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克巴》:揭露哥大毒梟千萬遺產藏叢林
2009年05月06日 08:51:19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大毒梟帕布羅·艾斯克巴(小圖)及其情人維吉尼亞·瓦樂喬

    哥倫比亞大毒梟帕布羅·艾斯克巴一度坐擁250億美元財產,名列《福布斯》雜志1989年度富豪榜第7位,但1993年44歲的艾斯克巴在一場槍戰中身亡後,他存在瑞士銀行的上百億資產已很難被取回。然而,艾斯克巴的兄弟羅伯托在一本新書中披露,艾斯克巴死前還曾將數千萬美元的巨額現鈔秘密藏在哥倫比亞的叢林中,如今這些現鈔仍躺在地下睡大覺!這一秘聞曝光後,立即在全球各地引發“尋寶熱潮”,而一批退役的英國前特種兵已組成一支裝備精良的“尋寶團”,準備冒險深入哥國叢林尋找這筆巨款下落!

  為偷運毒品自造潛艇

    據報道,這一秘聞是哥倫比亞大毒梟帕布羅·艾斯克巴的兄弟羅伯托在新書《艾斯克巴:全球最具勢力罪犯不曾說出的故事》中最新揭露的。

    據新書透露,哥倫比亞大毒梟艾斯克巴早在求學時期已開始偷竊墓碑並賣給走私商人,之後在麥德林街頭偷車,並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販賣可卡因,逐步建立龐大販毒集團。1982年艾斯克巴當選國會議員,勢力伸展至政壇,賄賂無數政府官員、法官和其他政客,並將威脅他的人殺死。在巔峰期的1989年,艾斯克巴控制全球80%可卡因市場。此後,艾斯克巴在哥倫比亞政府的遊說下主動自首,並被囚禁在豪華私人監獄。

    然而政府發現他繼續從事犯罪活動,並準備將他移送至另一監獄。艾斯克巴擔心被引渡往美國而逃走,1993年12月暴露行蹤的艾斯克巴與緝毒人員爆發槍戰,中槍身亡。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第1頁 第2頁 】 
哥倫比亞毒梟情婦講述鮮為人知生活(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9 09:46:16  



尤雅娜.古茲曼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對哥倫比亞毒梟的女人來說,誘人美貌和豐滿胸部,是她們進入地下可卡因王國的必備護照:在那裡,罩杯尺寸遠比智商指數重要。尤雅娜.古茲曼,曾給哥倫比亞最大毒梟魏爾伯.維勒拉當了8年情婦,享盡榮華富貴,更飽嘗黑幫頭目的暴虐乖張。直到維勒拉去年被擊斃,尤雅娜才重獲自由。日前她接受了美國CNN採訪,揭開鮮為人知的毒梟情婦的面紗。 

  “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價碼” 

  據信息時報報道,尤雅娜本是一名模特,19歲時認識了魏爾伯.維勒拉,對方告訴她自己經營牧場。尤雅娜當時沒有任何疑問,直到後來看見維勒拉的照片出現在通緝告示上,才得悉真相。維勒拉向尤雅娜求愛,用貴重的禮品作為“轟炸”。她還記得,維勒拉所送的第一件禮物是一隻勞力士手表,緊跟著是一隻卡地亞手表,然後是珠寶、高檔汽車和豪華公寓。沒過多久尤雅娜便把自己“出賣”了。“我感到,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價碼。” 

  “他的東西別人不能碰” 

  追求到手後,維勒拉將尤雅娜徹底據為己有。他禁止她拍照,不準她和其他男人參加聚會──儘管他本人有數不清的其他女人。“他妒忌心很重,他的東西別人不能碰、不能看,更不用說染指了。”尤雅娜說。 

  哥司法部門加緊對維勒拉的搜捕,尤雅娜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就很少了。但是,維勒拉總能知道她在什麼地方、和什麼人說過話。有一回,維勒拉醋意大發,派一個馬仔開槍擊中尤雅娜的腿部。尤雅娜後怕不已:“當時我覺得自己再也不能正常走路了。但另一方面,這顆子彈其實也可以要我的命。”尤雅娜痛恨自己因一時虛榮而失去自由,但她已經身不由己。 

  “他們會先送你去隆胸” 

  維勒拉曾經贊助尤雅娜參加選美比賽。組織者們承認,黑幫們把比賽看作尋覓新獵物的“牲畜市場”,有些黑幫頭目還會為自己的姘婦買下選美頭銜。一位做過隆胸手術的女演員在電視上露面之後,她收到了毒販的邀請。“一個做模特生意的人打電話給我,說有人從梅德林來,願意出7500美元與她共度良宵。”她說,“那些黑幫頭目所關心的只是你胸部有多大,如果他們想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送到整容醫院去打硅膠。但要打多大是他們決定的,絕不是你。” 

  哥最大毒梟魏爾伯.維勒拉 

  出生於1951年的魏爾伯.維勒拉,曾是哥倫比亞的一名警察,貪婪使他跌入毒品王國。多年來,他通過中美洲把成噸的可卡因送到美國和歐洲,被哥倫比亞政府懸賞500萬美元通緝。維勒拉最終死於非命,去年1月,一名企圖篡權的副手把他殺害。哥警方在墨西哥找到他的屍體,確認這名一代毒梟的死亡。 



【 第1頁 第2頁 】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西哥繳獲大毒梟槍支 上面鑲滿金銀寶石

 
2010年05月07日 07:19   來源:國際線上    
·美6年內難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
·鐵礦石季度定價 我成本增兩成
·希臘治安混亂 危及兩萬名華商
·國家經濟吸引力排名 中國居首
·美部長乘日本磁懸 為高鐵探路
·布朗宣佈九月辭職 促聯合組閣
·我投資澳礦企業恐遭"剪羊毛"?
·布朗辭職 卡梅倫任英國新首相
·<讀賣>頭版:日本的未來在中國
·英媒熱炒:中印企業"殖民英國"
·美信用評級機構5招"點石為金"
·A股"熊"冠全球 市值縮水3萬億

31支手槍上都鑲有金銀箔片和鑽石

  據《每日郵報》報道,墨西哥警方近日在突襲一個黑幫頭目的住所時,意外繳獲了一批鑲滿金銀寶石的槍支,這些“豪華”的武器為大家展示了大毒梟們怎樣揮霍他們的不義之財。

  在墨西哥西部一所住宅中發現的這些槍支包括奢侈豪華得令人目眩,31支手槍上都鑲有金銀箔片和鑽石,3支突擊步槍幾乎被金箔整個包裹起來。其中有一支手槍可謂設計獨特,槍上鑲嵌了成排的紅綠寶石和法拉利標誌。

  據悉,這些槍支都屬於“瓦倫西亞”黑幫頭目奧斯卡·奧蘭多·瓦倫西亞。美國總檢察長辦公室稱他是墨西哥勢力最大販毒集團“席納洛”毒品聯盟頭目的合夥人。

(責任編輯:景遠)

 共(6)頁 首 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末 頁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中生變身作家 校長搶寫序~佩服

  • 2010-05-11
  • 中國時報
  • 【李忠一/宜蘭報導】
 ▲宜蘭高中語文實驗班學生曾貴麟在校方資助下,出版《夢遊》一書,10日校方還為他舉辦新書發表會,就連校長也搶著為新書寫序。(李忠一攝)

 ▲宜蘭高中語文實驗班學生曾貴麟在校方資助下,出版《夢遊》一書,10日校方還為他舉辦新書發表會,就連校長也搶著為新書寫序。(李忠一攝)

 

     十八歲是許多學子面臨人生重要轉折的一年,宜蘭高中學生曾貴麟選擇在這年集結新詩、散文、小說等作品,命名《夢遊》出版,不僅校長搶著寫序,同學幫忙設計、編輯,學校更幫忙出七萬元印五百本書要送師生。昨日校方為曾生舉辦新書發表會,讓他在高中畢業前一圓作家夢。

     就讀宜蘭高中語文實驗班三年級的曾貴麟,高中三年曾獲北市青年金筆獎、海洋文學獎、台北詩歌節一行詩優選、蘭陽青年文學獎等獎項,舉凡小說、散文、新詩等文體都有獲獎,校內的宜中文藝獎更是得獎無數。

     被導師李溫良形容為高一木訥,高二敏銳,高三執著的曾貴麟,在新書發表會顯得相當害羞。他說,以《夢遊》作為書名,是因為夢看似與現實並無接軌,但夢卻與詩很像,「詩會帶給人家瘋狂,我想將這種感覺帶給大家」。

     剛開始寫作,曾貴麟的父母認為會影響課業,他只好偷偷寫作,直到家人出現在某次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中,曾貴麟才知道家人已經釋懷了。早上八時前,曾貴麟如果還沒出現在班上,同學就知道「他一定又在熬夜寫作了」。文學獎投稿的旺季,一周內還會熬夜兩、三天。

     曾貴麟說:「寫作對我而言,存在每次呼吸之中。」作品愈來愈多後,曾貴麟有集結成冊的念頭,

     吳清鏞表示,現在要孩子寫作已經很難,曾貴麟不但能寫,還獲得許多文學獎,學校經費再怎麼不足也要幫忙出,更希望再有學生寫書,為自己也為學校寫下榮耀與歷史。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鲁豫有约

百科名片

《鲁豫有约》
鲁豫有约》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凤凰卫视於1998年开播,后进入中国大陆电视,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播出,2008年湖南卫视购买中国大陆区独播版权并与4月14日开始播出。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登陆安徽卫视,每周一到周五的晚间21:27分播出。

目录[隐藏]

简介
播出平台
主持人简介及节目荣誉
媒体评论
雷语摘录
访谈嘉宾



简介

  
 一段段窝心的真情,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千万次殷切回响,打造《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鲁豫觉得采访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最大的益处是获得心态上的平和。她最深的感触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事可以吓倒谁或难倒谁。而女人也正是因为这些坚强而显得更美丽
  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播出平台

  2005年开始节目改成日播,播出平台也由凤凰卫视中文扩大到国内省级电视台。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进驻湖南卫视。《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播出以后,之前卖给的所有地面频道将会停止播出。
  2009年9月24日,获悉该节目将从下周一开始遭遇调整,改为每天的中午一点多播出。关于《说出你的故事》退出黄金档的安排,湖南卫视的官方解释是“根据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晚上18:30到23:00要全部播出高清节目,而《说出你的故事》在技术上并不兼容高清播出的要求。”
  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开始在安徽卫视周一至周五每晚9:27播出,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凤凰卫视中文台
  
首播:周一至周五 10:05-11:00
  周六 16:40-17:3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1:20-02:15
  周日 21:35-22:30
  安徽卫视
  周一至周五每晚9:27播出
  湖南卫视
  
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四21:15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团队携手湖南卫视,为全国观众奉上全新改版的《快乐心灵-说出你的故事》。以“抚慰”和“帮助”为要旨,从心灵出发,自我改善,为那些受到心灵折磨的人群开掘了一个出气孔。
  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
  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22:00 鲁豫和她的朋友们

主持人简介及节目荣誉

  姓名:陈鲁豫

  籍贯:河南周口
  学历: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88级(1993年毕业)
  星座:双子座
  座右铭:全力以赴,尽力而为
  身高:163cm
  工作经历
  凤凰卫视中文台《音乐无限
  《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
  《凤凰早班车
  《戴安娜王妃葬礼直播》即时旁述
  《一点两岸三地谈》
  《VIP会客室》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2000年,曾选为《新周刊》主办的、由观众投票评选的“2000年度最佳女主持”
  来自北京,主修国际新闻的陈鲁豫经常以流利的英语采访政界、企业及社会焦点人物。她从主持音乐节目《音乐无限》开始,到《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VIP会客室》以及为她量身订做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等一连串节目,鲁豫以人情味成功开创亲切形象,使她主持的《凤凰早班车》深受观众欢迎。
  在《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中,她曾访问过的名人包括现任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奥运长跑金牌得主王军霞、著名诗人汪国真、国际巨星成龙 球星姚明,香港特区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以及偶像小天王谢霆锋等知名人物。此节目在凤凰网的「2002年凤凰卫视十大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中,获选第二名。
  另外在重大的新闻直播节目中,例如《香港回归》、《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也充分发挥了她在国际新闻方面的才华。2000年,她更当选为《2000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女主持人。2001年当选为“最佳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鲁豫有约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
目”。主持人陈鲁豫以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的排行榜上。又于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夺取“年度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两项大奖,锋头一时无二。
  2007年3月5日,一篇名为《陈鲁豫:中国的“奥普拉”》的文章出现在CNN网站的页面上,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给了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并对她坚持了五年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但即便如此,鲁豫也不敢称成功,只是称自己是“取得了一些小成绩的主持人”,因为“成就和成功都是太大了”。

媒体评论

  评论:变形能否金刚 《鲁豫有约》还会几次转身(新浪网评论)
  《说出你的故事—鲁豫有约》
  关于凤凰卫视名牌节目《鲁豫有约》登陆湖南卫视的消息众说纷纭,有猜测、有观望。各色人等在做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解读,俨然这事儿成了一个事件。一档电视栏目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是否能在湖南卫视持续走高,还是中途熄火,
  众说纷纭中的淡定出场
  原本以为:《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的登场会有些特别动作,结果却是本本分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冷静,鲁豫那好几年没变的发型一如既往,访谈风格依然清新恬淡,从这次不刻意的亮相看,倒也体现了一个名牌节目的自信和淡定。
  要说变化,从第一期节目选择《奋斗》剧组来看,是有些迎合湖南卫视年轻收视群体的考虑。另外,节目名称特意加入了快乐心灵四字,想必是一贯注重品牌建设的湖南卫视刻意让《鲁豫有约》也打上了快乐标签。
  没有出奇制胜,倒是让《奋斗》剧组捡了个大便宜,湖南卫视、黄金时间、首次亮相,让春节后在卫视台热播的《奋斗》又热了一把,不知道石康是否会趁热打铁,因此而加快《奋斗3》的创作步伐。
  葫芦里究竟会是什么药?
  掰指算来,《鲁豫有约》已经走过六年,当年在坐拥两岸三地拥有世界华人关注的平台上,用过往历史人物的沉浮打造出一个锁定高端人群的品牌节目,三年之后,看《鲁豫有约》不仅可以看凤凰卫视,还可以在一些地方台看到,而且是每天一期,这样的变化曾经让业内人士为之侧目。把一个非资讯类的谈话节目办成如此高密度的日播节目,能走多远的质疑声由强至弱,《鲁豫有约》以它的随机应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从历史人物到平民草根,鲁豫让自己的亲和力扩散到了更广泛的人群中。再过三年,已是2008,《鲁豫有约》又变了,除了镇守凤凰卫视的全球华人平台之外,还与内地最受关注最具活力的卫视台湖南卫视携手合作,这样的覆盖力会吸引多少观众的注意和多少嘉宾的追捧,我们不得而知。
  要问《鲁豫有约》葫芦里究竟卖了什么药,我看只有野心二字可以概括。鲁豫要做中国的奥普拉·温弗瑞,《鲁豫有约》也一定是将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的《奥普拉秀》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外来和尚是否水土不服?
  2008年,湖南卫视提出娱乐品牌高端化的口号,从传闻中即将开播的午夜清谈节目《零点锋云》到引进长达45分钟的《鲁豫有约》,也体现了湖南卫视的野心,他们已不满足目前已受观众肯定的第一娱乐品牌,而是要寻求一次华丽的转身,要向说他们庸俗的人证明:湖南卫视既能把娱乐做到极致,也能玩转高端。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外来的和尚是否会水土不服?双方的合作又能否有足够的包容度?《鲁豫有约》又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第二次华丽转身,成为一个经受市场考验的变形金刚?
  在品牌号召的年代,中国电视屏幕上的品牌节目却伐善可陈,是电视人的急功近利?还是急功近利的市场使然?或许给出最终答案的还是观众手中的遥控器。看看已经走入第七个年头的《鲁豫有约》,应变之道的发扬光大或许是一个可以让它常葆青春的不二法则。

雷语摘录

  张朝阳篇
  张朝阳说他坐在飞机上看着夜空,看着月亮,很感慨……陈鲁豫打断他的话,惊诧地反问:“飞机上怎么会看到月亮?”张朝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连忙用手比划,结结巴巴地说:“有……有……有那个窗户。”
  陈鲁豫做恍然大悟状:“哦,对,靠窗的位子可以看到月亮。”
  范伟篇
  陈鲁豫:你太太的名字跟一个港姐是一样的。
  范伟:是。(笑)
  陈鲁豫:是吧?
  范伟:对。(再笑)
  陈鲁豫:长得也那么漂亮?
  范伟:我没见过那港姐。(憨笑)
  陈鲁豫:那港姐挺漂亮的。
  范伟:我没见过,没法比较。(笑)
  陈鲁豫:那港姐挺漂亮的。
  范伟:哦。(都懒得回话了)
  陈鲁豫:真是一模一样的名字。
  范伟:……
  贫困儿童篇
  陈鲁豫问那些小孩平时都吃什么,小孩子说吃青菜什么的。
  陈鲁豫又问:“吃肉吗?”小孩子答:“不经常吃。”陈鲁豫很惊讶地问:“为什么?肉不好吃吗?”淳朴的孩子很老实地回答:“不是,因为没钱……”
  某男人篇
  男人:“我当时睡着了……”陈鲁豫马上打断他的话,追问:“你怎么知道你睡着了?”男人很苦恼地想了很久,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某大爷篇
  采访一位大爷,节目快结束时,陈鲁豫说:“祝您活到120岁!”大爷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谢谢啊。”陈鲁豫马上接了一句:“我开玩笑的。”
  未中彩票篇
  采访一个男人,他坚持买了很多年彩票,但都未中500万,男人说:“我都有过跳楼地想法!”陈鲁豫很淡定地问:“那后来你跳了吗?”全场都跟见鬼一样看着这个倒霉的男人。
  双胞胎篇
  采访一对双胞胎姐妹,妹妹说:“我们小时候很调皮,奶奶喂我们吃饭,我们就围着她转来转去,结果奶奶老是只喂了姐姐,我就经常没吃到,奶奶都没发现她错了。”
  现场观众大笑,陈鲁豫很疑惑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妹妹回答:“因为奶奶被转昏了,分不清我们的长相。”陈鲁豫接着问:“那她为什么分不清你们的长相呢?”妹妹用非常无奈的口气说:“因为我们是双胞胎呀!”陈鲁豫居然还不死心,接着问:“那为什么你们是双胞胎,她就分不清呢?[1]

访谈嘉宾

  2002年1月5日采访毛阿敏是《鲁豫有约》第一期节目。 采访鲁豫有约过的部分嘉宾:
  被鲁豫有约采访过的部分嘉宾:
  王杰
  蔡依林
  周星驰
  谢霆锋
  陈坤
  周华健
  韩庚
  刘德华
  陈佩斯
  林俊杰
  俞灏明
  何炅
  成龙
  张学友
  蔡康永
  刘德华
  林心如
  周杰伦
  王宝强
  赵薇
  沈殿霞
  潘玮柏
  罗志祥
  陈国坤
  李宇春
  于丹
  张杰
  刘谦
  飞轮海
  姚明
  易建联
  肖恩.巴蒂尔
  李连杰
  古巨基
  苏有朋
  张柏芝
  张靓颖
  王家卫
  范晓萱
  黄晓明
  梁咏琪
  黄秋生
  胡军
  张惠妹
  许飞
  阳蕾
  赵本山
  罗大佑
  陈楚生
  冯小刚
  黄磊
  陈好
  容祖儿
  莫文蔚
  雪村
  厉娜
  徐静蕾
  任贤齐
  陶喆
  刘烨
  梁静茹
  伊能静
  阿牛
  许巍
  陈宝国
  羽泉
  李湘
  余秋雨
  田亮
  叶一茜
  费翔
  尚雯婕
  光良
  SHE
  周正龙
  杨丽萍
  郭德纲
  易中天
  武林外传
  吴孟达
  唐骏
  吴镇宇
  胡歌
  SKY(李晓峰)
  米勒
  韩寒
  郭敬明
  张丰毅
  画皮
  梅兰芳剧组
  中国体操男团
  冼东妹
  李小鹏
  赵忠祥
  Super Junior-M
  朗朗
  范冰冰
  吴宇森
  谢娜
  范伟
  孙俪 邓超
  明道
  09年快乐女声10强
  许晴
  1699·桃花扇
  张翰
  郑爽
  魏晨
  朱梓骁
  一起来看流星雨
  夜幕下的哈尔滨
  李灵(中央电视台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1.《鲁豫有约》官方网站http://phtv.ifeng.com/program/lyyy/

2.《鲁豫有约》高清欣赏:http://8tvcc.blog.163.com/edit/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檢察官,你毀了一個母親節 ~強烈抗議 請眾網友一起來支持 我強烈抗議抗爭

◎ 林雪莉

母親節前夕,一位母親以死控訴司法,用生命祈求司法正義早日到來。在犧牲了一位母親之後呢?桃園縣政府說社工有通報自殺防治中心,安排假日過後訪視。主管自殺防治中心的衛生局長說,依標準作業程序,接到通報後七天內,不包含例假日,由社工對個案做訪視,這次縮短到三天內。又是「依法行政」下慢一步的悲劇。但真正令人心寒的是,事件的關鍵人物「檢察官」!

這位檢察官沒有感到遺憾或抱歉,只有辯解再辯解。尤其檢方竟然採信被告說詞,認為小六女生謊報年齡且是主動邀約,結果檢察官以「不起訴處分」簽結這件性侵未成年少女案。同樣身為一個女兒的母親,筆者實在無法認同,更是感到恐懼,到底「誰能保護她?」

筆者要質疑的是,檢察官顧及被害人的權益了嗎?是不是以個人偏頗觀感作判斷?若是性侵未成年少女,都可以不被起訴,意味明文法令再也保護不了我們的未成年孩子,難道要乾脆廢了刑法第二二七條「與幼童性交罪」?

描述檢察官故事的日劇「HERO」,其中有一橋段,一位沒有犯罪的少年因媒體報導不實與警察不願認錯,導致壓力太大而跳樓自殺,男主角激動的對警察說:「正因為我們(警察、檢察官、媒體)做的是可以輕易奪人性命的工作,因此更需要謹慎小心,不能隨便定罪。」但是台灣有些檢察官卻是濫權起訴,或瀆職不起訴,最後犧牲無辜的人民。

在失去一位母親之後,誰來保護她?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

(作者業商,台北內湖區民)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RainDog - 美女檢察官

 

  • Jan 01 Fri 2010 14:02
  • 美女檢察官

  • 雨宮舞子.jpg


    既然上一篇介紹了幾位美女法官
    順便也把美女檢察官的部份整理一下:


    1. 板橋地檢署檢察官簡美惠

    簡美惠.jpg


    在色情三溫暖業者口中,
    簡美惠檢察官被形容為「鬼見愁」;
    業者只要聽到她的名號,
    就會感到頭疼。

    也因為
    簡美惠在打擊犯罪方面的優異表現,
    盧筱筠 (下文會提到) 檢察官之後,
    在2009年獲選為
    「十大傑出青年」

     



    2.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蔡佳玲


    蔡佳玲.jpg


    司法官訓練所第三十八期結業的蔡佳玲 (三十四歲),
    除外型搶眼、皮膚雪白有「美女檢察官」稱號外,
    還因偵辦太平洋集團涉及SOGO百貨利益輸送弊案,
    而聲名大噪。



    3. 台北地檢署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盧筱筠

    盧筱筠.jpg


    40歲的盧筱筠是司法官訓練所三十五期畢業,
    曾偵辦過陸軍總部軍購弊案、前監察院長陳履安違反《證交法》,
    以及王又曾力霸掏空案等重大貪瀆案;
    也由於盧檢獨力完成二百零二具大園空難屍體相驗
    獲選為2004年「十大傑出青年」。

    盧筱筠.jpg


    因為盧筱筠美貌中帶有司法威嚴的女性檢察官特質,
    也曾被法務部相中,
    成為查賄廣告的代言人。



    4.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盧姿如


    盧姿如.jpg


    34歲 (1976╱08╱18)的盧姿如檢察官,
    因偵辦楊宗緯偽造身分證案而轟動一時。

    盧姿如.jpg


    連王偉忠都曾小聲地問大安分局偵查隊長吳進財:
    「檢察官都像她這麼漂亮嗎?」

    盧姿如.jpg  


    盧檢政大新聞系畢業後,
    先到中廣及 TVBS 新聞部上班,
    靠著流利的外語能力及豐富知識,
    考取東吳大學法律系碩乙班;

    盧姿如.jpg


    畢業後以司法官考試全國第2名,
    律師考試全國前20名的優異成績考上律師及司法官,
    在「理律事務所」磨了一陣後,
    現是台北地檢署栽培的新秀。

    盧姿如.jpg

    盧姿如.jpg



    5.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張安箴

    張安箴.jpg
    (photp from 小女檢的地檢署求生記)


    三十九歲的張安箴身高約一百六十公分,
    外型亮麗出眾,
    是媒體界公認的美女檢察官。

    2008年曾因遭到上級長官關說,
    憤怒至極的張安箴立即在自己的部落格上,
    以「特權關說風暴」為題,
    三度貼文痛罵不當干預,
    獲得網友的支持與肯定。



    6. 台中地檢署美女檢察官陳仕蘭

    陳仕蘭.jpg


    《海角七号》中的恆春郡海角七番地,
    是陳仕蘭檢察官的外公家,
    她從小都在這棟古厝度過寒暑假。



    7. 高雄地檢署檢察官李宛凌

    李宛凌.jpg


    李宛凌檢察官是高雄地檢署的緝毒女王
    曾指揮調查局幹員,
    與美國緝毒署合作破獲台灣史上最大宗K他命走私。



    8.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玉萍

    陳玉萍.jpg



    看似柔弱卻嫉惡如仇的陳玉萍檢察官自幼家境困苦,
    她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從開南高職補校一路苦讀考上文化法律系及研究所,
    最後高中司法官。
    母親早逝的她,
    永遠在辦公桌最醒目的地方放著母親的照片。

    陳玉萍沒有檢察官架子,
    面對鏡頭還會像個小女孩一樣,
    害羞到滿臉漲紅,

    但她辦案時霸氣十足,
    曾因太投入在辦公室累倒送醫。
    之前辦羅福助的案子,
    更讓人對她不畏權勢、打擊犯罪的執著深感敬佩。



    9.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吳曉婷

    吳曉婷.jpg


    吳曉婷檢察官,
    是國內唯一擁有中華民國瑜伽協會核發瑜伽證照,
    並開班授徒的司法官。


    【相關文章】
    美女法官

    分享: MURMUR facebook PLURK twitter Del.icio.us

    RainDog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33) 引用(1) 人氣(29963)

    ▲top

    open trackbacks list 引用列表 (1)
    #1 by Leo日誌 於 2 January, 2010 10:47

    美女檢察察官</a>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加油槍自動進位 綠委批中油一年A一億多~強烈抗議

    更新日期:2010/05/11 15:05  

    中油宣布本週油價降價兩毛,不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發現,中油的加油機上,雖然每公升的標價都有小數點,但金額的部分卻會「無條件自動進位」,陳亭妃質疑,中油靠著民眾這種不在意一角兩角的心態,光是去年一整年,就A走了1億5千多萬元。陳亭妃認為,中油應該調降油價,將A走的錢回饋給消費者,並且檢討現有的加油機標示和計價方式。(李人岳報導)

     

    中油宣布本週油價降價兩毛,不過立委陳亭妃質疑,中油調降油價時算得很精,但其實不斷A百姓的錢。陳亭妃指出,中油的加油機上,雖然每公升的標價都有小數點,但金額的部分卻會「無條件自動進位」,以九二無鉛為例,如果每公升29.8元,加了3公升應該是89.4元,但中油卻自動進位算成90元,等於是A了6角。陳亭妃質疑,中油靠著民眾這種不在意一毛兩毛的心態,光是98年一整年,就A走了1億5千多萬元。

     

    陳亭妃指出,中油應該調降油價,將A走的錢回饋給消費者,並且檢討現有的加油機標示方式和計價方式,讓消費者了解所有資訊,有所選擇。陳亭妃認為,中優應該全面檢討現有的機制,不應該讓人民的錢白白被坑。尤其應該檢討現有單價計算方式,既然市面上的消費已經很少使用小數點,中油應該檢討為什麼還繼續使用小數點。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 > 新聞 > 社會新聞

    台灣「乞丐囝仔」賴東進紅透曼谷,曼谷郵報以整版介紹賴東進的奮鬥路程,鼓勵泰國民眾奮發向上。 中央社

    台灣「乞丐囝仔」賴東進紅到泰國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二十二日專電)台灣「乞丐囝仔」紅到泰國。泰國英文報曼谷郵報,今天在「展望版」的頭版以整版方式刊登「乞丐囝仔」賴東進成功的故事,以此激勵泰國讀者奮發向上,向賴東進永不向人生低頭的精神學習。

    曼谷郵報以走「走出逆境」為題,對賴東進的奮鬥人生做了一整版的報導;在報導中指出,賴東進出身自乞丐家庭,雙親都是乞丐,但賴東進努力工作,為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寫下了新的一頁,克服了許多的困難,並將他的故事寫成書「乞丐囝仔」,同時並在一九九九年贏得台灣的十大傑出青年獎。

    賴東進的「乞丐囝仔」,去年正式翻譯為泰文版,而賴東進本人也親自前來曼谷,為「乞丐囝仔」一書進行宣傳,隨後在泰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很快的超越了「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目前並且已經印製第二版,在泰國社會也造成相當大的迴響。

    賴東進的「乞丐囝仔」已經被翻譯為泰文、日文、簡體中文等多種語言版本。

    曼谷郵報的專訪認為,賴東進內在的慾望是推進他成功的關鍵,也是賴東進勇於與命運挑戰的推力,賴東進的努力,增加了改善生活的機會,並且在多年後,成功的在一家工廠步步高昇,讓家人過更好的日子。

    雖然賴東進也自認為他的人生充滿了不公平,但是賴東進並未因此怨天尤人,因為賴東進深信,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賴東進強調,人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7/22/2006 1:25:29 PM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氓教授-林建隆
    【走出幽暗鐵窗‧跨越生命鐐銬】

    圖片:流氓教授-林建隆  林建隆,1956年生,是基隆月眉山一個礦工的兒子,從小在麻將中學中文,在牌九裡懂算術,從梭哈上的AJQK認識英文。十八歲時開設賭場,卻在廿三歲那年被以「流氓」名義移送警備總部管訓,半年後轉送台北監獄,執行「殺人未遂」五年徒刑。肉體在遭受巨大折磨時,心靈卻開始昂揚,徹底清醒在人生最幽暗的鐵窗裡,他思考自我的存在,抱著詩的浮木,攀著知識的長梯,並努力尋找未來的人生方向-鐵窗外仍有陽光。
    圖片:流氓教授-林建隆  坐監期間在獄中宏德補校就讀,徹夜躲在臭氣薰天的廁所裡讀書,並尋求報考大學的機會,三年後假釋,被遣返警備總部繼續管訓,後在管訓隊考取東吳大學英文系,仍逃不過被羈押的命運,他雖然孤獨又卑微,卻永不屈服,憑著驚人的毅力,獲准唸完了大學,並赴美榮獲密西根大學英美文學博士。一九九二年返回母校東吳大學任教迄今。
      曾經自我比喻為蛆的他,雖然在糞堆裡掙扎,卻仍有夢,夢想考上大學,夢想成為詩人,如今他都做到了,而回首前塵,只有他寫詩的筆和生命故事-才能道出他內心的感觸。曾獲T.otto Nall文學創作獎、陳秀喜詩獎。已出版六本個人詩集:《林建隆詩集》、《菅芒花的春天詩歌集》、《林建隆俳句集》、《生活俳句》、《鐵窗的眼睛》、《動物新世紀》,另出版三本學院詩人合集,並主編《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詩集》。

    圖片:返回前一頁

     
    流氓教授林建隆
    作者/潘秋文‧整理/廖怡君


    他曾經當過流氓,曾經開過賭場,曾經被警備總部抓去管訓。而後,他在牢獄中發現了生命的哲理,從此生命大逆轉,成為台灣當代傑出詩人之一,現在更在大學裡面擔任教授。

    他是人稱「流氓教授」的林建隆。

    「從黑暗中走出來的人,最懂得光明的可貴。」一位日本作家曾這麼說,而我們在林建隆身上看見了。

    生長於礦區與流氓窟

    小時候的林建隆,住在基隆月眉山,那是一個流氓聚集的礦區。林建隆笑稱礦區生活習性有三大特點:性、酗酒與賭博。他進一步解釋說,在礦區裡的礦工,每天面對的就是跟死神搏鬥,從礦坑出來一次,就等於一次可怕的經歷。所以,他們從事刺激性的活動,刺激性的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忘掉死亡的陰影。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當然也驍勇好賭。他說:「礦區的父母也知道打架賭博是不好的行為,之所以縱容,是因為對他們而言,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是一種生存的方式。」

    十七少年進入賭場體系

    林建隆著有《流氓教授》一書,記錄了自己生命轉變的過程。黃國有/攝影

    國中畢業後,林建隆就沒有再升學。回顧當年家境的情況,家裡只有九坪的大小,卻住了十二口人,不用家人趕,他也覺得自己該離家了。可是,一個國中畢業的學生能做什麼呢?在那樣的環境裡,所熟悉的也只是賭場而已,因此他很自然而然地進入賭場體系。從十七歲到二十三歲,整整七年的時間獨立經營賭場。

    回想起當年開賭場的經驗,他認為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他說:「進入賭場體系,從道德上法律上來講,很不好。可是十六七歲的少年有機會跟經驗豐富的江湖人物混在一起,我的成長速度是飛快的,所以我不完全否定過去的歲月,那時跟同齡的孩子比起來,他們哪有這樣的成長機會,雖然這樣講會受到道德上的批判,但是誰能夠否定我在那段歲月飛快的成長速度呢!」

    求學生活盡在鐵牢內

    「我國中時把學校當監獄,到了監獄,卻把監獄當學校!」林建隆自嘲的說。這句話也說明了他在監獄裡是多麼認真的在求學。在獄中,由於時間非常的多,讓他有機會靜下來思考,究竟生命的意義為何?

    「我生命中開始出現第一個問號,因為當時管訓隊裡是任何文字都禁絕的,只有蔣公遺訓可以看。其中一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命的意義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命』;如果沒有增進人類全體之生命,那我們的生命豈不是完全沒有意義?」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他的心中,讓他從此拼命找哲學的書來看,從西方的梭羅到愛默生,從東方的老莊到佛學。

    獄中悟出真我

    「那年我在鐵窗內,為自己撿骨時,發現了詩。」林建隆在他的詩作「鐵窗的眼睛」裡描繪他在獄中發現詩的心情。看了許多哲學書籍後,他發現所有的哲學皆有個共通點,就是教人如何分辨「真我」與「假我」。獄中的他開始回想起自己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二年級,在書報攤偷讀報紙副刊中刊載詩篇的美好回憶,他發現那四年真的是非常純潔、真誠而美麗的日子。他明白,那段讀詩的生活才是他生命中的「真我」,從此他在獄中立誓,要將那顆真我的心找回來。直到現在,詩跟哲學都是他擺脫「假我」,追求「真我」安身立命的所在。即使是在獄中「宏德補校」準備考大學時,他也不是懷著求取功名的慾,而是懷著要去求取智慧的心。談到詩,外表粗獷的林建隆,眼神充滿了溫和,足見詩的確改變了他的生命,讓他在人生的荒漠中找到甘泉。

    如果林建隆的人生中有一條分水嶺,分水嶺的前半段,是他當流氓開賭場混江湖的「假我」歲月,分水嶺的後半段,則是他當教授寫詩文、學哲學的「真我」生涯。林建隆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人生階段裡,真正認清哪一個我是「假我」,哪一個我是「真我」,教育的目的也當如是吧!

     

    (本文取材自《康軒教育網》)

    圖片來源:聯合知識庫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殺手到牧師

    本刊記者 江華 實習生 沈亮

    2004-07-14 08:59:58

      2004年6月北大哲學系博士班學生呂代豪与一位校工親切交談,昔日的殺手已經變成牧師。  攝影/婁林偉

      2004年6月28日,北大哲學系和宗教系的院子里,呂代豪謙恭地向他的博士班老師問好。

      呂代豪,從少年到青年,從斗狠打架到加入台灣最臭名昭著的黑社會竹聯幫,砍人、開賭場、偷盜、勒索、敲詐、開應召女郎站,日進斗金。

      他連續入獄,越獄,台灣30所監獄他呆過14所,前后共被判處有期徒刑38年。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曾經無惡不作的人,后來成了美國教育學博士、神學博士。“我正在清洗掉手上的鮮血,這需要我一生的時間。”目前正在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的呂代豪說。

      從強盜到傳道,從流氓到牧師,今年50歲的呂代豪的經歷完整地記錄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自傳《收刀入鞘》里,目前,這本書的改編權已被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買走。

      他模擬昔日用刀、槍殺戮的動作細節——讓人強烈感到從他身上滲到空气里的殺气,殘忍的影子時常從他祥和的臉上一閃而過。

      第一滴血

      1976年逃亡時所收藏之刀械

      1960年代末,台灣新竹。

      台灣三重中學初中學生呂代豪站在池塘邊。身后跟著十几個兄弟。

      他歪了歪腦袋和嘴角,一個提著彈簧槍的護衛立即跳進池塘,舉起槍指向池塘中惟一一個孩子——帶鋒利鐵尖的標槍,射進了孩子的喉嚨。

      呂代豪游泳要清場的。這個不明就里剛搬來的孩子不走——他為呂代豪玩樂付出了代价。

      第一滴血,奠定了他在眷村孩子心中的老大形象。少年呂代豪,擁有一個三四十人的幫派“虎威幫”。

      1954年8月,呂代豪出生台灣“眷村”。從大陸來到這里的國民党軍人,紛紛再次成家;父親呂國英斷絕了回到湖北老家的夢想,娶妻生子。

      呂父是黃埔軍校第19期學員。父親駐扎在金門等地隨時准備“反攻大陸”,和儿子接触很少。嚴厲的父親用暴力讓他背誦了大量古文和詩歌,但家庭教育不當卻帶給呂代豪人格缺陷。

      呂母是當時最大華人幫派洪門的“四大姐”之一。呂母天天在家開賭場,對呂极端放任;呂拿到母親給的錢買糖果,這些糖果足夠讓他成為孩子王。當呂代豪与伙伴打架失敗回家哭訴時,母親對他說:“打贏了回來,輸了就別回來。”

      “整個青少年時代,我內心的暴力都在悄悄滋長。”呂代豪說。小學畢業后,呂家遷到台北市五股鄉。“這段時間,是我真正學坏的開始。”

      呂代豪用拳頭制服所有看不順眼的人。呂被學校開除,不論父親如何求情,學校大門緊閉。

      初中畢業時,父親將呂代豪送進台灣鳳山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希望軍營能管好他。

      在軍校呂以凶狠聞名,在預備班二年級,他獲得了跆拳道黑帶二段。拳擊比賽獲得“全國大專運動會”丙級冠軍。

      在學校,呂代豪成為人人懼怕的人,路人仰視,但他在操場上看到的一群人卻對他視而不見。他們圍成一個圈,默念《圣經》。呂感到他們可笑:《圣經》能比拳頭更重要嗎?

      1971年,在軍校的一次斗毆中,他致人重傷,盡管當時伯父是高雄“要塞”駐軍司令,軍校仍把他開除。呂再次轉學至東山中學。

      這里是他學生生涯的終點。

      軍校二年級,十六歲

      誰殺了那個人?

      1972年,台北市木柵私立東山高中二年級學生呂代豪,18歲。

      台灣經濟日漸繁榮,黑社會勢力逐漸擴大,幫派層出,爭奪地盤的刀光劍影不停歇地在台北市閃著冷光。

      台灣政治大學旁一間餐廳,外省幫派老大正在和呂代豪商議一場決斗——為獲得收取商戶保護費,外省幫和本地幫的械斗,他們多次敗北,原因在于人少、武器少。

      黑幫“顧問”呂代豪出計,砍來五六米長的竹子,削尖一頭,讓10個殺手練習刺向敵人頭部、胸腹部、腿部——軍校技術派上用場。

      談判前一天,呂代豪帶人到談判地點將竹子淺淺地埋在草地上,隱藏起來。

      第二天晚上,談判不到10分鐘便告破裂。雙方開始刀槍相見。呂代豪迅速指揮殺手們拉出竹竿,10人排成橫隊,一步步向前沖刺。

      對方几乎沒有看清長長的東西是什么,伴隨著陣陣哀號,一撥接著一撥倒在地上。呂代豪的“竹計”開始奏效,長長的竹槍能制敵于數米之外。

      呂代豪拿出自己的武士刀,見人就砍,渾身沾滿了鮮血。直到警車呼嘯而至。

      第二天,呂代豪找來報紙一看:《木柵政大涼亭大血案》,副標題:五六人被砍重傷,生命垂危,主嫌犯在逃,數人被捕。

      “逃跑后看著自己的血衣,像從屠宰場出來一樣。我几乎沒有看完報道,就已經清楚了未來的命運。”

      “那個死去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我殺死的。但殘酷殺戮是我的計划。”呂代豪說。

      呂代豪离開學校,開始逃亡。從此他再也沒有机會進入教育体制下求學,只能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不需要一技之長,只需要刀槍和殘酷。

      呂代豪加入了真正的黑社會台北飛鷹幫。不久進入了著名的竹聯幫。

      竹聯幫分天堂、地堂、總堂,呂在總堂,屬于鳥字輩,是“白鳥”,職務是護法,懲罰幫內違背幫規的人。呂代豪不久接受了黑幫討要賭債的工作,這給他帶來滾滾財源。

      一次,呂代豪到一個賭徒家要債,開始“文質彬彬”,事主仍然不肯還賬,要求拖延,呂慢慢起身,致謝。走到門口突然折回來。他坐在事主對面說,回去不好交代,要拿點“禮物”回去好說話。話音未落,從馬靴里掏出的短刀,已扎在事主的大腿上。

      血,濺了出來。錢,當天要了回來。

      從此屢試不爽。“我對施暴的后果充滿了喜悅。”呂代豪說。

      在警方的行動中,賭場被搗毀。之后,他向台灣南部走去,順便干起了偷車的行當。

      在台中,呂代豪被警察發現,他逃脫了追捕。但在回到台北的第三天,在家中落网。此時,离木柵血案6個月。

      經過法庭審理,保釋在外等待木柵案判決結果的時候,呂代豪又大鬧酒樓,以傷害罪和毀損罪關押。

      1973年10月1日,呂代豪兩案合并,判處徒刑一年兩個月,送台北監獄執行。這一年他19歲。

      500封少女來信改變著呂代豪,但呂代豪回信仍怀念擁有日本武士刀的時光

      2003年全家福(左一為夫人陳筱玲)

      重入江湖

      在監獄,呂代豪遇到犯罪在押的兩個美國人,這是他許久以后人生潛在的轉折點。他向兩名美國人學習英語。希望通過語言,幫他成為國際殺手——他要到世界各地殺人,獲取豪華体面的生活。

      他發狠地練習跆拳道,學習英文日文,一心偷渡,圓自己的殺手之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英語教材是教人向善的《圣經》。

      1974年7月,呂代豪出獄。第一件事是完成偷渡的夢想,但因和黑社會老板糾紛而被告發再次入獄。呂被押送到台灣著名的監獄——綠島,完成為期5年的管訓。

      1976年初,陳筱玲,一位大學一年級女生,呂代豪高中同學的妹妹突然給他一封信。呂感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關怀他。他立即給這名少女寫信,寄了一張自制的明信片。套用《圣經》的話說:“一個罪人悔改,神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喜歡。”

      口是心非的呂,開始了和一個女孩子的交往。女孩子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呂從姑娘的信中發現,她試圖用上帝感化他。半年后,呂代豪從綠島轉送至台東監獄。筱玲雷打不動的來信,也抑制不住他桀驁不馴的心。和陳筱玲的通信,只是滿足他在監牢外有女孩子等候的虛榮而已。

      呂代豪的刑期還有三年,他有些焦急,開始計划越獄。

      1976年7月24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呂代豪躲過探照燈和机槍,逃离監獄。

      身后一個連的駐軍追赶。呂代豪不停地奔跑。卑南溪水暴漲,在身后的槍聲中,呂毫不猶豫地跳進河里。

      太陽出來時,呂被洪水帶到了外海,趴在大樹上漂浮的他發現鯊魚在他身邊游弋。

      “此刻我產生了人生的第一次恐懼。”呂代豪躲避著追捕和山民的警惕,穿越中央山脈,潛往台北。

      陳筱玲的信沒有了收件人,到台北的呂給陳電話說:“我越獄了。我要偷渡。”陳筱玲的教化失敗。但沒有告發。

      偷渡需要巨大的費用,呂代豪重入江湖。

      呂最多的時候擁有美國、意大利的名牌手槍6把。甚至他還擁有黑道上為數不多的狙擊步槍。他擁槍自重,那把狙擊步槍,給他帶來了滾滾財源。

      此時,呂代豪叫要債為“借錢”。“我誰也不信任,只信任子彈——扣扳机的時候它就是我自己。”呂說。

      “肥羊”,呂代豪這樣稱呼有錢但“不道德”的富人。

      助手給呂代豪“肥羊”准确的出入時間,呂代豪通常選擇一個肥羊家附近的制高點,從容地裝填子彈,瞄准射擊。

      呂代豪只打別人的屁股。他喜歡在300米開外,從瞄准鏡看子彈讓屁股開花。

      隨后,50万或者100万台幣,就會送給呂代豪,肥羊總會說,喜歡和呂代豪做朋友。

      “我想大概有30發子彈打在人的屁股上吧。”后來,呂代豪想借錢時,再不用子彈。

      越獄在逃的他,成為台北市獨立的黑道人物,他成立了黑幫“戰堂”。

      為了積累更多資金,呂召集几十個女孩子當應召女郎。財富迅速積累,呂代豪一擲千金:上百万的勞力士表,昂貴的跑車。

      1977年3月,呂代豪越獄9個月后,偷渡路上,在高雄被抓。“后來我才明白,惡行跑不遠。”

      開啟新世界

      呂代豪重進監獄,以為陳筱玲再也不會理睬他,盡管他已經愛上這個女子。

      直到有一天,陳筱玲探監。此前,陳為了見到呂代豪,在監獄外,前后呆了10天時間。

      1978年3月13日,陳筱玲在她的第159封信中說到:

      “再看一遍你的第162封信,真教我心底發愁……”,“我在人間天堂,而你卻是無惡不作連世人都厭棄的大坏蛋。”陳筱玲譴責道,“如果你不將你的罪惡看為糞土,我倆將是不同世界的仇敵。”

      呂代豪在信中反問陳筱玲:我不明白上帝為什么要求,人被打了左臉還要伸出右臉讓人打呢?

      陳立刻在信中回复:如果一個人不想被打左臉和右臉,那么他必須擁有不容讓人抨擊的人格。這才是上帝的真正意思。

      “獄友林民雄,也是冥冥中拯救我的一個人。”呂說。

      呂代豪隔壁監舍,關押著台灣黑幫“三光幫”老大林民雄。因殺人判刑——一個人在監獄里,還可以指揮外面一天掙100万台幣的黑幫老大。他們常常在一起聊天,林為了給四個老婆寫信,也經常請教呂怎么寫信,林則付給呂“勞務費”。

      有一天,林和呂聊天10分鐘后,林說不舒服,就回去了。一會工夫,呂代豪被告知,林猝死。呂過去,打他耳光,按壓胸部,最后眼睜睜地看著几個月前進來的林被抬走。

      呂失眠了一夜,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的時光:人生如此短促脆弱,我難道沒有掙脫樊籠、重獲自由的机會嗎?黑社會、美酒、美女、名車的誘惑力我無法抵抗嗎?

      “我心里感到饑渴,想抓住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呂說。“想到從少年到青年,一直在犯罪漩渦里打轉,換來的只是牢獄。我感到辛酸。”呂代豪,打殺數年之后,突然体會到狂徒末路的感覺。

      陳筱玲第250封來信到了。這封信被呂代豪稱為“天上的信函”。

      信很平常,与陳筱玲的其他信函無异,但此情此景,卻讓呂代豪淚流滿面。

      “我原以為,信仰是人沒有希望時幻想的花朵,是顛倒的世界觀,是西方滲透中國文明的工具。事實上,陳的每一句平常話,都像是專對我說的,打在我心上。200多封信,我竟從來沒發現過。”

      陳筱玲信中說:“衣服髒了,用肥皂來洗;人的靈魂污穢了,需要用什么來洁淨呢?”

      呂代豪至今無法解釋,他那一刻,看到了心靈里的陽光。

      呂在監獄里180度的轉變,讓同監舍的人感到害怕。原來呂運動完后是別人主動來按摩的,此后,當一個叫小毛的再來服務時,呂說“我不要了”。

      小毛大惊:“我犯了什么錯?我改!”呂說,我真的再也不需要了。“我覺得自己的行為給世界帶來了不公平。”

      呂代豪向監獄申請要了《圣經》,在他的帶領下,這些作惡多端的人開始端坐,牢房里沒有了吵架和斗毆。呂代豪精通英、日文,喜歡寫文章,開始給中國時報、聯合報副刊寫文章并發表。

      呂代豪安心地在監獄等待案件的最后審理,1979年11月19日,呂代豪換上干淨的衣服,只帶了一個帆布袋,里面裝著陳筱玲的500封信和日記,走出連續六年進進出出的監獄大門。

      呂代豪重獲自由。在飛往台北的飛机上,他在藍天白云間痛哭。

      机場,迎接他的是給他新生的陳筱玲。

      家門口,迎接他的是曾痛恨過他的父母,他們淚流滿面。

      1996年和台北市市長馬英九一起游泳前的合照

      開創新世界

      出獄后的呂代豪決定做生意。但他的确不是做生意的好手。開了兩家發型設計公司,投資拍電影,都失敗了,還欠下几百万的外債。收刀入鞘的呂陷入了世俗的苦悶。

      1981年,他到“基督教勵友中心”幫忙做義工,這是專門幫助問題青年人和吸毒者的机构。但呂的精神世界此時与基督教無關。他做工程師、賣魷魚羹,忙得不亦樂乎。

      “但是心里仍然很空,我還在尋找什么。”

      1981年9月,呂代豪接受華僑界著名的傳教士吳勇的建議,開始了神學院學生的生涯。

      2個月后,呂正式向陳筱玲求婚。

      陳的父親是一個教授,他拒絕了呂代豪向女儿的求婚,“呂代豪能改好,狗都要穿衣服。”

      事實上,當初陳筱玲寫信并非她愛上呂,她只想借此改變一個人。

      在呂代豪的請求下,神學院長老吳勇親自出面到教授家提親。呂代豪說:“她從來沒有想到和我結合,但是我注定了要和她結婚。”

      1982年1月16日,殺手和女大學生的婚禮在600人的目光中完成。呂代豪和陳筱玲婚后在簡陋的宿舍里留下的黑白照片,他帶在身邊20多年。

      呂真正開始了慈善事業。“我發現,做坏事是那么容易成名,做好事太難。”

      神學院二年級時,家鄉大災。呂被神學院派到他曾經禍害過的家鄉五股鄉服務。但他被譏笑、辱罵、吐口水、扔石頭。沒有人相信一個屠夫成佛。在一個被呂欺負過的家庭里,一位母親凶狠地用掃帚驅赶他,呂代豪忍痛道歉。

      數年前,呂代豪被抓獲后,五股的鄉親們放鞭炮祝賀。

      呂代豪忍受著家鄉人“暴力”的待遇,做自己該做的。日子過去了,呂代豪得到了回報:五股人原諒浪子,“歡迎你回家!”

      呂代豪說,我在長達近30年的慈善事業中,并沒有閃光的地方,我遇見一個需要幫助的,就幫助一個。我以慈善感化每一個愿意改變的人。

      呂代豪以自己的經歷改變別人的人生,到他50歲的今天,已經有150個“流氓”重回健康社會——這150人中,有黑社會頭目,有社會混子,有漂亮而墮落的女孩子,有吸毒者和酗酒者。

      他經常回到他熟悉的監獄,給犯人講述自己的過去。許多听過他故事的在押犯,積极忏悔,獲得減刑。

      1990年代,呂赴美國求學,在美國取得教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台灣神學界和華人基金的幫助下,呂代豪建立了拓荒神學院并出任院長。

      自此,他的足跡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向人們述說“殺手”是如何轉變為傳教士的。

      他和“500封信”的妻子生育了一雙漂亮女儿,她們在美國安靜地生活,曾是殺手的父親給她們講自己過去的故事。

      擔任世界華人宣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呂,擁有一個龐大的基金組織,現在他將目光投向大陸。希望通過基金組織和努力,在大陸拯救吸毒者 、酗酒者、艾滋病患者、從事性工作的人回到健康社會。

      “我以自己的坏為書,讓那些坏的人們尋求從善路徑。”呂代豪說。“人手上沾了血和罪惡,是永遠不能從心里洗干淨的。我時刻記著,我做的一切,在救贖自己。”

      現在,呂代豪在北京研讀馬克思列宁主義哲學,讀共產党治理中國的歷史,尋找神學与西方哲學的相通之路。

      呂代豪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的朋友和顧問。他們閒暇時一起游泳,喝茶聊天,商討政經。呂說,我不會因為和他的關系,放棄公平待人的信仰。

      馬英九評价說,從竹聯幫殺手,到慈眉善目的牧師,呂代豪收刀入鞘,向我們表明: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長、社會工作者,呂代豪具有可借鑒的意義。

      “我收了殺人的刀,但是我操起另外一把刀——希望對罪錯的孩子們是手術刀。”呂代豪常常禱告,感謝他的新世界——他有了自由和尊嚴。

      “人生的上半場打不好沒有關系,還有下半場。只要努力。”呂代豪說。(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呂代豪提供)

     

      呂代豪在證道(左為國民党主席馬英九)。

    收刀入鞘

    呂代豪

      經歷刀光血影和十几個監所,我終于由黑社會殺手成為普通人,由強盜變傳道。我在監獄里前后待了六年多,并不是徒然的;往事歷歷,如影活現。

      拿我自己來說,我這個人,再關十年、二十年,也是關不好的,可以說是無藥可救。如果不是信仰与愛的改變,我一生的結局,不是死刑,就是終生蹲牢房,即使能逍遙法外,也終有一天會死于刀槍的打斗下;即便我成功的偷渡到了海外,將來的結局還是一樣。人有了犯罪的慣性,到哪里都是一樣,我能逃出台灣這個地方,卻逃脫不了懲罰罪惡的手掌。

      敘述并公開我罪惡的過去,不是用來自我夸耀和宣傳,而是用來幫助許多和我同病相怜,在犯罪旋渦里打轉的社會邊緣人,但愿他們可以拿我來做一面鏡子,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出獄后這二十余年來,我一共帶過150多位黑道分子及吸毒沉淪的幫派分子改變。

      2001年,我前往北京大學講學訪問,有机會結識北大哲學系系主任趙敦華博士。我了解到早期的北大承續了完全西式的教育課程,并且倡尊思想自由的風气。在趙主任的引導中,我得以略窺哲學奧妙的殿堂。

      我對哲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于是,我選擇進入哲學系博士班就讀。但因為博士班以撰寫論文為主,而我沒有哲學系的背景,需要加修碩士班的課程。所以在2000年暑假開始,每年寒暑假我即前往北大進修上課,并且在2003年的10月26日,通過了國務院全國研究生高等檢定考試,并且開始撰寫論文。

      有人問我,已經讀完兩個博士,為什么還要再讀,不會疲倦么?我的回答是“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人生有太多可學的東西。

      我想告訴看到我故事的人,人是可以轉變的。我已收刀,多么希望人們不要玩耍可以傷到自己的刀。讓世界充滿安宁。

      我還想說,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一個靈魂,最后靠的,還是自己。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特此鳴謝!

    錄音:從地獄到天堂  呂代豪牧師

    http://www.cpes.org.tw/~jesus777/


    上一篇:父母回轉的日子
    下一篇:開往庫爾勒的列車上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克華     
    1961年10月04日/ 台灣

    陳克華,民國五十年生於花蓮市。曾於美國哈佛醫學院進修(一九九七~二○○○年),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擅長詩、散文、小說、劇本、歌詞、影評,並撰寫專欄。喜歡唱歌,痛恨政治、謊言,以及成人的世界。出版作品有詩

    集、散文、極短篇、劇本、歌詞、影評等二十幾種。以魯迅為師,經常在其作品當中呈現對現實獨特角度的觀察,對人性的愚騃及制度的蠻橫的不滿,以及因人世無常而興起的幻滅與失落。著有《在生命轉彎的地方》、《欠砍頭詩》、《顛覆之煙》等書。

     
        推薦得獎│ 出版作品│ 編選作品│ 相關新聞│ 作家推薦  
     
    2006-09-23 廣播 >> 飛碟南臺灣Eason「音樂換日線」 >> 推薦《善男子》 2006-08-29 報紙 >> 《自由時報》副刊 >> 推薦《善男子》 2006-08-05 報紙 >> 《中國時報》開卷 >> 推薦《善男子》 2003-04-01 雜誌 >> 《文訊》書訊 >> 散文類《哈佛‧雷特》 2001-12-31 華文獎項 >> 台灣省文學獎 >> 〈鼠室手記〉獲第三屆評審獎 2000-12-31 華文獎項 >> 台北文學獎 >> 《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獲第三屆新詩獎 2000-11-30 華文獎項 >> 文薈獎 >> 《焚燒的瞳》獲第三屆報導文學組第一名 1999-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當時間之風吹起〉獲第二十二屆新詩獎評審獎 1998-09-30 華文獎項 >> 聯合報文學獎 >> 〈地下鐵〉獲第二十屆新詩獎第二名 1986-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室內室計〉獲第九屆新詩甄選獎優等獎 1986-05-31 華文獎項 >> 全國學生文學獎 >> 〈帶你回桃源〉獲第六屆大專新詩組第二名 1985-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病室詩抄〉獲第八屆新詩甄選獎評審獎 1984-05-31 華文獎項 >> 全國學生文學獎 >> 〈我們在中國相遇〉獲第四屆大專新詩組第四名 1983-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建築〉獲第六屆新詩評選獎評審獎 1983-05-31 華文獎項 >> 全國學生文學獎 >> 〈文革之後〉獲第三屆大專新詩組第一名 1982-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水〉獲第五屆敘事詩甄選獎佳作 1981-10-01 華文獎項 >> 時報文學獎 >> 〈星球紀事〉獲第四屆敘事詩甄選獎 1981-05-31 華文獎項 >> 全國學生文學獎 >> 〈唐三彩〉獲第一屆大專新詩組第三名
     
    出版作品
     
    善男子
    文字是瓶,心識如水,讀者在詩中自可型塑自我。而這幾年寫詩卻有被迫「具象化」的壓力。是時代的想像力和品味倒退了,還是台灣文學走到了非「掀開床幃看個明白」不足以滿足讀者的地步?從不避諱同志身分、與時代方向逆行的陳克華,要藉由這本詩集鄭重地、美好地、... (詳全文) 出版日期:2006-08-01
    定 價:240
    優惠價:204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哈佛‧雷特
    莎士比亞筆下十九世紀的丹麥宮廷,是一個充滿權力與墮落的世界,瘋狂卻正直的哈姆雷特王子,正主導著一齣揭示罪行的悲劇……而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自哈佛大學進修回國的陳克華醫師,以《哈佛‧雷特》一書,批判現今社會的亂象,揭發黑暗政治的醜陋,將他對台灣這片... (詳全文) 出版日期:2003-03-10
    定 價:200
    優惠價:170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顛覆之煙
    本書創作期長達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之間,無異是一場日益惡質化的媒體遊戲過程。過程當中作者熟悉了媒體的非情冷血,也見識了「散文讀者」的暴民思考。臺灣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散文愈寫,愈覺臺灣真是一片疫癘之地。作者曾有以筆淑世的赤子之心。然而在這遊戲過程之中... (詳全文) 出版日期:1998-08-10
    定 價:180
    優惠價:153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欠砍頭詩
    知名學者陳寅恪晚年寫過一輯「欠砍頭詩」,陳克華為什麼也寫《欠砍頭詩》?這頭是砍還是不砍?因為藝術所需無他,自由而已。平等而已。尊重而已。包容而已。陳克華秉嚴肅創作的原則,以詩筆大膽的揭示性與肉體的奧秘,直刺泛政治年代政治與人的不可分。驚世駭俗,在... (詳全文) 出版日期:1995-01-10
    定 價:150
    優惠價:128
    放入購物車
    我的最愛

     

     

     

    編選作品
    桂冠與蛇杖——北醫詩人選(平裝)
     
    桂冠與蛇杖——北醫詩人選(精裝)
     
     

     

     

    相關新聞
    2006-08-31 陳克華 出書出櫃出唱片
     

    王丹獄中詩/王丹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克華 賴正哲:同志美學觀 影響主流

    2008/12/29
    如果晚生十年… 同志運動十年,台灣社會逐漸看見同志。走過封閉年代的陳克華(右)和賴正哲,仍記得青澀年代,在人群中尋找同伴的惶然。記者陳易辰/攝影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梁玉芳】

    當年輕一代男孩把修眉視為必要、鬈鬈長髮視為當然,女孩則不怕顯示強悍與肌肉,文化性別界線已愈見模糊。極早就以同志題材寫作的作家陳克華和開設同志書店的賴正哲,看見同志族群的身體美學正滲透至主流社會。

    台灣同志運動十年,社會逐漸看見同志,學習尊重差異。曾走過封閉年代的陳克華和阿哲,仍然記得青澀時代如何在人群中尋找同伴的惶然,並在同志前輩畫家席德進、作家白先勇的著作中,汲取認同與追尋的勇氣。

    問:台灣同志運動蓬勃發展十年以上了,現在台北常被認為是「同志友善(Gay-friendly)」都市,同運十年,台灣究竟有些什麼改變?

    賴正哲(以下簡稱哲):政治上的改變是一定要講的:十年前根本很難想像會有總統候選人(指馬英九)來同志遊行拉票,真實的一萬多名同志族群是一張一張的選票,政治人物看見了。

    陳克華(以下簡稱華):對,在選擇公開支持或撇清關係中間,政治人物對同志表態還是會有風險;但是至少他們願意這麼做了。

    國中生:我知道T 老師有教

    哲:除了政治,還有教育體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扎根,這很重要。像我哥的小孩,國中生,他會說:「叔叔,我知道比較陽剛的女同志就是T,公民課老師有教。」對同志的態度,已經有許多草根性的改變。

    華:阿哲講了變的部分,可是我想講的,還是那些不變的部分。這社會對同志的打壓還是存在啊。

    實習生:我能在醫院出櫃嗎?

    有一個醫學院的學生問我,他能在實習的醫院「出櫃」嗎?我身在其中,很知道醫界白色巨塔的封建保守,我不能告訴他:你就出櫃吧,勇敢做自己,保證不會有歧視和打壓……

    他後來寄了他的「生前遺囑」給我!可見他是下了多大的決心,要去認同自己身分。我看了他的遺囑,既生氣又傷心,感慨這個社會對同志歧視,有些部分是文化底層結構性的歧視,幾乎無法撼動的。

    家庭也是。我在美國哈佛進修時,遇到多少台灣同志想盡辦法留在美國,就是不想面對台灣父母,沒有辦法戳破表面彼此相安的那層謊言。老一輩的父母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還是太難了。

    再孝順 還是家裡的「黑羊」

    我真是要為同志抱屈,同志有可能是家庭成員當中,得到父母支持最少的,但有多少台灣同志在他們的兄弟姊妹都各自嫁娶了,留下來照顧年老父母的?可是無論他們多麼孝順,永遠是被嫌的!不結婚、不生小孩,就是同志兒女永遠的原罪,永遠都是家庭裡的「black sheep(黑羊,意指家庭裡最突兀、不乖的成員)」。(問:那你怎麼面對這個「原罪」?)

    我只能希望我在專業上的努力,能夠彌補一點父母心中的缺憾。當然還是很難啦。

    哲:你是說,你會去當醫師,就是為了向爸媽交代嗎?

    華:多少有一點吧。多少年來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好好做我自己,活出自己,結婚於我無異在說謊,還平白拖累一個女人。

    開書店 打官司 老媽一路挺

    哲:我比較幸運,家人只要我過得好就好了。

    我想,同志處境、應對策略跟階級還是有關係。像我是來自中下階層,家庭對外面觀感的在乎程度就沒那麼高;很多來晶晶的藍領朋友也是。因社經位置不同,資源少,也就沒有什麼好失去,生存是更重要的事。相反的,很多在社會上的菁英,就更難出櫃,因為代價更大。

    我家人很早就知道我是同志,也都OK,像我開晶晶書庫是媽媽拿錢給我開的。後來,我遇上進口男體雜誌妨害風化官司,媽媽很支持我。在一審宣判的前一天,我媽在醫院過世。第二天,我敗訴。我也只能安慰自己:至少不用讓媽媽知道那麼難過的事情。

     

    【2008-12-29 聯合報】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龍百萬認養大熊貓 名“成成龍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3 09:15:27  



    成龍認為大熊貓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公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影星成龍昨日捐資一百萬元人民幣,認養成都一對大熊貓,取名為“成成”、“龍龍”,同時出任“成都熊貓大使”。 

      當成龍將捐贈支票牌交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時,他臨時改變主意,決定將認養費用由十萬元人民幣調整為一百萬元,並立刻地拿出記號筆在認養支票牌的認養金額上添了一個零。

      大公報報道,成龍激動地告訴在場嘉賓:“我不僅僅只想有‘成成’、‘龍龍’這對兒女,我還想有更多更多的熊貓孩子。”話音未落,人們為其慷慨義舉送上陣陣掌聲。 

      熊貓情結

      認養儀式上,成龍講述了自己歷時十年的大熊貓情結。他說,“十年前,我在德國柏林第一次看到了大熊貓,我就很喜歡,一直站在那裡看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動物。我在來這裡的路上一想到可以看到熊貓,抱著它,摸它的鼻子、嘴巴,我就非常激動。” 

      認養活動結束後,成都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成都旅遊協會正式聘請成龍擔任成都熊貓大使。成龍表示,作為成都熊貓大使,他會發動更多的人來關心四川,關愛大熊貓,並通過自己的國際影迷會籌集資金捐贈給大熊貓。

      隨後,成龍來到基地大熊貓產房,探望大熊貓“成成”和“龍龍”,並和它們親密合影。成龍所認養兩隻大熊貓幼仔,均出生於去年八月十日,其中雌性現體重十九點六千克,其母親為“奇珍”;雄性現體重十八千克,其母親為“婭婭”。



        相關專題: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繼康 發現吳哥之旅

    分類:名人介紹
    2006/07/11 11:41
    【圖片提供:老夫子姐姐

    發現吳哥之旅            ◎木馬

     

    利用暑期休假,我在8月1日到5日即將帶團前吳哥窟,順便邀您一起前往。



    隨著自己旅遊次數的增加,每每翻開蓋滿簽證與入出境紀錄的護照,就像胸前掛滿勳章的將軍,心中總是成就感與滿足感油然而生。和戰功彪炳的將軍不同的是,我的這些旅行標記真是「花錢」買來的,雖然所費不貲,但我知道,這都將成為一輩子對自己最值得的投資。旅行,使我開拓了視野,認識了朋友,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全心投入的目標。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希望把旅行的驚艷傳染給大家,於是六年多來,不斷透過寫作、演講與分享,鼓勵大家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旅行體驗,我認為,旅行不是貴族運動,而是每個普羅大眾都能享受的感動時刻,是生命中必要之美好。

    為了更擴大這樣的影響力,於是今年我去考了領隊和導遊執照,我雖然沒唸書,但也幸運的考上了。說我沒準備並不公平,因為我從開始旅行之後,就無時無刻不在吸收與旅行有關的知識,因為對旅行真的有股說不出的熱情,而這兩張執照,應該算是投入熱情的驗收與回報吧!
     
    8月1日參團的朋友,木馬要送每位一本我的書

    領隊需要帶隊,就如將軍需要戰場一樣,我在8月1日到5日即將帶團前往「吳哥窟」,也是夢想實現的開始(詳細行程)。吳哥窟位於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更是喜愛世界遺產的我造訪這麼多處遺跡裡難以忘懷的。我準備「大手筆」送給參團的朋友每人一本我的書「788分之1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作為見證這重要里程碑的紀念。

    以前都是聽我空口說白話,描述旅行中的點滴,如果你曾經有被我的隻字片語搔的心癢癢,歡迎一起前來,讓我們能在旅途中分享零距離發現的快樂;如果你無法前來,也歡迎你轉寄給你的好朋友,讓更多人可以分享旅行的快樂。
     
    我的網站: 紅色旋轉木馬
    報名請洽: (02)2059-8889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