北平街頭設置之沙袋、拒馬等備戰設施,令馮治安之三十七師與趙登禹之二三一師換防,擱置二十九軍高級將領們建議的一份備戰計劃,39電請奉中央命令北上赴援之孫連仲等部停止前進,40將七月十一日與日方協議之停戰條件報請中央核議,41並令平漢路局試行通車。42於七月二十三日接見外交部特派員楊開甲、孫丹林時,宋亦告以:「蘆案和平已有七戍希望,今後交涉中心,端在中日兩政府。」43顯然宋哲元此時尚認為和平可期,初不料已陷日方陷阱,兩日以後日軍再進佔廊房,戰火遂一發不可收拾。宋於此時始憬悟於和平之不可恃,才準備迎戰。

 

三、南京與東京間的交涉

 

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時,行政院蔣中正院長及外交部王寵惠部長均在牯嶺。當外交部次長陳介於七月八日中午,獲悉事變發生之後,除電冀察政務委員會查詢真相外,並立電王寵惠部長報告,王當即回電指示「請即派員向日本大使館口頭嚴重抗議,並勸告日方彼此先即停止軍事行動,以免事態擴大。」1陳介奉令後,即於七月八日下午約見日使館副武官大城戶三治提出口頭抗議,並請其報告日本參謀本部及陸軍省。轉告華北駐屯軍立即停上軍行事動。2九日,陳介復約見日本大使館參事日高,重申抗議。3王寵惠於七月十日自牯嶺返回南京主持外交部務,並於同日向日本駐華大使館提出書面抗議,聲明:

「此次日軍藉深夜在蘆溝橋演習之機會,突向該處中國駐軍猛烈攻擊,以致傷亡中國士兵甚眾,物質損失,亦甚重大。日軍此種行為,顯系實行挑釁之計訓,尤極不法。外交部於此事發生之當日,已向日本大使館面提抗議,並保留一切合法要求,茲再重申抗議之旨,請日本大使館迅速轉電華北日軍當局嚴令肇事日軍立即撤回原防,恢復該處事變以前狀態,靜候合理理解決。外交部仍保留關於本事件一切合法之要求。」4

外交部此項抗議,競未得日方答復。蓋日本內閣已於七月十一日藉口中國政府已派兵北上,決定派遣日本土三個師圖及駐朝鮮、偽滿之一部份駐軍增援華北。5並發表聲明稱:

「查華北治安,關係帝國及滿洲國,絕對緊要,毋待儕言;中國方面,對此非法法炮擊及排日侮日,應予道歉,並採取適當力法,保障今後不再發生此種行動,實為保持東亞和平必不可少之條件。因此,帝國政府於本月閤議,決定派兵增援,以為必要之措施。雖然,維持東亞和平向為帝國切念之事,雖在今後仍不放棄和平折衝之志願,以免事態趨於擴大。希望中國迅速反省,以利事件之圓滿解決。」6

日方此項聲明中之「不放棄和平折衝之意願」,字面上末始不冠冕動聽,實際上則是一種詭謀。一面派兵增援,一面又叫喊和平折衝,其日的則欲借武力之壓迫,迫使中國方面接受其嚴苛條款。且日本當局自始即認定蘆溝橋事變為地方事件,主張徑行與華北地方當局談判,不願中國政府多所過問。日本駐南京領事於七月十一日接獲東京訓令後即曾向中國外交部長表明此意思。7

中國外交部針對日本「現地解決」的要求,一方面發表聲明,重申中國一向主張經由外交途徑,本平等互惠原則,與日方謀求和平解決兩國間一切爭端之立場,8一方面致文日本大使館,聲明「此次所議定或將來待成立之任何諒解或協定,須經中國中央政府核准方為有效」。9外交部並派楊開甲、孫丹為特派員前往北平協助冀察當局與日本當局周旋,10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亦派參謀次長熊斌北上,令宋哲元移駐保定。以免受日方之包圍與壓迫。七月十二日,日高參事諧副武官大城戶至外交部訪晤王寵忠部長,首以戒脅口語說:日本政府對於中國中央軍及空軍或已出動或準備出動一事,「已抱最大決心,以謀應付」。王部長當即提議解決爭端的兩項原則:一、雙方出動之部隊各回原防;二、雙方立即停止調兵,並請日高即轉告日本外務省及軍事當局,不意大城戶立即回答:「部長所說將出動部隊調回原防,在現在情形之下,實為不可能之事。因本人為軍人,對於軍事甚為熟識。現之軍事部屬為防萬一計,早已辦妥,故此事難予同意。」12

七月十四日,日本駐華大使館向外交部遞交復諜一件,強調日本駐軍華北及舉行演習系依據條約上之權利,蘆溝橋事變系日軍遭受中國方面之攻擊,反對中央派兵北上及干涉冀祭的地方談判。外交部於十五日再向日使節提出節略,對日方「欲以違反事實上之見解,除免日方一切應負的責任」之復諜,表示「礙難承認」,並一度抗議日軍於十四日在天津扣車運兵,堅持中國之立場:「日本政府應立將此次增派來華之日軍,悉數撤回,並將本案肇事日軍撤回原防,恢復事件以前之狀態,靜侯合法解決。至於關於本案之一切要求,外交部現仍保留提出之權。」13

中國政府鑒於對日本當局直接交涉的無效,曾於七門十六日央請時任英國駐華大使計季閣森向東京試探。季閤森大使以個人名義寄信美國駐日代辦達茲,請他立即轉達日本外務省,告以中國蔣委員長准備自十七日起停止調動軍隊,但希望日本亦採取同樣行動。此外中國並準備另作安排,以使雙方卷入沖突的軍隊,各回原防地。14當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獲悉此事後曾說﹕“假如日本真的希望避免敵意的擴張,顯然這是一個良好的機會。」但當達茲將季閤森大使的建議轉給日本外務省之時,日本當局立即通知季閤森大事說﹕「由於蘆溝橋事變之解決,完全在華北當局之職權範圍之內,日本政府不能接受蔣委員長的提議。」16蓋日本當局完全漠視中國政府的主權,視冀察當局為一獨立的政權矣。

七月十七日,蔣委員長在廬山談話會發表了鄭重的政策彈明。蔣委員長首先指出:「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來是對內求自存對外求共存」,「蘆溝橋事件並不是偶然的」,「如果蘆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佔,那麼我們五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的北平,就要變成瀋陽第二」,然後宣佈中國政府對蘆溝橋事變的態度是:

「我們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蘆案的解決。但是我們的立場,有極明顯的四點:

一、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生權與領土的完終;

二、冀祭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法之改變;

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換。

四、第二十九軍現在所駐地區,不能受任何約束。

蔣委員長並聲明,這是中國政府對於蘆溝橋事變所持的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蘆溝橋事件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爭,全係日本政府的態度;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全系日本軍隊之行動。」18

諷刺得很,就在蔣委員長在廬山宣布此項政策的當日,日本駐華大使館參事日高前往我外交部,將一份最後通諜式的備忘錄交於王寵惠部長,要求中國政府「立即停止軍事挑釁行勛,不得干涉冀察當局與日本軍方所訂協定的實行」。尤有進者,即要求中國政府「立即給予適當的答復。」同日,日本陸軍武官大城戶向軍政部政務次長曹浩森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對於日本政府此項無理的要求,中國外交部於七月十九日下午三時,派科長董道寧赴日本駐華大使館會晤日高,並面交一份備忘錄,作如下之答復:

「自蘆溝橋事件發生後,我國始終不欲擴大事態,始終無挑戰之意,且屢次表示願以和平方法謀得解決。乃日本政府雖亦甘宣示不擴大事態之方針,而同時調遣大批軍隊開入我──河北省內。迄今為止,顯欲施用武力。我國政府於此情形之下,固不能不作自衛之適當準備,然仍努力於和平之維持。本月十二日外交部長接見日本大使館日高參事時,曾提議停止雙方軍事調動並將軍隊撤回原地,日力對此提議,迄無表示,不勝遺憾。現在我國政府願重申不擴大事態與和平解決本事件之意,再向日本政府提議兩方約定一確定之日期,在此日期,雙方同時停止軍事調動,並將已派武裝隊伍撤回原地。日方既抱和平折衝之希望,想必願意接受此項提議。至本事件解決之道,我國政府願經由外交途徑與日本政府立即商議,俾得適當之解決。倘有地方性質,可就地解決者,亦必經我國中央政府之許可。總之,我國政府極願盡各種方法維持東亞之和平,故凡國際公法或國際條約對於處理國際紛爭所公認之任何和平方法,如兩方直接交涉、周旋、調解、公斷等,我國政府無不樂於接受也。」21

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收府此項和平解決的提議,認為是對其七月十七日內閣決議的「完全拒絕」,因而立即採取了如下的敵對行動:在東京,日本內閣於十九日舉行緊急會議,無异議通過了陸相杉山元的「動員計劃」,立即向華北大量增兵;在南京,喜多誠一武官於十九日往見軍政部長何應欽,粗野的詰問中央政府何以反對二十九軍與日方間之談判,何以違背「何梅協定」之諒解派遣中央軍進入河北,之後,複以強橫語氣威脅說:「日本對此非常時局,已有重大決意,如中國抱有待日軍撤退中國軍始撤退之意,則局勢必惡化」。在天津,香月清司司令官下令準備在宛平地區攻擊並調助日軍使進入有利的位置。日本政府並公開指貞中國此府的提議為「缺乏誠意」,並妄稱「局勢惡化的原因,完全是由於中國政府對華北地方當局現地解決的干預,與陸續派兵北上」。

局勢發展至此,戰爭已是不可避免。然中國政府為謀最後的和平努力,曾於七月二十三日批准了冀察當局與日方關於七月十一日所訂的協定。此項協定是宋哲元於七月二十一日(十天之後)報告中央的,南京於二十二日收到,二十三日,蔣委員長於召集軍政負責大員會商後,立即電復宋哲元說明兩點:一、來電所報告之條件如已簽字,中央願予以批准,以與宋共同負責;二、如尚未簽字,中央有兩點意見補充:一點是三十七師的撤離宛平縣應認為暫時性的,一點是對共黨的鎮壓及其他排日團體的取締,應由中國自行決定。中央這一舉措,一方面表達了政府不使冀察當局為難,中央與地力主張一致的用心,一方面也對外宣示了中國政府謀求和平解決蘆溝橋事變的誠意與決心。無如日本軍事當局已決定在華北用兵,中國政府的任何努力都歸於徒然。

 

四、宋哲元最後的決斷──抗日守土

 

七月二十三日以前,宋哲元仍相信蘆溝橋事變的危急不至發展為全面戰爭。他認為只要中國方面能夠忍讓些,讓日本人佔點小便宜,問題就會解決。這是由於宋哲元在過去兩年來,屢次受到日方的挑釁,他也屢次以道歉,懲辦當事人員,保證不發生類似事件等方式應付過去。他顯然認為這次事變仍和兩年中所發生的其他事變一樣,日本駐屯軍的日的不過在想佔點上風,以便向東京當局炫功。但自七月二十三日以後,宋發現日本人的目的固然不那麼單純,中國政府的態度也不像以往的退讓,在「我不殺人、人必殺我」的覺悟心理下,宋停止了與日人間的和平談判,開始作備戰的必要準備。他命令中止三十七師的南調,令石友三的保安隊即行在西苑布防,並秘密地調遣趙登禹的一個團進駐北平。促成宋哲元態度轉變並堅定其抗日守土決心的因素有三:

 一、日軍變本加厲的侵逼:日本軍方要發動對二十九軍的攻擊是預謀的,七月十二日與十五日的兩次作戰計劃策定,均以「膺懲二十九軍」為其首要目標。七月十七日東京參謀本部決定的「北支兵力行使之際對支戰爭指導綱要」的第二項,副標題為「第二十九軍之掃射」,其第一款並明白規定:「自行動開始,即對二十九軍使用優勢兵力,作戰地域在河北省北部施以急劇之大打擊,以影響其放棄依靠中央軍加入戰鬥之意志。」七月十八日,日本駐屯軍在天津開始檢查郵電,並有六千名增援日軍到達天津。二十日,香月清司下令日軍完成對蘆溝橋地帶的攻擊準備,並再度攻擊宛平縣城。到二十三日為止,根據中國方面所獲得的確切情報,有八個師團的日軍約計有十六萬人,已經抵達平津地區或正在駛華途中。日本的第一支運輸船隊並於二十五日在塘沽卸下十萬噸的軍用品。日本軍部的作戰計劃,極度秘密。宋哲元當時固無法獲悉,但日本增援部隊的到達與戰略的部署,卻是有目共睹。宋哲元認為日軍的大量增援與節節進逼,是先發制人之計,於是不能不改變態度,由和平談判進為積極備戰。

二、對中央抗日決策的瞭解:事發初起時,宋對中央的決策是不甚瞭解的。參謀次長熊斌雖奉命於十四日北上抵保,希望與宋會晤以傳達中央意旨,但由於來時滯留天津,致未能即時晤面。及宋於十九日回到北平,熊斌於再赴南京請示後,即於二十二日晚由保定秘密赴平謁宋。與熊斌同行者尚有楊宣誠與張蔭梧,楊代表海軍部,張則代表河北省地方人士。於同時期內,中央復派劉建群、戈定遠秘密赴平謁宋勸導。據熊、劉兩氏記述,宋對中央是否決定與日本作戰,仍表懷疑,對蔣委員長命其移駐保定的用意,仍不甚瞭解。經熊、劉、弋等詳為分析,陳論是非得失,宋對中央的決策始完全瞭解,於是決定依照蔣委員長的命令行事。熊賦於二十五日離平,劉、戈尚稍後一兩日。日方對熊斌的訪平,認為是宋哲元態度轉變的起點,漢奸潘毓桂則稱二十六日「廣安門事件」宋之下令射擊,乃是戈定遠要的圈套。秦德純並曾指出,在劉、戈等留平期間,中央曾有令二十九軍發動攻擊的命令。不可否認的。是熊、戈、劉等人的由京到平訪宋,才對宋的最後決心抗日,產生了影響力。

三、中央補給的到達:事變起初時,中央雖派遣國軍北上保定,支援二十九軍,但宋哲元常時在津與日方談判,表示不願中央派軍隊北上,以免為日軍作為藉口,使情況惡化。及宋回抵北平,中央一方面派員前往堅定宋之信心,一方面秘密補給二十九軍以加強戰備。據蔣委員長本人透露,二十日後數日內,軍政部曾捕充二十九軍子彈三百萬發,並將河南鞏洛警備司令部所屬高炮部隊調至保定,歸宋哲元指揮,並令將各兵站倉庫,向前推移,以便作戰時補給之需,中央之補給到達,士氣振奮,宋哲元抗日守士的決心,自應為之加強。

由於宋哲元態度趨向強硬,二十九軍加強了備戰措施,北平的民心亦為之激昂奮發。二十四日,北大全體教授發表對蘆溝橋事變之宣言,將「我們為人道正義,為自由、為和平而犧牲,自所不惜」的決心,宣示中外。

青年學生亦自動組隊,協助二十九軍作抗敵的準備工作。宋哲元下令一三二師趙登禹部在永定河以南集結,並不顧日方的抗戰,令一三二師石振綱旅接替北平城防。

二十五日夜,「廊坊事件」爆發。廊坊為京、津間的一個小鎮,地位重要,由二十九軍三十八師二三旅劉振三部駐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屬於日軍新增部隊第二十師團的一個中隊配屬部分工兵,藉口修理平津間軍用電線,自天津開至廊坊,將廊坊車站佔領。駐軍與之交涉請其撤退,日方不允。遂導致雙方之軍事衝突,戰鬥繼續至次〔二十六日〕晨,日軍從陸空兩方面增援,駐軍雖英勇抵抗,然因眾寡懸殊,被迫於二十六日中午退駐黃村,廊坊遂陷入日軍之手。宋哲元聞變,知戰爭已不可避免,一面召見外交部特派員孫丹林,方說「戰爭恐不能免,外交大計仍應由中央主持」,一面令一四三師長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劉汝明即刻返察,「照計劃做,八月一日行動。」

日軍於二十六日中午佔領廊坊,當日下午即又由豐台派兵一中隊,分乘軍車數十輛,冒充城內大使館衛隊野外演習歸來,企圖進入北平。行抵廣安門時,為守城部隊獨立二十五旅六七九團劉汝珍部所阻。日軍堅欲進城,並作攻城之狀,宋哲元聞報後,即令劉團備戰。劉團乃開啟城門,誘日軍進城,及進至一半,劉團士兵開始射擊。日軍陷入混亂中,遭受相當損失。日方稱此次衝突為「廣安門事件」,認為系二十九軍部隊所預謀之抗日行為。香月清司遂於當日晚向宋哲元提出最後通牒,限宋於二十八日正午以前,將馮治安之三十七師部隊撤退至永定河以西,並陸續撤退至保定以南。日方通牒之譯文如下:

「廿五日夜間,我軍為保護廊坊通信所派土兵,曾遭貴軍非法射擊,以致兩軍發生街突,實深遺憾。查此事發生之原因,責由於貴軍對於我軍所訂立協定,未能誠意履行。如果貴軍有使事態不趨擴大之意,須將蘆溝橋及八寶山附近配備之第三十七師於二十七日正午以前撤至長辛店,並將北平城內之三十七師撤出城外,其在西苑之三十七師部隊,亦須於二十八日正午以前,先從平漢路以北地帶移至永定河以西之地,並陸續撤退至保定方面。如不實行,則認為貴軍未具誠意,而不得不採取獨自之行動以謀應付。因此,所有一切責任,應由貴軍負之。」

依據香月清司此項通牒,日方限令三十七師撤出蘆溝橋、八寶山的時限是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時。日本駐平使館人員亦曾對美國駐華大使做過在撤兵限期內不發動攻擊的保證。不意二十七日晨三時,日軍卻向駐扎通縣之傅鴻恩營發勁攻擊,激戰至十一時,傅營始突圍。同日晨五時,日軍復向團河進攻,並出動飛機十八架,騎兵一大隊,聯合進攻,致使守軍一三二師第四團傷亡在千人以上。蓋東京參謀本部已於二十六日下令香月清司動用武力。二十七日復致電香月告以「支那駐屯軍司令官之現行任務為對平津地區支那軍之膺懲」,同時下達命令;調第五、第六、第十等三個師國之全部及其他八十六個戰鬥及後勤單位之一部,即行增援華北。至是日方藉「地方化」「和平談刊」之煙幕以掩護其軍事行動的真相,乃大白於世。

處此情形之下,宋哲元深知除奮起抵抗外,別無他途可以自救。二十七日晚,宋與南京中央政府通直接電話,報告他已決心拒絕日人的最後適牒。當晚,宋通令二十九軍各地部隊奮勇抵抗,並發表感電向全國各界作如下之聲明:

「哲元自奉命負冀祭軍政之責,兩年來以愛護和平為宗旨,在國土主權不受損失之原則下,本中央意旨,處理一切,以謀華北地方之安寧,此國人所共諒,亦中日兩民族所深切認識者也。不幸於本月七日夜,日軍突向蘆溝橋駐軍襲擊,我軍守上有責,不得不正當防禦。十一日雙方協議撤兵,恢復和平。不料於二十一日炮擊我宛平縣城及長辛店駐軍,於二十五日突向我廊坊房駐軍猛烈攻擊,繼以飛機大炮肆行轟炸,二十六口晚又襲擊我廣安門駐軍,二十七日早三時又圍攻我通縣駐軍,進逼北平南北苑。已均在激戰中,似此日日增兵,處處挑釁,我軍為自衛守土,除盡力防衛聽候中央解決外,謹將經過事實掬誠奉聞。國家存亡,千鈞一發。伏乞賜敘,是所企禱。」

宋哲元雖然決心抗日了,但為時已遲,日軍已不允許二十九軍有準備的時間。二十八日黎明,日軍出動了關東軍增援部隊之鈴木混成旅團與酒井機械化旅團,配以飛機三十架,分頭向南苑、西苑、北苑之二十九軍駐軍猛烈襲擊,南苑之戰尤其慘烈,我軍未及防備,致犧牲慘重。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及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均壯烈殉難。美國駐華大使館助理武官巳勒特上校曾述其於七月三十一日實地觀察南苑戰場時,所得的悲慘印象如下:

「大約是七月三十一日,史迪威上校和我走出北平城門,沿著通往南苑的一條大道走去。走過一公里許,我們即發現幾百個士兵與馬匹的屍體以及大量的軍用物品,堆積在路上,這顯示中國軍隊是在密集隊形下被突然襲擊的。路旁的濠溝內及附近的田野中,也堆滿了無數的傷兵,他們仍未斷氣。卡車上也滿堆著尸體,在炎熱的氣候下,這些尸體已在發臭。顯然中國軍隊是被突然攻擊,沒有時間散開。從死者的徽章判定,這個被襲擊的單位是二十九軍三十七師的特別團。」

二十八日下午,宋哲元與秦德純、張自忠等在鐵獅子¨胡同進德社舉行緊急會議。他們面臨的難題是:堅守北平,還是退守保定。中央政府及全國民眾均希望二十九軍能守住北平,但地方人士則不希望使北平文化古城化為灰塵。宋哲元最後的決定是:留張自忠以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及北平市長名義在北平繼續維持治安。三十七師馮治安的部隊撤至永定河南岸布防,宋哲元、秦德純則遵照中央前令,移駐保定。當晚九時,宋、秦勛身南下,二十九軍駐守部隊也於夜半悄悄的撤離了北平古城。

北半撤守後的第二日,既七月二十九日,通縣爆發了冀東保安第一總隊反正殺敵的戲劇化行動。通縣本為漢奸殷汝耕偽組織之首府,駐有日翠特務機關部及憲兵一中隊,尤為日本浪人及不法之徒活動的淵藪。惟駐守通縣之偽保安第一總隊張慶餘部及第二總隊張硯田部均系于學忠舊部所改編者,深具民族思想,久已與宋哲元秘密聯絡,伺機反正。二十八日北平近郊戰爭爆發後,民間盛傳二十九軍反攻豐台勝利,通縣保安隊受此鼓勵。遂於二十九日淩晨二時許宣布反正,並誓師殺敵,當將日木特務樓關長細木繁,守俯大隊長一木西以下日木軍人及日本浪人三百餘人,悉數殲滅,並將股汝耕捆縛,計劃押赴北平。不意張慶餘派人赴平聯絡時,發現二十九軍業已撤離,而日軍援軍又至,於奮戰一日後,不得不化整為零,分向保定方面集中。殷勤汝耕竟復為日軍所奪回。

與通縣保安隊起義殺敵之同時,二一十九軍駐天津之三十八師部隊與警察人員,亦由三十八師副師長李文田指揮,向日本駐津各機構及租界進攻,李文田並與副指揮劉家鸞,天津市府秘書長馬彥翀聯名通電,宣示其「誓與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戰,義無反顧」的決心。我軍土氣用命,淩厲無前,曾將北倉機場及日人駐守之車站佔領,並一度逼近日租界之海光寺,但以日本援軍趕到,眾寡懸殊,於奮戰一晝夜後,於三十日忍痛退卻。李抵保定後,奉令代理第三十八師師長。

宋哲元七月二十八日夜晚離平赴保,決定於倉卒之間,事先未及向中央請示。消息傳至南京,政府領袖與社

會人土均感突然。二十九日上、下午,蔣委員長兩次召集特別會議,商討平津局勢驟變後之政府方針。同日晚,蔣委員長接見新聞記者,對宋哲元突然離平一事發表如下的對話:

問:宋委員長突然離平,致失重鎮,未悉中央對其責任問題如何處置?

答:在軍事上說,宋早應到保定,不宜駐在平津,余自始即如此主張。余身為全國軍事最高長官,兼任行政責任,所有平津軍事失敗問題,不與宋事,願由余一人負之。余自信必能盡全力負全責,必挽救今後之危局。須知平津情勢,今日如此轉變,早為國人有識者預想所及。日人軍事政治勢力之侵襲壓迫,由來已久,故造成今日局面,絕非偶然。況軍事上一時之挫折,不能認為失敗,而且平津戰事不能算為已經了結。日軍蓄意侵略中國,不惜用盡種種之手段,則可知今日平津之役,不過其侵略戰爭之開始,而決非其戰爭之結局。國民只有一致決心,共赴國難,至宋個人責任問題,不必重視。」

蔣委員長此項談話,一方面是基於全國政治及軍事情勢的考慮,一方而也是基於對宋哲元的信賴與愛護。當蘆變發生,宋汲汲於與日方談判和平之際,應邀參加廬山談話會的各界人士,對於來哲元的忠貞程度,曾有不少人表示懷疑,蔣委員長當時即曾聲言:「我信任二十九軍,二十九軍是愛國的。」蔣先生二十九日的談話,顯示其對宋哲元的信任,因平津倫陷而稍變。這是政治家寬容態度的最高表現,也是蔣先生為促成國家團結共赴國難所抱持的一片苦心。

就宋哲元本人而論,他深知平津情勢之陷入不利,是他猶豫寡斷、誤信和平的結果。宋於抵達保定後,即表示其引咎之點。八月三日。宋正式發表通電,承認平津的失守與二十九軍遭受到的重大損失:「固為敵人之蓄久計劃,,亦為哲元處置失當,實應受國家之嚴重處分。」並將二十九軍統率責任交與馮治安師長代理,他自己「擬稍事休養,再圖報國。」

中央對於宋哲元的乞假休養,並末核准。相反,最高軍事當局還於八月六日任命宋哲元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一集團單總司令,擔任平漢前線的作戰任務。二十九軍此時亦擴編為三個軍:原來三十七師擴編為七七軍,由馮治安任軍長;原三十八師擴編為五九軍,由宋哲元兼任軍長;原一四三師擴編為六八軍,由劉汝明任軍長。除劉汝明部歸第二戰區統轄外,七七、五九兩軍均仍在宋的第一集圃軍戰鬥序列內,繼續抵禦日軍的南侵。為激勵士氣,宋於八月十四日發表告官兵書,勉勵兩點:

一、我們為中華民國之軍人,應盡護國衛民之責任,要始終貫徹我們的精神,奮鬧到底。本軍現一切已整理就緒,仍本一貫精神,照樣積極動作。

二、凡我官兵,應知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最後關頭,我不殺敞,敵必殺我,大家應一致振作起來,本不屈不撓之精神,作再接再厲的奮鬧,前仆後繼,死而後已。

政府領袖雖對宋哲元寄予不保留的信賴,民間輿論及少數民意代表,對宋的遽形撤離平津,仍不無微辭。宋感到有前往南京對各方加以說明的必要。遂先派石敬亭、秦德純赴京報告,並預作安排。宋本人則於八月二十一日自河北前線到達南京──這是宋二十年春受任二十九軍軍長以來,首次到京訪問。在宋尚未到京前,據宣介溪的著述,蔣委員長在南京中央軍校的一次紀念周上,曾經宣稱「這兩天南京將有一位特別客人來,他就是宋哲元。我今天耍告訴大家,宋哲元不但不是有過的人,而且是對國家有大功的人,他在華北一切,都是聽我的命令。」蔣先生就是這樣地經常代人受過的,對張學良更是如此。

宋哲元到京後的次日,即八月二十二日,曾發表書面談話,說明其來京任務及對抗戰前途的信心:「哲元此次來京,系向中央及蔣委員長報告並請示一切。現在二十九軍在前方各部隊,均已布置完畢,陣線堅固。駐冀駐察各部,分由馮主席治安劉主席汝明率領,正在與敵對戰中,土氣振奮,均抱同仇敵愾之心。現在國家已到最後關頂,我不殺敵,敵必殺我。刻下我全國軍民一德一心,在中央及蔣委員長領導之下,抱必死之決心,必得最後勝利。」

宋哲元在京停留一周,除晉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表達敬意外,並晉見蔣委員長。蔣委員長對宋慰勉有加。因蔣先生的緣故,各界人士對宋亦熱烈歡迎。在舉國一致,全民一心的熱情感雪下,宋哲元帶著滿懷的信心與希望,回到了河北前線的指揮崗位。由保定、而滄縣、而德縣、而新鄉,宋一直挺身於第一線上,茹苦含辛,出生入死,殺敵報國,再接再厲,直到二十七年八月宿疾復發,始請准解除兵柄,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追隨政府入川。

註釋略。黃花崗雜誌打字、編輯、校對和排版)

第二十一期首頁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方藝術文學專題─張系國

作者:林修平


 

關於張系國
著作分期簡介
寫作特色
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特色與意義
小說分享
問題與感想
附錄,參考資料與書目

 

關於張系國

張系國,筆名有三等兵、域外人、白丁、醒石等。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44年生於四川省重慶市。1949年隨父母來臺灣。小時候,張系國喜歡讀章回小說,如《東周列國志》、《水滸傳》、《隋唐演義》、《七俠五義》、《小五義》、《薛仁貴征東》、《五虎平西》等。那時,他常到租書店抱回一大批書,悶在房間裏看。他從小就是孤獨的孩子,因為身材胖,性情孤僻,他成了班上同學捉弄的物件。他覺得自己經常受到挫折,因此他寧可躲在自己的小天地裏,只有面對書本,他才感覺自己像個人。1961年畢業於新竹中學,由於成績優異,被保送到臺灣大學電機系。在臺灣大學讀書時,他是沙德迷,沙德的小說《牆》、《理性的歲月》,劇本《蠅》、《無路可走》都是他很欣賞的。尤其是《蠅》,最後主角帶著他的罪惡(盤旋在頭上的蠅),傲然而孤獨地離去,縱然是痛苦,他認為那也是多麼偉大的痛苦。19歲那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沙德的哲學思想》,這是摘譯自蒂桑所著的一本有關沙德書中有關哲學思想的部分。1966年去美國留學,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系,兩年半後,取得博士學位。現旅居美國,曾任教於康乃爾大學、伊利諾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伊利諾理工學院(電機系主任),匹茲堡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現任匹茲堡大學教授,還擔任過華生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學、資訊研究所研究員。並創辦知識系統學院(KSI)、推動資訊科學、系統科學及社會科學的聯合研究。

在專業領域裡張系國早負盛名,他是電機暨電子計算工程學會會士,已出版的學術論文兩百三十篇,編輯及撰述的專書十四部﹐指導的博士生和碩士生超過兩百人。張系國於學術之餘,亦以文學創作及時論雜文知名。張系國的文學生涯,發端於大學二年級。《皮牧師正傳》(1963年)是他19歲時的作品。《亞當的肚臍眼》(現名《孔子之死》)是他大學三年級時的作品。出國後,張系國也有留學生的迷愜和失落的心境,此時的作品全收在《地》裏。張系國小說藝術的頂峰應該是《遊子魂》組曲,上冊《香蕉船》,下冊《不朽者》,共12篇小說,一反早期不重視技巧的缺失,他變成一個小說藝術家,12篇小說,具備十二種風格,一篇和一篇完全不一樣,但又不是為技巧而技巧,在技巧之外,懷抱著一個知識份子的悲憫胸懷。因為張系國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他對科幻小說的鼓吹,不遺餘力,自己也寫科幻小說。身兼作家與科學家雙重身分的張系國,他雖然跨足科技、哲學、文學等領域,但最傾心的還是文學,他曾說,未來希望自己的墓誌銘上,寫的會是「小說家」的身分。

(以上兩段 註01、02、03、04)


時期

 

1962~1966 

1966~1976

(1969)1976~

著作分期簡介

初搖筆桿。
對哲學世界的探索。

留學生的迷惘和失落的心情

科幻小說。

代表作品

《沙德的哲學思想》

《地》

《城》三部曲、《星雲組曲》

寫作特色

長於思想,饒有知性

    張系國研究的是科學,關心的是民族與社會,創作的卻是小說。他寫小說,是有感而發,有為而作,因此對社會的病態,民族的危機,著墨最多。以前的小說家批評的對象是農業的舊社會,張系國批評的是工業的新文明。他身為科學專家,對於機器壓倒人性的工業文明,自然比一般文科出身的作家了解更深。張系國的科學訓練、人道胸襟和遠矚眼光,令人想起威爾斯、赫克斯黎、歐威爾、史諾等現代作家的先知精神與知性傳統。張系國的作品從小說到劇本,從批評到方塊小品,觀察和思考的天地是異常遼闊的。他自己也承認他有探討哲學的傾向。儘管如此,他的作品並不流於抽象或玄學。相反地,他的小說頗為經驗化,很有戲劇性,故事的發展簡潔而明快,絕少冗長的敘述或繁瑣的形容。

語言豐富而活潑

張系國的白話不但寫得純淨而流暢,更因融合了少量的文言和歐化語而多采多姿。他的語言十分自然,絕少雕句琢詞,或是跑意識流的野馬。他的對話生動而有現實感並且充分配合身份各殊的口吻:〈亞布羅諾威〉和〈地〉兩篇裡的對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處理知識分子尤其是學生的口語上,張系國確乎自成一家,臺灣地區流行的學生俚諺,甚至章回小說、武俠小說的用語,到了他的筆下,每每都有點睛之妙。嚴肅的主題和幽默的語言,在他的作品裡形成了有趣的對照。

時代性與社會感

這兩種因素一經一緯,交織成立體的感覺。就知識分子的現實生活和心理狀態而言,張系國是很能夠「進入狀況」的一位小說家。近六年來,他閒歇回國,定居的時間並不算長,但由於關心國家和社會,更由於科學修養的背景,他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現況和新社會知識分子的處境等等,可說比一般定居國內的作家更有認識。日趨工業化的台北市,在他的作品裡勾出一個新的面貌:那裡的台北人,生活在經濟掛帥的七十年代,和白先勇筆下的已有頗大的不同。但是這樣的時代性並不止於表面的描寫,因為背後包含的是知識分子對於社會深切的關懷,以及愛之深責之切的批評。張系國的小說寫法有時是寫實,例如〈地〉,有時是寓意,例如〈超人列傳〉,手法儘管不同,社會批評的苦心確是不變的。(以上三段 註05)

多變的寫作風格-以遊子魂組曲為例

《遊子魂組曲》是一本寫作風格非常多變的小說,雖然本書中各篇發表的時期並不相同,橫跨1973到1984年間,非常特別的是,本書中全部十二篇的小說每一篇,寫作方式都不同。這種嘗試新筆風的寫法容易流於刻意而無法完整地傳達其真意,表達出一個整體的印象,然而在張系國的筆下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書中敘寫的是1970到1980年代的華人的哀愁,這種小說是需要時代背景才能寫成,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歲也流露出類似時代的悲傷。全書的特色就是哀愁,書中多數寫的是旅外華人的部分:〈香蕉船〉一文中對當時跳船到美國尋求希望的人的心態及悲苦,描述的清晰而深刻;〈水淹鹿耳門〉描寫兩個均是流浪異地男子的交流與溝通;〈紅孩兒〉寫出那個年代旅美學人,意識型態的左右傾的擺向,短小說全以一封封不同發信人的信構成,尤為特異;〈征服者〉一文以露骨的『讓我在上面好不好』開始,描寫一男兩女加上一個一心想要反攻大陸的老人,配上反覆出現的「南寧已無敵蹤」風格竟是迥異於其他篇的陰沈;〈本公司〉全篇以第三人稱的敘述視野,單單以記敘一位公司業務員的個人言談,就把整個推銷產品的過程,以及該公司的歷程、人事之狡詐等完全表明,其筆法之特殊,實所僅見;〈決策者〉居然是以選擇題的方式建構出一部小說;〈守望者〉則竟以五捲錄音帶的內容,同樣建構出一部小說;最後一篇的〈不朽者〉,以一連串對不同人物描寫的短篇故事及標題-塔頂的男人、塔裡的女人、樓上的男人、樓下的女人、成功的男人、失敗的女人、失敗的男人、成功的女人、樓下的男人、樓上的女人、塔裡的男人、塔頂的女人,淡淡而沈痛地表達出兩個女人的兩段不美滿的戀情。

也許是因為張系國理科出身的背景,導致他勇於嘗試實驗各種文筆、風格來展現其想表達的各種思緒。(以上 註06)


 

 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特色與意義

在華人作家中,張系國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在大學時期,就在文壇嶄露頭角。以小說、評論、散文與翻譯的多重角色,創造出個人的獨特風格,作品兼採科幻、寓言和寫實手法,亦極重視時代的脈動。其燴炙人口的代表作《棋王》,觀察入微的人性,以及呼應時代氛圍的理性,讓張系國的文風獨樹一格。現已翻成英文、德文等,並曾搬上銀幕、改編成音樂舞台劇、電視劇等。八十年代,又以倡興科幻小說為己任,成為台灣科幻文學界的代表人物。(註02、07)

留學生文學的代表

《香蕉船》小說集是張系國對"留學生文學"反思後的一大收獲。他曾經指出︰「……『留學生文學』是一條死胡同,除非變成那布可夫,寫寫『羅麗泰』,否則實在沒有出路的」。該小說集所編入的短篇,雖反映的仍然是海外游子的形形色色的生活,但已擺脫"對處我感情的近距離的表現",力圖客觀地審視與表現浪跡美國者的不幸與不爭。(註08)

臺灣科幻小說之父

臺灣科幻小說的發軔,始自六十年代末,張系國等人創作了一批質量上乘的作品,如張系國本人融史詩、神話、武俠、科幻於一體的長篇小說《城》等。這些作品區別於以宣傳科技知識為目的的科普讀物,將對人類命運及人性的思考放在作品的重心。自七十年代中以來,他也不斷為科幻事業的發展而努力。自1976年起,張系國在《聯合報》副刊開闢譯介世界科幻精品的專欄(1976至1980年,張系國以醒石為筆名,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了九篇科幻短篇。隨後加上在中國時報副刊發表的〈歸-1〉,於1980年10月結集為《星雲組曲》一書。);為了扶植新人,1984年,張系國主持進行科幻小說徵文,1991年更與大陸、東南亞國家聯合舉辦了〝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徵文活動,吸納年輕作家參與創作,大力推動了華人科幻文學的發展。(註09、10)

由於張系國的「正業」是電腦科學系教授,因此許多人想當然爾,認為他的科幻小說屬於科學家所寫的「硬科幻」。事實上恰恰相反,張系國一生所創作的科幻小說,短篇也好長篇也罷,嚴格說來全部屬於「軟科幻」的範疇。以《星雲組曲》為例,無論是〈歸-1〉裡的海底探勘、〈豈有此理〉裡的生物工程、〈翦夢奇緣〉裡的全球網路與虛擬實境、〈玩偶之家〉裡的機械人等等,其中的科學一律點到為止,全靠文學想像力來推演故事的情節、驅動筆下的人物。 在磨利科幻之筆後,張系國更上一層樓,以〈銅像城〉、〈傾城之戀〉這兩篇為藍本,前後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中文科幻史詩「城」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中文科幻一代宗師的地位,自此屹立不搖。(註09)

作為台灣的〝科幻小說之父〞,張系國對臺灣的科幻小說創作貢獻極大。而其本人亦有意識地在科幻小說的創作模式中進行藝術的嘗試與探索。從《星雲組曲》到《城:科幻三部曲》,張系國科幻創作的當代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他力圖改變以西方高科技的資本主義文化為背景的科幻故事敘事模式,嘗試著將科幻與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結合起來,使威爾斯式的人文精神東方化。二是他力圖拒絕以恐怖、怪誕、機關佈景等刺激讀者胃口的通俗手法的介入,努力將科幻小說的想像力同五四新文學的人文傳統結合起來,在中國新文學的傳統裏開創了新品種。(註11)

張系國與倪匡的比較

同是以科幻小說聞名的華人作家,臺灣的張系國與香港的倪匡,兩人的寫作特點便有顯著的分野。在1982年,臺灣文壇曾舉辦一個名為「文藝節聯副科幻小說」的座談會,參與座談會的學者和作家對當時科幻小說作家作出概括的分類,香港作家倪匡的作品主要著重劇情推進,結合科幻和偵探小說,有高度的娛樂性 和通俗性,並借用頗多「科幻工具」的描述,包括外星文明、星際太空船,及各種新奇古怪的武器和小道具等等,所以被歸類為「機關佈景派」。

相對倪匡的「機關佈景派」,張系國的作品則較為傾重言志,屬於「文以載道派」。在「城」三部曲,作者建構出一個虛擬的「呼回世界」,包括塑造呼回世界獨有的文化、歷史、地理、民生、習俗等等,不單增加故事的趣味,更帶引讀者進入作者虛擬的世界。故事的立足點雖是一個虛擬的科幻世界,實際上卻以「中國人」為出發點,完全描寫當代中國人的處境。(註12)


小說分享

《棋王》/張系國著 台北市:洪範,民67出版

從大學藝術系畢業的程凌在臺北是個很活躍的人物,學畫不成,改為經商,他雖然有個"總經理"的頭銜,實際上只是和幾個夥伴在南京東路開設一家廣告社。

由於廣告上的業務關係,他認識了電視臺的張士嘉,張士嘉根據他出的主意,開了個《神童世界》的節目,並擔任該節目的製作人。程凌負責設計片頭。但偌大一個臺北,神童並不多,常常兩個星期都找不到一名,這個節目辦得十分困難。無奈,這天好不容易經人介紹找來一個會下五子棋的神童,張士嘉約來程凌商量。

之後,程凌從電視臺出來,趕到永和去和事先約好的幾位朋友聚餐。席間,他和友人馮為民大談生意經。馮為民本來是學歷史的,一星期去一趟台中教書,講授西洋通史,但同時也搞餐刀、餐叉、剪刀、小工具刀等鋼制用具的生意。他還有一個理論,無論做什?事情,靠四樣:天時、地利、人和、財通,缺一不可。做生意,做學問,都一樣。

學美術的程凌,除了搞廣告社之外,也炒股票。他們這家廣告社,是三個人合夥搞起來的,三個人一字並肩王,因為程凌年紀最大,才掛著"總經理"的招牌。除了電視公司,廣告社的業務都是周培的關係,周培是業務經理,外面都由他去聯繫。炒股票也是周培的主意,之前有次就是靠著周培弄來的情報,小撈一票,公司才沒有垮。但是這天周培又弄來情報,主張再大幹一場。程凌表示反對,認為那是旁門左道。小董則持中立的立場,主張先把這個月的幾筆廣告生意做完再炒股票。

張士嘉請來劉教授和神童下五子棋,程凌和弟弟也趕至觀看。劉教授曾經是棋王,但一再卻輸給了這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孩子不高,瘦弱矮小,三角眼,口耳眼鼻都小,頭部卻很大。尤其他電閃般的目光,似乎透出深邃的智慧。那目光異常明亮,也異常蒼老。程凌的弟弟和孩子猜拳,每次都輸,程凌提議換一種方法,猜拳誰輸算誰贏。結果,程凌和孩子猜十次,孩子輸十次。才發現這孩子竟能夠要贏就贏,要輸就輸。

程凌回家時發現他家附近的木屋區正發生火災。而程凌的弟弟送神童回家時,神童曾對他說,他想去看他家附近的消防隊救火情形(但神童根本沒到那附近)。兄弟二人一碰頭,覺得這神童奇了,也許真的能未卜先知。程凌的弟弟找了一組亂數的隨機數字,準備拿去讓神童猜,看他是否真能未卜先知。結果,所有的亂數他全猜中了,一個不錯。證明他真的能夠未卜先知。

劉教授那天在電視臺見到《神童世界》節目主持人丁小姐,便開始向她進攻,請她去參觀他的電子工廠。原來這位青年才俊大學教授也在擺弄他的本錢,大家都一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難能免俗。丁小姐強拉程凌陪她去。在車上,程凌和丁小姐都鼓動劉教授和神童在《神童世界》節目中亮相,兩人下象棋。而神童目前只會下五子棋,所以由程凌兄弟二人負責在一星期內教會他改下象棋。

程凌為了試一下神童是否能未卜先知,讓弟弟叫神童預測一種股票的行情。根據神童苦思38分鐘後的預測,這種股票看漲,會漲一倍,程凌便遙控身在證券交易所的周培,囑他購進一萬股這種股票。但半信半疑的周培只買了一半-五千股時,別的股票原封不動,就看這種股票一路往上竄,果然賺了。由於程凌的口很鬆,他將神童能預測未來的事泄露給了幾位好友,於是,張士嘉、周培、馮為民等人便與他共同商討此事。其中馮為民想問神童一些問題:人類的未來,世界的未來?(當然,他也想知道外銷的行情、原料的未來價格。)周培則主張辦一個大專聯考補習班,考前由神童猜題,包管百發百中,立刻可以發大財。程凌自覺理虧,他一再強調要保護神童,如果神童不願預測未來,也不該勉強他,由他自己決定。最後,大家決定七個人:程凌兄弟、張士嘉、馮為民、周培、小董,加上神童本人,大家分頭想財路,賺到錢,七份均分(前提是神童如果願意的話)。但要保密。

第二天,神童突然失蹤了。張士嘉埋怨程凌,認為一定是程凌的朋友所為。程凌也責怪周培,以為是周培拐走了神童。恰在此時,他們購進的股票,又開始回跌。他們是要拋,還是要等它回漲,拿不定主意,而神童又不在,後來考慮還可以淨賺九萬多,在考慮不很吃虧的情形下便拋出了。

最後,程凌想到了馮為民的不正常反應後去找他,方才知道,神童被馮為民帶到家中,去問什麼人類的未來去了。待程凌去馮為民家中見到神童時,正要催他回家,那孩子突然叫了一聲,眼睛圓睜,臉上現出極恐怖的表情。程凌觸及孩子的目光,他陡然覺察到一個極大的變化:那是一個十幾歲孩子的目光,遲鈍而呆滯,那不再是神童不可測的眼神。程凌立刻直覺地明白:神童已經不存在了。

原來為了在電視上亮相和劉教授對弈,程凌兄弟按棋譜教神童,神童的棋路是根據對劉教授的棋路預測出來的;如今神童還能否在電視上亮相,大家拿不准主意。但凌程的弟弟認為,如果神童上周預測得不錯,劉教授一步不差地下棋,還是可以上電視的。結果,如期在電視公司進行神童和劉教授對奕的錄影。第一局,神童完全按一周前背下的棋譜走棋,不過十二分鍾就贏了。第二局,神童卻堅持不按棋譜下,強調『我自己會下』,結果全軍覆沒,輸掉了。第三局,神童自己採取主動,完全放棄背誦棋譜。他不願依賴他對未來的預測,要自己下這盤棋,結果卻贏了。這一期的《神童世界》節目,總算圓滿應付過去了。張士嘉還代表電視公司送一筆獎金給小棋王,而他的《神童世界》再播幾次就要停播,從此也不必費勁去發掘神童,總經理要他籌劃一個新的綜藝節目。

程凌從神童家中出來,在巷口正見到幾個孩子坐在一棵大榕樹下吹肥皂泡,那些肥皂泡升起,升起,而後隨風飄散。
(以上 註03)

作者傳達的旨意

在這本書中,作者清楚地刻劃了70年代的臺灣經濟開始起飛而眾人追逐於名利的社會景象。就如同主角程凌到最後才恍然發現包括他在內的人其實都沒真正關心過神童,關注的都是自己的私利(馮為民也僅是關心歷史潮流)。另外,作者也從主角與弟弟以及主角自己的省思中,提出了一些哲學觀,其中包括了提出了違反常態的事物是無法持久的熱力學觀念,以提供了相對於這些想靠神童的特殊能力以遂其目的人之行為的一個思考。


問題與感想

讀了一些張系國先生的小說之後,我深深地覺得張先生的小說最迷人之處便是易讀而又深具思考性。在故事性極強以及步調相當緊湊的配合之下,其小說真的是相當引人入勝而讓人欲罷不能。更重要的,便是他小說中所蘊含的可思考性相當高,往往讀完之後還會隱隱在腦中浮現文章中的片段,細細思考他像藝術師一般所呈現出的意境或所蘊含的深意。


附錄 —

張系國先生寫作生平年表

<

西 元

年 歲

創        作        記        事

一九四四

        1

生於重慶。江西南昌人。新竹中學畢業。

一九六二

     18

考上台大電機系

一九六三

     19

小說〈勝利者〉、〈釣魚〉發表於五月六日、五月二十四日聯合報副刊。

八月,哲學論述《沙德的哲學思想》由雙葉出版出版。

十二月,長篇小說《皮牧師正傳》由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皇冠出版社發行。

一九六四

     20

發表論評〈理性與存在〉(《大學論壇》九期)、〈城堡。蠅。瘟疫〉 ( 《大學論壇》九期 ) 、〈一人「自由存在」及其「信仰」 ( 《大學論壇》十一期 ) 、亞當的肚臍眼〉 ( 五月十三日《大學新聞》 ) 、〈兩個值得自覺的問題〉 ( 五月二十日大學新聞 ) 、〈然後呢?汎論現代小說〉 ( 十一月十一日《大學新聞》 ) 、〈宗教。巫術。宗教史〉 ( 《大學新聞》十二期 ) 。

一九六五

     21

發表評論〈論儒〉(《新希望》七期)、〈火焰山〉(《幼獅文藝》一三三期)、〈到此一遊〉(四月三日《大學新聞》),小說〈自由之路〉(三月十日《大學新聞》)、〈孔子之死〉(四月三日《大學新聞》)、〈大風吹〉(五月十三、四日《聯合報》)、〈鴕鳥〉(《文星》雜誌九十二期),以及劇本〈艾拉克政變記〉(四月一日《大學論壇》)、〈勇者的畫像〉(《台大青年》五四卷三期)。

一九六六

     22

赴美攻讀電腦科學,獲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學位。

一九六八

     24

論評〈知識份子的孤獨與孤獨的知識份子〉發表於《大學雜誌》六期。

一九六九

     25

論評〈知識份子抑高等華人〉發表於《大學雜誌》二十二期。

一九七0

     26

小說集《地》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主要是描述留學生的迷惘和失落的心境。

一九七二

     28

發表論評〈也是神話〉(五月一日《聯合報》),小說〈天魁星落草〉(《中外文學》一卷六期)、〈紅孩兒〉(《野草》雜誌十一、二期)。主編《未竟的探訪》和《天涯小唱》由寰宇出版社出版。

一九七三

     29

小說〈香蕉船〉發表於十二月十八、十九日《中國時報》。 此文後收入林柏燕編《六十二年短篇小說選》。

一九七四

     30

論評〈武林X〉、〈顏回出山〉、〈五四遺事〉、〈加拿大人談加拿大主義〉、〈大龍出海〉、〈寒窗之外〉、〈喝鎮靜奶水長大的〉、〈程三刀〉發表於《中國時報》。〈摘星樓上〉發表於《中華日報》。〈金大班最後一夜〉發表於《星島日報》。發表小說〈冬夜殺手〉分別刊登於四月二十七日《聯合報》以及《幼獅文藝》四十卷一期、〈笛〉(《文季》三期,另載「六十三年短篇小說選」)、〈藍色多瑙河〉(《中外文學》二十四期,另載鄭傑光、覃雲生編「六十三年短篇小說選」)、〈藍色多瑙河〉(《中外文學》二十四期,另載「六十三年短篇小說選」)、〈本公司〉(十二月四、五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並選入高上秦編「當代中國小說大展」第二輯)。長篇小說〈棋王〉自八月六日起連載於《中國時報》。

一九七五

     31

發表論評〈文窮後工〉(四月二十九日《聯合報》)、〈愛烏及齒〉、〈葉公好龍〉(七月三日、十一月二十七日《星島日報》)、〈將進酒〉(八月十一日《中國時報》)。

三月,雜文集《讓未來等一等吧》由書評書目社出版。長篇小說《棋王》由言心出版社出版。

一九七六

     32

發表論評〈漫談學術工廠〉(《明報》月刊十一卷一期)、〈女朋友〉(《星島日報》)、〈刻不容緩的大事〉(八月十一日《中央日報》)、〈滑鐵格之役印象〉(《書評書目》四十一期)、〈非小說〉(一月六日《中華日報》),小說〈水淹鹿耳門〉(二月二十四日《聯合報》)、〈剪夢奇緣〉(三月二十四、五日《聯合報》)。
三月,論評集《快活林》曙名「城外人」由遠行出版社出版。以筆名「醒石」撰寫科幻小說。

一九七七

     33

隨筆〈奔月〉(《明日世界》)、〈奇幻之旅 ---- 科幻電影縱橫談〉(六月十五日《中國時報》);小說〈傾城之戀〉(六月二十一、二日《聯合報》);散文〈孤獨之夜 ---- 紐約客素描〉(《夏潮》三卷二期)、〈一片冰心在玉壺 ---- 「天城之旅」後記〉(六月二十日《聯合報》)。以保釣運動為經緯的長篇小說〈昨日之怒〉自十月十三日起在《中國時報》連載。

八月,隨筆《天城之旅》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七八

     34

發表論評〈作家與私德〉(三月十九日《聯合報》)、〈客座情人之夢〉(八月十六日《中國時報》);小說〈望子成龍〉(八月三十、三十一日《聯合報》)、〈守望者 ---- 遊子魂之七〉(《現代文學》復刊號三期)、〈解鈴者 ---- 遊子魂之八〉(九月五、六日《中國時報》)。三月,長篇小說《昨日之怒》由洪範書店出版。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翻譯科幻小說《海的死亡》。

一九七九

     35

發表小說〈領導者 ---- 遊子魂之九〉(《明報》月刊一五七期),論評〈少年漢生的煩惱 ---- 《我兒漢生》讀後〉(九月二十一日《聯合報》)。

十月,長篇小說《黃河之水》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八○

     36

一月,以〈黃河之水〉獲台北愛書人雜誌第一屆倉頡獎,並列名為十大作家。發表小說〈歸〉(五月三日《聯合報》、七月十七日《中國時報》)、〈豈有此理〉(五月三十日《聯合報》)、〈銅像城〉(八月十八日《聯合報》)、〈青春泉〉(九月二日《聯合報》)以及雜文〈不朽者(代序)〉(十二月三日《中國時報》)。

十月,小說集《星雲組曲》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八一

     37

發表小說〈夜曲〉(二月十七日《聯合報》)、〈決策者 ---- 遊子魂之十〉(《台灣文藝》廿二期、《明報》月刊一八七期)。

一九八二

     38

發表小說〈征服者 ---- 遊子魂之十一〉(一月四至六日《中國時報》)。由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張系國自撰集》。

一九八三

     39

一月,長篇科幻小說《王玉碟「城」第一部》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小說〈不朽者 ---- 遊子魂之十二〉發表於二月廿三至五日《聯合報》。

七月,小說集《不朽者》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八四

     40

一月,雜文集《英雄有淚不輕彈》由洪範書店出版。

科幻小說〈第一件差事----星塵組曲之六〉發表於三月十七、八日《中國時報》。改寫〈守望者----遊子魂之七〉並發表於七月十四、五日《中國時報》。繼續為《快活林》專欄執筆。

一九八五

     41

發表小說〈匈奴北徒記〉(五月十、十一日《中國時報》),隨筆〈山河歲月〉系列專文(《中國時報》),以及論評〈提倡具有中國風味的科幻小說 ---- 兼評「我國溫諾娜」〉(十月十二日《中國時報》)。

一月,小說集《星塵組曲》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

三月,小說集《夜曲》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主編《當代科幻小說撰》、《科幻小說選。 73 年》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

一九八六

     42

科幻小說〈龍城飛將----「城」第二卷〉自四月九日至七月十六日連刊於《中國時報》。

九月,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龍城飛將》。主編《科幻小說選。 74 年》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

一九八七

     43

二月,論評集《橡皮靈魂》由洪範書店出版。主編《科幻小說選。 75 年》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發表小說〈從天空落下來的人 ---- 沙豬傳奇之二〉(二月十六、十七日《中國時報》)、〈愛奴 ---- 沙豬傳奇之三〉(《中國時報》)、〈試妻 ---- 沙豬傳奇之四〉(六月二十四日《中國時報》);論評〈性愛與沙豬〉(二月十二日《中國時報》)、〈沙豬語錄〉(十月三十一日《中國時報》)。

一九八八

     44

發表雜文〈回到未來〉(一月二日《中國時報》)和中篇小說〈殺妻 ---- 沙豬傳奇之五〉(十一月八日至十四日《中國時報》)。主編《無盡的愛 ---- 科幻小說選。 76 年》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

一九八九

     45

繼續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快活林」撰稿。小說集《遊子魂組曲》、《沙豬傳奇》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九0

     46

雜文〈太空餐〉發表於三月五日《聯合報》。論評集《男人的手帕》由洪範書店出版。

一九九一

     47

論評〈旗正飄飄----解讀平路新作〉發表於六月二十九日《中國時報》。五月,長篇小說《羽毛》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

註01、張系國科幻館-認識張系國

註02、知識系統研究院簡介-創辦人背景

註03、二十世紀文學經典 網站

註04、〈人文護照:「棋王」心得報告〉 陳美蓁

註05、〈天機欲覷話棋王〉/余光中,《棋王》/張系國 北市:洪範,民67,頁2-5。

註06、金石堂網路書店-遊子魂組曲書評

註07、公視 週二不讀書-張系國的個人密碼

註08、〈美國華文文學芻議〉

註09、〈文革後小說創作流程-第二節 通俗文學的創作表現 〉 秦宇慧

註10、葉李華個人網站 〈《星雲組曲》──中文科幻的里程碑〉

註11、朴素 〈在想象中寄寓歷史的浪漫情懷〉--評張系國《城:科幻三部曲》

註12、文學視界-臺灣的張系國與香港的倪匡

參考資料與書目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顧肇森     
1954年~1995年/ 台灣

顧肇森,浙江諸暨人,民國四十三年生,東海大學生物系學士,紐約大學醫學院理學博士,曾任職於紐約醫學院神經科,傳言一九九五年六月因病於紐約逝世。

曾獲梁實秋文學獎首獎及聯合報文學獎及金鼎獎等。出版小說集《拆船》、《冬日之旅》、《季節的容顏》等,作品「流逝」、「塵埃」、「歸骨」及「王明德」等多篇均分別被選入「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聯副三十年小說選」及「華副小說選」,是海外年輕作家中的佼佼者。小說集「貓臉的歲月」獲七十五年優良圖書金鼎獎。

 
    推薦得獎│ 出版作品│  
 
2004-12-01 雜誌 >> 誠品《好讀》 >> 2004年度之最-終於等到再版:〈典藏小說〉系列 2004-09-26 廣播 >> 中廣周韶華「書香社會」 >> 推薦《貓臉的歲月》 1992-09-30 華文獎項 >> 聯合報文學獎 >> 〈槍為他說了一切〉獲第十四屆報導文學獎第二名 1990-12-01 華文獎項 >> 梁實秋文學獎 >> 〈時光逆旅〉獲第三屆散文組第一名 1990-09-30 華文獎項 >> 聯合報文學獎 >> 〈素月〉獲第十二屆短篇小說獎第二名 1990-09-30 華文獎項 >> 聯合報文學獎 >> 〈最驚天動地的愛情〉獲第十二屆極短篇小說獎 1988-10-01 華文獎項 >> 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 《從善如流》獲第六次推介 1986-07-31 華文獎項 >> 金鼎獎 >> 《貓臉的歲月》獲圖書金鼎獎-文學創作類
 
出版作品
 
貓臉的歲月(新典藏版)
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非留學的移民日多,華人的移民潮成形,留學生生活失去了原有位置,新的「美國生活」文學有了新的面貌,顧肇森的《貓臉的歲月》是個中翹楚,最具代表性。這是部以紐約為主要舞台的「旅美華人譜」,作者顧肇森用科學家精神剖析在美華人的種種生... (詳全文) 出版日期:2004-09-10
定 價:280
優惠價:238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井蛙小記第一集──從善如流(驚豔)
是作者獲金鼎獎後一系列趣味性的生活隨筆。睹物思情的「今昔篇」寫「似水流年」、「舊地重遊」等,在流暢的敘事中有淡淡的傷懷。作者筆鋒犀利,筆尖卻飽含深情。「思見篇」諷喻而不刻薄,談「教書」、「帽子」、「失戀」等,參透平凡事物後不凡的義,深刻而忠實,不... (詳全文) 出版日期:1987-05-10
定 價:140
優惠價:119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貓臉的歲月(改版:貓臉的歲月/ 新典藏版)
貓臉的歲月已絕版(現改版:貓臉的歲月/ 新典藏版)「貓臉的歲月」是作者一個新嘗試。於一九八一年開始,他以紐約市的中國人為中心,用短篇小說形式描繪異鄉華人的風貌、生活、心態。其中人物極具多樣性,從女企業家到按摩女郎,從醫生到賭場郎中,從女留學生到家... (詳全文) 出版日期:1986-03-10
定 價:180
優惠價:153
本書已

 

難過 顧肇森先生已逝

分類:心情隨想
2008/11/20 22:56

年輕的時候

偏愛幾個作家

蔣勳先生、王邦雄先生....當然還有已逝的顧肇森先生

 

這幾天

和孩子討論起

年輕時愛看的書

前幾個禮拜

蔣勳先生在陳文茜小姐的節目中

聽他說起的童年

還讓我印象深刻

至於

顧肇森先生

我上網打開搜尋器

希望知道他的近況

忽然看到他因為胃癌過世

我真是不能自己

心中一片痛楚

 

最初看到他的作品

是因為他和我父親有著相同的祖籍

讓我對他的作品開始有了認識

貓臉的歲月

讓我愛不釋手

 

雖然他的人生

只有四十幾年的歲月

卻讓我們這些讀者

對閱讀有了一番深刻的體驗

 

我忽然覺得

人生的歲月

或不需長但須深刻

有著驚鴻一撇的美

顧肇森先生

深留在每個人心中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度十大怪异新闻:麦田怪圈之谜揭晓

 

 
 

 

2008年12月20日09:50  来源:人民网科技论坛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8、英国复杂的麦田怪圈之谜现已揭晓

  8、英国复杂的麦田怪圈之谜现已揭晓

  在英国威尔特郡的麦田里,曾多次报道出现过神秘的麦田怪圈,目前,英国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揭开了一个最复杂麦田怪圈的神秘面纱。这位名叫迈克尔-里德(Michael Reed)的天体物理学家表示,一个直径为150米的麦田怪圈的外形是圆周率π的编码形式。

  里德说:“这张麦田怪圈的照片让我非常吃惊,很显然它代表着圆周率。麦田中心附近的小圆点其实就是圆周率的小数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球上9大怪异动物

2009-02-06 09:39:30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网友评论 303 点击查看
  •   从成年人一般大的娃娃鱼到捕食海洋动物的鱼和蟹,世界上充满了一些真正怪异的动物。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态用途,而且,这些怪异的动物都有其令人好奇的本事。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成年人一般大的娃娃鱼到捕食海洋动物的鱼和蟹,世界上充满了一些真正怪异的动物。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态用途,而且,这些怪异的动物都有其令人好奇的本事。以下是地球上9大最怪异的动物:

网易探索2月6日讯

1、中国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唔哇、唔哇”的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主要栖息在洞穴、暗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两栖动物,最大体长能达到1.8米。

2、巨型椰子蟹

 

 

 

 

椰子蟹的体型硕大,外壳坚硬,配上两只强壮有力的巨螯,让它的模样看起来又凶又蛮横。它也是个爬树高手,尤其善于攀爬笔直的椰子树,而且它可以用强壮的双螯剥开坚硬的椰子壳,然后享用里面香甜的椰肉。所以它还有一个在国际上通用的名字――椰子蟹。奇特有趣的是,椰子蟹本是海洋动物,但由于它鳃腔内壁长着众多血管,可以帮助呼吸,所以它能长期在陆地上生活,而并不经常生活在海洋里,只是到了繁殖季节才回到海洋里产卵。它生下来的幼体在海洋中生长发育成熟后便又爬上岸来生活。这种蟹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地区。据记载,其中在印度洋的圣诞岛以及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南海和台湾省都有分布。

3、安哥拉兔 

 

 

 

安哥拉兔是源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因其毛细长,有点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个品种,以英国安哥拉兔最受欢迎,其余分别是法国安哥拉兔、缎毛安哥拉兔和巨型安哥拉兔。他们除了面部的一小部分之外,全身都长满浓密丝绸般的长毛,耳朵呈V型,在顶端带有像流苏的毛,需要常常打理,眼睛圆而大。身形圆碌碌的,性格温顺可爱。体型大是安哥拉兔的显著特点。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作者:尼特) 大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進入夏月電價 最多貴28% 不省電就得荷包失血

更新日期:2010/05/26 17:29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國內電價6月1日開始進入夏月電價適用期間,每度電費最高可比非夏月電價期間高出28%,如果不節約用電,荷包恐將大失血;為鼓勵民眾節能減碳,除現行的電費折扣獎勵外,7月起還將啟動縣市節電競賽電費折扣,讓努力省電的民眾既省電又省錢。

 

台電公司表示,國內電價自6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進入夏月電價適用期間,每度電費相較於非夏月期間來得較高,以住宅用電為例,每月用電110度以下部分,不分夏月、非夏月,每度電價均為2.1元;超過110度則按夏月、非夏月計價,111至330度部分,夏月每度3.02元,非夏月2.68元;331至500度部分,夏月每度4.05元,非夏月3.27元;501至700度部分,夏月每度4.51元,非夏月3.55元;701度以上,夏月每度5.10元,非夏月3.97元,可說是用電愈多,負擔累進愈大。

 

民眾若是想省荷包,可以參考台電公司提供的節電小撇步,例如將冷氣溫度調高到27~28度,配合電扇使用,或透過隨手關燈、拔掉長時間不用的電器插頭、關閉電腦螢幕、採用省電或高效率燈具等方法,省電同時也兼做環保,民眾若省電得宜,電費不僅不會增加,反而可能因享有電費折扣省下荷包。

 

為鼓勵民眾節約用電,台電自97年7月起推動「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凡住宅用戶及國中小學用電量較上一年同期零成長或負成長,依省電程度即可享有流動電費5%、10%或20%的「基本折扣」優惠。今年並將從7月1日起啟動「縣市節電競賽」,提供「縣市節電競賽電費折扣」,用戶當期用電如有節電成效者,除可獲得原有「基本折扣」外,所居住的縣(市)如再獲得節電競賽前3名,可進一步享有5%、10%或15%的「競賽折扣」,也就是說,電費最高將可以享有65折的優惠。

 

這篇新聞讓你覺得?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連跳 郭台銘赴富士康視察

11連跳 郭台銘赴富士康視察

深圳富士康昨日發生今年第11宗員工跳樓自殺,面對員工屢屢輕生,富士康下發「防自殺動員令」,要求通報舉止有異的同事及獎勵舉報者;同時又要員工簽署同意書,絕不以極端方式傷害自己。而富士康老闆、台灣富豪郭台銘,今日將親到深圳...

本港團體富士康門外請願 (亞視新聞) (23:30)

重點文章

(商台) 5月26日 星期三 11:01

台資企業富士康在深圳的廠區,今年先後有十一名員工墮樓,九人死亡。有富士康員工說,工作壓力大,管理層很嚴格,經常催谷產量,一發現產品質量有問題,就威脅扣減員工獎金。有員工指昨晚收到公司文件,要求員工簽署,同意日後有任何自殘行為,都不會向公司追究;員工說,如果不簽署就要寫信解釋,他無奈下簽署,但認為公司推卸責任。亦有員工滿意工作環境,不明白為何有人墮樓。...

(商台) 5月26日 星期三 10:49

台資企業富士康在深圳的廠區,今年先後有十一名員工墮樓。持有富士康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今早帶同心理醫生,由台北松山機場趕赴深圳了解。郭台銘說,目前已有約一百名心理醫生派駐深圳廠區,又說事件令他過去一個多月,睡得不好。郭台銘中午前會在深圳召開記者會。...

(星島) 5月26日 星期三 10:24

國台辦發言人楊毅26日表示,大陸各級政府對富士康接連發生員工墜樓事件表示遺憾和痛惜,國台辦將密切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商台) 5月26日 星期三 09:19

台資深圳富士康,今年先後有十一名員工墮樓。持有富士康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今早由台北松山機場趕赴深圳,了解情況,並帶同心理醫生協助處理事件,他說,已有心理醫生派駐深圳廠區,約一百名。又說,深圳廠區發生多宗員工墮樓事件,令他過去一個多月都睡得不好。郭台銘中午前會在深圳召開記者會。...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啟禮公祭五千人涌入靈堂 警方嚴陣以待(組圖)
2007年11月09日 02:09人民網 】 【列印共有評論0

 

[提要] 台灣竹聯幫過世的精神領袖陳啟禮8日舉行告別儀式,台灣警方出動近千名警力,居歷年來黑幫喪禮之最。同時,借調兩套行動SNG衛星視頻傳送裝備,全程蒐證錄影。“刑事局”重申喪禮人士遵守三不原則:不動員、不串聯、不以幫派名義參加。陳啟禮逃亡海外長達12年,今年前往香港就醫,10月4日病逝。

 

11月8日,台灣竹聯幫大佬陳啟禮舉行出殯儀式,數千黑衣人士前往送別。

11月8日,台灣竹聯幫大佬陳啟禮舉行出殯儀式,數千黑衣人士前往送別。

人民網11月8日電 台灣前竹聯幫幫主陳啟禮8日舉行告別式,台灣黑道中,有五千人涌入靈堂。此外,警方嚴陣以待,自上午7時起,台灣“刑事局”成立監控小組,再度出動造價千萬的“行動SNG(衛星新聞採訪車)”,同步監看靈堂的最新畫面,由台灣“刑事局”局長黃茂穗親自坐鎮指揮。陳啟禮的好朋友、當年參與江南案的吳敦在喪禮上播發了自己製作的、長達11分鐘的紀念錄影帶。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8日上午設在台灣“刑事局”8號分機的指揮中心,由“刑事局”局長黃茂穗親自坐鎮指揮,只見監控小組成員各個神經繃緊,眼光不斷在靈堂及告別式會場入口的二個畫面來回仔細端詳,黃茂穗更是低頭猛作筆記,並不時與小組成員交換意見,現場氣氛嚴肅。

警方嚴陣以待

為制約黑道串聯,“刑事局”副局長胡木源指出,除早前發起的一整天的全臺大掃黑外,為擔心有幫派份子藉上香名義,夜晚聚集在台北縣市聲色場所滋事,7日桃園以北的四個縣市也進行擴大臨檢,8日警方一大早也在台北縣市進行重點式盤查及監控。

 

相關閱讀:台灣“竹聯幫”的“精神領袖”陳啟禮在香港病故

臺"竹聯幫"將為陳啟禮辦黑道最大喪禮 警方戒備

陳啟禮葬禮將舉行 王金平柯建銘等政要參與治喪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发表于:2009-08-26 17:26
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楼主
8月20日,香港尖东黑霸王“泰龙”举殡,灵柩离开灵堂时,50名门生除下黑色西装举起,组成两幅黑墙,护送死者家人登上灵车,又在街头掷碎西瓜消除怨气。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29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楼
41岁的李泰龙,绰号“泰龙”,为黑帮新义安“四二六双花红棍”,活跃于尖沙嘴一带,犯案累累,曾多次被警方拘捕。他于本月4日凌晨在尖东九龙香格里拉酒店门外中伏身亡,警方将案件列为谋杀案,暂无人被捕。19日傍晚,李泰龙生前所属帮会在红磡世界殡仪馆设灵,近千名门生及各路人马到场致祭。主办者聘请多名南亚裔保安,手持金属探测器在殡仪馆驻守。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31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2楼
全港五大总区反黑组、机动部队及冲锋队等逾140人,19日下午4时开始在殡仪馆外戒备,更在附近停车场设立登记处,要求乘坐旅游巴士抵达的各路黑衣人分批而行,要登记身份证才能进入灵堂,现场估计吊唁人数近1000人。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32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3楼
泰龙的灵堂摆放有数十个纸扎公仔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35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4楼
2007年11月7日,台湾竹联帮过世的精神领袖陈启礼举行告别仪式,公祭时人数超过5000人,台北警方出动近千名警力严阵以待,居历年来黑帮丧礼之最。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36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5楼
陈启礼的灵堂围满来自各地堂口的黑帮分子,全身上下清一色着黑色西装、白衬衫。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39
回复6: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6楼
杰伦在经理人陪同下前去向“黑帮父”陈启礼致意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40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7楼
周杰伦前日在台北突然现身竹联帮前老大陈启礼的丧礼,令传媒大为关注,他神情肃穆地鞠躬及上香后,还主动问候陈启礼的儿子陈楚河,两人倾谈了约20分钟。原来周杰伦主演的《功夫灌篮》,是由陈启礼的结拜兄弟吴敦投资,陈楚河也有份拍摄,两人因而结为好友。

  有台湾“黑帮父”之称、曾参与轰动一时“江南命案”的竹联帮前老大陈启礼,上月4日因胰腺癌在香港病逝,终年64岁,其遗体于18日包机运返台湾,被安放在台北巿大直的灵堂。连日来前去拜祭陈启礼的人士多不胜数,其家人特别租用了大直的户外停车场举行仪式,至下周四(8日)出殡为止,其间一连三星期让有心人随时前往拜祭。

  黑道大事 台湾警方十面埋伏

  陈启礼一生传奇,其丧礼号称是台湾黑道近年来最重要的一场丧礼,不但传媒关注,台湾警方也高度戒备,为防止黑帮闹事,除动员约800名警员外,更出动价值约250万港元的SNG刑案现场传输系统,将灵堂的一举一动透过卫星即时传送到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的侦防中心。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46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8楼
前日灵堂突然出现了台湾乐坛天王周杰伦,即时大受瞩目。原来周杰伦之前拍摄的电影《功夫灌篮》,是由陈启礼的结拜兄弟、台湾制作人吴敦投资,吴敦近日轻微中风入院治疗,但每日均向院方请假一小时到“大哥”的灵堂上香,而陈启礼的儿子陈楚河,因为吴敦的关系而加入了娱乐圈,并有份参与该片。

  《功夫灌篮》片导演朱延平对陈楚河的演技甚为好评,觉得他外形俊俏,年轻有拚劲,很适合做演员,但未想到他的银幕处女作尚未公映,父亲陈启礼便辞世。不过因为这次合作,陈楚河和周杰伦结为好友,陈父下周四的告别仪式,碰巧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场将于下周六(10日)展开,到时他要为演唱会进行总彩排,担心抽不出时间出席,所以前日特别抽空到场拜祭。

  前日下午约3时,周杰伦在其经理人杨峻荣的陪同下到达陈启礼灵堂致祭,他鞠躬及上香后,先与吴敦打招呼握手,然后走到家属休息区。周杰伦见到陈楚河时说:“你好不好?”陈楚河点头回应,然后两人聊起了《功夫灌篮》片,陈楚河表示已看了电影的片段,觉得很有型,两人约倾谈了20分钟,周杰伦才离开。

周杰伦在陈楚河的陪同下,与现场人士打招呼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47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9楼
周杰伦(图)主演《功夫灌篮》,乃由陈楚河父亲的结拜兄弟吴敦投资拍摄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47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0楼
陈启礼与陈楚河


我喜欢曝料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26 17:48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1楼
人物志:爱儿远黑帮投影圈

  竹联帮前老大陈启礼的儿子、现年27岁的陈楚河,也有份参演周杰伦主演的新片《功夫灌篮》,而蔡卓妍、曾志伟、吴孟达和陈柏霖也有份演出。陈楚河曾赴英国读书,后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一年,他自小已被其父多番劝喻勿步其后尘,最后踏足演艺圈,出道日子尚短的他,最为人知的是今年1月与台湾女子组合女F4成员Stacy的绯闻,但遭他否认。

  陈启礼刺江南轰动

  周杰伦前日前往拜祭的陈启礼,有“台湾教父”之称,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不久加入黑帮。陈启礼于70年在警方扫黑行动中入狱,其后又曾因涉嫌杀人入狱。

  其时,旅居美国的华裔作家江南(本名刘宜良)撰写了《蒋经国传》,台湾国民党当年把江南塑造成叛国者,委派时任竹联帮帮主的陈启礼刺杀江南,有份投资《功夫灌篮》的吴敦也有参与。

  江南命案震惊全球,传媒将矛头指向台湾当局,陈启礼及吴敦逃回国后,被政府以“一清专案”的名义逮捕,后裁定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陈启礼91年获假释出狱后遭国民党追捕而逃亡到柬埔寨,吴敦服刑六年半后发展电影事业。陈启礼上月因胰腺癌在香港一家医院逝世,终年64岁,其遗体运回台湾,生前好友丁佩都有到台湾送他最后一程。

陈启礼(右)和吴敦(左)当年刺杀作家江南(小图),被判处无期徒刑


pojin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30 20:52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2楼
无聊
中国娱乐网北京网友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31 13:32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3楼
娱乐业,跟B社会关系真是千丝万缕阿
娇冠
加为好友 发送短消息 引用
 
发表于:2009-08-31 15:09
Re:实拍港台黑帮大佬李泰龙、陈启礼葬礼,周杰伦也参加过
14楼
为啥叫B“社会”?社会意味着并非小圈子,社会概念是覆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要不天朝怎么从来不允许媒体在正式报到中提B社会,而是代以“B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掩耳盗铃的一种方式。

其实只要ZF下力气,有决心,尤其在天朝这种人 治国 家,没有搞不定的B社会,不说连根拔起,至少也能折损其爪 牙羽 翼,动 摇其脉 络根 基。说起来还是利益纠葛太深,没法下定刮骨之心而已。

搞到有些地方维持社会秩序,先勿论好坏秩序,B社会维持秩序比JC还管用,真是黑色幽默到笑不出。

我以前上大学的地方,有个镇上的色 情业比较发达,省厅去抓人,基本都是丢车保帅,抓些替死鬼回来交账,大部分都有风声跑路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光暗总是相互依存的,社会问题不是网友们喝着饮料敲敲键盘就能解决,总有人想要太平盛世,但也总会有人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也总会有人为了吃饱穿暖、为了弟妹读书或者父母医病去走上另一条路,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还是那句话,打烂重建绝对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是人都知道砸东西搞破坏,上网骂别人。但建设呢?mao老爹带着农民伯伯们20年就把旧社会打烂了。然后建设了60年,还有很多问题……

所以既然这楼最后变成了热血同胞反思社会现状的会场,那么楼猪我也恳请各位是否都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愿意接受目前这个现实,一边在宣泄不满的同时,一边实在做点建设性的事情。比如,和艾未未那样,在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坚持合理合法地提出要求——而不是先唯唯诺诺打发走老爷们,情绪都留到回头上网来发泄?我们都知道,艾未未的做法肯定不会很快改变什么,但是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在做,那么,就不再是一点点的力量了……

时刻准备着被河蟹,但是,在河蟹面前,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有勇气去坚持什么?
我喜欢曝料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啟禮  柬埔寨婚禮    獨家曝光


劉建宏
轉寄 列印

  

陳啟禮和陳怡帆在柬埔寨結婚,依照當地習俗,趴在地上接受僧侶給予祝福。

 

  

陳啟禮和陳怡帆親熱的模樣,難得在鏡頭前曝光。

 

  

陳啟禮媽媽。

 

  

黃少岑。

 

  

江南案的主角劉宜良。

 

  

江南案的主角劉宜良。

 

  回到台灣,小昌和李坤儀一直保持聯繫,經常相約去唱歌。不過,由於李坤儀出門身邊都跟著便衣安全人員,相當不方便,二人後來也就沒有再聯絡。

  至於陳啟禮的小兒子小蘋果,目前就讀小學,他和警政署長侯友宜的女兒,一度是同班同學。本來,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身分,但因為這樣的關係實在是太敏感了,現在也不是同班同學。

  倒是陳啟禮的大兒子小俊,也就是陳楚河,目前正朝演藝圈發展。外界都誤以為陳楚河是陳怡帆所生,陳怡帆很少提這件事。但是,一直以來,即使是在人生最艱困的階段,她都把陳楚河視為己出,相當照顧他。

  不過,陳怡帆也說,陳楚河對演藝事業有興趣,她當個星媽,也算與有榮焉。她也透露,一度連她的親生兒子小昌都懷疑自己不是她生的,因為小昌覺得她對小俊比較好,還常常吃味地問她:「媽媽,妳為什麼對小俊比較好?」

  竹聯接班人欽點黃少岑

  報導/楊逸宏

  民國81年,陳啟禮出獄之後,回到他一手創辦的《美華報導》上班。當時,因為陳啟禮每天都到雜誌社,《美華報導》的辦公室則被外界稱為竹聯幫總堂,幾乎每天都有道上重量級人物來訪。

  有一次,「么么」黃少岑到辦公室見陳啟禮,隔了一會兒,陳啟禮找來《美華報導》的記者,對著大家宣布,竹聯幫的新幫主就是「么么」。接著,就由《美華報導》的記者當面採訪「么么」;之後,「么么」更成為當期《美華報導》的封面人物。由於《美華報導》是陳啟禮一手創辦,更是報導黑幫新聞的「權威」,「么么」就這樣正式接下竹聯幫幫主一職。

  只是後來黃少岑也因案離開台灣,才會陸續有「代理幫主」的名詞出現。但是在「么么」的認知裡,他是董事長欽點的人選,董事長也沒有說要換人,他當然還是名正言順的幫主。

  不過,近期江湖傳出,在竹聯幫內實力雄厚、人稱「猴王」的胡台富,召開堂口大會之後,被幫眾拱為幫主。胡台富下轄七、八個堂口,「兵力」幾近萬人,實力不容小覷。

  實際上,無論誰要擔任竹聯幫幫主的位子,都必須面對三個問題。首先,竹聯幫各大山頭,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誰擔任幫主,都會有人持反對意見。而能夠倚賴的,就只有人與錢兩項,誰的人多、錢多,誰就比較大,就比較有資格擔任幫主。

  再者是面對掃黑的問題,警方只要一掃黑,道上被稱為頭頭的領袖人物,通常會成為第一位被約談的對象,許多有實力的人物,並不想成為被鎖定的頭號對象,因此對幫主之位興趣缺缺。

  最後是經濟問題,大哥只要一當上領袖人物,鐵定會平空飛來許多紅白包,一包通常都要新台幣7萬到12萬不等,這些紅白包的數量,可能比民眾投稿到報社的稿件還多,因此許多老大並不想出任幫主一職。

  綜合以上三項,可知幫主真的難為;甚至某竹聯幫大哥,還挑明向本刊說:「竹聯幫沒有幫主問題啦,很多人都不想當幫主,大家各玩各的,自己都有一片天。」

  專訪陳虎門:國家該還陳啟禮公道

  十月十五日,就是江南案屆滿二十三年的日子,原本早被世人淡忘的歷史,因為陳啟禮在十月四日病逝香港,重新打開記憶。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早晨,旅美作家、新聞工作者江南,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濱海的達利市自宅車庫前,遭來自台灣的陳啟禮、吳敦、董桂森開槍射殺,他們三人是受到情報局的指示,進行「鋤奸計畫」。

  其實,以陳啟禮當時的江湖地位,他跟本不需要親自出馬去執行暗殺江南的任務;惟一可以說得通的,就是他有強烈的愛國心以及使命感。陳啟禮生前說過,事後情報局要拿錢給他,他不要,「我說我又不是殺人凶手,也不是職業凶手,我拿你的錢幹什麼?」

  當初負責訓練陳啟禮的情報局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在曼谷接受記者訪問時透露,為了還給陳啟禮一個清白,他現在可以說實話:情報局的確是有下達「制裁」劉宜良(江南)的命令,「這個命令就是我們老闆直接下的。」他所謂的「我們老闆」,指的就是當時的情報局長汪希苓!

  為什麼會找陳啟禮、吳敦、董桂森等人去制裁江南?陳虎門說,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針對「江南案」規劃工作,而是由最高指導單位在「大陸工作會談」的會議當中,明白要求在加強對大陸情報工作的過程,可以吸收幫會分子,派到大陸去發展組織;而且,許多福州幫的高幹子弟都在美國,也很適合利用幫派人士到美國去吸收他們。

  在這個前提之下,當時的竹聯幫大老帥嶽峰透過導演白景瑞介紹,引薦陳啟禮跟汪希苓、陳虎門認識,陳啟禮和帥嶽峰也表達願意為國家做事的決心,情報局遂安排到美國去發展組織工作。同時,也到陽明山「松竹山莊」接受訓練。

  一清專案

  當時,情報局的另外一個專案,才是針對江南而定。陳虎門說,之前江南所給的情報,很多都是假的,為此,情報局特別派了第五處盧梓宏上校及第二處廖文中上校去美國,當面跟江南會談。孰料在約定的地方,二人發現有中共大使館的人員在偷拍照片。回台之後,他們寫了一個報告,認為江南有問題、是雙面諜,汪希苓看了報告非常生氣,明白說要嚴懲江南。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上篇文章 I 本期目錄 I 下篇文章 >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省人」的告別的年代 ──從陳啟禮的喪禮談起

分類: 文史雜談 | 作者:楊渡 |
日期: 11月 8th, 2007 | 語言:簡繁 / 中英

20071108_1.jpg
◎江南案後,陳啟禮返台,被逮捕受審,被判無期徒刑,於一九九一年假釋出獄。

陳啟禮的喪禮驚動媒體大量報導,告別聲中,即使花海人海如雲,但彷彿一切繁華都將落盡,一個時代正在告別,一個時代正在結束。它有一種難言的寂寞。陳啟禮的喪禮之所以特別讓人心中有一種難言的感覺,是他的身份和際遇。一個被稱為「外省人」的青年,在台灣組織了所謂「外省掛」的竹聯幫,打出名號,在威權時代,去海外殺害一個作家,並自認所執行的是一種「政治正義」,卻因此賈禍,自此牢獄、流亡、無法歸鄉,直到最後客死異鄉。這是政治上的極右思想扭曲人性,卻為政治所害的典型。

他客死的地點,是香港。然而他希望埋骨的地方,是台灣。因此不惜動用一切資源力量,讓他的骨灰專機歸鄉。

從一個生死抉擇的遠距離看,陳啟禮這個人在死亡前,對自己要埋骨的地方,想必已做好了選擇。那麼,他選擇台灣又意味著什麼呢?台灣已經是他的永遠的家鄉?他的孩子、親人、朋友、兄弟都在台灣,他是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台灣人?他所建立的竹聯幫,是不是典型的「台灣黑道」?如果不是「台灣黑道」,全世界還有什麼地方會出現這樣的黑道勢力,是靠著撤退逃亡者的後代所建立起來的?

更明確的說吧,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等外省掛幫派,不管最初是為了與本省的兄弟打架,為了與眷村外的年輕人搶地盤,或者什麼原因,但它在發展過程中,卻完完全全的融入了台灣社會,與本省掛的海線、縱貫線、地方角頭、政治勢力等結合,成為台灣社會的一部份。不要偽善,說這些外省幫派與國民黨如何掛勾,民進黨沒有。任何有點黑道常識的人都可以出來說明民進黨的結合,沒有更少。前兩次大選都是。

我想問的是:這樣的幫派,就算它的名稱是竹聯幫、四海幫等外省掛的的名字,又怎麼樣,他們難道不是台灣本土的一部份?這些幫派,結合著日本的山口組(沒有比政界的人少結合)香港、美國的黑道,難道不是代表著台灣黑道嗎?

如果我們想一想竹聯、四海等幫派的形成過程,他們正是國民政府遷台,建立眷村,形成「兩個社會」,前後移民者利益互相矛盾,彼此衝突,最後以幫派為組織基礎,互相鬥爭,在既矛盾又聯合的過程中,生存下來的故事。它在社會矛盾的階級屬性上或許不同於早期的漳泉械鬥、閩客鬥爭,但卻都是台灣社會最真實的成長過程。

陳啟禮代表著遷台後的第一代人,他們跟著父母流離逃亡,來到台灣,在異鄉生存下來。離開大陸時,他們還太小,沒有大陸成長的記憶,他們所有的一切,都在台灣。生在台灣,死也要葬在台灣。他們只有台灣,再無其它的故鄉。但他們仍被稱為「外省人」。以前,我總是想,應該要尊重一點,不再稱呼他們是「外省人」才好。

但現在,我電視機前看著陳啟禮的最後喪禮,看著這個異鄉來的孩子,最後把台灣當故鄉,埋骨在這裡,我想起我無數外省籍的老朋友,同學、作家、學者、詩人、酒友……,有一天,我們都會漸漸老去,我們會埋骨在這裡。我們做朋友,已經三、四十年,我們會埋骨在同一塊土地上,一起變成這大地的一部份,一如我們的祖先,幾百年之後,我們之間,又有什麼本省外省的區別?

於是我真正了解到,隨著族群分隔日漸消失,下一代的年輕人不會有人問起你的省籍,那時「外省人」就會成為一個特定歷史情境的產物。那代表一個兵荒馬亂的戰爭歲月,一段遷徙流離的大時代,一個遙遠的卻真實記憶。外省人變成一個「專有名詞」,代表了台灣史的一段歲月。它不需要改變,因為外省人就是台灣人的一部份,它就是真實歷史的顯現。

或許這是一種詩人的敏感,但我看著陳啟禮,想著他代表的戰爭年代,想著許多外省的朋友、酒友,我知道我們都漸漸老去,「外省人」、「外省掛」也會變成一個歷史名詞,變成台灣史的一部份。我們,不管是藍是綠,是本省是外省,都會在這個島嶼,一起走下去,一起老去。這裡,就是最後的故鄉。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鵬堅瀟灑一世
非凡新聞周刊 2009/12/23
民進黨是強調世代交替遠大於慎終追遠的政黨,現在已沒幾人會想起這位創黨主席了。於是我這「黨外人士」決定寫一篇紀念「椪柑」的文章,讓台灣的年輕一代知道,曾有過這麼一個既瀟灑又嚴肅的人物,踏著厚重的腳步,在台灣的歷史走過。
【撰文/陳耀昌】
 

本來已經寫好一篇文章要向「非凡」交差,卻猛然想起十二月十五日是江鵬堅先生逝世的日子。好快,一晃九年了。也不負覺得遺憾,如果台灣仍有江鵬堅,那該多好。他如果還在,也才七十歲不到。

 

江先生是大而化之,不喜算計的人物,對自己卻又要求甚嚴。現在回想起來,大概也就是這種豪邁個性,所以在當時那種肅殺氣氛裡,他當上了民進黨創黨主席,成為極少數不必入獄就取得最高歷史地位的黨外人士,這就是歷史的吊詭之處。

 

雖然我在黨外「行走」甚早,也是台大醫學院教授中第一位加入民進黨的,但以我在黨內的輩分,與「創黨主席」當然相差甚遠。因此除了和江先生吃過幾次飯,感受到他的陽光笑聲與大器能容之外,我和江先生的互動,大部分是政治外的。

 

有一次他買了一幅Bernard Buffet的版畫,畫的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之意,線條簡單而畫面震撼,他把這幅畫擺在他立法委員辦公室的牆上,他顯然以此自勉(以他的風格,自然是不會說出口的),讓我非常感動。

 

一九九九年十月,江先生因黃疸而住院,經檢查竟然是胰臟癌,乃進行Whipple氏大手術,後來蘋果電腦總裁賈布斯也做過的,要切除部份胰臟、十二指腸、胃及脾臟。然而,江先生術後迫不及待地再回監察院去上班,到各地去巡查。

 

即使到現在,胰臟癌仍然是所有癌症中最惡名昭彰,化療效果最差的。江先生那時才六十歲左右,希望好好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事,他認為既然化療效果不好,做之何用,於是拒絕化療。

 

第二年四月癌指數再度升高,出現轉移。於是他開始接受一些較輕的化療。但絕大部分的時間,他依然撐著,很認真地執行監委的工作。

 

在這段期間,我向他建議做口述歷史,甚至雞婆地向司馬文武遊說,如果江先生答應,就請他來做。可惜江先生只是笑而不答,民進黨創黨時期的許多第一手內幕或秘辛,大概就此永遠失落了。

 

十二月十五日上午,江先生陷入彌留狀態。中午陳水扁總統趕來,而在二、三分鐘後,監視器的心電圖趨緩而終成一直線。

 

台灣民眾黨創黨主席蔣渭水有一張臨終照片傳世,數十位同志後輩環繞病床,莊嚴肅穆。而民主進步黨創黨主席逝世,正逢政黨輪替第一年,正巧第一位民進黨總統握著民進黨創黨主席的手這樣的歷史鏡頭,竟未能傳世,說明了台灣目前對歷史感的缺乏。

 

民進黨是強調世代交替遠大於慎終追遠的政黨,現在已沒幾人會想起這位創黨主席了。於是我這「黨外人士」決定寫一篇紀念「椪柑」的文章,讓台灣的年輕一代知道,曾有過這麼一個既瀟灑又嚴肅的人物,踏著厚重的腳步,在台灣的歷史走過。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09年193期】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背上的民主騎士 郭雨新

2007/08/20 20:37

牛背上的民主騎士 郭雨新 

牛背上的民主騎士 ——郭雨新1908~1985)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 文字整理:邱斐顯

《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1975~2000年》執行編輯

◎ 本文摘自《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1975~2000年》上冊,p.179~182

郭雨新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不朽的老兵,他為台灣人爭取民主權益,使他贏得「台灣民意領航者」的地位,他生平最大的理想便是組織反對黨,讓台灣早日達到政治 民主化的境界。「民主」一向是郭雨新一貫的堅持,他認為「民主是世界的趨勢,是隨時可以聽到的聲音、歷史的潮流,任何地區、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這個歷史的潮流。」

1908年8月24日,郭雨新出生於宜蘭市,1931年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靠著本省巨富林松壽先生學費的贊助,他才能順利讀書、完成學業。1934年3月自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農業經濟系畢業,畢業後即進入林松壽的公司——「林本源會社」擔任經理,隨後到上海和北京經商。郭雨新在戰後回到台灣,所經營的生意非常成功。


吳三連(右2)與李萬居(左1)、郭雨新(左2)、許世賢(左3)、郭國基(右3)、李原棧(右1)合稱「五龍一鳳」合影與省議會前。

1949年,郭雨新以青年黨代表身份,獲得遴選擔任台灣省參議會的參議員,1951年以最高票當選台灣省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之後長達21年連任了四屆省議員,前前後後共擔任了25年的省議員,並與吳三連、郭國基、李萬居、李源棧、許世賢並喻為「省議會五龍一鳳」。




郭雨新畢生投入民主運動,問政犀利,故有「小鋼砲」之稱。1960年,他曾參與雷震、傅正籌組的「中國民主黨」,是該黨的7位常委之一。1960年代末期,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被國民黨懷疑為「搞台獨、搞顛覆」的專家,與美國大使館關係密切的郭雨新,也因而被國民黨視為頭痛的問題人物,自此,郭雨新就得不到國民黨的出國許可。

1972年,郭雨新欲競選連任省議員,因國民黨無理打擊、破壞而放棄競選。1973年,郭雨新以省議員身份參選監委。而黨外陣營也曾經為了這次監委選舉,發動一次空前絕後的全省大團結,大家都認為郭雨新應該可以拿到最高票了。不料,國民黨出 動黨、政、軍各方壓力,強力介入選舉,恐嚇省議員們不得投給郭雨新,並宣稱將以選票編號、集體亮票方式監控選票流向。郭雨新得知上情,為了避免造成省議員同仁困擾,遂採「零票落選」以示抗議。

1975年底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年67歲的郭雨新參選立委,選區分布台北縣、基隆市與宜蘭縣,郭雨新在張俊宏的文宣策劃下,訴求「不死的虎將——郭雨新」、「烈士暮年、壯心未已」,成功地掀起選戰聲勢。選前,郭雨新當選的呼聲最高,然而開票之後,廢票竟逾8萬多張,創下選舉史上廢票的最高記錄。郭雨新的落選,可說是國民黨在台灣地方選舉史上最醜陋的作票污點。該次選舉,以及選後的選舉官司,由兩位法律顧問林義雄、姚嘉文合寫《虎落平陽》一書,詳實記錄所有過程。

1977年,由於郭雨新向國民黨政府申請出國許可申請了十年,一直未獲執政當局首肯,在吳三連和許金德的作保下,國民黨政府終於讓步,同意讓郭雨新出國去探視兒女與孫子。4月17日這一天,他離開了心愛的台灣,誰知道這竟是他與故鄉的永別之行。




郭雨新參選總統,挑戰蔣經國

1977417日,郭雨新離開自己深愛的故鄉赴美。郭雨新旅美期間,對台灣民主運動有著鉅大的貢獻。

他用心奔走搶救台灣的政治犯,從黃華、顏明聖、楊金海、白雅燦、王幸男、陳菊、許信良,到高雄美麗島事件多數被害者。

19781月,郭雨新在美國宣布參選台灣總統。郭雨新參選總統,是為了啟示海內外所有台灣人:「台灣人不必永久做奴才,也可以立志做總統!」郭雨新是唯一敢在戒嚴體制下,表明要參選總統以挑戰蔣經國的台灣人。

1978年1月,郭雨新在美國宣布參選台灣總統,海外數十個團體登報在《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 買下半頁廣告,以中英文刊登「擁護郭雨新競選總統」的決心,並登出他的五項政見:

一、 台灣總統應由台灣人民選出。

二、 國民黨國民大會決不代表台灣人民。

三、 郭雨新先生才是台灣人民的總統候選人。

四、 台灣未來地位應由台灣人民決定。

五、 台灣人民要建立自己的政府與國家。

1979年,郭雨新在美國成立「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出任主席,每兩週發行一期同盟《快訊》,主要記載台灣黨外運動的消息,讓海外台灣同鄉瞭解。

直到1985年8月2日郭雨新逝世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醫院,國民黨才允許他魂歸故土。在美國舉行完追悼會後,他的遺體根據其遺囑,運回台灣安葬在陽明山。

郭雨新的一生,可以說是一位在野人士在威權體制下,為台灣人爭取權益與尊嚴的歷史縮影,郭雨新扮演著對黨外民主薪火相傳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結合台灣老中青三代,讓台灣的反抗精神、民主思潮沒有斷裂,使民主種子得以繼續發展。

005年7月30日,郭雨新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當年為郭雨新競選立委發傳單的黨外新生代,齊聚在台北市國賓大飯店。

引用自 台灣藝術花園 感謝 phesha 大熱情提供

http://www.wretch.cc/blog/phesha0822&article_id=11700462








那一夜,虎落平陽

郭雨新與國民黨對抗了一生,然而他的最後一場選戰,卻敗在國民黨賄選、違法競選和作票的手段。

郭雨新以八萬多票列為「落選頭」,但宜蘭縣的「廢票」即高達八萬票。

開票夜,12月23日,郭雨新在宜蘭市區步行謝票,民眾尾隨其後,人越聚越多,多達兩萬人,群眾不斷高喊「郭雨新!當選!」狂熱而憤怒的群眾幾乎釀成暴動。

郭雨新立委落選謝票之夜,郭雨新對宜蘭群眾說:「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今天能得到大家這樣熱烈的正義支持,雨新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激。這次的選舉結果,大家的心裡非常明白,像這樣的落選,是不是光榮?

(群眾喊:光榮!光榮!)總之,事情已經過去,大家應該繼續為我們的鄉土努力。

至於說今天要有什麼『行動』,我認為,吃虧的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流血的也是我們自己的同胞,非常的不值得。

所以,我認為不必要。……最後我再次謝謝大家一起跟我高呼:『台灣民主自由萬歲!』」

郭雨新落選後,姚嘉文律師和林義雄律師提出訴訟,也合寫了一本書《虎落平陽》,揭發國民黨統治下選舉和司法的黑暗面。

《虎落平陽》紀錄一段當時國民黨在選舉期間的黑暗

 

宜蘭的天真學生

1975年,宜蘭縣的國民小學,在選舉期間教學生唱國民黨候選人邱永聰的競選歌曲。

歌詞如下:「邱永聰,為人忠,對建設,最有功,講政見,不落空,選七號,一定中。」

不只簡單明瞭,還押韻呢!

老師也教小學生畫起邱永聰的競選宣傳車,並在老師指導下舉行假投票,投票的結果,是邱永聰先生獲得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支持,實在是孺子可教!林義雄律師的一位外甥,就因為全班只有他一個人投給郭雨新,覺得自己投錯了,而難過了好幾天。

 

萬分感謝feidy 大哥熱情提供

http://www.wretch.cc/blog/feidy&article_id=8347366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媒:金正日下令軍隊備戰

更新日期:2010/05/25 11:25  

(路透首爾25日電)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Yonhap)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日(Kim Jong-il)已經下令軍隊進入備戰狀態。

 

報導引述觀察北韓活動的團體說法指出,他們在當地的消息來源透露金正日的命令已由一位高層軍官下達。

 

在南韓指控北韓於3月擊沉天安艦,造成46名官兵身亡後,朝鮮半島緊張情勢急劇升溫。中央社(翻譯)

 

這篇新聞讓你覺得?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