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索斯比女人概念创始人都市时尚作家赵格羽

2009年10月26日17:04[我来说两句 ] [字号: ]
作者:申珊梅
 

都市时尚作家 赵格羽

  赵格羽:作家,女,原名赵维星,都市时尚作家,四川女子,曾任记者、编辑、执行主编、公关项目策划人,游走于时尚、文化和财经界。看韩剧看到红了眼睛。发现好看的衣服就不会走路。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不顾一切。我在你身边或者我就是心里的那个你。“索斯比女人”概念创始人, 致力于都市女性幸福和快乐指数课题研究。媒体供职,新出版小说《给爱情加点盐——好爱情是算计出来的》,著有畅销小说《一辈子做女人——索斯比女人成长记》,在都市白领女性中引起较大反响。

都市时尚作家 赵格羽

 

  最爱做的事:睡到自然醒

  最喜欢的宠物:加菲猫(可惜现实中没有)

  座右铭:幸福是一种至高的快乐,是一种最大的善。(亚里士多德)

  最大的梦想:行走世间,爱恋倾城;以快乐之名,寻幸福之实。  

赵格羽新书
赵格羽新书《给爱情加点盐——好爱情是算计出来的》

  《给爱情加点盐》内容简介:

  爱情往往是天下女人的死穴。无法想象没有盐的人生,也无法想像没有爱的女人。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盐。与其做剩女,像只败犬在远吠,不如从一开始就像经营生活一样经营爱情,像理科生一样去算计。

  完美之前,先给爱情加点盐,这绝对是个好主意。盐出五味,五味杂陈才是天下最真的味道,也就是爱情的味道。也许这对爱情有点残忍,但总好过爱情对自己的残忍。

  本书是献给爱情的,也是献给女人的。作者是倡导“索斯比女人”的教母,所谓“索斯比女人”,就是生为女人,最宝贵的不是容颜和青春,也不是男人的爱和承诺,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经营!她们就像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品一样,即使几经易手,依然存在升值空间;即使青春不再,照样美丽依旧,照样有人追,有人疼,有人爱。

 

(责任编辑:监控-何刚)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大行業揚言 要讓胡志強無頭路

更新日期:2010/06/03 15:14  

台中市長胡志強最近為了治安問題焦頭爛額,今天在市議會上,還傳出有八大行業揚言要讓胡志強沒頭路,對此胡志強還是堅持要對黑道宣戰。

 

胡志強下午到議會接受總質詢,說有八大行業放話,要讓他沒工作。

台中市長胡志強:「沒有沒有,現在完全不要再談選舉,真的要選舉,也不能期待黑道投你的票,老實講,已經有不同的候選人在外面找八大行業,說胡志強害你們這樣,我來了就不一樣,也有八大放話,說你讓我們沒有路可以走,沒頭路可吃,我們也讓你沒有頭路,我有動搖嗎?不會的,絕對不會的,威脅生命我都不在乎,我身為市長,我能有所動搖或退縮嗎?」

胡志強說,儘管聽到八大行業放話說年底不會投他,但胡志強表示,儘管威脅到他的安全也不在乎,還是堅持要辦黑道。

除了向黑道宣戰之外,胡志強也要求檢方調查4名在場的警官,為什麼會出現在地方角頭的生技公司,他說他不是不滿意之前警局給他的報告,而是那份報告已經不符合媒體和社會大眾的期待,且偵辦方向應該從謀殺案轉為員警為何會出現在角頭的生技公司。

至於相關的懲處,將等新的報告出爐之後再決定。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後狂偷吃?李進良一週4次尬辣妹

更新日期:2010/06/02 11:28  

小禎(胡盈禎)的老公李進良繼去年在婚宴前夕,和小咖藝人毛毛爆出開房間風波後,在小禎的力挺下,兩人還是如期完婚,甚至找老師幫忙驅趕桃花,李進良似乎收斂許多。豈料,才安分不到一年,李進良又開始在外面「偷吃」,《壹週刊》目擊,李進良和外遇對象田欣頻頻相會,一週見面四次,兩人甚至同赴韓國偷歡!

李進良和田欣約會時動作曖昧,李進良用自己的叉子叉肉給女方吃,而辣妹在吃肉時,還把舌頭伸出來舔咬,席間不時動手摸摸李進良的臉龐和頭髮,挑逗地捏了捏他的鼻子,兩人互動就像情侶般自然。爆料者透露,田欣今年剛滿三十歲,曾經懷抱明星夢,但星途不順,現在在101大樓奧地利琺瑯珠寶品牌FREY WILLE擔任專櫃小姐。她透過在李進良診所上班的友人而認識李進良,當時李進良一看到田欣,立刻驚為天人,但礙於田欣當時身邊有男友只好作罷,直到去年田欣和男友分手,今年過完年後才開始交往。兩人互稱老公老婆,恩愛到不行,李進良甚至要田欣辭去工作,表示願意負擔她的生活,並出資讓她開居酒屋。更誇張的是,去年三月,小禎帶女兒到日本迪士尼玩時,李進良不陪妻女,反去韓國出差兼旅遊,還帶著田欣同行!

對於自己又被傳偷吃,向來息事寧人的李進良難得動怒說:「拜託!她就只是很一般的朋友,就算最近比較有往來,有必要這樣杯弓蛇影嗎?而且爆料內容也都不是事實,我對小禎問心無愧,我也一直謹守本分,從現在開始,誰來中傷或破壞我的家庭,我一定追究到底!」

■ 合照驚見42年前的自己 鬼魂穿越時空?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西的世界

分類:電影裏的隨想 2010/03/25 13:05

 

  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我看了不少電影,都有各自不同的描述,當然我們不能完全知道,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所以這天堂地獄的場景是可以根據各人活著的時候的記憶來塑造,以電影來說卻是導演塑造的,我有點好奇想知道自己的死後世界是什麼樣子,是灰飛煙滅還是靈魂猶存呢?我不敢說會怎麼樣,但是從這電影的故事裏可知,活著的人要如何重新面對親愛的人死去的事實,並能重新正常的生活是不容易的,電影一開始就述明了女主角己被謀殺,她從天堂與人世之間俯瞰人世,以14歲女孩清新活潑的口吻敘述出一個悲傷但充滿希望的故事,讓人能深刻地感受到悲慟與茫然,為什麼一個清新的小女孩要遭遇這人世間的苦痛,失去了能探索世界並感受人世界愛的機會,在小小年紀時就失去了生命,藉由故事的進行,在我們心靈裏探索身邊的所有面孔,找出相似的情節,如何從中帶出愛,並能原諒,以失去來創造新生,想起來真的很難,可是這卻是這種電影的特色。

 

我很喜歡看文學改編的電影,我也知道要從文字轉變成影像對導演來說是個挑戰,因為我們在讀小說時,每個人的心裏世界是各自不同的,感動程度也是不一樣,讓大家都能認同其影像,並且以蘇西困在天堂與人世之間,雖不是個苦痛的生活,但就是沒有辦法再往下一步走下去,冤死的鬼魂困在那不願意相信及怨恨裏,並且對世間親人們的留戀,就讓蘇西的鬼魂一直地影響活著的人的生活,死去的人不要留戀,而活著的人也必須面對失去,我相信對世間有所留戀的逝去者,必將影響活著的人的生活一切,而活著的人也必須對離去的人逐漸忘懷才行,畢竟人都會死,是一了百了還是另有世界,這個就得等到我們百年之後,自己去親身經歷了。

電影裏,蘇西從冥界瞰和關懷她的家人與朋友,她的離去卻帶給父母和週遭的人無比的傷痛,以及無法抹滅的痛楚,我很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因為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個毫無感情的人,只是沒有真正遇到的人不知怎麼面對,這個故事講述十四歲小女孩蘇西被殺害,她的靈魂徘徊在天堂與人世間,這片子在最後壞人當然有受到懲罰,但不是正義的呈現,而是在因果裏,受到上帝的懲罰,這片子基本上一開始就顯現出來不是要復仇與正義,而是生命的延續與成長,死亡是另一個開始,是生命的延續,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也在故事裏有所提到,我們總是希望現世報而讓壞人馬上知道做惡的下場,可是因果循環上又不見得是馬上看得到,用這種方式來談報應,也許可以知道報應不是不報,時機未到的道理,然而我們看郅蘇西這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因為邪惡而消逝在人世間,我還是有所不忍的。

化為鬼魂的蘇西所處的世界,時而五彩繽紛,時而風雲變色,反映了她的各種心情與轉折,其中有幾段看的我發毛,以馬克華柏格扮演的父親喜的愛瓶中船反映蘇西的世界,也是相當獨特有味,基本上蘇西心裏所反映的世界,完全與其心靈的起伏相呼應,她心裏所呈現的世界,是這片子裏的特色,到現在我想起來,都還能感受到這影片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心緒幾度讓我無法抽離,劇裏蘇西說到「我的死或許讓他們的生活失序,但假以時日,生命終將長出新的骨幹。」「大家的心像是一副互相交織的骨幹,不管身在何方,無論時間如何奔流,都將會逐漸地擴展和伸長,生命的圖樣會發展出新的面貌。」,生命不就是如此嗎?彼此的牽引心靈相繫,讓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更能面對所有事。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太多 中國富二代用鈔票擦鼻涕

更新日期:2010/05/29 17:39 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0.05.29 陳詠/綜合報導

 

一般民眾流鼻涕時想到的都是立即抽出面紙擦拭,但中國廣州市1名青年,逛街時鼻炎發作,竟用百元人民幣當街擦鼻涕,引起路人圍觀。

 

據中國「信息時報」報導,廣州市東山區這名當事人父親是房地產商,從小就過著富裕的生活,讓他不知節儉,所以在鼻炎復發,鼻涕狂流不止時,做出用百元人民幣擦拭的動作炫耀財富。

 

據報導,青年行為引起不小爭論,有人認為他這種行為很可恥,從小的嬌縱讓他不知道賺錢的艱難,生活的艱辛,因此糟蹋勞動所得。

 

廣東省軍區專科醫院耳鼻喉診療中心教授董桂芳認為,鼻炎患者應注意生活衛生,用鈔票擦鼻涕的行為是相當不科學、不衛生的;鈔票上沾滿細菌,用來擦鼻涕不僅達不到清理鼻涕、保護鼻子的作用,更會將鈔票上的病菌帶到鼻竇中去,引發鼻竇炎、中耳炎甚至是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這篇新聞讓你覺得?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新聞自由的八大敵人
◎ 本刊記者

● 編者按:北京作家余杰曾在披露冰點事件幕後黑手中宣部長李東生的文章中指出,李東生扼殺中國新聞自由,卻趾高氣揚率團參加法蘭克福書展,受到西方媒體追捧。如此荒唐之事得以發生是因為我們常抽象面對中共政權犯下的罪惡,而放過了執行罪惡的具體個人。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要把助紂為虐的人一個個指出來,讓他們暴露在陽光之下,受到輿論的唾棄。

胡錦濤:中共總書記,全球新聞敵人
在記者無疆界協會的二○○五年全球各國新聞自由度評分中,中國在一百六十七個國家中,自由度排名第一百五十九位,僅列於尼泊爾、古巴、利比亞、緬甸、伊朗、土庫曼、艾特利亞和北韓八國之前,即屬於世界新聞最不自由十國之列。而中國的獨裁者胡錦濤也被該組織連續三年列為全球最大新聞殺手之一。

記者無疆界協會今年的報告指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零三年十月上台後,就掌控中國新聞媒體生殺大權,在零五年十二月以來整肅了三家獨立性最強的刊物,他的秘密警察逮捕了十餘名新聞工作者和網絡作家。報告並指出,胡錦濤親自下令逮捕《紐約時報》僱員趙岩和香港記者程翔,零四年胡錦濤表示要學習古巴北韓管制言論。一言以蔽之,胡錦濤是今日中國封殺言論新聞自由的罪魁禍首。

李長春:政治局常委意識形態大總管
在中共最高決策班子的九名政治局常委中,李長春分工管宣傳口,即統管宣傳、文化、教育、思想部門,是中共「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的召集人」,中國的戈貝爾。中國各思想控制衙門,如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高教部全由他監督管理,以上衙門管治、整肅、封殺媒體的工作都向他匯報,由他轉報胡錦濤作出裁決,然後再由他向這些衙門下達批示執行。如去年底,北京《新京報》所作大整肅即由李長春兩次下批示決定。今年《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周刊被封,也是由中宣部閱評組審查出冰點的所謂六條罪狀後,上報李長春,再報告胡錦濤而作出的決定。

劉雲山:中宣部長,思想管制閻王
中共中央宣傳部被大陸傳媒形容為壓在傳媒頭上的大山,新聞工作者恨得咬牙切齒的閰王殿。劉雲山二○○二年接替丁關根任中宣部長後,完全繼承丁關根對媒體臭名昭著的「盯管跟」政策,對報紙書刊進行嚴格的管制,走馬上任不久即向歷史劇《走向共和》開刀。由於對媒體下達的不准報導項目多如牛毛,及他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稱「黨管媒體永遠不變」,媒體「不能變成社會公器」,因而被新聞工作者稱為「黨管部長」。去年湖南電視台的超女選拔節目紅遍全國,劉雲山大怒,認為超女節目政治不正確,下令降溫,說中宣部批文中已規定電視台節目必須樹立政治意識,堅持正確的娛樂導向,結果遭到電視觀眾罵他霸道,白癡。中宣部最惡名昭著的機構是所謂的「閱評小組」。大陸法學界已指該小組為非法機構。

李東生:中宣部副部長、新京報和冰點事件黑手       
異議作家余杰披露,李東生是中宣部整肅媒體兩大事件「新京報事件」和「冰點事件」的黑手,並在中宣部專責掌管監視審查書刊內容的閱評小組。由於李東生是攝影記者出身,曾在中央電視台工作過,熟知新聞媒體的運作,因此他對傳媒動向嗅覺很敏感,整起媒體來比外行出身的中宣部官員更「到位」、更厲害。另外、李東生是個貪官,在中央電視台時多宗腐敗大案都與他有關。為避免在官場反腐中落官,這類貪官在政治上對政權的效忠更加賣力,打擊異己絕不手軟。

吉炳軒: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庇護 惡棍的把關手  
吉炳軒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是中宣部真正的當家人。他自稱他的工作就是為黨把好新聞的關,最重要的是把好政治的關。他在零四年一次內部講話中說,為黨把關,就是要「新聞宣傳中,絕不能出政治性差錯,絕不能給錯誤的思想和觀點提供傳播渠道。」。

 

為此吉炳軒給大陸媒體加上重重鎖鏈,常向媒體老總下命令這不准報導,那不准報導,因此被稱為「不准部長」。有個老總曾對吉炳軒開玩笑說,太多不准記不住,你就只告訴我哪幾條可以報導就行了。   

  

撰文討伐中宣部的北京新聞學副教授焦國標說,二○○三年底吉炳軒曾一口氣發佈二十五個不准,其中一不准是不准各家新聞媒體報導雲南省委宣傳部長被雙規的新聞。焦國標痛斥為庇護惡棍和腐敗份子。吉炳軒保護權力惡棍另一例是他二○○二年向廣東當局打招呼,禁止《南方周末》報導中國希望工程負責人徐永光挪用捐款投資做生意的腐敗案子。據說徐永光私下找過曾在團中央同事的吉炳軒疏通,懷疑有不當交易。在吉炳軒的禁令下,《南方周末》已印了數十萬份的報紙結果被迫銷毀。

冰點周刊被封後,冰點主編李大同向中央紀檢委遞申訴書,控告中宣部某要人封冰點無法理依據,是踐踏黨紀國法,此人就是親自向中國青年報下達封冰點令的吉炳軒。 

趙勇:前團中央常務書記,一朝權 在手便把令來行的小官僚      
零四年夏天中國青年報一位勇敢的記者盧躍剛發表萬言公開信,披露他的頂頭上司趙勇如何打壓新聞記者的惡行。

 

隸屬共青團中央的中國青年報是份獨立性較強、較有新聞職業道德感的報紙,團中央不滿公開信,遂借一宗報導失誤欲趁機整肅中青報領導班子,結果遭到七十多位記者編輯的抵制,趙勇該年五月二十四日召集中層幹部會議,出言恐嚇,說不能用理想主義辦報,誰不聽話隨時隨地可以滾蛋。盧躍剛斥罵趙勇是個「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小官僚。

趙勇大發雷霆,在趙勇和團中央的壓力下,中青報黨組表態支持團中央指責盧躍剛公開信有嚴重政治錯誤,被境外敵對勢力利用,盧應對惡劣影響和後果承擔責任。

趙勇這個小官僚後來在封冰點周刊時扮演了關鍵角色。冰點周刊副主編盧躍剛說,冰點被封,他和主編李大同兩人被撤職,是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和趙勇對他的打擊報復。

薄熙來:商業部長,以黑手黨手段迫害反腐記者的聯動紅衛兵
中共商業部長薄熙來曾是文革時作惡多端,推行血統論的聯動紅衛兵,因其父薄一波為中共元老而官運亨通當上大連市市長、遼寧省長,最後當上商業部長。薄熙來在大連當市長時,將大連經營成他的獨立王國,順者昌逆者亡,甚至以黑社會手法公報私仇,迫害披露他腐敗醜聞的記者姜維平。

姜維平是香港《文匯報》駐中國東北記者,因以筆名在香港撰文披露薄熙來腐敗醜聞,於二○○○年十二月四日被薄熙來秘密綁架,以化名關押在大連海軍基地某死囚牢。姜維平被綁架時身上只著了一件毛線衣和單薄風衣,在完全無暖氣的死囚牢中度過滴水成冰的東北寒冬,雙膝蓋被凍壞。薄熙來本意要將姜維平整死,消息曝光後,才將姜維平轉移到監獄,以他操縱的司法機關指控姜維平非法向境外提供國家機密和非法持有國家機密罪行,於二○○二年判姜維平有期徒刑九年。二審時改為六年。姜維平於二○○六年初獲釋。據大連方面的人士說,姜維平能夠獲釋是因為薄熙來去了北京,對大連的控制影響力下降,如果薄熙來仍在遼寧當官,姜維平根本不可能獲釋。

薄熙來更卑劣的是還曾經拘押姜維平的妻子李燕玲,因李燕玲為丈夫呼籲,向外披露了丈夫受害的真相。走投無路的李燕玲為保護十歲的女兒,在釋放後被迫遠走加拿大避禍。現在姜維平雖獲釋,但與妻女天涯相隔,一家人仍不能團聚。

張德江:廣東省委書記,扼殺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的南霸天
廣東《南方周末》曾公認是全國最有新聞價值的報紙,全國風行,聲望卓著,但二○○二年底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調任廣東省委書記,上任不久即向《南方周末》開刀,將原有編輯主管或調或降,然後調派宣傳部官僚辦報,使《南方周末》從此一蹶不振。

張德江隨後又向率先報導薩斯疫情及大學生孫志剛被公安毒打致死事件的《南方都市報》下毒手,羅織罪名,逮捕南都報主編程益中、副總編兼總經理喻華峰及社務委員李民英。在各方聲援下,現僅程益中獲釋,喻、李二人仍在獄中。

廣東新聞界莫不把這位曾在金日成大學洗過腦的南霸天恨之入骨,稱他為金德江,是胡錦濤政治學北朝鮮的活樣板。不久前,廣東民間曾發動驅張運動。

 

中宣部怪胎 ~「閱評組」◎資料室
中共中央宣傳部,下屬新聞局的「新聞閱評小組」是中共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警察」 。這個新聞閱評小組專門負責新聞箝制,新聞審察及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在中共的組織架構內,中宣部「閱評組」是個怪胎。

閱評組頻繁編發的不定期內部刊物「新聞閱評」,中宣部新聞局出版《新聞閱評》期刊, 已經出到第八千一百三十六期。無須通過正常管道上呈或下發,可以直達「通天」交到高層領導手中,也可直接下發到省市宣傳部和媒體。據報導,向「冰點」發難的那一期「新聞閱評」就直接送給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常務書記楊岳、「中青報」總編輯李而亮,以及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擔任組長的「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以下為這個言論警察衛隊的骨幹人物名單:

劉祖禹: 中宣部原新聞局局長及「新聞閱評小組」組長

柴全經: 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

何黃彪: 中宣部新聞閱評小組副組長

尚墨玲: 中宣部新聞局宣教處處長

孫 瑜: 中宣部輿情局副局長

李德民: 中宣部網路閱評組副組長

葛 瑋: 中宣部新聞局網路新聞處處長

蔡名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劉正榮: 國務院新聞辦網路局副局長

蕭時國: 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網路 出版管理司司長

江紹高: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宋乃琪: 資訊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級巡視員

宋榮華:外交部新聞司參贊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财经作家吴晓波:股市是“怪胎” 房价还会涨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马燕
2008年07月28日08:47   [我来说两句]


  吴晓波(吴晓波博客,吴晓波新闻,吴晓波说吧),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当过12年财经记者,“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
 
所著《大败局》,入选“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激荡三十年》,获评“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昨天,应大众书局、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和城市精英俱乐部之邀,“最好的财经作家”来到南京,畅谈企业发展、股市、楼市等热点话题。

 

  预测企业:20多万家过不了这个冬天

 

  在与媒体的见面会上,“最好的财经作家”所遭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预测一下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命运会如何——在18年的从业生涯里,吴晓波接触了大大小小的企业1500多个,其中既有至今尚屹立不倒的常青树,也有昙花一现的短暂英雄,对企业在寒冬中的命运走向,有着充分的发言权。

 

  吴晓波认为,到下半年信贷政策也不会放松,估计有20多万家企业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死掉”。这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小型的、以前靠成本优势来生存的低端企业,以外贸为主;一类,是过去一年半到两年,搞所谓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把大量生产资金拿来炒房、炒股的企业。不过,小的企业“死”了,并不意味着大的也会遭殃。比如他在东莞调查了解到,近2万家制鞋企业搬到了越南,但同时该地优秀制鞋企业卖到沃尔玛的鞋却提价27%。再比如,温州现在的大老板,都是把最好的鞋子卖给中国人。“小的倒了,大的反而可提高溢价能力”、“中国的内需市场非常大”,因此,尽管现在面临着中国制造的“十字路口”,好的企业还是能持久生存,且要认真思考持久生存的问题。

 

  总结特质:成功企业家修炼成“乌龟”

 

  根据吴晓波对过去30年的中国企业历史研究,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变化等原因,每隔三五年企业就会遭遇一次“寒冬”,这几乎成了历史规律,像四季变迁一样不可避免,但冬天过去了,又会迎来春天。他总结,好的企业家都不光“直道”上显身手、更是“弯道高手”,像“乌龟”一样,经过一次经济寒冬就会加上一层壳,壳一层层变厚,最后用脚踩、用刀砍都不会有事。

 

  具体到成功企业家的特质,吴晓波总结,在中国做得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赌徒和工程师的两种性格——赌徒会以小博大,工程师会计算风险边际。而有两种人通常做不成企业家,一种是天才,自视甚高,老想着自己一个人把所有钱都赚了,但实际上“商业是妥协的艺术”;第二种是学问特别高的,比如一个人读到博士,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是规避风险,做事会畏首畏尾。

 

  点评股市:到今天仍然是个“怪胎”

 

  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有不少章节回顾、还原了中国股市的发展史;书中资料翔实、描述客观的股市“大佬”、“庄家”命运浮沉的片段,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激荡三十年》的图文珍藏版里,吴晓波对股市有个论述:“庄家凶猛,股市怪胎成痼疾”。而就在前不久,有报道宣布现在股市庄家已经不存在。对此吴晓波怎么看?当本报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吴晓波直言,他个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到现在仍然是个“怪胎”。从创办第一天起,股市的首要功能就是给国有企业输血,而不是给百姓创造财富。这被他视为制度性的“原罪”,至今还在付出代价。

 

  “1999年之前,大庄家是个人,2005年之后,改名叫基金公司。”吴晓波毫不讳言,认为这个行业是个大“赌场”,自己从不炒股,也奉劝大家不要进入。无独有偶的是,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其观点也十分一致,这位70多岁的老人曾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如此比喻。

 

  估摸房价:三个原因导致不会跌

 

  今年以来,以深圳为首国内大城市开始了房价的下跌,那么这会不会在国内引起示范效应,就此大幅下跌?吴晓波说,很不幸,他个人分析还是要涨。

 

  吴晓波的分析与多年前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关系相连。他指出,多年前,中央财政有上海和北京两种模式,地方财政比较富足,中央财政吃紧。后来朱镕基总理任上推出了国税、地税制,中央财政越来越大,地方财政开始吃紧。于是地方用卖土地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

 

  “很多大城市,地方财政的70%来自土地收入,而房价的构成中很大一块是土地价格构成的。”吴晓波分析,由于政府对土地涨价具有渴望性需求,这是第一个致使房价不会下跌的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房子构成中的钢筋水泥的价格走高;第三,是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关系,未来10年还有2.5亿人口要进城,因此存在刚性需求。就目前这三个原因来分析,房价还要涨。

 

  ■链接

 

  回应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捐款门”:公众人物要有角色感

 

  王石是吴晓波比较了解和熟悉的朋友。对好朋友的“捐款门”风波,吴晓波怎么评价?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学传播的,从传播学的角度,任何一个时间,公众对一个公众人物的质疑都是正常的,指责公众没有任何道理和价值,犯错的一定是公众人物或者制度。

 

  在王石“捐款门”事件中,折射出公众人物对两点没有注意到:一,是角色感问题。比如王石在“捐款门”事件中,所代表的,其实不是他自己,也不仅仅是万科,而是一个阶层的代言人,一个企业家阶层的代表。第二,是中国的企业家还没有受过代理人的教育,现在是像雅典时代一样,人人都可以讲话;而将来一定是“希腊时代”,由代理人来讲话,公众人物不会随便说话。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六六:活潑愛笑 火眼金睛

時間:2010-04-01 10:44   來源:北京青年報

  無論以前的小說還是這本最新的隨筆,六六都是一邊寫一邊貼到網上,接受網友的“領導”

  六六的“謙”與“驕”,無論心態或表現,似乎都不同於傳統的作家進入廟堂的精英姿態

  ■簡介

  六六,原名張辛,安徽合肥人。199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國際貿易系。

1999年赴新加坡定居,從事多年幼兒教育工作。

從1999年起,以“少婦六六”的網名開始在網上撰文。

2003年以小說《王貴與安娜》蜚聲網壇,

後來的《雙面膠》、《蝸居》及其同名電視劇更將其推上炙手可熱的作家和編劇的臺階。

平日不喜接受媒體採訪,待到新書上市宣傳才肯“開倉放糧”。

近日因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隨筆集《妄談與瘋話》亮相北京。

 

  ◆訪談

  ■我不是故意要當話題女王,能踩住老百姓生活的痛點,證明我活得特別踏實

 

  記者:從您的《雙面膠》、《蝸居》等小說、電視劇引發熱議,

到新書裏對房地產市場、“小三”和教育等熱點話題的針砭,

以及您正在創作的表現醫患關係的新劇,您在題材上都很能踩住市民生活的痛點,

這種把準社會熱點的能力因何而來?

 

  六六:因為那也是我的痛點啊(大笑)。那只能說明一點,我非常鮮活、生龍活虎地活著。

我不是故意要作為一個話題女王的形象出現,我認為這只能證明我活得特別踏實。

百姓們在探討在爭議的話題也是我每天在生活裏要面對的,

至少證明我肯定不是權貴階級(笑)。所以我只是老百姓中的一員,

把我生活中遇到的這些問題以故事的形式記錄下來,

我就算是一個時代忠實的記錄者吧,我的文字至少能真正反映這個時代我們生活的現狀。

 

  記者:但您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新加坡,有關中國百姓生活心態的點點滴滴,您如何那麼熟悉呢?

 

  六六:現在有網路啊,再說我畢竟還生活在這些人當中,每天耳濡目染,會接觸到啊。

我每年也有一段時間是在中國生活的。我覺得生活本身要比故事精彩,

我只是把生活中那些點點滴滴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相對來說更有代表性,矛盾衝突更集中一些,

但並沒有脫離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不是從天而降,會讓人有親切感。

 

  ■我一直是看到網友的反饋才能寫下去,他們說不好我就改正,網友是我的領導者

  記者:網路對您來說是一個了解社會世情的重要手段嗎?

  六六:它也是展示我自己的舞臺之一。我最初也是從網路走入現實社會的,我很高興我也是億萬網民中的一員。

  記者:據說您直到現在寫作的方式都擺脫不了網路的影響?

  六六:我直到現在天天都泡在網上(笑)。

  記者:還是每寫一段就貼到網上,看到網友的反饋才能寫下去嗎?

  六六:我一直這樣。

  記者:為什麼會這麼依賴這種寫作的方式?

  六六: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吧,它是一種未來的趨勢,我只是恰巧走在了這種趨勢的最前列。

以前傳統意義上的作家,首先要受到大的雜誌、報章的認可,我不需要,我直接受到了讀者的認可。

 

  記者:就是說邊寫邊和讀者有互動的交流,對您而言更能刺激寫作的慾望?

 

  六六:網路寫手和平面作家的感覺,有一點像話劇和電影的區別,電影是只有拍完了才知道是毀還是譽,

網路就像是話劇演出的效果,你直接發出來就知道了,當你哭的時候觀眾也在哭,

當你笑的時候觀眾也跟你一塊兒笑。網路對我來說刺激更直接一些。

 

  記者:那在這過程中網友的反應和意見會對您接下去的創作產生影響嗎?

 

  六六:當然會。所以我一直覺得我的個人作品是拿著大家的故事賺自己的錢(笑)。

但真的是大家很樂意讓你去為他傾訴,網友是非常不計較的,他們很高興有一個代言人能說出他們的故事,

他們會不斷地為你提供素材:你能把這個寫進去嗎?你能把那個寫進去嗎?

這些東西往往對我啟示非常之大,他們豐富了我的故事。

 

  記者:您是寫之前先告訴網友們自己要寫什麼,他們提供素材,還是你在寫的過程中他們參與進來呢?

  六六:因為我寫的時候是隨時發到網上,發完之後他們就會有評論,我寫得不好他們就猛砸磚、扔臭雞蛋啊什麼的。

我比較從善如流,他們說不好我就改正,所以這也是我非常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我的領導者,我的確承認這一點。

 

  記者:即便寫隨筆也是這樣?

  六六:是的。一直在網上隨時發表,沒有任何報酬(笑)。

  記者:那麼這本新書《妄談與瘋話》其實也是您在論壇發表的帖子的合集了?

 

  六六:是的,其實我很喜歡這樣一種隨時記錄的方式,寫完之後大家就會有評論,

有評論就會有問題的延伸。你知道嗎?當你寫完文章發在報紙上的時候,

你聽不見大家的回饋,只有在網路上這是非常直接的。

比方說你因為一件小事發表了你憤怒的感慨,別人就會告訴你同樣事情是怎麼發生,

尤其這件事不是個體而是群體的事件時,它就一定有其根源,就會逼著你去探索,

同時大家會引發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我其實非常希望未來的電視節目也是這樣做,

你不要在家裏想這個問題可能觀眾會關心,你可以不停地在網上尋找現在熱門的話題,

它一旦集結成熱點的時候,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

 

  ■過去很熟的網民現在都不跟我說話了,來的網民都是陌生的、以追星的姿態來的,這讓我很痛苦

  記者:既然您很享受網路讀者直接的肯定,那出書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不經常在論壇裏混的讀者能看到嗎?

 

  六六:我覺得這是一種資訊轉換。對,我是佔領了網路的世界,但是我對自己還有另一方面的要求,

因為網路上的文字出現還沒有多久,你現在還不知道它能存在多少年,但是紙面媒體,

自從有了紙出現,就已經有很多文字流傳下來了,從甲骨文出現就流傳下來了,

至少我知道它有延續性。所以對我而言,是個人的需求。我不太在意讀者們會有什麼反應,

他們可能批評我怎麼樣的,沒關係,我已經滿足了自我的慾望。

 

  記者:那倒很有意思,在網上您會那麼在意網友的板磚和鮮花,但是傳統讀者的意見您倒是不在意?

 

  六六:因為我聽不見啊,所以就無所謂。其實網上的板磚、鮮花或臭雞蛋,我從內心來說也不是特別介意,因為一個介意的人,當別人給你砸臭雞蛋的時候,你早就退走了。我不介意,但我應該維持他的話語權,讓他有發表的空間,同時我覺得所有的話語都是有存在的道理的,我會儘量考慮這些人的需要,並儘量把它變成我文字的一部分。

  記者:但是在網路上,當你成名之後網民和你交流還會和過去一樣直接嗎?

  六六: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過去跟我很熟的網民們現在都不跟我說話了,來的網民都是陌生的、以追星的姿態來的,這也讓我很痛苦。但幸好我還有一個私密的小論壇,依舊是那幫熟人在一起,他們該砸磚頭還是砸磚頭,該批我還是批我,經常把我踹得渾身是傷,但我覺得很高興。

  其實有些人說很多話純粹是探討,我覺得我能接受,但是我的粉絲們情感上不能接受,有的時候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過度保護,我更願意在一個現實的狀態下,有污染、有沙塵暴這樣正常的狀態下跟大家交流,而不是弄一個真空的環境。

  記者:您覺得網路寫作和傳統寫作對文字的要求,差異還像以前一樣大嗎?

  六六:我以前覺得它們差異很大,因為網路文字特別隨性,你可以用標點符號、用表情、用各種稀奇古怪的網路語言,不正規,而紙質媒體的文字就比較嚴肅傳統,但現在我發現它們的距離在不斷拉近,我認為是紙質傳媒進步了,更順應時代的需求。我記得富蘭克林說過一句話:當你要說服一個人的時候,你要訴諸於利益而不訴諸於理性。這種利益驅動著書籍更加市場化,更加現代化。

  ■網民掌握了一定的話語主導權,我踩在了時代的鼓點上了,我沒有落伍

  記者:您每天都挂在網上,除了寫作的需要,網路對您而言其他的樂趣在什麼地方呢?

  六六:網路閱讀啊。我覺得網路最大的好處是訊息的便捷,資訊量比較大,更現代化一些。如果是紙質傳媒,那我讀一本書遇到有疑惑的時候,要答疑解惑就要到圖書館裏查很多資料去佐證我的想法。網路不用,隨時上谷歌、百度搜索一下就出來了。

  記者:那您的閱讀和獲取資訊都依靠網路嗎?

  六六:那不能夠都是。網路資訊量大,但有個缺點,就是比較氾濫,你需要深度的東西它還是不能提供。你還是需要書籍,各方面都要結合。網路上會有廣泛的討論引起你的注意力,但真正深層的東西你還是要從書本上去尋找答案。

  記者:除了獲得資訊之外,您是否也看別的網路作家的作品?

  六六:最近少,以前一定是。我最早讀的是痞子蔡、今何在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歡。

  記者:網路寫作放大了想像的空間,出現了玄幻、穿越、耽美等這種新的小說類型,您怎麼沒往那方面發展?

  六六:我覺得不是因為網路給了更大的空間,而是因為時勢造英雄,是因為這個時代可能更歡迎類似奇幻、穿越的文字,不僅僅是中國,包括世界都是這樣,像《哈利·波特》的出現,就是時代的烙印。但是你不能流行什麼就做什麼,你還是要做符合自己風格的事情。而且做事情不是要滿足大眾的需要,而是滿足自己的需要。

  記者:您在網路上會參與熱門話題的討論嗎?

  六六:一定會。網路上很多現象已經變成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了,現在資訊傳遞得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網路了,媒體出報還受時間限制,但網路是即時迅速的。你沒發現嗎,現在是網路上一個熱點出現,媒體才會跟進。我覺得是網民真真正正掌握了話語的主導權,他們引領了這個世界的思想。

  記者:所以您才會以自己是網民的一員而自豪是嗎?

  六六:我覺得不是自豪,而是我踩在這個鼓點上了,我沒有落伍。這就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說網戀一定會代替傳統的媒婆戀、婚姻介紹所戀,網購一定會代替傳統的商場購物,網路閱讀和網路寫作一定會代替傳統紙媒寫作和閱讀,這是人類的進步吧?

  六六的笑聲

  ◆手記

  ■想像落空了

  採訪六六那天,她的出場仿佛《紅樓夢》裏王熙鳳的亮相,未見其人,先聽見了樓道中隱隱傳來脆生生的笑聲,聽見工作人員說有記者等著,要連軸採訪,她立刻嗔笑:“……你們把我當機器了……這麼壓榨我?”陣陣隨性的笑聲飄著,人就閃身進了來,立刻滿屋便有了活潑潑的氣息。

  先是一個電視欄目要錄她的幾句吉祥話,讓她說點冠冕堂皇的,她立刻亮開了嗓子:“冠冕堂皇的話,那最不適合我了,哈哈哈哈……”又是一串爽朗歡快的笑聲。

  這樣一個爽脆利落、大嗓門的形象,真讓人對她或許是一個精緻小女人的想像落空——只怪之前她書上的藝術照拍得太婉約,難免給人誤會。

  誤會不只這一點。此番她出版新書《妄談與瘋話》,是雜文隨筆集,號稱在理智冷靜的情況下寫成,一改從前小女人的嬌憨溫情。宣傳的口徑裏調子很高,說六六從“少婦”變身“思想者”,因其涉足公共話題,言辭犀利,又有“女公共知識分子”的招牌。六六聞此放聲大笑,毫不給面子地說:“我從來都沒有這種定位,這都是他們宣傳的需要,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轉而她又為書中自己的新變化正名:“一個女人要是沒有十八張面孔怎麼混江湖啊?(笑)這是我生活中的不同狀態。”

  她那一副聊什麼都毫無芥蒂的樣子,真合了著名出版人金麗紅所說的:“你是媒體最喜歡的那種人,能敞開了聊,沒什麼架子。”

  我好奇于她的真性情,她立刻斂住了表情:“那你覺得我該怎麼樣?裝嗎?”跟著又是“咯咯咯”一陣笑——她愛笑,一笑必出聲,牽著肩膀和一頭的卷髮一塊兒顫動。因為徹底,那笑聲格外感染人。

  ■“安全的大多數”

  採訪六六不累。

  這個能對媒體笑稱定位她為“公共知識分子”是“對知識分子這個稱號的侮辱”的女人,一如她的文字,輕快流暢,毫無阻滯沉重之感。哦,這裡得說明一下,六六是不會承認自己的文字有什麼風格的,她狡猾地說自己的作品猶如“空谷回音”,“是一面鏡子”,你心中有什麼就會在她的作品中看見什麼。

  她坦承自己的家長裏短,無論是什麼公共話題,到她這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以個人為基礎”去看待,發的是平頭百姓的感慨。

  從開始寫作到成名,她始終以“少婦”自居,自認普通百姓的一員。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對自己成就的滿足,誇起自己來也同樣痛快:“我從來不讀情感類的小說,因為我覺得我在這方面已經是大拿了。”然後佐以標誌性大笑。

  對於自己的成名,她顯然既享受又不把這當回事兒。她說成名的好處是,她作為粉絲有機會見到自己喜歡的那些學者、知識分子了。除此之外,她沒把自己當個人物隔絕起來,身邊的人也沒把她當成什麼名人。她說自己在上海的鄰居大姐,至今還時常提醒她:“你趕快去樓下超市買那個衛生紙,一筒便宜一毛八,十筒就一塊八了!”然後她也會立刻換鞋衝下樓去搶購,特別享受那種在鮮活的市民生活裏的過程。

  唯一不同的是樓下居委會吵架的時候,她想看熱鬧,大家見她便立即客氣起來,居委會主任還會自嘲:“再吵作家就會把你們寫進作品裏去了。”她說這會讓自己接近真實的機會減少,但她自信不會被蒙蔽:“幸好我是火眼金睛,我總能去偽存精。”

  這就是六六,一個甘於隱藏在庸常百姓中當“安全的大多數”,同時又很滿意于自己洞察生活的智慧,她的“謙”與“驕”,無論心態或表現,似乎都不同於傳統的作家進入廟堂的精英姿態。她既不引領也不主導什麼,卻熱心提供熱門話題,蹲在人群裏和你一塊兒討論;她話語俏皮、作風直接而爽利,卻不對抗什麼,從善如流,注重實際。

  這或許是六六的天性,然而我們也無法忽視,一個網路時代誕生的作家,網路對她的塑造和影響。採訪六六,有些像在網路論壇聊天,直接,有趣,卻不那麼容易涉及深刻問題的探討。我們能夠熱議:看,網路帶給我們這樣新型的作家和寫作的方式,至於其背後的深遠影響,那大概還得學者們去進行深層的分析。

  六六語速極快,讓人真的體會到什麼是竹筒倒豆子的感覺。問完所有的問題一看時間,竟然只花了一小時,真是奇跡。

  老師六六的自豪與煩惱

  ◆附記

  六六說:“我其實在很多方面不是特別自信,是不是好作家還不能下定論,是好媽媽嗎?兒子沒到叛逆期,但我非常肯定地說自己是一個好老師。”

  讓六六有最強烈的職業自豪感的,不是讓她成名的寫作和影視劇編劇,而是她曾在新加坡當少兒老師的八年職業生涯。

  當年她陪丈夫到新加坡讀博士,曾經遭遇求學、找工作都不被承認學歷的尷尬,一頭撞進當教師的行業,她簡直欣喜若狂——太喜歡也太適合這個行業了:“怎麼那麼喜歡誨人不倦的感覺呢?就是好為人師。”

  她天生對孩子有耐心,從未對學生大聲說過話,從未因孩子的錯誤而憤怒傷心。她自豪于自己的學生從不厭學,即便厭學找到她學習之後也不再厭學。“我教給學生的從來不是知識,是一种經驗,保留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知識這種東西他們將來掌握的肯定比我多,但我唯一能引領他們的是,一旦你對學習有了興趣,一生都會有學習的習慣。這就是我自豪的地方。”她說,因為自己教育的成功,很多人排隊找她補習,甚至有排了兩年等她空閒的人。直到今天,很多經她教育考上了大學的學生,還和她保持著聯繫。

  她是如此地熱愛教育,說自己每天都帶著期盼的心情去上班,而到了放寒暑假的時候便是她心情最為沮喪的時候。以至於因為創作上的成功她不能兼顧,不得不離開這個行業的時候,她形容“連感情上的挫折都沒有讓我覺得那麼痛苦,因為不捨得。”

  和她成功合作了《雙面膠》、《王貴與安娜》、《蝸居》的導演滕華弢勸動了她,說教書教得再好,影響的人最多不過幾百幾千,但如果你的文字好,打動的人可能是一億。“我一想,哦,我的價值還有一億啊?那我就過一段癮吧。”六六又是哈哈大笑,還及時給自己留了後路:“而且我覺得作家不是一個終生的職業,文字就像季節一樣,隔兩年也就不流行了。沒關係,等我不流行的時候我就回去教書。”

  可當下她正是炙手可熱,這段成功的教育經驗當然也會是眾多出版和影視公司覬覦的目標。她有多年幼兒啟蒙教育的經驗,加上家有稚齒麟兒,她常常隨口就編個故事講給孩子聽,很多人就找她:“怎麼不出一本書啊?”

  她瞇起了眼,一副很有成就感的表情:“這是所有人盯著我幹的事兒。我特別相信中國沒有很好的幼兒啟蒙教育家,我的故事都是針對處於啟蒙教育階段的孩子的,怎麼和5歲以前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交流。我會寫,但我不會特意去寫。”她顯然不會把市場的需要等同於自己的需要,她很現實:“還是那句話,不要訴諸於理性,是訴諸於利益。如果通過這件事情讓我的生活過得非常好,那我也會專職去做它,我現在只把它當作興趣愛好的一部分。首先人還是要滿足現實需要,我畢竟不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但是,對教育的熱愛和了解,終歸讓她關心普通百姓的教育問題,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那些拼了命要孩子上名校、讀各種課外班的家庭百態,讓她不僅僅想在自己的雜文集裏發議論、談看法,這樣的熱點話題,“我也打算寫一部電視劇。”

  話剛說完,她立刻否認這是自己的下一部作品:“我還沒決定下一部作品寫什麼,我不能說我下面要寫什麼,我一說,哇,人都來了:我們合作一下吧——我就什麼都不要幹了。”

  瞧,這就是當紅的煩惱,應對踏破門檻來要求合作的人,也要花很多精力呢。

編輯:李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怪愚:揭醜險遭殺身禍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8月19日 14:20:09  來源:《青年記者》
  【字體: 打印本稿 讀後感言 進入論壇
【推薦
關閉  
 
新 華 網 檢 索
.傳媒在線導航.
傳媒期刊 傳媒研究 熱點直擊
新新傳媒 國際傳媒 記者行動
精彩瞬間 媒介經濟 傳媒了望
他山之石 新聞背後 傳媒職場

    嚴怪愚先生不畏強權、忠直敢言、獨來獨往的膽色與人品,

一直為人所仰慕和欽佩。抗戰期間,

他是第一個在全國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新聞記者。

1946年冬,范長江陪著嚴怪愚到南京梅園中共代表團駐地拜望周恩來。

周恩來稱讚:“《力報》確實是一張不簡單的報紙,是一張堅決抗日的報紙,

嚴怪愚先生確實是一位有勇氣的記者。”

 

    嚴怪愚先生的名字,青年一代讀者或許會覺得陌生,

這主要是因為他一生中受盡了政治上的不公平對待。

戰爭年代,他的筆觸揭露日偽,開罪國民黨政府。

1949年以後,他還是為民請命,忠直敢言,先是被打成“胡風分子”,

1957年又被打成長沙大 “右派”,從此沉寂,受盡二十多年磨難。

 

    1979年,嚴先生的冤案平反昭雪,長期的磨難留給他的是一副病殘的軀體,

但他仍然抱病寫了大量回憶錄。

他才過上幾年好生活,但死神纏繞著他,1984年3月1日,嚴先生不幸病逝。

 

    魯迅悼文引起論戰

 

    嚴怪愚本名嚴正,湖南邵東縣人。

他之所以改名怪愚,是因為邵東鄉下多鯰魚,此魚形象醜陋,習性刁鑽古怪。

鄉人乃喜歡以“鯰魚拐子”或 “鯰拐魚”來罵人。

在湖南大學讀書時,嚴正即諧“鯰拐魚”取“嚴怪愚” 為筆名發表文章。

 

    1935年,嚴怪愚從湖南大學經濟係畢業。

他放棄了所學專業的大好前途,投身新聞界工作,

開始了動蕩危險的記者生涯。

當時許多親戚及同學勸他不要放棄專業,

不要走“歪門邪道”,有人甚至說他人如其名,又怪又愚。

他回敬說 :“人各有志,請勿勉強。 ”

 

    踏入新聞界的第一年,他第一次前往滬寧採訪,即趁機拜會了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對他說,做人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這句話影響他一生,也使他受了不少苦。

 

    1936年“三八”婦女節,

26歲的嚴怪愚與大家閨秀姚家芳參加了長沙市政府舉辦的湖南第一次集體婚禮,

這事在當時很轟動,比趙丹、江青(藍蘋)等人的集體婚禮早一個多月,

在湖南的影響並不低于趙丹他們在滬杭的影響。

當時湖南的封建勢力很強,社會輿論壓力很大,

特別是女方家長極力反對女兒嫁給一個“窮書生”。

但是,嚴怪愚不向反對勢力低頭,

情願托朋友向成衣店賒賬為新娘子做嫁衣,

亦不去討好很有錢的岳父。

而主辦當局亦刻意選擇象徵婦女解放的“三八節”為他們舉辦集體婚禮。

 

    婚後,嚴怪愚更是全力投入獨立的長沙《力報》的工作。

可是不久,魯迅先生逝世,

當時任採訪主任的嚴怪愚與主編陳楚率先在《力報》開專欄悼念魯迅,

使許多其它報紙不敢採用的紀念文章得以在《力報》發表;並在長沙發起召開隆重的追悼會,

因為這張報紙創刊時曾聲稱“擁護中共”,

此舉深為一些政要和右派文人不滿。

 

    剛好,隨後段祺瑞也辭世了,

當時在東南新聞界風頭十足的《國民日報》主編羅心冰,

就抓住魯迅與段祺瑞兩人的遺囑大做文章,

還出特刊追悼段祺瑞,與《力報》唱對臺戲。

他在一篇《隨便談談》的文章中說,段祺瑞至死不忘國事,

仍在為國家操勞,而魯迅死也不忘個人恩怨,為兒女操心。

因此,他得出結論說,“魯迅之死不算得損失,段祺瑞之死才算得損失”。

 

    嚴怪愚馬上撰文回駁,他寫道:“魯迅的遺囑,我喜歡他的‘硬’,

喜歡它刻毒而近乎實在......段祺瑞的遺囑,

我喜歡他的堂皇,口氣足,

雖然實際上做不到,事實上近乎誇大,

可是到底可以給‘幻想’一點安慰。

但我更愛魯迅,因為他一生沒有做過‘媚’的文章,

他始終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沿,為民眾的覺醒而吶喊。

的確,段祺瑞功在‘民國’,那麼,魯迅則功在‘國民’了。”

 

    羅心冰以他的老資格,萬萬意料不到會敗在年僅26歲的嚴怪愚手裏,

他大罵嚴怪愚“領了俄國盧布”和“啃了俄國的黑面包”之余,

只好央人斡旋調停。

 

    揭露醜聞險遭殺身禍

 

    1938年春,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

嚴怪愚作為隨軍記者到徐州前線,進行幾個月的戰地採訪。

他寫了十幾萬字的戰地通訊,揭露日寇的野蠻行徑,

謳歌了抗日軍隊的業績,大大鼓舞了後方軍民的鬥志。

 

    1938年底,嚴怪愚又到了大後方重慶。

12月29日,汪精衛輾轉到了越南河內,在那裏發表了臭名昭著的“艷電”,

響應日本政府的近衛聲明,對重慶國民政府建議“和平”,

實是對蔣介石等人勸降。因為這是國民黨內親日派脫離中央投日的醜聞,

使中央政府極為緊張,連忙封鎖消息,免得家醜外揚。

 

    1939年2月底,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消息,已是半公開狀態,

當時重慶各報雖略知內幕,但國民政府不準報界披露,

懾于當局威勢,各報也一時不敢將消息見報。

當時范長江也在重慶,他得到消息後由于種種原因發不出去,

乃將有關材料轉給了嚴怪愚。嚴怪愚雖無黨無派,卻有一腔民族激憤。

他還未看完材料就拍案而起。

正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覺得有責任揭露汪偽真相,

就是殺頭坐牢也在所不惜。

當晚,他就寫成《汪精衛叛國投敵前後》一稿,連夜電發長沙《力報》。

 

    1939年4月7日清晨,這篇電訊在《力報》第一版頭條刊出,

東南一隅傾刻嘩然,整個國統區為之震動,激憤的軍民紛紛要求嚴懲賣國賊。

湖南當局由于疏忽,讓《力報》漏出這個消息,想抓嚴怪愚不得,

懾于重慶當局的惱怒,只好登報謊稱“嚴怪愚造謠惑眾,

誣陷黨國,已在重慶捉拿歸案,槍斃了”雲雲。

 

    但是,紙包不住火,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消息迅速傳開,

國民政府只得改變策略,一腳踢開汪精衛,

幾天後就由中央社和各報報道汪精衛叛國醜聞,

還宣布將汪精衛開除出國民黨。

嚴怪愚及《力報》也因此幸免于難。

 

    1946年冬,范長江陪著嚴怪愚到南京梅園中共代表團駐地拜望周恩來。

周恩來言談中對嚴怪愚及《力報》大加讚譽 :

“這條消息(編者注: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消息),

當時在國內外造成多大的影響呀!沒有足夠的勇氣,

這條消息當時是誰都不敢發的,可《力報》發了,

這說明《力報》確實是一張不簡單的報紙,

是一張堅決抗日的報紙,嚴怪愚先生確實是一位有勇氣的記者。”

 

    觸怒當局報館被查封

 

    1939年秋,嚴怪愚從重慶回長沙,出任《力報》總編輯。

當時國民黨桂係大員自吹廣西“模范省”,

有“國防強大”、“建設繁榮”、“道德高尚”三大成就。

于是,嚴怪愚懷著好奇心親自入桂採訪,寫了篇《春草遙望近卻無》的通訊,

揭露某些人弄虛作假制造廣西繁榮的假象,

使所謂 “模范省”名譽掃地。

當時白崇禧看了後火冒三丈,在“廣西擴大行政紀念周”上大罵了一通。

 

    嚴怪愚的所作所為,令一些黨國大員極為惱怒,

但又一時沒奈他何,只好對他威逼利誘。

某些大人物給他種種承諾,有些更是送錢送禮,但他總是拒之千裏之外。

“政學系”在桂林創辦《大公報》邀他加盟,

他也拒絕,認為那會失去言論自由。

然而,他對當時較弱小的中共,卻冒生命危險去同情和支持。

 

    1946年,國共談判破裂後,國府勒令中共代表團限期撤離上海。

代表團啟程時,迫于緊張的局勢,各方人士都不敢在便衣盯梢下前往送行,

月臺上只有一個送行者,他就是嚴怪愚。

第二天,上海《申報》消息稱: “昨日中共代表團成員全部離滬,

只有《東南日報》特派員嚴怪愚先生一人在風雪中送行......”

 

    除了正義,嚴怪愚也沒有什麼強硬的後臺,所以他也因此吃了不少苦。

《晚晚報》因發表了他一篇描寫何鍵公館黑幕的小說,就被當局查封,

也使得他很久不能用嚴怪愚這個名字發表文章。

1940年,湖南當局趁取締八路軍駐湖南辦事處之機,

誣陷嚴怪愚主持的《力報》“言論荒謬”、“協同 ‘八辦’陰謀推翻政府”。

于是,報館查封,3人遭捕,嚴怪愚被投入監獄達8個月之久。

此舉惹起民眾抗議,許多讀者拒絕辦理退訂手續,要求《力報》復刊。

出獄後,嚴怪愚即與馮英子找省黨部書記廖維藩交涉復刊,

廖同意復刊,但提出復刊後的《力報》必須聽從政府指令。

嚴怪愚即刻表態:“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當即拂袖而去。

 

    賀綠汀與嚴怪愚

 

    嚴怪愚記者出身,也當過文藝副刊的編輯,認識不少文藝界人士。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湖南省城及地方的好幾家在全國有影響的報紙大都是他參與創辦的。

他曾在《力報》、《晚晚報》、《中國晨報》、《實踐晚報》等幾家報社出任過社長或總編輯,

還約請過沈從文、聶紺弩、王西彥、彭燕郊等著名作家為他的報紙主編文學副刊。

在辦報生涯中,他與馮英子、陳楚以及著名女作家謝冰瑩等成了莫逆之交。

1980年,在嚴怪愚沉寂二十幾年後,

遠在美國的斷絕往來幾十年的謝冰瑩,還寫信給《湖南日報》,

查詢他的下落。

 

    50年代,嚴怪愚先生曾任湖南《大眾報》副社長及省通俗出版社副社長。

但風雲際會的時代過去了,特別是這時開始推進“左”的路線,

容不得嚴怪愚這種黨外人士。

于是,他離開了報界,自請去湖南師范學院任教,講授新聞學。

 

    就是在這所學院裏,嚴先生被指為“胡風分子”,

繼而在1957年被打為“右派”,受到雙降處分,

“文革”時更是下放師院在平江的農場牧牛,過著非人生活。

他曾哀嘆“搞到妻離子散”。

 

    1960年,由于漫天的吹牛和“人禍”,

人們過著十分艱難的日子。花生殼、樹葉、紅薯藤,都當成高級“人造蛋白”,供人們食用。

嚴怪愚全身都浮腫起來,一個月60元的生活費,要負擔6口之家,

他每天只能靠幾兩糧食充饑,一分錢只能掰成幾瓣來用。

每到月中,家中便出現“財政赤字”。

全家只能在肌腸轆轆中過日子,眼睜睜地看著嚴怪愚的面部越來越 “胖”。

 

    一個陰雨綿綿的冬日上午,

破窗外突然響起郵遞員低沉而略帶驚異的聲音:“嚴怪愚,你的匯款單!

”當時全家一驚,這種時候,誰還能給嚴家寄錢?

嚴怪愚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到門口,用十分疑惑的眼光,

打量著雨中的郵遞員。郵遞員將一張被雨水微微打濕了的匯單向嚴怪愚一亮,

十分確切地說:“是你的,請簽名吧!”嚴怪愚用顫抖的手,

在單據上簽了字,從郵遞員手中將匯款單接了過來。

拿到小屋裏昏暗的燈光下一看,匯款單收款人一欄上確確實實寫著“嚴怪愚”三個字,

匯款人一欄上赫然寫著“賀綠汀”三個字,

留言欄上清楚地寫著:“怪愚,知病重,匯上二十元,

供買點營養品之用,請好好保重身體。綠汀。

”在彎腰挨鬥的日子裏,嚴怪愚從未流過淚。這時,他的眼睛卻潤濕了。

 

    嚴怪愚顫巍巍地走到破舊床邊,從陳舊的有點霉濕味的褥子底下,

慢慢摸出一張用舊塑料紙嚴嚴包好的小包,

裏面是一張發黃的照片。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賀綠汀在重慶嘉陵江邊的寓所送給他的一張照片,

照片上賀綠汀坐在一架鋼琴旁,在凝神深思。

照片背面的題詞是 :“人,應當像嘉陵江水一樣,百折不撓,激流勇進。”

 

    劃為“右派”被抄家時,什麼都被抄了去,唯獨賀綠汀親自簽名的照片,

嚴怪愚想盡一切辦法,將它保存下來。

 

    文化大革命的狂風卷來,賀綠汀在全國第一個被打成文藝界的“黑幫分子”。

上海來人找嚴怪愚調查賀綠汀的所謂“叛徒”問題,

嚴怪愚一聽,怒發衝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桌上正好有一顆釘子,

殷紅的血,從他的手掌上流了出來。

他橫眉怒對“調查者”吼道:“賀綠汀同志一生革命,

他是舊世界的‘叛徒’!”“調查者”被他的凜然正氣嚇壞了,

指著怒火中燒的嚴怪愚,哆嗦著說:“你,你......天底下哪有你這樣的右派!

”嚴怪愚赫然一笑:“那就讓你看一看這樣的右派吧!”

 

    事後,有人問嚴怪愚 :“你當時是專政對象,處境十分艱險,

造反派要搞死你,比搞死一只螞蟻還容易,你不害怕嗎?

”“害怕?”嚴怪愚淡然一笑:“害怕就不是賀綠汀的學生了!”

 

    1980年,賀綠汀再次回到湖南,第一件事,

就是驅車前去探望正在馬王堆療養院的嚴怪愚。

多年未見,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呀!

賀綠汀緊握著嚴怪愚的手第一句話是:“我們畢竟沒有說過一句假話。”

 

    1984年3月1日,嚴怪愚與世長辭。現在,嚴老夫人姚家芳也已離休,

家裏分了新房,子孫滿堂,安享晚年,兩個大兒子已學有所成,成為大學講師。

嚴老應該含笑九泉了。(作者:達文/本文刊于《青年記者》2005.8)

(責任編輯:熊紅祥)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味作家劉一達新書揭書畫界黑幕

 

05/26/2008/14:40
華夏經緯網

   在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幅經過行家蓋章鑒定、價值千萬元的齊白石名畫,被“畫蟲兒”馮爺當場撕毀,一舉攪動收藏界這片江湖……

  近日,劉一達的最新長篇京味兒小說《畫蟲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是他繼《人蟲兒》之後,歷時五年創作的又一部力作,塑造富有傳奇色彩的馮爺這個人物形象,披露當前書畫界假畫橫行的現狀。在劉一達看來,這本具有現實意義的小說也可以看作是對當前書畫界內幕的揭黑。

  “這本《畫蟲兒》,在我的腦子裏轉悠了五六年。‘蟲兒’總在我的肚子裏來回地蠕動著,時不時觸動我的神經,但真正把它寫出來,是在兩年前,起因是當今書畫市場的種種怪現象,讓我不把肚子裏的‘蟲兒’拽出來,心癢難耐。當然也有朋友們的攛掇。到了呼之欲出的時候,不讓它‘爬’出來,我怕它咬斷了我的腸子。”對於寫《畫蟲兒》的起因,京味兒作家劉一達在自序中自問自答。

   從小有濃厚的衚同情結

  因為姥爺是前清秀才,家裏有豐富的藏書,可以說,劉一達是出身於書香門第。他從小在衚同里長大,比較貪玩,喜歡與夥伴們捉蛐蛐,爬樹偷摘酸棗。不過,有一個好處是,養成了濃厚的衚同情結,對衚同生活也非常了解,為他以後的寫作奠定了生活基礎。他認為,寫一個地方的文化,首先得對這個地方的文化有感情,起碼在當地生活10年以上。

  “一個80後作家在一次作家座談會上說:我現在缺乏生活,為了體驗生活,甚至化裝成小時工,觀察房主用的牙膏,還看他的日記。這一撥年輕人,有才氣,但沒有生活,也很困惑。可是對我來講,就沒有這種困惑,因為生活積累太多了。”他說。

  16歲之前,他在工廠當工人,恢復高考以後考上了大學。1993年出版了第一本京味小說《故都子民》,寫的是玩玉器的人。因為他在工廠裏的師傅就是老北京的古玩商,給他講了很多老北京的故事。當了記者以後,他又去採訪了很多玩玉的人,《故都子民》的問世於是很順理成章。

  他的書齋“如一齋”,緣于他的名字。“我父親給我取了‘一達’這個名字,希望我‘一下子就達到’,我想,儘管‘一下子就達到’,我也要始終如一,不要三心二意,所以取了‘如一’。”

  當記者佔了寫作的便宜

  劉一達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寫了很多“蟲兒”,也因為“蟲兒”而聲名遠揚。他筆下的“蟲兒”有二十多個,包括“網蟲兒”、“房蟲兒”、“飯蟲兒”、“車蟲兒”等等,因此他又有“衚同記者”的頭銜。

  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他同時對自己身為記者有些慶倖:“我佔了便宜的地方在於我是一個記者,始終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接觸。但我真正地踏踏實實寫作是在2000年以後,之前還是在業餘時間寫。主要為晚報寫稿,一週自己寫一個版,編兩個版,工作量很大。”

  除了寫小說,他還是北京民俗學者,長年在研究北京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在當記者期間,他採訪了成千上萬的北京人,騎著自行車幾乎把北京的衚同都走遍了,取得了很多民間的第一手材料,十幾年前就寫了當前最受追捧的馬未都等“京城四大玩家”。

  “記者作家與作家不同的地方,在於有觀察事物的敏銳性、視角的獨特性,從某種意義來講,還有前瞻性。作品會緊緊跟著時代的脈搏跳動,與現實緊緊結合,不是滯後,或游離于社會生活之外。”他說。

  《畫蟲兒》除了寫書畫界假畫猖獗的種種現象和人物百態,還寫了北京人玩鴿子。北京人玩鴿子講究鴿哨,學問很大,不同的鴿子擱不同“音響”的鴿哨,鴿子翻飛起來的時候,鴿哨齊鳴,像極了交響樂。

  “馮爺”有眾多生活原型

  老北京有句古話:“天子腳下的臣民,不成龍也成蟲。”劉一達描寫的“蟲兒”,指的是某個行當的行家裏手。早在15年前,劉一達便在《北京晚報》最早報道了“畫蟲兒”倒賣假畫的現象,此後他又不斷跟蹤報道,《畫蟲兒》正是在他多年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以後進行創作的。

  “有此書出版之前,已有朋友看過書稿問我,你寫的是不是誰?也有朋友對我說,馮爺的做派和性格很像誰誰!當然也有人說我寫的馮爺有點離譜兒,生活中哪有這種人?有人甚至對書中的一些細節提出懷疑,他們天真地問我:生活中能有這樣的事嗎?”他對此不想多說什麼,“生活中的許多奇人奇事,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對於馮爺是否有現實來源,劉一達毫不諱言:有,不過可能是20個人集中成一個人,有北京職業書畫收藏家劉文傑的影子,但又不是他。“馮爺是若干個收藏家、畫蟲兒構成的。”

  作者小傳

  劉一達,1954年生於北京,京味兒作家,《北京晚報》資深記者,北京文化學者。代表作品:《人蟲兒》、《百年德性》、《衚同根兒》、《故都子民》、《大酒缸》、《爺是大廚》、《北京爺》、《壇根兒》、《門臉兒》、《爺是玩家》、《開眼》等。其中《人蟲兒》、《百年德性》、《衚同根兒》、《故都子民》等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播出。

來源:廣州日報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抄袭宣战 80后作家发动“真写”运动[图]


http://www.newssc.org/   2009-06-09 10:29  


80后要清理门户,曾输了“抄袭官司”的郭敬明底气不足

  崔健一直坚持歌坛的真唱运动。而近日,《萌芽》杂志出面,组织作家张悦然、蔡骏、小饭、张冠仁、那多等数十位“萌芽系”80后作家倡导“真写”运动,意欲倡导“真实写作”推动中国文学“原创力”。不抄袭、独立创作、不跟风是“真写”运动的核心内容,萌芽派作家更向记者披露文坛的“怪现状”。“真写”运动获得了出版大腕路金波等人的鼎力支持。

  80后作家披露文坛“怪现状”

  真实写作、真诚写作、不复制、不抄袭、不山寨,呼吁“原创力”;反对集体抄袭,呼吁更多创新作品。这是“真写”运动的核心内容。“作家不真写,就如歌手不真唱。”悬疑作家那多向记者感叹。对于“真写”运动发起的背景,那多披露了目前文坛存在的“怪现状”:第一,抄袭成风。第二,是缺乏真正的独立创作。那多披露,近来工作室化写作之风盛行,“我在许多年前,写作之初,曾尝试过以小团体的方式以同一个名字合作创作,但很快就痛苦地放弃,几个原创力丰盛的人绝对会互相扯后腿,不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写作的速度,都比不上各自分开写作。我的亲身经验告诉自己工作室化的写作,无益于真正有价值作品的诞生。其实更多的工作室模式,是一个主脑多个枪手式的,以工业化的方式喂读者,不可否认真有能被此类饲料喂饱的读者,这个时代的悲哀之处正在于此。”第三,跟风严重。一部作品大热,立刻就会有大量类似的作品跟进,许多作品不仅内容,甚至连书名都雷同。那多称,以上三点即文坛目前的“怪现状”,无疑“不抄袭、独立创作、不跟风”这个标准会剔除掉许多人,但真正的写作者,会双手赞成。

  发动“真写”是为清理门户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真写”运动有清理门户之意图。但那多表示,“真写”不是针对某些作家,“可怕的不是抄袭的人,是为了寻求捷径模仿抄袭别人的人。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美人一笑,尽管落得千古骂名,好歹也有‘原创力’!时下文坛,抄袭上瘾,山寨成风,新概念鹊起,无数人跟风,郭敬明当红,满城悲伤逆流成河。中国一不高兴,就有人反思为什么中国人不高兴。所谓真写,并非否定某个作家或者某种图书类型,只是在尊重游戏规则的同时,希望更多的作者能够发自内心更为真诚、坦诚地认真写作。”

  《萌芽》主编赵长天昨日告诉记者,他并不十分赞同“真写”这个说法,如果“真写”需要倡导,世风实在日下。但是真诚写作的态度确实值得提倡,最早韩寒、张悦然、郭敬明之所以能从新概念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偶像级作家,除了天赋,更重要是他们对于写作真诚的态度。

  路金波痛诉文坛原创力丧失

  对“真写”运动发起的背景,著名出版人路金波告诉记者,网络文学的兴起诞生了安妮宝贝、痞子蔡等一批畅销书作家,“新概念”大赛曾使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一炮而红,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出版业奇迹,但更大的困惑出现——有太多的追随者试图复制他们的奇迹,出版商为了稳定自己的生产线,也在鼓励写作者往类型化路线发展,他们在寻找共同捷径的同时,原创力的丧失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巨大瓶颈。

  《萌芽》主编赵长天也承认,将一本畅销书、一位畅销书作者变成一条产品线是出版业寻求规模化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据悉,整个出版业都意识到青黄不接的问题。韩寒认为中国作家待遇太低,开出天价稿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作者过上好日子。据悉,倡导原创力的“真写”运动,目前得到韩寒等80后作家的支持。记者 胡晓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编辑: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特的"冷凍食品墻" 觸手不可及(組圖)

2009年02月04日 15:33   來源:中國網    


樓市調控組合拳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冷凍食品聯盟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外豎起一座“冷凍食品墻”,這座墻裏面裝有各種各樣的冷凍食品,此舉意在鼓勵人們購買更多冷凍食品。

奇特的“冷凍食品墻”

 

  

駐足觀看

 

  

觸手不可及


 

受到孩子們歡迎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個世界上奇特的自動販賣機~1

看回應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許多東西都可以利用自動販賣機販賣
17個世界上奇特的自動販賣機
1.襪子自動販賣機
非常實用的自動販賣機,當妳需要襪子時可以輕鬆的買到

2.iPod自動販賣機
創新的販賣機,當妳想購買iPod商品時你必須在觸碰螢幕上,輸入你的信用卡訊息。

3.黃金自動販賣機
在德國的銀行中,你可以直接購買黃金送禮,他提供包裝和,並且便宜20%

4.義肢自動販賣機
維多利亞工作安全局為了因為工作受傷為生活帶來不便的人所設計的

5.葡萄酒自動販賣機

6.生氣時放鬆自動販賣機
妳只要將錢幣投入機械中,就會一個盤子慢慢推向前,掉入底部破碎,讓妳的心情可以放鬆。

7.租腳踏車自動販賣機
你可以從一個地方租一輛腳踏車,騎到目的地後,將其投入另一台自動販賣機中

8.芭蕾舞鞋自動販賣機
在倫敦的俱樂部和餐廳為芭蕾舞者提供舒適的Rollasole芭蕾舞鞋

9.棋盤遊戲自動販賣機
銷售從日本來的許多棋盤遊戲

10.生活用品自動販賣機
現在你可以在自動販賣機上買到生活用品及許多高科技產品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撫後 富士康傳第12起跳樓

更新日期:2010/05/27 22:01  

富士康老闆郭台銘,才剛帶著中外媒體訪問富士康龍華園區,介紹富士康的危機處理,祭出六大防跳措施,不過昨天深夜,又傳出第12起員工跳樓意外,這樣的結果,恐怕讓郭台銘心中壓力,越來越大,而且更可怕的是,員工網站上,25日還曾經出現第12跳的死亡預告。

 

26日下午3點,郭台銘才剛剛向員工信心喊話,只是8個多小時後,這愛心之網卻攔不住第12跳,26日深夜11點半,23歲的賀姓男員工從宿舍跳樓自殺,讓富士康從1月23日到現在,這一連串意外,已經造成10死2傷。

 

而且可怕的是,早在25日就有人在百度網上,寫下11跳出現,12跳做好準備的留言,表示我就是12跳,你可以不相信,27日你們就會知道,我是龍華科技園的,最後更放話,富士康的高級主管不得好死,惡行會被天下人盡知的,儘管這樣的留言,無法證實是第12跳的賀姓員工寫的。

 

但為了防堵跳樓事件再發生,過去一個多月,郭台銘真的不好受只是包括安全網,互助組和心理醫師進駐等六大防跳措施,似乎無效,讓郭台銘都有很深的無力感,坦言不只基層員工,連高層到自己都需要心理諮詢,看來富士康連跳事件,能不能快速終止,正考驗商業霸主,郭台銘領軍的智慧。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退休記者68歲創業成功
趙慕嵩 70歲的狠餃色

對人對己都「挑剔」的趙慕嵩,今年春天切除大腸腫瘤。當問題來了,以平常心面對、一切靠自己。寫部落格、開餃子館、買菜、游泳,人生七十真精采!

文‧攝影郭雅惠國

 

  外號「趙老大」的趙慕嵩,坐在他的餃子館內接受採訪時,氣定神閒,不慌不忙抽著菸斗,一點也看不出來他今年一月才為了大腸癌接受手術,切掉體積如乓乓球大小的腫瘤,還切除了一尺多長的腸段。

 

  也許,正是這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勢,讓他贏得「老大」封號。

 

挑剔性格表露無遺

 

  趙慕嵩說自己是個很挑剔的人,他的挑剔,表現在他的寫作、選擇交往的朋友、餃子館的十六種水餃,以及面對癌症時的態度。

 

  他對癌症平常沒有什麼研究,只是在今年一月份感覺「肚子經常很漲、早起坐在馬桶上很不自在」時,不像許多人對看病推拖拉,他很快便去醫院求診做檢查。當檢查報告宣布他得了癌症,儘管心涼汗冷,他還是做了盡快開刀的決定。他說:「癌症,碰到了,就要以平常心去面對。」

 

  趙慕嵩沒有宗教信仰,說起開刀的心情,他表示,「自己不能夠做什麼,一切全交給醫師。」術後檢驗發現腫瘤是早期的,恢復情況良好。病好了,他又叨念起那一大群坐立在大腸外科門診區等著看病的人們,「一個早上就有六十個病人掛號」,似乎感同身受病人面對不確定病因的憂心。儘管他沒有宗教信仰,獨自去面對、克服對癌症的恐懼,但是他相當確定地說,處在談癌色變的時代,「禪」能夠撫慰人心,給疾苦眾生最大的安慰。

 

卅六年記者生涯愛寫作

 

  當他被告知得癌症時,心頭掛念的是他尚未完成的書。可見他有多麼熱愛寫作了。他對自己的寫作水平定有標竿:第一、寫出來的東西一定要有人看;第二、不希望自己的書讓出版社賠錢。他認為,作者、記者的文章能夠得到讀者迴響,是最大的安慰。稿費是其次的問題。他目前手上還與出版社有三本書約,最近他在《中國時報》網站擁有了自己的部落格,寫些什麼呢?他說「寫些感覺」,像最近阿扁總統與美國第一夫人在國際場合碰面握手,趙老大說他要寫一篇「第一夫人的小手」。

 

  他並強調,「細節」在寫作時的重要性。例如最近總統出訪飛行長達卅七小時,加油加了卅五萬磅。他對此數字格外注意,因為最近國際國內油價都上漲了,卅五萬磅油價勢須由全民買單,合理嗎?

 

  趙老大今年七十歲了,居然擁有部落格!可見他的「與時俱進」,完全不畫地自限。

 

立下水餃文化新標竿

 

  萬事起頭難,趙老大開餃子館的消息傳出後,招來不少嘲笑、奚落。大家都等著看他能夠撐多久?如同上述,趙老大是個對人對事「挑剔」的人,他不僅對外界挑剔,也對自己挑剔。他的餃子館自有一套標竿格局,如今店內天天提供十六種水餃、多樣風格特殊的小菜與砂鍋,店的名片上寫著「水餃文化在這裡展現」,免洗筷紙包裝上頭印著「全台灣最美味的水餃」。

 

  相對於一般餃子館的幾樣水餃,趙老大的店裡硬是開發出十六樣水餃,此種格局,可謂為「老大作風」。營業時間,趙慕嵩就坐在櫃檯,看看報紙、喝杯約翰走路,不時拿著帳單對著計算機敲打一番。乍看之下,真的和一般飲食店倨在櫃檯收帳的老先生沒啥兩樣。

 

  問他在餃子館可以觀察到什麼?他答道:「在小房間,社會百態一覽無遺。有精打細算的、自私的、虛偽搶著買單的…和跑社會新聞大同小異。」

 

創業成功鼓舞人心

 

  閱人無數的趙慕嵩,說自己的最要好朋友只有三五個。別看他多年來一直周旋在五光十色的社會圈,他說自己「非常珍惜時間」。所以只喜歡和珍惜時間、心靈一點通的人交朋友。

 

  餃子館距離高雄市著名的「城市光廊」不遠,店招牌寫著「退休記者,重新出發」。

 

  趙老大的水餃店不止賣水餃,也賣「希望」。趙慕嵩六十八歲創業的故事,鼓舞了許多灰心喪志的人。他說:「我總是活在希望中,不管別人看我是個什麼模樣。」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