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八卦 (3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殺手到牧師

本刊記者 江華 實習生 沈亮

2004-07-14 08:59:58

  2004年6月北大哲學系博士班學生呂代豪与一位校工親切交談,昔日的殺手已經變成牧師。  攝影/婁林偉

  2004年6月28日,北大哲學系和宗教系的院子里,呂代豪謙恭地向他的博士班老師問好。

  呂代豪,從少年到青年,從斗狠打架到加入台灣最臭名昭著的黑社會竹聯幫,砍人、開賭場、偷盜、勒索、敲詐、開應召女郎站,日進斗金。

  他連續入獄,越獄,台灣30所監獄他呆過14所,前后共被判處有期徒刑38年。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曾經無惡不作的人,后來成了美國教育學博士、神學博士。“我正在清洗掉手上的鮮血,這需要我一生的時間。”目前正在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的呂代豪說。

  從強盜到傳道,從流氓到牧師,今年50歲的呂代豪的經歷完整地記錄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自傳《收刀入鞘》里,目前,這本書的改編權已被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買走。

  他模擬昔日用刀、槍殺戮的動作細節——讓人強烈感到從他身上滲到空气里的殺气,殘忍的影子時常從他祥和的臉上一閃而過。

  第一滴血

  1976年逃亡時所收藏之刀械

  1960年代末,台灣新竹。

  台灣三重中學初中學生呂代豪站在池塘邊。身后跟著十几個兄弟。

  他歪了歪腦袋和嘴角,一個提著彈簧槍的護衛立即跳進池塘,舉起槍指向池塘中惟一一個孩子——帶鋒利鐵尖的標槍,射進了孩子的喉嚨。

  呂代豪游泳要清場的。這個不明就里剛搬來的孩子不走——他為呂代豪玩樂付出了代价。

  第一滴血,奠定了他在眷村孩子心中的老大形象。少年呂代豪,擁有一個三四十人的幫派“虎威幫”。

  1954年8月,呂代豪出生台灣“眷村”。從大陸來到這里的國民党軍人,紛紛再次成家;父親呂國英斷絕了回到湖北老家的夢想,娶妻生子。

  呂父是黃埔軍校第19期學員。父親駐扎在金門等地隨時准備“反攻大陸”,和儿子接触很少。嚴厲的父親用暴力讓他背誦了大量古文和詩歌,但家庭教育不當卻帶給呂代豪人格缺陷。

  呂母是當時最大華人幫派洪門的“四大姐”之一。呂母天天在家開賭場,對呂极端放任;呂拿到母親給的錢買糖果,這些糖果足夠讓他成為孩子王。當呂代豪与伙伴打架失敗回家哭訴時,母親對他說:“打贏了回來,輸了就別回來。”

  “整個青少年時代,我內心的暴力都在悄悄滋長。”呂代豪說。小學畢業后,呂家遷到台北市五股鄉。“這段時間,是我真正學坏的開始。”

  呂代豪用拳頭制服所有看不順眼的人。呂被學校開除,不論父親如何求情,學校大門緊閉。

  初中畢業時,父親將呂代豪送進台灣鳳山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希望軍營能管好他。

  在軍校呂以凶狠聞名,在預備班二年級,他獲得了跆拳道黑帶二段。拳擊比賽獲得“全國大專運動會”丙級冠軍。

  在學校,呂代豪成為人人懼怕的人,路人仰視,但他在操場上看到的一群人卻對他視而不見。他們圍成一個圈,默念《圣經》。呂感到他們可笑:《圣經》能比拳頭更重要嗎?

  1971年,在軍校的一次斗毆中,他致人重傷,盡管當時伯父是高雄“要塞”駐軍司令,軍校仍把他開除。呂再次轉學至東山中學。

  這里是他學生生涯的終點。

  軍校二年級,十六歲

  誰殺了那個人?

  1972年,台北市木柵私立東山高中二年級學生呂代豪,18歲。

  台灣經濟日漸繁榮,黑社會勢力逐漸擴大,幫派層出,爭奪地盤的刀光劍影不停歇地在台北市閃著冷光。

  台灣政治大學旁一間餐廳,外省幫派老大正在和呂代豪商議一場決斗——為獲得收取商戶保護費,外省幫和本地幫的械斗,他們多次敗北,原因在于人少、武器少。

  黑幫“顧問”呂代豪出計,砍來五六米長的竹子,削尖一頭,讓10個殺手練習刺向敵人頭部、胸腹部、腿部——軍校技術派上用場。

  談判前一天,呂代豪帶人到談判地點將竹子淺淺地埋在草地上,隱藏起來。

  第二天晚上,談判不到10分鐘便告破裂。雙方開始刀槍相見。呂代豪迅速指揮殺手們拉出竹竿,10人排成橫隊,一步步向前沖刺。

  對方几乎沒有看清長長的東西是什么,伴隨著陣陣哀號,一撥接著一撥倒在地上。呂代豪的“竹計”開始奏效,長長的竹槍能制敵于數米之外。

  呂代豪拿出自己的武士刀,見人就砍,渾身沾滿了鮮血。直到警車呼嘯而至。

  第二天,呂代豪找來報紙一看:《木柵政大涼亭大血案》,副標題:五六人被砍重傷,生命垂危,主嫌犯在逃,數人被捕。

  “逃跑后看著自己的血衣,像從屠宰場出來一樣。我几乎沒有看完報道,就已經清楚了未來的命運。”

  “那個死去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我殺死的。但殘酷殺戮是我的計划。”呂代豪說。

  呂代豪离開學校,開始逃亡。從此他再也沒有机會進入教育体制下求學,只能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不需要一技之長,只需要刀槍和殘酷。

  呂代豪加入了真正的黑社會台北飛鷹幫。不久進入了著名的竹聯幫。

  竹聯幫分天堂、地堂、總堂,呂在總堂,屬于鳥字輩,是“白鳥”,職務是護法,懲罰幫內違背幫規的人。呂代豪不久接受了黑幫討要賭債的工作,這給他帶來滾滾財源。

  一次,呂代豪到一個賭徒家要債,開始“文質彬彬”,事主仍然不肯還賬,要求拖延,呂慢慢起身,致謝。走到門口突然折回來。他坐在事主對面說,回去不好交代,要拿點“禮物”回去好說話。話音未落,從馬靴里掏出的短刀,已扎在事主的大腿上。

  血,濺了出來。錢,當天要了回來。

  從此屢試不爽。“我對施暴的后果充滿了喜悅。”呂代豪說。

  在警方的行動中,賭場被搗毀。之后,他向台灣南部走去,順便干起了偷車的行當。

  在台中,呂代豪被警察發現,他逃脫了追捕。但在回到台北的第三天,在家中落网。此時,离木柵血案6個月。

  經過法庭審理,保釋在外等待木柵案判決結果的時候,呂代豪又大鬧酒樓,以傷害罪和毀損罪關押。

  1973年10月1日,呂代豪兩案合并,判處徒刑一年兩個月,送台北監獄執行。這一年他19歲。

  500封少女來信改變著呂代豪,但呂代豪回信仍怀念擁有日本武士刀的時光

  2003年全家福(左一為夫人陳筱玲)

  重入江湖

  在監獄,呂代豪遇到犯罪在押的兩個美國人,這是他許久以后人生潛在的轉折點。他向兩名美國人學習英語。希望通過語言,幫他成為國際殺手——他要到世界各地殺人,獲取豪華体面的生活。

  他發狠地練習跆拳道,學習英文日文,一心偷渡,圓自己的殺手之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英語教材是教人向善的《圣經》。

  1974年7月,呂代豪出獄。第一件事是完成偷渡的夢想,但因和黑社會老板糾紛而被告發再次入獄。呂被押送到台灣著名的監獄——綠島,完成為期5年的管訓。

  1976年初,陳筱玲,一位大學一年級女生,呂代豪高中同學的妹妹突然給他一封信。呂感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關怀他。他立即給這名少女寫信,寄了一張自制的明信片。套用《圣經》的話說:“一個罪人悔改,神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喜歡。”

  口是心非的呂,開始了和一個女孩子的交往。女孩子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呂從姑娘的信中發現,她試圖用上帝感化他。半年后,呂代豪從綠島轉送至台東監獄。筱玲雷打不動的來信,也抑制不住他桀驁不馴的心。和陳筱玲的通信,只是滿足他在監牢外有女孩子等候的虛榮而已。

  呂代豪的刑期還有三年,他有些焦急,開始計划越獄。

  1976年7月24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呂代豪躲過探照燈和机槍,逃离監獄。

  身后一個連的駐軍追赶。呂代豪不停地奔跑。卑南溪水暴漲,在身后的槍聲中,呂毫不猶豫地跳進河里。

  太陽出來時,呂被洪水帶到了外海,趴在大樹上漂浮的他發現鯊魚在他身邊游弋。

  “此刻我產生了人生的第一次恐懼。”呂代豪躲避著追捕和山民的警惕,穿越中央山脈,潛往台北。

  陳筱玲的信沒有了收件人,到台北的呂給陳電話說:“我越獄了。我要偷渡。”陳筱玲的教化失敗。但沒有告發。

  偷渡需要巨大的費用,呂代豪重入江湖。

  呂最多的時候擁有美國、意大利的名牌手槍6把。甚至他還擁有黑道上為數不多的狙擊步槍。他擁槍自重,那把狙擊步槍,給他帶來了滾滾財源。

  此時,呂代豪叫要債為“借錢”。“我誰也不信任,只信任子彈——扣扳机的時候它就是我自己。”呂說。

  “肥羊”,呂代豪這樣稱呼有錢但“不道德”的富人。

  助手給呂代豪“肥羊”准确的出入時間,呂代豪通常選擇一個肥羊家附近的制高點,從容地裝填子彈,瞄准射擊。

  呂代豪只打別人的屁股。他喜歡在300米開外,從瞄准鏡看子彈讓屁股開花。

  隨后,50万或者100万台幣,就會送給呂代豪,肥羊總會說,喜歡和呂代豪做朋友。

  “我想大概有30發子彈打在人的屁股上吧。”后來,呂代豪想借錢時,再不用子彈。

  越獄在逃的他,成為台北市獨立的黑道人物,他成立了黑幫“戰堂”。

  為了積累更多資金,呂召集几十個女孩子當應召女郎。財富迅速積累,呂代豪一擲千金:上百万的勞力士表,昂貴的跑車。

  1977年3月,呂代豪越獄9個月后,偷渡路上,在高雄被抓。“后來我才明白,惡行跑不遠。”

  開啟新世界

  呂代豪重進監獄,以為陳筱玲再也不會理睬他,盡管他已經愛上這個女子。

  直到有一天,陳筱玲探監。此前,陳為了見到呂代豪,在監獄外,前后呆了10天時間。

  1978年3月13日,陳筱玲在她的第159封信中說到:

  “再看一遍你的第162封信,真教我心底發愁……”,“我在人間天堂,而你卻是無惡不作連世人都厭棄的大坏蛋。”陳筱玲譴責道,“如果你不將你的罪惡看為糞土,我倆將是不同世界的仇敵。”

  呂代豪在信中反問陳筱玲:我不明白上帝為什么要求,人被打了左臉還要伸出右臉讓人打呢?

  陳立刻在信中回复:如果一個人不想被打左臉和右臉,那么他必須擁有不容讓人抨擊的人格。這才是上帝的真正意思。

  “獄友林民雄,也是冥冥中拯救我的一個人。”呂說。

  呂代豪隔壁監舍,關押著台灣黑幫“三光幫”老大林民雄。因殺人判刑——一個人在監獄里,還可以指揮外面一天掙100万台幣的黑幫老大。他們常常在一起聊天,林為了給四個老婆寫信,也經常請教呂怎么寫信,林則付給呂“勞務費”。

  有一天,林和呂聊天10分鐘后,林說不舒服,就回去了。一會工夫,呂代豪被告知,林猝死。呂過去,打他耳光,按壓胸部,最后眼睜睜地看著几個月前進來的林被抬走。

  呂失眠了一夜,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的時光:人生如此短促脆弱,我難道沒有掙脫樊籠、重獲自由的机會嗎?黑社會、美酒、美女、名車的誘惑力我無法抵抗嗎?

  “我心里感到饑渴,想抓住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呂說。“想到從少年到青年,一直在犯罪漩渦里打轉,換來的只是牢獄。我感到辛酸。”呂代豪,打殺數年之后,突然体會到狂徒末路的感覺。

  陳筱玲第250封來信到了。這封信被呂代豪稱為“天上的信函”。

  信很平常,与陳筱玲的其他信函無异,但此情此景,卻讓呂代豪淚流滿面。

  “我原以為,信仰是人沒有希望時幻想的花朵,是顛倒的世界觀,是西方滲透中國文明的工具。事實上,陳的每一句平常話,都像是專對我說的,打在我心上。200多封信,我竟從來沒發現過。”

  陳筱玲信中說:“衣服髒了,用肥皂來洗;人的靈魂污穢了,需要用什么來洁淨呢?”

  呂代豪至今無法解釋,他那一刻,看到了心靈里的陽光。

  呂在監獄里180度的轉變,讓同監舍的人感到害怕。原來呂運動完后是別人主動來按摩的,此后,當一個叫小毛的再來服務時,呂說“我不要了”。

  小毛大惊:“我犯了什么錯?我改!”呂說,我真的再也不需要了。“我覺得自己的行為給世界帶來了不公平。”

  呂代豪向監獄申請要了《圣經》,在他的帶領下,這些作惡多端的人開始端坐,牢房里沒有了吵架和斗毆。呂代豪精通英、日文,喜歡寫文章,開始給中國時報、聯合報副刊寫文章并發表。

  呂代豪安心地在監獄等待案件的最后審理,1979年11月19日,呂代豪換上干淨的衣服,只帶了一個帆布袋,里面裝著陳筱玲的500封信和日記,走出連續六年進進出出的監獄大門。

  呂代豪重獲自由。在飛往台北的飛机上,他在藍天白云間痛哭。

  机場,迎接他的是給他新生的陳筱玲。

  家門口,迎接他的是曾痛恨過他的父母,他們淚流滿面。

  1996年和台北市市長馬英九一起游泳前的合照

  開創新世界

  出獄后的呂代豪決定做生意。但他的确不是做生意的好手。開了兩家發型設計公司,投資拍電影,都失敗了,還欠下几百万的外債。收刀入鞘的呂陷入了世俗的苦悶。

  1981年,他到“基督教勵友中心”幫忙做義工,這是專門幫助問題青年人和吸毒者的机构。但呂的精神世界此時与基督教無關。他做工程師、賣魷魚羹,忙得不亦樂乎。

  “但是心里仍然很空,我還在尋找什么。”

  1981年9月,呂代豪接受華僑界著名的傳教士吳勇的建議,開始了神學院學生的生涯。

  2個月后,呂正式向陳筱玲求婚。

  陳的父親是一個教授,他拒絕了呂代豪向女儿的求婚,“呂代豪能改好,狗都要穿衣服。”

  事實上,當初陳筱玲寫信并非她愛上呂,她只想借此改變一個人。

  在呂代豪的請求下,神學院長老吳勇親自出面到教授家提親。呂代豪說:“她從來沒有想到和我結合,但是我注定了要和她結婚。”

  1982年1月16日,殺手和女大學生的婚禮在600人的目光中完成。呂代豪和陳筱玲婚后在簡陋的宿舍里留下的黑白照片,他帶在身邊20多年。

  呂真正開始了慈善事業。“我發現,做坏事是那么容易成名,做好事太難。”

  神學院二年級時,家鄉大災。呂被神學院派到他曾經禍害過的家鄉五股鄉服務。但他被譏笑、辱罵、吐口水、扔石頭。沒有人相信一個屠夫成佛。在一個被呂欺負過的家庭里,一位母親凶狠地用掃帚驅赶他,呂代豪忍痛道歉。

  數年前,呂代豪被抓獲后,五股的鄉親們放鞭炮祝賀。

  呂代豪忍受著家鄉人“暴力”的待遇,做自己該做的。日子過去了,呂代豪得到了回報:五股人原諒浪子,“歡迎你回家!”

  呂代豪說,我在長達近30年的慈善事業中,并沒有閃光的地方,我遇見一個需要幫助的,就幫助一個。我以慈善感化每一個愿意改變的人。

  呂代豪以自己的經歷改變別人的人生,到他50歲的今天,已經有150個“流氓”重回健康社會——這150人中,有黑社會頭目,有社會混子,有漂亮而墮落的女孩子,有吸毒者和酗酒者。

  他經常回到他熟悉的監獄,給犯人講述自己的過去。許多听過他故事的在押犯,積极忏悔,獲得減刑。

  1990年代,呂赴美國求學,在美國取得教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台灣神學界和華人基金的幫助下,呂代豪建立了拓荒神學院并出任院長。

  自此,他的足跡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向人們述說“殺手”是如何轉變為傳教士的。

  他和“500封信”的妻子生育了一雙漂亮女儿,她們在美國安靜地生活,曾是殺手的父親給她們講自己過去的故事。

  擔任世界華人宣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呂,擁有一個龐大的基金組織,現在他將目光投向大陸。希望通過基金組織和努力,在大陸拯救吸毒者 、酗酒者、艾滋病患者、從事性工作的人回到健康社會。

  “我以自己的坏為書,讓那些坏的人們尋求從善路徑。”呂代豪說。“人手上沾了血和罪惡,是永遠不能從心里洗干淨的。我時刻記著,我做的一切,在救贖自己。”

  現在,呂代豪在北京研讀馬克思列宁主義哲學,讀共產党治理中國的歷史,尋找神學与西方哲學的相通之路。

  呂代豪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的朋友和顧問。他們閒暇時一起游泳,喝茶聊天,商討政經。呂說,我不會因為和他的關系,放棄公平待人的信仰。

  馬英九評价說,從竹聯幫殺手,到慈眉善目的牧師,呂代豪收刀入鞘,向我們表明: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長、社會工作者,呂代豪具有可借鑒的意義。

  “我收了殺人的刀,但是我操起另外一把刀——希望對罪錯的孩子們是手術刀。”呂代豪常常禱告,感謝他的新世界——他有了自由和尊嚴。

  “人生的上半場打不好沒有關系,還有下半場。只要努力。”呂代豪說。(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呂代豪提供)

 

  呂代豪在證道(左為國民党主席馬英九)。

收刀入鞘

呂代豪

  經歷刀光血影和十几個監所,我終于由黑社會殺手成為普通人,由強盜變傳道。我在監獄里前后待了六年多,并不是徒然的;往事歷歷,如影活現。

  拿我自己來說,我這個人,再關十年、二十年,也是關不好的,可以說是無藥可救。如果不是信仰与愛的改變,我一生的結局,不是死刑,就是終生蹲牢房,即使能逍遙法外,也終有一天會死于刀槍的打斗下;即便我成功的偷渡到了海外,將來的結局還是一樣。人有了犯罪的慣性,到哪里都是一樣,我能逃出台灣這個地方,卻逃脫不了懲罰罪惡的手掌。

  敘述并公開我罪惡的過去,不是用來自我夸耀和宣傳,而是用來幫助許多和我同病相怜,在犯罪旋渦里打轉的社會邊緣人,但愿他們可以拿我來做一面鏡子,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出獄后這二十余年來,我一共帶過150多位黑道分子及吸毒沉淪的幫派分子改變。

  2001年,我前往北京大學講學訪問,有机會結識北大哲學系系主任趙敦華博士。我了解到早期的北大承續了完全西式的教育課程,并且倡尊思想自由的風气。在趙主任的引導中,我得以略窺哲學奧妙的殿堂。

  我對哲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于是,我選擇進入哲學系博士班就讀。但因為博士班以撰寫論文為主,而我沒有哲學系的背景,需要加修碩士班的課程。所以在2000年暑假開始,每年寒暑假我即前往北大進修上課,并且在2003年的10月26日,通過了國務院全國研究生高等檢定考試,并且開始撰寫論文。

  有人問我,已經讀完兩個博士,為什么還要再讀,不會疲倦么?我的回答是“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人生有太多可學的東西。

  我想告訴看到我故事的人,人是可以轉變的。我已收刀,多么希望人們不要玩耍可以傷到自己的刀。讓世界充滿安宁。

  我還想說,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一個靈魂,最后靠的,還是自己。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特此鳴謝!

錄音:從地獄到天堂  呂代豪牧師

http://www.cpes.org.tw/~jesus777/


上一篇:父母回轉的日子
下一篇:開往庫爾勒的列車上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克華 賴正哲:同志美學觀 影響主流

2008/12/29
如果晚生十年… 同志運動十年,台灣社會逐漸看見同志。走過封閉年代的陳克華(右)和賴正哲,仍記得青澀年代,在人群中尋找同伴的惶然。記者陳易辰/攝影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梁玉芳】

當年輕一代男孩把修眉視為必要、鬈鬈長髮視為當然,女孩則不怕顯示強悍與肌肉,文化性別界線已愈見模糊。極早就以同志題材寫作的作家陳克華和開設同志書店的賴正哲,看見同志族群的身體美學正滲透至主流社會。

台灣同志運動十年,社會逐漸看見同志,學習尊重差異。曾走過封閉年代的陳克華和阿哲,仍然記得青澀時代如何在人群中尋找同伴的惶然,並在同志前輩畫家席德進、作家白先勇的著作中,汲取認同與追尋的勇氣。

問:台灣同志運動蓬勃發展十年以上了,現在台北常被認為是「同志友善(Gay-friendly)」都市,同運十年,台灣究竟有些什麼改變?

賴正哲(以下簡稱哲):政治上的改變是一定要講的:十年前根本很難想像會有總統候選人(指馬英九)來同志遊行拉票,真實的一萬多名同志族群是一張一張的選票,政治人物看見了。

陳克華(以下簡稱華):對,在選擇公開支持或撇清關係中間,政治人物對同志表態還是會有風險;但是至少他們願意這麼做了。

國中生:我知道T 老師有教

哲:除了政治,還有教育體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扎根,這很重要。像我哥的小孩,國中生,他會說:「叔叔,我知道比較陽剛的女同志就是T,公民課老師有教。」對同志的態度,已經有許多草根性的改變。

華:阿哲講了變的部分,可是我想講的,還是那些不變的部分。這社會對同志的打壓還是存在啊。

實習生:我能在醫院出櫃嗎?

有一個醫學院的學生問我,他能在實習的醫院「出櫃」嗎?我身在其中,很知道醫界白色巨塔的封建保守,我不能告訴他:你就出櫃吧,勇敢做自己,保證不會有歧視和打壓……

他後來寄了他的「生前遺囑」給我!可見他是下了多大的決心,要去認同自己身分。我看了他的遺囑,既生氣又傷心,感慨這個社會對同志歧視,有些部分是文化底層結構性的歧視,幾乎無法撼動的。

家庭也是。我在美國哈佛進修時,遇到多少台灣同志想盡辦法留在美國,就是不想面對台灣父母,沒有辦法戳破表面彼此相安的那層謊言。老一輩的父母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還是太難了。

再孝順 還是家裡的「黑羊」

我真是要為同志抱屈,同志有可能是家庭成員當中,得到父母支持最少的,但有多少台灣同志在他們的兄弟姊妹都各自嫁娶了,留下來照顧年老父母的?可是無論他們多麼孝順,永遠是被嫌的!不結婚、不生小孩,就是同志兒女永遠的原罪,永遠都是家庭裡的「black sheep(黑羊,意指家庭裡最突兀、不乖的成員)」。(問:那你怎麼面對這個「原罪」?)

我只能希望我在專業上的努力,能夠彌補一點父母心中的缺憾。當然還是很難啦。

哲:你是說,你會去當醫師,就是為了向爸媽交代嗎?

華:多少有一點吧。多少年來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好好做我自己,活出自己,結婚於我無異在說謊,還平白拖累一個女人。

開書店 打官司 老媽一路挺

哲:我比較幸運,家人只要我過得好就好了。

我想,同志處境、應對策略跟階級還是有關係。像我是來自中下階層,家庭對外面觀感的在乎程度就沒那麼高;很多來晶晶的藍領朋友也是。因社經位置不同,資源少,也就沒有什麼好失去,生存是更重要的事。相反的,很多在社會上的菁英,就更難出櫃,因為代價更大。

我家人很早就知道我是同志,也都OK,像我開晶晶書庫是媽媽拿錢給我開的。後來,我遇上進口男體雜誌妨害風化官司,媽媽很支持我。在一審宣判的前一天,我媽在醫院過世。第二天,我敗訴。我也只能安慰自己:至少不用讓媽媽知道那麼難過的事情。

 

【2008-12-29 聯合報】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龍百萬認養大熊貓 名“成成龍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3 09:15:27  



成龍認為大熊貓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公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影星成龍昨日捐資一百萬元人民幣,認養成都一對大熊貓,取名為“成成”、“龍龍”,同時出任“成都熊貓大使”。 

  當成龍將捐贈支票牌交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時,他臨時改變主意,決定將認養費用由十萬元人民幣調整為一百萬元,並立刻地拿出記號筆在認養支票牌的認養金額上添了一個零。

  大公報報道,成龍激動地告訴在場嘉賓:“我不僅僅只想有‘成成’、‘龍龍’這對兒女,我還想有更多更多的熊貓孩子。”話音未落,人們為其慷慨義舉送上陣陣掌聲。 

  熊貓情結

  認養儀式上,成龍講述了自己歷時十年的大熊貓情結。他說,“十年前,我在德國柏林第一次看到了大熊貓,我就很喜歡,一直站在那裡看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動物。我在來這裡的路上一想到可以看到熊貓,抱著它,摸它的鼻子、嘴巴,我就非常激動。” 

  認養活動結束後,成都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成都旅遊協會正式聘請成龍擔任成都熊貓大使。成龍表示,作為成都熊貓大使,他會發動更多的人來關心四川,關愛大熊貓,並通過自己的國際影迷會籌集資金捐贈給大熊貓。

  隨後,成龍來到基地大熊貓產房,探望大熊貓“成成”和“龍龍”,並和它們親密合影。成龍所認養兩隻大熊貓幼仔,均出生於去年八月十日,其中雌性現體重十九點六千克,其母親為“奇珍”;雄性現體重十八千克,其母親為“婭婭”。



    相關專題: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uthor: admin
• 星期五, 七月 17th, 2009

(吉隆坡12日訊)海外著名作家紛紛循“花蹤”而來。最新加入“花蹤”陣容的是中國作家戴晴和旅美作家聶華苓。
她們將出席8月22日晚上在吉隆坡城中城會議中心舉行的“第十屆花蹤文學獎頒獎禮”及23日舉行的國際文學研討會。文學愛好者,請別錯過這一場繁花綻放的文學饗宴。

戴晴

 

戴晴是中國作家
戴晴是中國當代有名的作家、記者,曾獲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學人獎學金、世界報業協會自由金筆獎等多項國際榮譽。
她那具有穿透力的思想、爆發力的言說,以及親和力的表情,深深勾勒出戴晴這“魅力老人”的形象。
戴晴在1979年發表了第一篇小說《盼》,而後任職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1982年調《光明日報》任記者,1986年主持《學者答問錄》專欄,同時發表作品並結集出版。
1989年,《光明日報》遭“收容審查”,10個月後解除禁令,可是戴晴從此失去在中國發表作品的機會,以及所有中國公職人員所應有的一切。她也因“六四”事件而坐牢,此後“六四”的思考不斷引起爭議。她的“1989六四不是一場偉大的民主運動的說法”,令不少當年的參與者憤怒。
她1990至1991年擔任台灣《漢聲民間文化》大陸主編,作品包括《王實味與〈野百合花〉》、《儲安平與「黨天下」》、《長江長江:三峽工程論爭》(主編)、《在秦城坐牢》、《我的四個父親》等。

聶華苓

 

聶華苓是旅美作家
聶華苓1925年生於中國湖北武漢,台灣中央大學外文系畢業。雖然聶華苓在大陸成長、求學,也居住過24年,但在台灣生活的15年卻成為改變她一生最重要的關鍵。從24歲到39歲的年華都獻給了台灣,更在台灣開啟了她的文學生涯,進而影響到整個華語文學界。
1951年,聶華苓開始寫小說,除了文學創作上的豐收之外,1949年到1960年為止,她擔任台灣《自由中國》文藝欄編輯長達11年之久。她主編的文藝版,讓當時一片“反共熱潮”的文藝媒體有了另一個新天地,培養了多位台灣重要作家,如:朱西寧、司馬中原、司馬桑敦、於梨華、陳之藩等。
赴美後的聶華苓與丈夫安格爾在愛荷華大學創立“國際寫作計劃”,讓愛荷華這個寧靜優雅的小城,從此與中國兩岸三地中文作家結下了不解之緣,成了海外年輕作家成長、茁壯的沃土。20年來,有七百多位作家從世界上不同語言的地區,從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來到愛荷華,對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巨大貢獻。

如果你想要和國內外數十位知名作家面對面,請儘快致電星洲日報副刊組(電話:03-7965 8503)報名參加於8月23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在吉隆坡KLCC會展中心舉行的“星洲日報第十屆花蹤國際文學研討會”。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敬明:中國最成功的作家?

時間:2008-05-05 13:29   來源:華西都市報

《紐約時報》高度評價,讀者意見不一

 

 

 

 

郭敬明從出道至今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昨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讓他再次成為熱點,該報道評價他為“中國最成功的作家”,對於如此高的評價,很多讀者意見不一。

《紐約時報》評他“最成功”

昨日,《紐約時報》以《China’s Pop Fic-tion》(中國流行小說家)為題報道了郭敬明,文章的第一句是:“現今,中國最成功的(原文為most successful)作家……是24歲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報道中提到了郭敬明的奇異裝束、他博客上的半裸照片以及他的《夢裏花落知多少》被判抄襲莊羽的《圈裏圈外》等。文中還表示,郭敬明的四部小說中有三部銷量超過300萬,去年一年的收入為140萬美金,位居作家收入榜的榜首,並稱他是同齡作家中最成功的一個,被列為同齡作家的有韓寒和張悅然兩人。文章的末尾還稱,明年,郭敬明還會為青少年作家舉辦全國競賽,以設立他自己的文學尺規。

國內讀者意見不一

關於郭敬明,圈內圈外一直不乏評價,之前有國內雜誌文章評價稱他是“商業上最成功的少年作家”,一度引起爭議。《紐約時報》作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報,給予“中國最成功作家”評價,無疑讓郭的粉絲感到高興。不過也有很多不同聲音者,覺得《紐約時報》對於郭敬明過於高捧。

有網友稱,郭敬明在文學上的成就肯定無法跟許多當代作家比,就連在商業上,比他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其中去年的中國作家富豪榜上,位列前三的分別是余秋雨(1400萬元)、二月河(1200萬元)、韓寒(950萬元),郭敬明是以850萬元的收入位列第五,這跟《紐約時報》所報道的郭敬明去年以140萬美金的收入位居作家收入榜榜首說法並不一致。

郭敬明稱是很大鼓勵

昨日記者致電郭敬明,對於《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以及“最成功作家的評價”,郭敬明稱還不知情:“雖然我還沒看到這個報道,但能得到這樣的評價,我覺得很榮幸,這讓我覺得從另一個層面得到肯定,對我來說是種巨大的鼓舞。”郭敬明稱,自己有很多想法和計劃,希望未來能帶給出版業和文化市場更多的改變和創新。至於報道中提到的去年140萬美元的收入,郭敬明稱基本準確。對於發表在《紐約時報》文化版顯要位置的這篇文章,美國的讀者似乎並不感冒,在對此文章的評論裏,大多數的讀者表示並不認識郭敬明。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張賢亮,鎮北堡的“資本家”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28日 15:08:57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留言 評論
 

    作家張賢亮,當他在寧夏創辦影視城,從"出賣荒涼"的營生中掘金時,已然成了一個"資本家"。

    說起張賢亮,對中國文壇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會感到陌生。上世紀80年代,這位特立獨行的作家發表的《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以其充滿人性溫暖的故事和新銳的思想,在國人的閱讀中激起了巨大波瀾。進入90年代後,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熱潮中,張賢亮在寧夏創辦了一個影視娛樂城,以"出賣荒涼"著稱,成為當今文壇一道獨特的風景。現在的張賢亮已經集作家與企業家的雙重身份于一身。

    最近,張賢亮放下繁忙的經營事務,來到上海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主席團第九次會議。盡管他最近幾年並無新作問世,但他依然成為滬上媒體追逐的一個熱點人物。

    鎮北堡的脈脈溫情

    今年已經70歲的張賢亮,年輕時就在文學創作上顯示了他的灼灼才氣。但是,這種才氣在那個年代裏,反而成了讓他罹禍的東西。1956年,他因為自己發表的一首長詩《大風歌》而被打成右派,被發配到寧夏銀川附近一個叫鎮北堡的地方進行勞動改造,期間經受了肉體和心靈的種種折磨,生活困難時甚至以討飯度日。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張賢亮以一個作家獨特眼光,發現了鎮北堡的美。鎮北堡是明清兩朝用以屯兵的邊防要塞,辛亥革命後廢棄不用了,隨著歲月的流逝,昔日的遺跡大都已經湮滅,但張賢亮仍從這裏看到了歷史的痕跡。在他80年代發表的小說《綠化樹》中,他把故事發生的地方取名"鎮南堡",其實就是鎮北堡。透過那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到張賢亮在年輕時所遭受的苦難,還有他在底層世界所感受到的脈脈溫情。小說中有這樣的描寫:主人公到鎮南堡趕集,使他想起了好萊塢所拍的中東影片,如《碧血黃沙》中阿拉伯小集市的場景。在張賢亮眼裏,鎮北堡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1979年,張賢亮終于獲得了平反。他的創作生命重新揚起了風帆,很快便成為中國新時期文學的一個領軍人物。他的作品被廣泛地介紹到國外,多部作品被搬上銀幕,他本人也走上了領導崗位,擔任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文聯主席和作協主席。

    如果沒有90年代出現的"全民經商"熱潮,也許鎮北堡在張賢亮的心裏,只能是一個苦難與幸福並存的回憶之地。但是,這一股熱潮硬是把張賢亮從書桌上拉到了火熱的經濟生活中。1992年,隨著鄧小平南巡談話的發表,位于大西北的寧夏也出現了經商熱。寧夏文聯也耐不住寂寞,準備創辦第三產業,擺脫以往全部依賴國家撥款維持生存的模式,身為文聯主席的張賢亮自然不能超脫于外。這時候,鎮北堡的風光在他心裏油然升起,他很快拍板在那裏辦一個影視城,以大西北獨特的自然風光來吸引各地的影視制作單位和遊客。

    這時候的鎮北堡,已經不再是張賢亮在那裏生活時的情景了。80年代時,在張賢亮的引領下,已經有多家電影制作單位在那裏拍攝影片,《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老人與狗》等影片就是從這裏走向世界,獲得了一項項國內、國際電影大獎。但是,真要在這裏辦一個影視城,能夠吸引遊人來遊玩,還要搞一些基礎建設,文聯要跨過的第一個關口就是資金關。張賢亮到銀行去申請貸款,提出用文聯的大樓作為抵押。但是,銀行回答他,文聯大樓是國有資產,按規定不能用于貸款抵押。

    怎麼辦?還是銀行給張賢亮出了主意。他們提出,張賢亮的作品被廣泛翻譯到國外,這些作品都擁有版權,他可以用這些作品的版權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

    這些版權是張賢亮私人擁有的財產,但是,既然自己是文聯的一把手,現在有這個需要,他自然不說二話。于是,張賢亮以自己的版權向銀行貸款50萬元,鎮北堡西部影城就算開張了。

    一不小心成了企業家

    出乎張賢亮意料的是,影視城開業後不久,還沒有實現盈利,中央就要求政府機關與其所興辦的實業脫鉤。文聯作為政府部門,也必須退出影視城。既然當初的貸款是以張賢亮的海外版權作為抵押的,現在銀行貸款還沒有歸還,影視城就順理成章地轉到了張賢亮私人的名下。

    說起這個過程,張賢亮笑著說:"我是一不小心當上了一個民營企業家。"

    不過,張賢亮又說,鎮北堡影視城之所以能夠發展,主要就在于一開始就做到了產權明晰。影視城轉到自己的手裏以後,企業的效益和創辦經營者個人的收益直接挂鉤,充分發揮了利益驅動機制。

    低資金投入,高智力呵護

    鎮北堡影視城創辦時,投入的資金並不是很多。據張賢亮介紹,名義的投入資金是93萬元。除了用他的版權抵押得到的50萬元銀行貸款外,還有其他一些單位投入的少量資金,其中鎮北堡所在地的林草場,按協議應該投入30萬元,但是他們交給張賢亮的卻是一公斤白條,其中包括一塊錢、五毛錢的過路費等。對于這一切,不喜歡與人爭辯的張賢亮都認了。

    在張賢亮看來,鎮北堡上到處都是寶。除了充滿荒漠氣息的自然風光以外,80年代許多影片攝制組在這裏留下的場景都是很好的資源。他把這一切都發掘了出來,甚至加以創造、發揮。張藝謀在鎮北堡上拍攝《紅高粱》時,曾在那裏搭建了一個酒作坊,張賢亮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工,不僅按原樣復制了這個酒作坊,而且把整套制酒工藝也搬了過來。為了復制影片《黃河謠》的古戲臺,張賢亮專程到山西,找到了一個殘存的清代古戲臺,也把它整體搬到了影視城。

    說起這一切,張賢亮便有些得意。他說,在90年代時,這些古董的價值還沒有被人發現,很便宜,一個戲臺只要幾百塊錢就能搬走。

    張賢亮認為,影視城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最能產生高附加值,而這一切,就需要文人的智慧。他說:"我們的資金並不多,因此我們走的是一條資金低投入,智力高投入的路子。"在他的要求下,整個影視城內,凡是固定建築,用的都是真正古舊的物品。為此,張賢亮利用他廣泛的人脈資源,在全國搜索信息。他的"眼線"總是及時地為他提供信息,因此,他以很便宜的價格搜到了各種各樣讓人驚嘆的古董。他舉例說,在影視城,光是明代嘉靖年間出品的鑄鐵消防缸(太平缸)就有27個,這樣的缸現在每個已價值10萬元。

    就是在上海參加作協會議期間,他雖然思考著文學的問題,但仍沒有忘記與外界的聯絡。他掏出手機,打開頁面上逼真的圖片,得意地介紹說,已經有人向他傳來信息,在某地發現一個兩人高的佛龕,非常好看。這次會議結束後,他就準備去實地觀察。

    為了吸引客源,張賢亮把影視城的"電影文章"做到了極致。但他又認為,搞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具有前瞻性。在他看來,雖然影視城為影視制作單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拍攝便利,但現在的電影其實是制作出來的,實景拍攝已經不再是惟一的手段。因此,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開發旅遊資源上。在張賢亮"智力高投入"的倡導下,影視城做到了基礎設施全是現代的,但外貌全是古代的,100多個景點通水、通電、通暖氣,但在地面上卻看不到一根管道,遊人進入影視城,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文化部長孫家正來到影視城,興致勃勃地走了一圈後揮筆題詞"真好玩"。張賢亮說:"一個旅遊的地方,要當得起‘真好玩’的評價,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這中間是有我作為作家傾注的智慧在內的。"

    現在,凡是到銀川去的人,影視城是必去之地。這個當年靠張賢亮個人版權抵押了幾十萬元資金辦起來的企業,如今每年能吸引33萬遊客,盈利上千萬元,僅固定資產已經價值上億元。2004年,鎮北堡影視城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文化產業最傑出的十大項目之一。在銀川地區,影視城也被評為4A級景區。

    鎮北堡的人最怕我死

    從一個著名的作家成為一個卓有成就的企業家,張賢亮經歷了十多年的歷程。今天的他,雖然仍然利用閒暇時間在進行文學創作,但是他已經不願意多談文學的話題。據了解,在手頭有一部長篇已經磨了3年,正在進行最後的修改,但他卻不願意發表。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現在的文學生態不是很好,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也很缺乏。"

    面對有些媒體有關"張賢亮做生意佔去了寫作的時間"的說法,張賢亮極不滿意。他的觀點是,作家本來就是一個副業,經營影視城和寫作並不衝突,可以兼得兩種身份,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兩者之間劃出鴻溝,非此即彼呢?

    張賢亮深有感觸地說:"我們以前把為人民服務這句口號喊得很響,但卻沒有讓人信得過的內容,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為人民服務的經濟,因為你要做一個成功的商人,你就必須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我從商以後才體會到誠信的重要,人文精神的重要,其實最大的誠信就應該體現在商業上。"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張賢亮治理企業頗有點與眾不同的風格。他介紹說,在影視城工作的200位員工,他們拿的工資比銀川同等工種的職工都要高出200元。他對員工說"你們多拿的這200元,是和我一起分享智力投資的成果。"

    張賢亮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首先要建造和諧企業,只有這個目標實現了,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現在社會上為什麼會出現"仇富心理"?有的企業老板為富不仁,橫行霸道,當然會引起社會上的仇視。"

    說到這裏,張賢亮頗有點激動:"我養了30多條名犬,開寶馬,住豪宅,為什麼沒有人仇恨我?就是因為我構建了一個和諧的企業。影視城建成以後,周圍的農民也受益,他們對我都很熱情。現在,整個鎮北堡的人都怕我死,因為他們擔心我不在了,我的繼任人是不是還會像我那樣對他們那麼好。" (記者周俊生)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胡因夢稱和李敖無愛情 新歡神似費翔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09-08-02 11:18 來源: 重慶時報
 

 

  作家胡因夢接受媒體記者采訪(記者陳藝豐攝)

  新歡(左)小6歲神似『費翔』

  資料圖片:曾經的美人胡因夢

      纔子李敖的前妻、臺灣著名演員,諸多光環出現在胡因夢的前半生。近日,留著短發、一身青灰色中式服裝,身材瘦削卻神采奕奕的胡因夢現身重慶,除了開身心靈的講座外,她還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盡管兩人離婚多年,但有李敖的地方總會有人談及胡因夢,而有胡因夢的地方也會有人談到李敖。當記者再次追問她和李敖的恩怨時,胡因夢表示自己已放下,與李敖之間的過往不是愛。

      舊愛:與李敖之間沒有愛

      提起胡因夢,人們不忘加上一句『李敖的前妻』,胡因夢也坦承自己一生最大的轉變就是與李敖婚姻的失敗,『他幻滅了我對英雄的崇拜。我跟李敖的婚姻其實根本沒有愛情存在,只是年少時的衝動,對他也只是盲目地崇拜。』對於自己曾在公開場合說李敖對兩人之間的糾結還沒有完全放下的說法,胡因夢表示自己已經完全放下了。『李敖沒有放下,從來都沒有參加過我的活動,而且我們現在已經多年不聯系。』

      新歡:小6歲 神似『費翔

      值得一提的是,胡因夢的身邊,現有一位神似『費翔』的護花使者——她的助手金銘先生,是比她小6歲的『心靈伴侶』。『我和他在一起已經快十年了,他是一個非常老實的人,日常工作中,他是我的助理,給我幫了很大的忙。』對於新歡和舊愛的對比,她稱,金銘能給她很大的幫助,而且現在兩人相處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角色,『在家的時候我可以扮演一個「男人」角色,只是努力工作,而金銘卻會幫著做飯等等』。『那你現在的愛情觀是什麼?』她淡淡一笑:『愛不是愛情,是在困難時候的扶持,我現在不相信愛情。如今只是和女兒一起生活在中國臺灣,女兒在讀中學。』

      不再關注娛樂圈 和林青霞十幾年不聯系

      年輕時的胡因夢漂亮卻叛逆,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演藝圈,從第一部電影《雲深不知處》開始,她出演過四十多部電影,更憑借《人在天涯》而獲得了第14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曾和林青霞、林鳳嬌、胡慧中並稱『二林二胡』,在33歲事業如日中天時急流勇退。『我現在一點也不關注影視娛樂圈的事情,跟林青霞也十幾年不聯系了,現在也不會去關注娛樂圈的事情,金馬獎幾次邀請我去擔任嘉賓,我也沒有去。』

      養生:『重慶的火鍋是絕對不吃的』

      已逾知天命年的胡因夢褪盡鉛華,清氣縈繞,已57歲的美人,已全無當年明星照上的嫵媚妖嬈之態,換之平和慈祥的面容,卻一點也看不出真實的年紀,她對養生之道頗有心得。她稱『生孩子是女人的災難,我就從42歲剖腹產生了孩子之後就開始注意養生了,因為剖腹產會破壞人體的經絡。』

      1。在飲食安排上極為嚴格,菜只能用葡萄籽油烹制,出門都是自己隨身帶油,其他的油都不吃,不能有沙拉油(也就是黃豆油或大豆油),『不好的油會堵塞身體的經絡』。

      2。不會只吃素食,肉類只吃蝦和羊肉,『可以補充腎氣』。雜糧不吃,『不容易消化』。

      3。食物制作過程中不能有味精、白糖和芡粉,而且油炸食物也列入了胡因夢的飲食大忌,『重慶的火鍋是絕對不吃的』。

      4。盡量只穿純棉的麻衣或者布衣,『化學纖維也會使人體的經絡堵塞』。

      5。不做有氧運動,『瑜伽和走路就足夠了。我也不會選擇在重慶待很久,因為大都市不適合我工作的發展。』

編輯黃志山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女作家衛慧摔傷脊椎骨折 或將癱瘓封筆[圖]
 
2007年5月17日 10:37
來源:成都商報 選稿:邵棄疾
 

  核心提示:衛慧在上海玩時不小心摔傷了脊椎,一度昏迷了25天。衛慧說,她突然想到要個丈夫,要個小孩,想過平實而簡單的生活。也許是這樣的原因,衛慧公佈了她封筆的想法,“我現在不想寫,不想暢銷,不想太多事情了。”


  image

 圖片說明:衛慧的部落格截屏(來源東方新娛樂)

 

  好久未聞“美女作家”衛慧的消息了,不想昨日記者獲悉不久前她差點死掉!
  
  原來衛慧在上海玩時不小心摔傷了脊椎,一度昏迷了25天,剛剛甦醒過來的衛慧“突然想到要個丈夫,要個小孩”,所以想封筆了。新作《狗爸爸》可能就是她的封筆作。
  
  衛慧:生死邊緣感受到親情
  
  據《狗爸爸》的編輯朱燕透露,衛慧是上個月在上海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傷的,當時的傷勢很是嚴重,昏迷了25天。而目前正躺在病床上的衛慧在甦醒後通過部落格透露了自己的傷情,原來這次衛慧摔得很厲害,把脊椎都摔折了,隨後被家人送往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衛慧說她在醫院“躺了差不多一個月,人瘦得脫了形,從沒見過自己的腿可以細成那樣”。
  
  由於傷到脊椎,身體的神經系統受到影響,衛慧進醫院後就昏迷不醒,一直昏迷了25天,幾乎每天都在流血,並出現心跳減速、血壓降低情況,每天都有死亡的可能。回憶起這段時間,衛慧說,“天天都被埋在一條長長的不見盡頭的黑暗隧道裏……那種黑,那種窒息,那種死感,在剛過去的20多天裏我幾乎分分秒秒都浸泡其中。”
  
  在昏迷的日子,衛慧的母親一直在病床邊呼喚女兒的名字,並終於在上周把女兒喚醒,目前已經完成手術的衛慧仍需在病床上躺3個月,自然,她參加戛納電影節出席電影《上海寶貝》首映的計劃也擱淺了。這次受傷讓衛慧對親情更加珍惜,躺在床上發呆的時候,衛慧說,她突然想到要個丈夫,要個小孩,想過平實而簡單的生活。也許是這樣的原因,衛慧公佈了她封筆的想法,“我現在不想寫,不想暢銷,不想太多事情了。”
  
  編輯:新書不前衛
  
  作家出版社編輯郭漢睿昨日告訴記者,衛慧其實在春節後就把書稿交給他們,她在看完這個名為《狗爸爸》的小說後發現,現在的衛慧已經和幾年前的衛慧不一樣了,“如果以《上海寶貝》作為比較,《狗爸爸》的內容可以說是很不前衛,可以說是她轉型的作品。”郭漢睿說,“小說應該還算是愛情題材,狗是故事中潛伏的主線。講的是一對相愛的都市男女在結不結婚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而各分東西,後來,女主人公帶著男友送她的狗上演了一齣‘千里尋夫’的故事。”
  
  而《狗爸爸》的另一位編輯朱燕也認為,《狗爸爸》和衛慧以前的作品相比,風格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衛慧以前的作品不難發現,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是在很衝動、很自我的狀態。而現在的衛慧已經老道多了,她能夠跳出這些人物,用平常的心態去觀察他們,解析他們。”
  
  關於衛慧提出封筆的事情,兩位編輯透露,在3月份衛慧交書稿給她們的時候就曾經談到封筆的想法,當時她們還以為對方是隨口一說。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旅作家解密上甘嶺戰役:炸碉堡的不是黃繼光 ~

大陸作家

2010年02月22日 10:14 來源: 揚子晚報 【字體: 網友評論(0)

1

張嵩山在接受採訪。

  要問上甘嶺名氣有多大,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現在的80、90後們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因為大、中、小學課本裏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更是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最近,上甘嶺的話題再次成為網路熱點,緣由是一本書《解密上甘嶺》引起的。昨天上午,南京空軍政治部專業作家張嵩山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導致他研究16年後,終於快速動筆寫就這部28萬字長篇報告文學的起因,是一批美國國家檔案館封存50餘年的美軍作戰報告。如今,上甘嶺的真相,終於首次在書中完整得到體現。

  美國老兵兒子提出交換資料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每當我聽到這首動人的歌曲,上甘嶺就讓我不平靜。你只要上網搜索上甘嶺三個字,各種版本的故事有很多。但真正能說清楚的幾乎沒有。比如,網上有很多說法稱,志願軍15軍的女護士和文藝兵都上了上甘嶺,其實這不符合事實,當時根本沒有一個女兵能上得去。”

  張嵩山翻開《解密上甘嶺》一書的扉頁,只見一組黑白照片出現在記者眼前,他說,16年前他就開始研究並追蹤上甘嶺的史料,為撰寫一本真實反映上甘嶺的報告文學做準備,但真正讓他快速提筆寫作的原因,是源於一個美國人,“他叫凱文,這個人幾乎把中國所有的上甘嶺圖書都買走了,為什麼呢?原來他父親參加過上甘嶺戰役,開戰第一天他還只是個排長,因戰績突出,第二天就被突擊提拔為連長,這事在他父親臨死時,才告訴了他,因此他想了解個究竟。”

  這個凱文無意中看到張嵩山寫的一本《攤牌》後,追到了南京,提出要互換資料,如此一來,在美國國家檔案館封存了50年的上甘嶺戰爭報告,終於現身。後來,張嵩山的夫人用一年半時間把到手的資料進行了翻譯,“過去我們是用一隻眼去看上甘嶺戰役,現在拿到美軍解密資料後,完成了兩個視角看上甘嶺。”

  幾點開戰一個戰士一種說法

  將雙方資料做了詳細對比後,張嵩山告訴記者,“美軍資料記載的非常具體,包括當年參戰的美軍第9軍和第7師每次戰鬥的開戰、結束時間,以及火力炮擊,傷亡人數等。這些我方志願軍受到條件限制,記錄的很簡單,有的數字也不精確。比如,究竟是淩晨幾點開戰的,一個戰士一種說法,有說3點的,也有說4點的,其實真正的開戰時間是1952年10月14日淩晨5點44 分。戰役結束準確日期是11月25日,而《上甘嶺》電影則說成了‘11月11日,我們終於勝利了,敵人又要在板門店坐下來,他們不能不坐下來!’”

  另外,開戰第一天,我們對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投入的兵力錯誤地估計為7個營,此次通過分析,確定為3個營又一個連,“因為這個3.7平方公里陡峭的小山,根本容不下7個營,而且只有一條上山的路。”

  戰前,美軍原計劃使用兩個營的兵力,用5天時間,傷亡200人的代價拿下上甘嶺。然而,戰爭卻持續了43天,在這彈丸之地,雙方投入了近11萬大軍,19 個步兵團——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投入兵力6萬人,志願軍投入兵力近5萬人。“從凱文帶來的資料才知道15軍被俘虜了44人,可我們卻不清楚。後來凱文在台灣找到了還健在的兩位老戰士。”張嵩山透露說。

  女護士沒上山背黃繼光遺體

  談到這本書的真實性,張嵩山說,“不敢說百分之百的真實,但可以說最接近歷史。書裏每一個人物都有名有姓,包括他們的籍貫。為了寫這本書,我採訪了當年15軍軍長秦基偉中將,45師師長崔建功少將等。還有電影《上甘嶺》中高保成飾演的那位連長的原型張計法,電影改成了張忠法。”

  很多人了解上甘嶺是因為這部電影,它確實是一部令人難忘的經典,但也帶來了一些誤會,“比如電影中表現的坑道戰,讓人以為上甘嶺就是打坑道戰,其實坑道戰只是整個戰役中的一小部分。以前說,上甘嶺是攻不破的,而事實是第5天我們就失守了,而開戰當天也有好幾個山頭被攻破。並非電影中描寫的那樣一直在死守,後來我們又奪了回來,反反覆復,拉鋸戰。”

  上甘嶺是一場苦戰,打到什麼程度呢?張嵩山形容說:“山上的土全被打松了,一腳踩下去,就到膝蓋,機槍都架不起來。網上甚至有人說,是女護士上山把黃繼光遺體背了下來,這可能嗎?”另外,電影中,楊德才手拿爆破筒去炸碉堡,這一銀幕形象被稱為是黃繼光的原型。據張嵩山考證,這個鏡頭的原型應該是龍世昌,黃繼光用身體堵的是0號陣地的機槍眼,龍世昌要炸的是電影中主陣地的碉堡。

  志願軍為何苦守上甘嶺

  另外,對上甘嶺究竟打了幾仗,也沒有精確的結論。過去一直認為,上甘嶺只是一次小戰鬥,“其實是北韓戰爭7次戰役中的第6個戰役,前5次是運動戰,上甘嶺之後還有一個金城戰役。” 張嵩山介紹道,上甘嶺戰役分“固守反擊”、“坑道作戰”、“反擊固守”三個階段,電影描寫坑道缺水的場景是第二階段。

  張嵩山指著書中的地圖告訴記者,上甘嶺位於五聖山南面,高597.9米,被稱為597.9高地,雖然海拔不高,但地理位置處在前沿。“因此,美軍總也拿不下高地,十分惱火,戰爭規模不斷升級。但是,上甘嶺戰役後,美軍再也不敢發動營以上規模的戰役了。”

  過去我們的宣傳中說,美軍想先拿下上甘嶺,再奪取五聖山,“此次從美軍解密報告來看,不是這樣。美軍只想奪取上甘嶺,哪想到志願軍就是寸土不讓,所以反覆截殺,戰火越燒越旺,雙方投入兵力越來越多。”那麼為何志願軍要如此苦守上甘嶺呢?“上甘嶺戰役的意義在於加快了停戰談判的進度表,這是雙方開始都沒想到的,因此,這是戰爭史上的一個怪圈:終點即起點。書中通過多個視角,真實地再現這場戰役,證明志願軍贏得戰爭來之不易。”

【作者: 蔡震】 (責任編輯:周晶輝)

收藏本頁 列印本頁推薦給朋友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美女作家阿潼 見他一天就嫁了

看回應
   





-->
 
2008/10/15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妳有沒有勇氣跟一個見面不到廿四小時的男人步上紅毯?出過好幾本日本美食旅遊書、在網路上小有名氣的美女作家阿潼,在卅三歲生日當天結婚,她和網友從第一次見面到點頭答應求婚,只用了一天;一個月後兩人就公證結婚,沒辦婚禮,婚後也沒住在一起,非常另類。

丈夫魏廣文大阿潼三歲,曾擔任前證交所董事長吳乃仁秘書,現在是平凡的上班族。兩人的月老是網路,但不是交友網站,而是在最近非常火紅的「微型網誌」(http://www.plurk.com),因為留言而結識。魏廣文強調,他是先被阿潼文字所吸引,後來看到照片才被電到,阿潼當場吐槽說:「如果上面的照片像蔡頭,你還會這麼說嗎?」

兩人在網路及電話上不分晝夜地交談了一個月後,八月卅日,魏廣文鼓起勇氣告白:「再這樣下去,我會愛上妳!」阿潼要他先傳照片來,看到的卻是一張糟透了的照片,阿潼當場「冷掉」,讓在情場向來無往不利的魏廣文大為受傷,但還是哀求她「至少見個面吧」。

上月四日,兩人首次見面,情場浪子的魏廣文,緊張得像個第一次談戀愛的大男孩般不知所措,餐桌上,他跪下向她求婚,她當是玩笑;翌日,第二次約會,他又求婚,阿潼依舊不當一回事,他出人意表地說,「妳要不要先『驗貨』,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跟我交往?」於是,該發生的就這麼發生了。

深夜,魏廣文帶她到位在八德路可俯瞰夜景的公司大樓露台,眼前炫耀夜景,曾在早稻田大學進修的阿潼忍不住脫口而出「美得好像日本偶像劇的場景啊」,魏廣文第三次下跪,他成功了。

阿潼對他說,結婚就兩個日子,「要不你生日,要不我生日。」於是就在十月十二日阿潼生日當天公證結婚,前後只花了十五分鐘。不過,因為婚結得倉促,連房子都來不及找,這對夫妻晚上還是各自回家。

不過,他們打算明年結婚周年當天辦宴會,「撐了一年才請客,代表我們不是『假結婚真詐財』,很有誠意吧!」

【2008/10/15 聯合報】
阿潼請攝影師朋友幫她拍下「單身的最後一天」,陪同她前來的魏廣文(右)「順帶」入鏡,結果成了兩人唯一的婚紗照。圖/李孟偉提供

0 0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慾女作家D奶裸照PO上網 部落格爆紅(2008/10/01 01:00)


情慾女作家香娜的部落格真是活色生香!(圖/取自「香娜Shenna的美麗殿堂」)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在部落格放裸照,讓一位情慾女作家在一夕間暴紅,她的名字叫做香娜。香娜不但擁有D奶的魔鬼身材,作風更是大膽,她把身邊的男性分成三種:攝影師、玩伴以及男友;而最近她因為在部落格放上性感裸照,讓相本人氣暴增,瀏覽人次超過553萬人。

穿著緊身低胸上衣,好身材展露無疑,她是情慾作家香娜!或許是非常懂女人的優勢,撩個頭髮轉個身擺個pose,一舉手一投足都很迷人。生活有品味的她,愛紅酒、愛香水,作風也非常大膽。最近在部落格上公開放上自己的D奶裸照,張張性感惹火,點閱人次超過540萬人,讓她一夕爆紅,大秀身材只為表現創意。

香娜本名徐尚懿,身高169公分,三圍34D、25、35,美國加州大學心理系畢業,擅長寫男女情慾話題,作風洋派的她談起男人和感情也是落落大方。她表示:男人是攝影師、玩伴、和男友!連男人都可以分類!就是這種爽朗豪放的個性,讓香娜成為不少網友性幻想對象,甚至有人大膽邀約吃飯,香娜也非常歡迎。

喜愛寫作更愛拍照,香娜的大膽作風,也為她的情慾作家身份更增添話題性。(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楊淑芃、黃俊元

部落格上面確實是有看到裸照,只不過改成黑白照並且加了些雜點(另外有些是被刪掉了),如果以Xuite的尺度標準,應該會被「申告關閉」吧...囧...最近香娜還發生欠稅300萬美金的事情,天啊,這應該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吧~!所以就幫宣傳一下這位女作家了,希望她能安然度過這場破財之災...。
不過...還是李亞蒨比較漂亮...嗯...



香娜


↓仔細看,這張圖是穿了塑膠衣,不是真的裸照啦...
香娜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美女作家李性蓁為情自殺
2006年12月07日 10:17:02  來源:新華網綜合
【字號  我要打印 我要糾錯 
【Email推薦:
 

李性蓁

李性蓁(資料圖片)

    姓名:李性蓁 Jam Lee

    網絡筆名:藍絲絨

    生日:3月10日 身高:165cm

    體重:49kg 血型:O型

    出生地:臺灣省臺中市

    學歷:1991年輔仁大學織品服裝係

    1993年4月于英國Th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寫過《愛情辭典》依然難闖情關  臺美女作家自殺

(稿件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崔巍)

    曾被譽為臺灣時尚雜志圈最漂亮總編的知名女作家李性蓁日前在居所內開煤氣自殺,結束了年僅38歲的生命。據臺灣警方判斷,她可能是因感情因素而尋短見。李性蓁曾任臺灣《ELLE》、《俏麗》雜志總編輯,出版過《愛情辭典》、《狂野百合》等10多本書,還以“藍絲絨”為筆名寫過很多有關兩性關係的專欄及心情小品。

    曾經離異的李性蓁生前與一男友同居。兩周前,男友因不滿她酗酒,在口角後離去。李性蓁鬱鬱寡歡,先以割腕方式尋短見,被及時送醫院搶救,但獲救後情緒一直不好。近日家人因沒有她的消息,便去住所尋找,這才發現李性蓁竟已自殺。警方到場後,在其電腦中發現她寫的遺書,內容除向家人致歉,還提及男友的離去對她打擊很大。警方據此判斷她是因情自殺,最後調查結論認為無他殺可能,已將遺體交由家屬處理。

臺灣網絡知名女作家為情所困 出租屋內燒炭自殺

(稿件來源:人民網)

    據臺灣媒體報道,筆名“藍絲絨”的網絡知名女作家李性蓁,疑因感情問題,日前曾以割腕方式自殺未遂,出院多日後,竟在北縣淡水租屋處留下遺書後,燒炭自殺,結束三十八歲的青春年華。

    據報道,臺灣檢警昨天相驗,發現李女在遺書中表達自己對不起家人以及對男友分手一事的傷痛,研判她可能因感情因素而尋短。

    三十八歲的李性蓁為知名女作家,以“藍絲絨”為筆名,著作有《印度漂流記》、《寫情書》、《愛情辭典》等,內容多以女性的嬌艷魅力為主。

    喜歡旅遊寫作的她,被人比喻為“愛情”、“時尚”與“寫作”,在她生命中各自四處流竄,卻又緊密合而為一。而李性蓁還常在其個人博客“蓁·性情”中發表心情小品,擁有相當高的點閱率。博客中最後一篇心情文章時間是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時刻。

    檢警調查,李性蓁曾經離過婚,生前租屋在臺北縣淡水鎮民生路某民宅內,並有一男友,但近來兩人感情齟齬,時有爭吵。

    兩周前,男友不滿她有喝酒習慣,口角後離她而去,李性蓁心情鬱鬱寡歡,先以割腕方式尋短,經送醫後獲救,但情緒持續低迷。

    由于最近一兩天,家人沒有她的訊息,于是由大姊到租屋處找她,赫然發現李性蓁竟在屋內燒炭自殺,遂報警處理。

    檢警到場發現,李女的租屋處擺滿極多書籍,並在其計算機檔案中發現遺書,內容表達對不起家人的悔恨,並向其父母及她三名姊妹一一清楚交代遺言。

    此外,遺書中還提及男友的離去對她打擊很大的字眼,而家屬對于李女自殺,不願多說,希望一切低調處理。

    檢警研判,李性蓁疑因感情因素,導致鬱鬱寡歡,才會燒炭自殺,不過兩性作家卻闖不過情關,令人不勝唏噓,最後檢警認為,無他殺可能,已將遺體交由家屬處理。

不鬧騰的時尚寫作

——臺灣作家李性蓁訪談錄

(稿件來源:中華讀書報 記者 肖自強)

    編者按:臺灣時尚女作家李性蓁1999年第一次隨父親回四川,就夢想著自己的書能出現在被她稱為“血脈源起之地”的老家的書店裏。這位從閣樓裏走出來的時尚作家如願得償,兩本自選集《欲望咖啡》和《秘密藏在行囊裏》即將在內地推出。本報記者就此專訪李性蓁女士,讀者從中可領會一個時尚作家的內心世界和時尚寫作的常態構成。

 

     邀我們去見性蓁小姐的朋友不止地誇她的美,這當然是去見的動機之一。但更主要的是性蓁小姐提出的要求誘惑了我。她說想見一些有趣的人。大約她也是有趣的;與美而有趣的人相見自是人間的美事。

    在萬聖書園對面的紅辣子餐廳,她靜靜的坐在那兒,偏向中性而端正的面相,顯不出時尚的黑衣,少說話,一旁地聆聽,偶爾自適地笑。我一時難以見出她的有趣。也許她是一個不鬧騰的時尚作家。恰恰是這一點撩撥起我的採訪欲望,我想讓內地讀者也來領會這種安靜的時尚。

    她的筆名是“藍絲絨”,不是閃著濕意的“藍精靈”。從搜索到的資料和後來的採訪中,我有一個感覺:她的有趣在她自己的內心,她獨自的感受著。

    “絨”在內心,“絨”在文字。其實在她那靜靜地笑中,我們應該已經體會到。

    正因為如此,是互聯網“拯救”了她。靜靜的她在網絡上找到了自己的言說通道。    

    肖:我的訪談方式是漫聊,聊到哪兒就到哪兒,然後根據印象、語感以及對聲音、表情、動作的記憶,將從訪談錄音整理出來的文字打碎,重新構造一個對話,一個對象,所有的話既似乎是你我說的,又似乎不是,反正你我不是在“表達”,而是在“被表現”。這樣有可能把美的構造成醜的,也可能把醜的構造成美的,你怕不怕?

    李:誰知道?應該是不怕吧。

    肖:你在臺灣是很知名的時尚女作家,而我是時尚盲。在你朋友的筆下,你有這樣的意思:男人甚至不如一件LV皮件。LV皮件是什麼東西?

    李:LV(Louis Vuitton)是個法國牌子,有一兩百年歷史,日本人特別喜歡,臺灣女人都非常夢想擁有這樣的皮件。

    肖:你的文章裏“像連續劇”一類的詞出現的頻率特別多,這有什麼說法嗎?

    李:臺灣90年代開始流行看連續劇。“像連續劇”是形容有點不太類似我們現實生活,峰回路轉,高低起伏的那種劇情。

    肖:你用它好像更多地是貶義?

    李:在臺灣有些女孩子就是看這些連續劇長大的,以為人生就應該是這樣,但在現實生活中尋覓不到,她們就會把自己想像成戲劇中的主角,去營造戲劇性的生命。

    “歐巴桑文藝少女”vs“真少女”

    肖:你的朋友楊澤在一篇文章中說“歐巴桑文藝少女其實是臺北獨特的風景”。我想你就是這道風景的典型。“歐巴桑文藝少女”是什麼意思?

    李:歐巴桑是日本話,是指差不多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我高中畢業時,臺灣剛剛解嚴。我念中學時,有很多“禁”的,比如發禁、舞禁,交男朋友也不行,所以我們就沒有過青春期;到二三十歲才開始過青春期,有點晚熟。我這屆之後的學生就自由多了,有很大不同。

    肖:歐巴桑文藝少女就是年紀大了裝嫩兒。年逾三十,依舊傷春悲秋,常常去臺北誠品總店和各分店,買書,喝咖啡,聽演講,參加座談……

    李:裝可愛。

    肖:現在你的網友,包括你的崇拜者要比你小很多。你是歐巴桑文藝少女,她們就不是了。

    李:她們是真少女。

    肖:你寫的東西是你生活中的東西,但不一定是她們生活中的東西。

    李:她們很向往。我的工作是在女性雜志當編輯。女性雜志在臺灣已經發展得非常商業化。很多名牌服裝廠商會邀請我們出國去參加各種展覽和記者會。我有時還要搭飛機到英國採訪某個女明星。搭的都是商務倉,還不是經濟倉;住的也是五星級飯店,我們體驗過一些她們的經濟能力沒辦法負擔的事情。

    肖:這是歐巴桑文藝少女的條件?

    李:也不見得。或許因為我們寫的感情世界會復雜一點。她們沒辦法經歷,卻很羨慕,從我們寫的東西裏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補償。

    肖:這和內地差別很大。內地少女比較反叛“大姐”輩,她們設計自己的生活軌跡。

    李:舉例來說,在臺灣年紀和我差不多的作者,像成英姝、張蕙菁等,都未婚,長得很漂亮,生活也很絢麗。成英姝的妹妹是個模特,她也常去一些公共場合。我們接觸媒體也很多,還經常上電視,小孩子就覺得好好啊!臺灣作家現在有點明星化。

    肖:內地作家也有這種傾向。

    李:我不是很喜歡,但我好奇,覺得好玩,可以偷看媒體的運作方式,回家寫下來。

    “沉默聆聽的女主角”

    肖:你有一個朋友叫水瓶鯨魚。她說你總是沉默,在一大群人聊天時,你總是個“沉默聆聽的女主角”。沉默者反成為女主角,你不覺得有趣嗎?而在自由的網絡世界裏,你的真情卻完全突破防線,變得坦白、熱鬧。你的另外一個朋友叫傑維恩,做了一個恰恰相反的描述,稱你活潑、可愛、熱鬧,印象有很大不同。

    李:不同時期吧。我30歲以前非常沉默,很少講話。水瓶鯨魚很早就認識我,傑維恩是我的網友,20歲出頭。他認識的是網絡上的我,這樣就不會有落差了。

    肖:傑維恩走上寫作之路好像也受到你的影響,他說在你的作品裏找到了共鳴?

    李:他是我的網友迷。我的很多讀者都是在網絡上認識我的,他們都很迷我。還有的網友,我一出書,他們就買7本、10本送給他們的朋友。

    疏離的眼光:自我痛苦的分析師

    肖:有人談整容,稱你為“變臉先鋒”。

    李:太誇張了。我小時候上下腭咬合不全,下腭比較長,一直到上高中。我哥哥是醫生,那時候這個手術要花20多萬臺幣,我只花了2萬多塊。

    肖:有人稱你為“臺灣整容的代言人”,說“美麗或許正是通往愛情世界的快速通行證。”說你上高二時愛上一個男孩,那個男孩不理你。你把上下齒合起之後,他就回到你的身邊。

    李:這是真的。他是我的初戀男朋友。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但我猜有一點。

    肖:你的愛情生活一向多彩多姿。你形容自己為一個觀察者,往往用疏離的眼光來觀察這個社會,看男人到底如何迷戀女人的臉。這個觀察者很有趣,把女人的臉當作一個道具,通過改換道具的樣式,來看男人的變化。

    李:當初做這個手術,我想得很單純,以為是牙齒問題,做個矯正而已。變成這麼大的手術,真是出乎意料。那時每月去醫院,醫生幫我拍照,正面90度,45度,等等。我當時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整個手術還做了記錄,成為那家醫院的手術范本。

    肖:你從看牙到整容到變成觀察者,做觀察者是你自覺的意識嗎?

    李:是。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把自己抽離出來,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整個狀況,自覺地分析自己的反映。

    肖:波德萊爾的一個朋友這樣寫波德萊爾,說他躺在一塊玄色的石頭上,自己拿一把解剖刀解剖自己。自己是一個解剖者,同時也是一個被解剖者。

    李:這跟我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關係。我小時候常常生病,我總不能讓自己一直處在痛苦中,我就告訴自己,痛苦是一種感覺,應該是可以被分析的,被分析後不再把它當作痛苦,就不會那麼痛。長大之後很自然就會有這種狀態。

    肖:通過分析把痛苦轉化為非痛苦,把非痛苦轉化成快感?

    李:那倒不會。

    肖:痛苦通過分析轉化,會出現兩種可能,一種是對痛苦抱平和的心態,另一種是自虐的心態。你沒有把痛苦轉化成自虐?

    李:我開始寫作就是因為想了解痛苦的來龍去脈。是分析而不是轉化!

    肖:分析而不用轉化,痛苦就沒了?文字不是你自虐的唯一方式?

    李:我沒有這樣想過,但說不定。

    肖:小時侯怎麼去分析這些痛苦?

    李:小時候沒那麼敏感,只是把它記下來。

    肖;你主要有哪些痛苦?

    李:很孤單,沒有朋友。小時侯我有一個壞習慣,討厭寫作業,我想我懂了就行了,還做什麼作業。上小學幾乎沒有交過一次作業,老師最討厭這種學生,我從小就被排擠。在家裏,由于哥哥出車禍的原因,媽媽擔心我也會出事,不讓我出去玩。

    肖:你覺得自己自閉嗎?

    李:水瓶鯨魚不是說我總是沉默嗎?我想是有一點自閉,那個時候我很長時間是不講話的。在公司工作,我是領導,一定要布置任務,但除此之外,一般都不講話。

    肖:你對交往有恐懼嗎?

    李:我其實很怕陌生人。

    肖:但是你是職場中人,工作在熱鬧、時尚的媒體圈,溝通很重要啊?

    李:我會把自己自然地分成兩個人,我上電視時是一個個性,和朋友在一起又是一個個性。

    肖:原來對痛苦進行分析,現在對身份也分析,分成兩個人。

    李:覺得像精神病,是嗎?

    愛情如此抽象,流行卻絕對物質

    肖:你的作品《愛情辭典》中有一句話:“把你的想象用到你的作品裏,不要用到我身上。”你的實際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多不多?

    李:還好。我最初出版“情書係列”時,很多記者和朋友問我,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發生過?我就說,真的發生這些事,我還有時間工作和生活嗎,我整天談戀愛就好了。

    肖:你的作品中寫了一些好男人,你是不是也按這種標準去找?或者按這個標準去要求身邊的男人?

    李:我寫了很多好男人嗎?我寫的很多都是壞男人啊!

    肖:那更可怕!難怪你最近才結婚!

    李:我本來是打算不結婚的。

    肖:想像世界裏都是壞男人,結果真實生活中遇到了一個好男人。

    李:這個,確實令我很驚訝。

    肖:你的“壞男人”印象從哪裏來?

    李:我的運氣不錯。我生活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他們的故事又特別多。我把它們當作原料,煮煮切切,蒸蒸炸炸,就變成了另一鍋。

    肖:你寫了很多愛情故事,有人曾這樣評價:“愛情如此抽象,流行卻絕對物質。”我就覺得你寫的愛情,雖然都有細節,但總覺得特抽象,像音樂的那種抽象。

    李:短篇會有點像“感官切片”,長篇就不同,我寫過《狂野百合》,有完整的情節,這篇小說後來獲得“皇冠大眾小說文學獎”。很多人評價這篇小說,說太現實、太血淋淋。

    肖:文字的自虐在這裏面是不是有點體現?

    李:臺灣八、九十年代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從一個淳樸的時代變成一個功利的時代,我只是想把整個過程表現出來。

    肖:你的作品把愛情細節幾乎都涵蓋到了;每一種細節又分為很多種可能,你甚至把很多反常的可能寫出來。比如《生日》,她的前男友、現男友生日是同一天,現男友過生日時她總會想起前男友。你把情感放到這種反常的可能性裏面拷打,表現,很抽象。你怎麼知道這是流行?因為你是流行分析家?

    李:我寫過很多愛情故事,抽樣非常多,讀者無論怎麼看,一定會找到和自己對應的東西。(肖:以多為王。)就像一個服裝品牌,提供多種風格,顧客總會找到他所要的。我沒辦法先進行市場分析然後再去寫東西。

    寫作:愛情是主料,時尚與旅遊是配料,及之後

    肖:你從小就喜歡分析。你的情節結構是靈感式的,還是分析式的?

    李:主要是直覺。可能是文學習慣吧。我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寫日記,很習慣文字。對我來說,寫作是種本能。

    肖:你的專業是服裝設計,甚至拿到英國的碩士學位,還做過一些時尚雜志的主編,這對你寫作有什麼幫助?

    李:當然有。本來我是想做個服裝設計師,回臺灣之後也做過一年,但臺灣的設計師不僅要做設計,還要聯係上下遊廠商,很辛苦。我想什麼工作可以把寫作和對時尚的敏感結合起來。當時想到時尚雜志編輯,我就去做這個工作。做編輯時的寫作和寫小說不是一回事,但做時尚編輯會讓視野變得開闊;經常出國,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文化背景的人。

    肖:曾有人為你打抱不平,說不應該把你看作是言情寫作,但我看過你的作品,覺得你就是言情作家?

    李:你只是看到我的一部分作品。我在臺灣還寫流行報道,我的風格與別人不同,我會寫這種流行風格的來龍去脈。你看到的短篇小說大部分是我最初在網絡上發表的,沒想到要出書。每天想到什麼好玩的故事就寫出來,貼上去,就馬上會有很多人跟上來,很有趣。《狂野百合》就不是僅僅寫情,而是寫一個時代。現在想寫的東西也企圖不是只寫感情這一塊。

    肖:感覺上你好像不是一個時尚作家。內地的時尚作家很前衛,無性不成小說,而你們這些歐巴桑文藝少女寫的都很純情。你怎麼看內地的時尚作家?

    李:這種情況就像是做設計。我上大學時念服裝設計,當時覺得設計就是要很前衛、很奇怪,大家都要側目以待,那時我的穿著也是特別的奇怪。但從英國畢業回來,認為真的、好的時尚是純本質的;我現在在意的是針腳、材料,它的搭配剪裁是不是適合人穿。那些前衛的東西沒想得這麼周嚴。內地的時尚現在很像臺灣以前的樣子,一直跑一直跑,跑到最前面自己最得意。現在應該是跑到最前面再拉回來一點點。比如女性雜志的最後一部分大多是純粹拍服裝的單元,有些雜志的模特化粧會很濃烈,紅綠鮮明的色塊,穿得也很奇怪。我剛做雜志時也認為這才是流行,後來我做國際性服裝雜志,才知道真正的流行是能穿的,是要適合場合,而不是一味地搞怪。

    肖:你是在做流行,不是做前衛。

    李:可以這樣說。內地的前衛寫作也是這樣,大家看多了感覺其實都差不多。性愛就和每天吃飯、喝水一樣,每個人都要做、都會有的事情。可能因為以前這部分是禁忌,現在突然可以拿出來講,就會講得特別多,但過一陣子,就會回到人本身的感情層面上來,一定的。

    肖:你喜歡分析,還教別人寫作。

    李:這跟我的概念是衝突的。別人常讓我教他們怎麼穿衣服,怎麼談戀愛,而其實每人都是一個個案,不可能用大的理論去套每個人。我教他們寫小說,通常給他們出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大家來分享。

    肖:你認為你的寫作屬于時尚寫作嗎?

    李:我會加一點點東西,可以算時尚寫作,但要看你對時尚怎樣定義。有一陣子我的寫作就把大量的名牌加進去,覺得好玩,但現在過了那個階段,我蠻喜新厭舊的。

    肖:目前有沒有一種寫作方式充分考慮了流行要素,本身就很時尚?

    李:我不知道你談的是“時尚寫作”還是“寫作時尚”。在國外有一種文體,叫“時尚寫作”,是寫“時尚主題”的,如服裝社會學、服裝心理學,有專門的作家群,在中文世界好像還沒有。

    肖:我的“時尚”概念會寬泛一些,物質的、情感的。這種情感方式很流行,就稱之為“時尚”。

    李:我們的服裝領域中有一個“流行曲線圖”,分流行前鋒區、普及高峰區和衰落期。我的觀點是所謂的“正在流行”其實是表明它快要不行了。當我們從媒體中知道時,它也就快走下坡了。所以現在正在內地流行的“身體寫作”,相信馬上也要被淘汰了,一定會有新的東西來替代它。

    肖:目前你在臺灣已經出版了十幾本書,據說你有兩本自選集馬上在內地出版,這兩本書內容是怎樣策劃的?

    李:文字是我自己挑的,一部分是在臺灣沒有出版過的。

    肖:你挑選文章的標準是什麼?

    李:一本是旅行與愛情的結合,一本是名牌與愛情的結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肖:在旅行、名牌和愛情三要素中,哪些是主料,哪些是配料?

    李:愛情是主料,旅行和名牌是配料。我寫旅行純粹是因為我非常喜歡一個人在世界到處跑,走的時候又經常胡思亂想,就會寫出很多東西,旅行和時尚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紅樓夢》中做時尚切片

    肖:很多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會成為“經典”,你有這種意識嗎?

    李:沒有,我頂多會成為臺灣這個時代的記錄者,但那不是經典。

    肖:那會不會成為今後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這個時代的文獻材料?

    李:也許他們想了解這個時代人們怎麼看待名牌。就像讀張愛玲去了解當時的上海。

    肖:你認為張愛玲的作品是經典嗎?

    李:她的文字非常特別,很華麗,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描寫得很清楚。像《1984》和《安娜·卡列尼娜》,都是用一個故事把一個概念詮釋得很完整,整個故事很有趣又不像米蘭·昆德拉的那樣。我認為經典要有收藏價值,值得反復閱讀。像《紅樓夢》,我從少女時代到現在,一讀再讀,每次感覺都不一樣,看懂的地方都不一樣。

    肖:《紅樓夢》情節前進過程就是美的毀滅過程。它把美之毀滅的每一個細節都細描出來,而且這些細節都是緩緩地、緩緩地細描出來。我們閱讀它就像看一叢花慢慢地、慢慢地枯萎。難道你不難受?你還反復讀它?我是很少一次讀完的。每次只讀一個片斷,好像美之毀滅就此中斷了。

    李:我也不是每次全看完。我很物質,有時專看她們吃什麼,有時專看她們穿什麼。

    肖:很佩服,從《紅樓夢》中看出時尚,還把它們做成時尚切片……

《欲望咖啡》封面

    李性蓁小傳

    姓名:李性蓁 Jam Lee

    網絡筆名:藍絲絨

    生日:3月10日 身高:165cm

    體重:49kg 血型:O型

    出生地:臺灣省臺中市

    學歷:1991年輔仁大學織品服裝係

    1993年4月于英國Th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工作經驗:

    1993年11月至1995年3月芙蓉坊雜志社編輯

    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美麗佳人雜志服裝編輯

    1996年4月至1996年11月Marie Claire女裝毛衣設計師

    1996年12月至1999年3月樺榭文化ELLE雜志執行主編與俏麗情報雜志總編輯

    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藍鯨出版社叢書主編

    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愛情城市網站總監

    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美麗佳人雜志時尚總監、副總編輯

    主要作品:

    《真情書》元尊出版社

    《私旅行》元尊出版社

    《酷流行》元尊出版社

    《狂野百合》皇冠第三屆百萬大眾小說獎

    《快樂自己來》大田出版社

    《名牌抽屜》皇冠出版社

    個人網站:WWW.jamlee.com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殺人狂魔面臨死刑 受審時數度落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0 15:31:15  



6月8日,加藤智大(中)被警察逮捕。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日本斬人案狂魔加藤智大,10日由秋葉原警局移交給東京地方檢察廳作進一步調查。據了解,加藤智大在接受盤問時曾數度落淚,但沒有為罪行道歉。若加藤被起訴謀殺罪,一旦罪成,可能會面對死刑。

  據星島網報道,加藤身穿T恤,頭部垂下,10日早上由警車載離秋葉原警局時,數十名攝影記者一擁而上爭相拍照,場面混亂。預料檢察官會要求把他扣留十天問話,拘留期之後可以再延長十日,以便有時間考慮起訴他甚麽罪名。

  如果控告他謀殺罪,一旦罪成,可以判處死刑。警方調查所得,七名死者當中,三人是被他駕駛的貨車撞死,四人被他用刀刺死。警方消息透露,加藤在接受盤問時態度合作,曾數度落淚,但沒有為罪行道歉。加藤向警方表示,事發前一天他曾到秋葉原,以便實地籌劃殺人計劃。

  據悉事發前三天,他在靜岡一間汽車零件廠工作時曾大發脾氣,大叫大嚷,指制服不見了。當一名同事給他送上一件新制服時,他已離辦廠,沒有再回去。不過廠方指他工作態度非常認真,幷非麻煩製造者。

  加藤在大開殺戒前兩天,到一間戶外用品店購買了一把五寸長的軍刀。而閉路電視錄像帶顯示,期間他和售貨員說笑,幷不時用手作出刺人動作。

  文部科學大臣渡海紀三朗說,對今次屠殺事件,他感到非常憤怒,令他想到事件是否和教育失敗有關。警方說,加藤智大是典型的禦宅族,對漫畫和電子遊戲有濃厚興趣。他接受警方問話時聲稱“厭倦生活”,這次是專程來秋葉原,目的就是殺人,除此之外便沒有其它動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子美再談性愛日記 自感不夠成熟比較保守
2008年03月28日 08:37:50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字號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核心提示:2003年11月11日,“木子美性愛日記

事件”在舉國引發一場激辯。木子美目前任職于一家

知名博客網站。她堅守著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依舊

從不同的男人身上去滿足自己的好奇。5年前的“木子

美風波”對她來說,不過是漫長生命中激起的一圈漣

漪。

 

木子美

 木子美:我沒法完全封閉自己

    人物檔案

    木子美,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2001年畢業于廣

東某大學,原為廣州某小資讀物性專欄作家。2003年

8月,其在博客上大膽描述了自己與廣州某著名搖滾樂

手的“一夜情”細節,經新快報報道後紅遍網絡,又

被稱為廣東第一個“用身體寫作”的女人。

 

    2003年的中國網際網路,春暖花開,春心蕩漾。一

個叫做“博客”的東西,就在一片春天的氣息中,闖

入國人的視野。

 

    木子美,一個率先在博客上發表性愛日記的廣東女

子,其博客令閱者好奇,驚叫,偷笑,窮追,迷惑,

鄙夷,或兼而有之;也有一些圈中人,不斷猜測著誰是

性愛日記的男主角。

 

    2003年11月11日,新快報率先披露了“木子美性

愛日記事件”,在舉國引發一場激辯。

 

    新快報打響了網絡新聞的第一炮,而“木子美”一

詞也成了最熱門的搜索及點擊詞匯,此後半年始終高

挂于各大門戶網站首頁。

 

    因新快報報道“一炮而紅”的木子美,今日北漂任

職于一家知名博客網站,不時亮相于知名電視臺的訪

談節目。她堅守著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依舊從不同

的男人身上去滿足自己的好奇。5年前的“木子美風

波”對她來說,不過是漫長生命中激起的一圈漣漪。

 

    談博客

 

    當時並不認為性是特別隱私

 

    從2003年11月11日開始,新快報連續4天以大篇幅

報道了木子美公開性愛日記的事件。

 

    用新聞價值標準衡量,“木子美事件”兼具異常

性、時新性、接近性、衝突性、趣味性,尤其是話題

價值,但在當年的大氛圍下,公眾媒體選擇這個題

材,撇開操作的難度和所面臨的道德指責不說,也是

夠大膽的。該報道一經推出,即被搜狐、新浪等各大

網站連篇轉載,並引發一場網絡大討論,“木子美現

象”成了公眾的熱門話題。

 

    2008年3月,木子美平靜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回訪,對5年前意外走紅的《遺情書》及報道給她所帶來的影響侃侃而談。

    記者(以下簡稱“記”):能談談當時怎麼開始寫《遺情書》的嗎?

    木子美(以下簡稱“木”):在沒有寫博客之前,我就在寫性專欄。當時我所在的媒體做了一期關于新新媒體的專題,我們很多同事因此開始寫博客,我也跟著寫。可能我當時沿襲了寫性專欄的某些風格和元素,寫專欄還是有比較多限制的,所以我就把更多瑣碎的東西,更日常化的東西都寫在了博客上,可能有比較多關于性的東西。

    記:當時有沒有為博點擊率特地去寫性?

    木:其實當時跟現在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那時候博客中國還完全是個小網站,不是大家特別關注的那種,只是有一些寫博客的人在上面寫東西,圈子很小,沒想到後來會演變成這樣子。

    記:當時為什麼選了一些人的真名來公開呢?

    木:我當時可能覺得就算我不寫他們的名字,描述他們的大概特徵,大家也會知道,所以沒有想著去回避什麼,而且覺得有點好玩。我當時並不認為性隱私是一個特別嚴重的隱私,對于被寫到的人,自己覺得不會對他造成太大的影響。比如說那個搖滾歌手,他的生活也是比較OPEN的,以前我們經常會在酒吧碰到,大家熟悉的朋友也會在一起玩,我覺得他應該不會太忌諱這些東西,所以寫的時候我沒有特別想去保護誰,也沒刻意想傷害誰,也沒想到自己的博客會被當做一個素材或新聞的形式去寫。可能是因為後來被人轉到西祠胡同去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拐點,不然應該就只是內部的人在看。

    記:當時你好像拒絕了很多媒體的採訪,但後來又接受採訪了,這是為什麼呢?

    木:我並不希望事情發展成這樣,所以我不願意說什麼,我想只要我不說,別人也寫不了什麼。但我發現即使我不接受採訪,還是有很多媒體亂寫,所以我決定出來解釋,但沒想到越解釋越糟糕,所以幹脆不理了。

    記:這個事件發生後,對你的生活造成了什麼影響?

    木:我的生活變得很不正常,以往每天都是固定的時間上班,固定的時間回家。當時還有很多人打電話到我的單位,因為報紙上登了單位的電話號碼,這對我身邊的同事都造成了影響。

    記:你是因為這件事被單位辭退的嗎?

    木:當時是和報社的領導商議後決定走的,因為我不想給別人造成麻煩。

    談影響

    可能跟人溝通,成本會大一點

    “從小到大,在某個范圍內我都是一個很出名的人,只是現在這個范圍比較大而已。”

    木子美曾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稱,自己並不是一個“本來默默無名、一夜暴富”的人,早在大學時候,她就開始剃光頭、搞行為藝術。她對這種狀況的解釋是“出名是我個性上的原因——我要和你不一樣,你不做我做”。

    從2004年起,“木子美”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繼她之後,國內網絡又冒出了竹影青瞳、流氓燕、芙蓉姐姐等新一批“紅人”。

    記:從原單位出來後,你去了哪裏?

    木:2004年1月我去了一趟北京,然後回到廣州,接著去了上海,談戀愛,從事自由職業。2005年到北京,在一家網站工作到現在,過著“朝九晚六”的生活。記:自從這個事件後,你好像代言了一些產品,還上了鳳凰衛視。你覺得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木:不好也不壞吧。我就代言了一個產品,那個也是隨性的。上鳳凰衛視並不是我想出名,他們(鳳凰衛視)請我去,也是有他們的目的,我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記:這個事情對你現在還有什麼影響嗎?木:說不上什麼影響,就看你怎麼看待這些關係,可能跟別人溝通成本會大一點。因為別人是先認識了媒體報道中的你,才有機會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的你,他會帶有一種印象。要跟這個人交往的話,要有一個過程讓他了解真實的你。當然我並不是太刻意地告訴他我不是這樣,但是在往後的交往過程中,他也許會發現原來真實的我是這樣的。

    談愛與性

    性不只是運動,前後還有交流

    “荒淫無度的性行為盡量控制在物質技術能夠發揮作用的層面,這是保證身體完好無缺,讓你有機會後悔或繼續享樂的前提;然後是心理上單純地將性行為看成是它本身,它只是跟其他行為一樣為人所需而設罷了,這是防止心靈支離破碎的途徑。”(摘自《遺情書》2003年11月6日內容)

    “木子美風波”的關鍵,在于她對性的大膽展示。在報道時,新快報編輯部確立了一條原則:把這個案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客觀報道,持平中正,不對“性”作渲染,也不以編輯部的立場進行道德批判。

    記:在你的《遺情書》裏,有寫到如何防止心靈支離破碎,其實就是如何把愛與性分離。但不少女性都覺得愛與性難以分開,你是怎麼看待兩者關係的呢?

    木:我覺得感情跟感覺不大一樣。很多時候有感覺,但不一定代表有感情。我並不是完全沒有感覺就和一個人發生關係,但感覺可能沒有上升到愛情的地步。我認為你要是覺得一個人吸引你,你就會對他產生感覺,那說明你是能夠接受他的。對我來講,我可能就是存在這樣一個界限。因為我沒有別的目的,我不是說去交易,為了錢,沒有誰會去強迫我跟誰發生關係。

    記:你到現在為止有沒有愛上過一個人?

    木:不是說我沒有愛上一個人,而是我覺得愛上一個人並不一定代表要把這份愛開花結果,過一輩子。我不希望把愛變成一種控制,我愛一個人,希望他過得更好,這樣愛才是有意義的。如果我愛他對他造成了很大壓力,換成我也受不了。我愛上一個人,可能我會比較長的時間想念他,會聯係一下他,知道一下他的生活,在他需要的時候幫助他。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一種感情的東西了,因為我不是對每個人都這樣。

    記:那你對性這方面怎麼看,是把它當成生活的調味品嗎?

    木:我最希望它是比較愉悅相處的東西。我覺得兩個人在說不出的親密的時候,心情是很好的。我只是覺得喜歡這麼一種狀態,沒有特別多的負擔。在跟一個人親密的時候,兩個人都比較單純,至少在一段時間裏面,兩個人都是挺開心的。並不只是說運動,其實在前前後後會有很多交流。

    談婚姻

    我就比較保守,自感不夠成熟

    2003年接受某報記者採訪時,木子美曾表示可以把結婚當作行為藝術。當問及婚後生活時,木子美說了一句“各自鬼混吧”。今日的她說,自己可能需要性格上的修煉。

    記:你曾經提到過自己不是特別能和人長期相處,那你最長能跟人相處多久呢?

    木:如果是同居的話,最多不超過兩個月。我覺得一般來說是一個月。

    記:這樣很難適應婚姻。

    木:是。所以我說我其實是比較了解自己的。我知道自己對生活不是很有忍耐力或耐心。

    記:那你會不會一輩子不結婚呢?

    木:其實我還小啊!我覺得婚姻這個東西,如果在你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因為某種習慣或約定俗成的東西去結婚,還是會出問題的。我覺得自己可能需要性格上的修煉,或者等自己能接受這個東西。但我現在還做不到,因為我還有很多好奇心,我沒辦法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我覺得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婚姻並不抱太大希望,認為想結婚就結,不合適就離。相反我就保守些,要麼我不結,結的話我就要有成熟的心態,把婚姻經營好,否則沒有必要結婚。

    記:曾經有記者問你結婚後會幹什麼,你說“各自鬼混去吧”。

    木:(笑)對。其實以前我的一些回答是很隨機的。但從邏輯上來講,還是一樣。如果我要結婚的話,至少現在我還無法做到對外面的世界不感興趣。你看梁朝偉和劉嘉玲,兩個人估計心裏面都想了很久很久,都沒有覺得自己成熟到可以結婚了。我覺得他們對婚姻是挺慎重的,因為可能很多人只是一種熱情,在熱戀當中就把婚結了,有的人就會一直等到自己可以完全接受婚姻的時候。有時候人要能面對自己,清楚自己能否做好。我沒有把婚姻當做生活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反倒是你跟一個人結婚了,你要去配合很多事情。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承受能力,就會很麻煩。(陳楊)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從陳啟禮和易先生看兩岸政治黑白恩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9 11:19:58  



左:陳啟禮/右:梁朝偉扮演的易先生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台灣“竹聯幫”的“精神領袖”陳啟禮4日晚間在香港病故。香港明報今日刊發評論說,陳啟禮在港病逝之日,正是《色,戒》在台熱映之時,兩宗不相干的事情,從某個歷史側面看,卻都跟政治黑白和愛恨恩仇有著極複雜的瓜葛糾纏。替21世紀的海岸兩岸喚回了非常濃厚的“歷史意識”。

  中新網轉載文章摘錄如下:

  陳啟禮在港病逝之日,正是《色,戒》在台熱映之時,兩宗不相干的事情,從某個歷史側面看,卻都跟政治黑白和愛恨恩仇有著極複雜的瓜葛糾纏。 特務,黑幫,政客;家國,酷刑,暗殺,現實悲劇與虛構情節穿插滲透,新聞傳媒與民間輿論助瀾炒作,像隔世招魂般,替21世紀的海岸兩岸喚回了非常濃厚的“歷史意識”。

  有“鴨霸子”外號的陳啟禮于1984年從台灣赴美槍殺作家江南,對於此事,台港傳媒回顧甚多,但鮮有人提及的是,鴨霸子此舉不僅替自己和在台兄弟惹出了大麻煩,其實亦連累了花旗國的其他華人社團,因為FBI于“江南案”後覺得沒面子,立刻啟動訂立於1970年代的“反黑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通稱 RICO)機制,嚴打華人黑幫,聯邦調查局、國稅局、移民局、緝毒局、海關等部門連手出擊,大洗太平地,把各州各市的唐人街殺個雞犬不寧。別的不說,僅是1985年即把20多名鬼影幫分子送上法庭兼極速判刑,刑期最高者為30年。

  江南之死,是因為撰寫了《蔣經國傳》,台灣法院認定黑幫老大是直接兇手、情報局長是幕後主謀,但陳啟禮的兄弟“白狼”張安樂曾在美國公佈陳啟禮的錄音自白,直指蔣經國的二子蔣孝武才是下令殺人的“大老闆”。陳啟禮的自白英譯詳載于美國名記者David Kaplan的《Fire of the Dragon : Politics, Murder, and the Kuomintang》書內,該書亦指出,張安樂於爆料後接到陳父從台灣打來的長途電話,氣急敗壞地說,“最高當局”表示如果竹聯幫再把暗殺矛頭指向“蔣太子”,陳啟禮別希望有命踏出牢房,竹聯幫因此立轉低調;而同時,台灣官方在香港《九十年代》月刊上公佈所謂“江南七封信”,指江南為美台之間的“雙面間諜”,對不起“中華民國”,對不起被共產黨打跑到台灣的國民黨,意欲打擊死者名聲,讓所有人相信他是“人人得可誅”之“亂臣賊子”。國民黨這幾招,耍得狠,耍得骯髒,但確收一時之效,至少,保住了蔣太子。

  就中國政治而言,香港算是“邊緣”,但又一直髮揮著極微妙的關鍵力量。孫中山不是學醫於此、也自謂在香港開展了他的革命思想嗎?康有為、梁啟超不也是在香港深切領悟到世界之大、西洋之奇嗎?這是正面的啟蒙。至於“負面”,汪精衛在成立偽政府前的媚日“艷電”不也是在香港發表嗎?即連最近備受討論的蔣介石私房日記,不是顯示這個道貌岸然的大獨裁者,來到香港,最喜歡做的其中一件事原來是嫖妓尋歡嗎?

  連台灣過氣教父陳啟禮也在香港病死,但他絕非在香港逝死的第一個中國黑幫大哥大。杜月笙就是在香港斷氣的,他于1949年移居此,晚年多病,病痛中仍然像昔日一樣迷聽命相之學,一些相士投其所喜,故意說些“杜公尚有10年大運可行”之言,即可從他手裏又騙走不少鈔票打賞。當時有一位外號“趙神仙”的旅美華僑,來港行逛,被朋友找去替杜月笙佔算吉兇,他沒有當面對杜月笙說些什麼,然而事後寫信告訴朋友,他看見了杜月笙的靈魂飛出體外,深信一代大佬命不久矣,應難度過1951年的陰曆七月十五日。

  杜月笙去世之日,是陽曆8月16日,亦即陰曆七月十四日,下午4時50分,遺願之一是“把我帶回上海,落葬在高橋,我出生的地方”。

  就像陳啟禮死了仍要歸葬台灣,香港雖好,對許許多多人來說,卻終究只是暫留之所。 

 

CNML格式】 【 】 【打 印】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邊添勝景    陳啟禮別墅喜迎客
2005/05/09
【記者吳學銘/專訪】

 

陳啟禮在金邊的別墅,成為台灣遊客訪柬埔寨必訪的「景點」。(記者吳學銘/攝影)
現在到中南半島的柬埔寨,你會想到去參觀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外,還會想到什麼?沒有錯,可能還有一個人你會想去拜訪他的,那就是住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的陳啟禮。

 

陳啟禮位在金邊市的別墅,這兩年來可說是訪客絡繹不絕,不管有沒有認識他,許多台灣人,還包括大陸人或是海外華人,一到金邊,都會找到他的別墅,去拜訪這位台灣來的「大哥」。

 

陳啟禮倒也是來者不拒,有客必接待,從政府官員、民意代表,記者、商人或是阿公阿媽,到金邊一定來找「啟禮桑」。他的別墅成為金邊市的「一大勝景」,不來走走喝喝茶,好像沒有來過柬埔寨似的。

 

陳啟禮說,在金邊隨便問個會講華語的人,都知道他的家住那裡,只要他在家,一定歡迎大家去走走。這位台灣來的「大哥」,沒有什麼架子,一點都不像大家想像的那種「大尾仔」,反倒是讓人覺得很親切,很像是台灣的「歐吉桑」。

 

進到別墅的遊客,會排隊上廁所,到涼亭喝茶下棋,在游泳池畔照相,或是到花園裡去拜拜白玉觀音,這裡走走,那裡逛逛,好像在逛大觀園,聽說還有遊客到後花園去摘果子。

 

陳啟禮很客氣地接待他認識,或是根本不認識的客人,替他們泡茶,或是親自解說,若是碰到他熟識的客人或是老朋友,陳啟禮還會下廚,作點小菜,和大家享用。

 

陳啟禮(左)在涼亭內招待遊客喝茶,聽他天南地北介紹柬埔寨。(記者吳學銘/攝影)
陳啟禮的家位在金邊市592道路62號,這一帶原來是金邊較少人住的寧靜地區,7年前他看中這塊地,買了下來,原來是兩戶人家,他打通後,只蓋了一棟三層樓水泥房,其它五分之四的面積都用來蓋花園,再加上一座游泳池,池邊還有一座棕櫚樹葉蓋的涼亭,陳啟禮用來泡茶休閒,招待來訪客人。

 

陳啟禮在金邊一住就是8年,居所附近的房子也多了起來,他的別墅也因為訪客愈來愈多,展現商機,每天都有十幾個攤販聚集在別墅牆外叫賣,非常熱鬧,「大哥」說,現在變的好吵,不復往日寧靜。離500公尺處,還是柬埔寨國防部長的官邸。

 

一提到柬埔寨,一提到金邊,大家都會想到陳啟禮,人家說他是「跑路」到柬埔寨避風頭,但在遊客的眼中,這位「大哥」,不像是在避風頭,反像是台灣派駐在此地的「觀光親善大使」,台商有事會找他協助(我政府現在也沒駐柬單位),柬埔寨政府也會透過他協助處理華人事務,遊客有事沒事,也會到他家走走逛逛,聽他談談柬埔寨的種種,居柬的台灣人,幾乎沒有比他對柬埔寨更熟。

 

旅行業品保協會理事長林進榮就建議陳啟禮說,他的別墅可以開放當作旅遊景點,整理作為「陳啟禮紀念館」,然後收門票算了,但陳啟禮並沒有這個打算。

 

聽陳啟禮介紹柬埔寨的觀光,也會被嚇一跳,別以為這位「大哥」人物只知江湖事,他肚子也裝了不少墨水,他說,柬埔寨是中南半島最不會排華的國家,文化根基也很深,像是到吳哥窟,都可以在神廟的雕刻壁畫上,找到記載宋朝商船來訪的歷史,「這可是和你我一樣,吳哥窟的歷史中,找得到和我們一樣血脈相連的基因」。

來柬埔寨後,陳啟禮學過一陣柬文,後來因中風而中斷,但他每天仍保持閱讀報紙,經常出門考察,來避免和柬埔寨社會脫節,經常接待來訪的台灣遊客,來維繫鄉情的思念。

 

他因過去江湖背景,台灣護照早被註銷,但對台灣仍心存掛念,當他說起柬埔寨的有趣種趣聞時,突然被遊客問起「想回台灣嗎?」,這位今年已經63歲,有點白髮,離鄉8年的「大哥」,望著花園的大樹落葉說:「落葉都會歸根,人有不想回家的嗎?」,他的眼眶隱隱泛著淚光,沒有比這一刻,更看出硬漢心中的悲涼感。

 

陳啟禮小檔案
.年紀:63歲
.形象:被稱為竹聯幫「精神領袖」
.經歷:27歲被移往綠島管訓,21年前因江南案二度入獄,8年前移居柬埔寨養病,6年前因擁槍案被柬埔寨政府逮捕判刑,三度入獄,服刑13個月後被釋放,繼續居留在金邊。
陳啟禮人生波折,三度入獄,兩度中風,還因背部長腫瘤開過刀,居柬期間,樂善好施,經常參加慈善義舉,被柬埔寨政府授予勛爵尊榮,數年前因護照被政府註銷,無法返台。

 

【民生報】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黑帮教父陈启礼出殡 黑白两道万人送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08:05 中国新闻网
台黑帮教父陈启礼出殡黑白两道万人送行(图)
陈启礼灵柩在家属等人护送下步出灵堂

台黑帮教父陈启礼出殡黑白两道万人送行(图)
约一万多人参加陈启礼的丧礼。(图:台湾《联合报》)

台黑帮教父陈启礼出殡黑白两道万人送行(图)
11月8日,台湾竹联帮大佬陈启礼举行出殡仪式,数千黑衣人士前往送别。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上月在香港过世的台湾黑社会“竹联帮”前帮主陈启礼昨天在台举行遗体告别式,警方出动近千名警力,在位于台北市大直的灵堂周边路段部署戒备,防止事端滋生。据报道,由于竹联帮众及全省各帮派角头悉数到场,警方反倒“乐观其成”,趁机将帮众的影像录起来存盘,使这场丧礼意外成为警方的搜证大会。

  前往参加这场黑道所称的世纪丧礼的竹联帮众及全省各帮派角头、社会各界人士大约万人左右。台刑事当局重申,丧礼人士须遵守“不动员、不串联、不以帮派名义参加”的三不原则,凡有违背者,警方将严正执法。据悉,包括香港“新义安”、日本“安钦会”等组织也都派代表跨海前往灵堂致意。

  卫星监控

  台警方当天几乎精锐尽出,除了由各分局选派资深刑警编成辨识小组,辨识出席告别式各帮派分子外,灵堂四周也部署百名便衣搜证人员,灵堂外围则为各派出所、保安大队、保一总队、特勤中队警察,荷枪实弹在各路口站岗盘查,警网几乎将整个会场层层包围,动警察力之多为历年来黑帮丧礼之最。

  为监控帮派一举一动,“刑事局”一早六时即进驻到灵堂“布线”,再度动用斥资千万元的“行动SNG”,将灵堂现场一举一动,透过卫星讯号实时传送到八号分机,由“刑事局长”黄茂穗坐镇监控。

  从清晨六点起,竹联帮各堂口兄弟,在堂口大哥的带领下陆续抵达会场,总数大约2千名左右,根据警方搜证,当天出席的大概超过40个堂口,包括老、中、青三代帮中大老及要角几乎到齐。

  政界派代表出席

  另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告别式上午8点进行家祭,9点40分进行公祭,全部过程约三个半钟头。为了避免警察干预的困扰,治丧委员会遵守承诺,事先约制各路兄弟,出席的黑帮兄弟均未带旗帜,也未穿堂口制服。公祭唱名时,司仪也全都避开敏感的帮派、堂口名称,全改以公司行号、董事长称谓。

  家祭由陈启礼的遗孀陈怡帆女士率领儿女及亲属进行。陈启礼生前皈依的树林海明寺悟明法师,也拖着高龄90多岁的身体,由家属推着轮椅参加。据悉陈启礼是其所收的唯一一位非佛门弟子。

  家祭结束后开放公祭,包含政界、“立法院”、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联党”以及新党等各方代表均到场,其中包括代表“立法院长”王金平出席的副秘书长余腾芳、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亲民党籍“立委”刘文雄等人。

  昨天到场致意人士,都领到陈生前所写诗、文、时事、世态的评论以及个人感慨著作的《风雨集》。三点十五分,十名竹联帮中生代堂主扶灵,陈启礼长子陈楚河手捧灵位率队前往火葬场,下午五点准时火化,骨灰随即送往海明寺暂厝。

  杀江南震惊世界

  2007年10月4日晚,陈启礼在香港病故,走完他65年的坎坷而传奇人生。陈启礼是台湾第一大帮会竹联帮前帮主,如今依然被奉为该帮的“精神领袖”。更主要的是,因为当年犯下江南命案,陈启礼这个名字连同这起政治谋杀案倾覆了蒋氏王朝,震惊了整个世界。

  1949年,籍贯江苏、出生于四川的陈启礼随父母到台湾,住在眷村。当时,岛内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斗争非常激烈,陈启礼在上学时多次与本省籍学生打架、殴斗,这成为他踏入黑社会的主要原因。上高中后,陈启礼加入了以外省人为主的竹联帮,16年后,他被推举为总堂主。担任帮主的陈启礼带领弟兄们与各黑帮火并,不断扩大地盘,声势猛涨,一跃成为台湾第一大帮会,成员达到十几万人。

  陈启礼和竹联帮的过人本领,得到了台湾情报部门的“青睐”,也令他成为暗杀美籍华人作家江南的执行者。然而,陈启礼没想到,这起命案使他被迫亡命天涯,而他一手打造的竹联帮也从此日渐式微,四分五裂。

  犯下江南命案后,陈启礼被判了无期徒刑。不过,之后他两度获得减刑,在1991年终于获得假释出狱。不料,台湾当局在1996年发起一个名叫“治平项目”的扫黑行动,陈启礼事前收到风声,仓皇逃往柬埔寨避风头。岂料他这一走就踏上了不归路,最终客死异乡。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賀軍翔年少逞凶鬥狠 被爆混過竹聯幫

2009年08月25日蘋果日報

放大圖片

賀軍翔曾在《惡男宅急電》中全背刺青飾演黑道分子,看來狠勁十足。

 

「10年前被人害,10年後再被害1次。」

今年25歲的偶像賀軍翔曾坦承國中時有過蹺家、蹺課、打人的叛逆期。不過,昨卻有名綽號「一哥」的蕭姓男子出面揭露他年少時更黑暗的一面。一哥爆料,賀軍翔國中時曾加入竹聯幫「天雷會」松山組的一員,16歲涉及參與持械鬥毆、砸店鬧事、替酒店圍事等荒唐事,聽來令人震驚。但賀軍翔昨否認,他強調確實認識內部的人,但從未參與過那些事。
這名「一哥」在1998年以「監堂」身分成立「竹聯幫雷堂天雷會」,當時吸收了許多未滿18歲的國中生加入此組織。在幫派的會長、組長等人帶領下,這些少年們參與了一堆叛逆壞事,包括1998年底時曾與隊友攜木棍、鐵棒到南港高工糾眾尋仇;隔年初又赴東方工商校門口前與人鬥毆;3月時也到過敦化國中找人尋仇。後來因組織被警方查緝,名單一攤開,當時正就讀民生國中的賀軍翔就在其中。一哥說,那時候,因為天雷會與其它分會鬧糾紛,賀軍翔這些年輕人還去砸了對方管轄的泡沫紅茶店和餐廳等店。一哥在板橋文化路經營的「金時代酒店」,賀軍翔也曾到那充當「圍事」。
不過,這些荒唐過往全被賀軍翔一一否認。賀軍翔說:「我不是加入,只是國中隔壁班的朋友問我要不要和他們一起,我說了『隨便啊』之類的,根本沒有什麼『正式』的加入。」
賀軍翔說:「鬥毆、砸店我完全沒有參與,我連酒店都沒去過,怎麼可能當什麼圍事。那是因為他們被警察抓了,就把我們這些沒有真正參與的人供出來。我被找去做筆錄,我跟警方澄清過,但警方還是把我列進去,被判了保護管束,但我真的沒參與那些事,不然你們可以查查有沒有我的案底?我真的很倒楣,10年前被人害到,10年後還要再被害1次。」
少年法庭調查後,認定賀軍翔等人有參予幫派活動,只是涉案情節輕微,故裁定對賀軍翔等少年施以「告誡」處分,也就是口頭訓誡。據悉,賀軍翔當時強烈否認參加「天雷會」,他不滿法院裁定結果,委託律師代他向高等法院提出抗告。
報導:張哲鳴、侯柏青

賀小美國二開始叛逆

賀軍翔國中時戴著墨鏡拍照耍帥。

賀軍翔國中時戴著墨鏡拍照耍帥。

◎姓名:賀軍翔(暱稱賀小美)
◎年齡:25歲(1983/12/28)
◎身高/體重:180公分/67公斤
◎學歷:醒吾技術學院進專部(延畢)
◎作品:
電視劇:《愛情合約》、《惡魔在身邊》、《我們結婚吧》等
電影:《未來警察》、《七天愛上你》等
◎緋聞:林依晨、林立雯、楊丞琳
◎不良過往:被爆國中曾參加竹聯幫「天雷會」;國二時愛上同班女生,遭父母師長反對,變得叛逆,蹺課又蹺家;高中為打抱不平,曾在教官室打同學,被記1大過
※資料來源:《蘋果》整理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揭開重慶“女大學生陪遊”色情服務真相
2006年10月20日 14:52:08  來源:中華網
【字號  我要打印 我要糾錯 
【Email推薦:
 

    “陪遊”、“伴遊”服務一直是我國旅遊市場重點整治的

不良現象之一,3年前,央視《新聞30分》欄目曾對重慶

市“部分繁華商業區存在以陪遊伴遊名義進行色情服務”的

現象進行了報道。3年後,記者再次來到這裏時,卻發現這

種現象依然猖獗,而且更加隱蔽。

 

   前不久,記者在重慶市渝中區採訪時發現,現在許多賓館

附近像3年前那樣肆無忌憚向遊客散發“陪遊伴遊”小卡片

的人幾乎已經沒有了,賓館大門前也井然有序了許多;那麼

原來盛行一時的“陪遊伴遊”服務是不是真的已經銷聲匿跡

了呢?正當記者乘車返回駐地,一位出租車司機不經意的談

話卻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當地的士司機:平常發卡片的多的很,在解放碑周圍,這

段時間整頓的嚴,就收斂些,但聽說網上還有這些東西。

 

    根據出租車司機提供的線索,記者在一家網吧上網時,打

開帶有陪遊字樣的重慶地址的網頁,許多“陪遊伴遊”信息

也隨即呈現出來,為核實網上提供信息的真實性,記者根據

網站上提供的公司負責人手機號碼,撥通了電話。

 

    記者:是陪遊伴遊麼?

 

    陪遊公司老板:是的,我們是全方位上門服務。

 

    記者:你們這裏怎麼收費的?

 

    陪遊公司老板:“快餐”我們一般收費300,“包

夜”600,1500包括特殊服務,什麼都包括。

 

   為探清虛實,記者約見了幾個伴遊服務者,20分鐘後一位

由陪遊伴遊公司推薦的陪遊女如約來到了房間。

 

   記者:今天我在重慶賓館門口轉了一下,發現你們發小卡

片的不多啊?

    陪遊人員:嗯,現在管得挺嚴的。

    就在這些陪遊伴遊人員要提供所謂的“特殊服務”,並進

行言語、肢體挑逗時,記者提出只想讓她帶著看看這裏的一

些景點,這些陪遊女頓時都很失望,並在索要20元車費後才

離開房間;那麼是不是又真如這些陪遊女所說的,他們現在

就沒有散發小卡片呢?在重慶市渝中區商業步行街附近某賓

館,連續兩天裏記者都在房間門口遭到了那些上門散發“陪

遊伴遊”小卡片人員的騷擾。

 

    記者:你們這些都是陪遊伴遊麼?

    推銷人員:是的。

    記者:除了陪遊還有別的嗎?

    推銷人員:全方位的服務。

    記者:包括特殊服務嗎?

    推銷人員:對。  

 

    記者採訪調查時發現,由于相關管理部門對旅遊市場的違

法和不文明行為加大了整治力度,原來那些明目張膽在賓館

門口散發“陪遊伴遊”小卡片的人少了,現在改成了比較隱

蔽的網上預約和賓館上門推銷服務;據了解,早在1999年

重慶就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陪遊伴遊業務的公司,注冊名稱一

般多為商務、咨詢、導遊等種類,在重慶市一些時尚刊物

上,形形色色的伴遊、陪遊業務廣告現在仍時有出現。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记者卧底随团,曝光海南旅游购物点那些陷阱

2010-05-08 10:45:21   编辑:张威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网友评论 0

百元高价茶叶缩水一半


百元购买的“高价”罐装茶叶,结果缩水一半。


刀具厂的人员向游客推销钢刀。


咖啡厂内的导游介绍立于门口的貔貅,让大家投钱求运。


一些购物点往往设置包厢,进门容易,出门不容易。

    卖刀的拿着成袋剪刀上旅游车促销,司机和导游视而不见;罐装的“高价茶”只有半袋;自称来自泰国的地产老板,称因第四个老婆喜得贵子,给众人派发红包,几千元的玉器,只收一两百元的“税钱”……5月1日至2日,记者跟团参加“二天一晚浪漫游”遭遇的8个购物点,极尽手段诱惑游客购物,不少游客上当,又因无票无据,无法维权。
  
    “泰国老板”低价卖玉
  
    5月2日下午,游客被带到琼海市境内高速公路旁。一家卖玉饰品的商家打着“海南新海韵矿物展”的牌子。一到门口,一名女讲解员先介绍了厅堂正中一件“貔貅”,然后将全团人带到一个有柜台的包厢。游客落座后,她拿出三个玉镯,教大家如何鉴别玉石真假。正讲到兴奋处,进来一位自称经理的妇女,交待讲解员不要推销产品,并说一会老板会亲自过来接待大家。
  
    经理走后,讲解员说,希望大家能在老板面前给她讲几句好话……话没说完,她就叫道:“啊,我们老板来了!”大家循声一望,只见一名头发梳得油亮、身材较胖的中年男子。该男子自称李强,先问大家讲解员讲得如何,听说“好”,当场许诺奖励此员工500元,并叫服务员给每位游客送上一个心形小红布包。他说,里面包的是他从缅甸带来的玉器小挂饰,且刚在南山寺开过光。
  
    李强称,他是姓佛讲缘分之人,第四个老婆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4.8斤的早产儿,希望托大家的福气让孩子平平安安,所以不会向大家卖什么东西,只是送礼。
  
    他说自己现居泰国,来海南投资十年了,主要做地产与酒店生意,“今天,大家如果在我的小店里看中了什么,我都不说打折了,我送给大家!这枚戒指2980元,只收海关税,人民币200元,1680元的貔貅只算100元,泰制的貔貅6680元算280元,其他的也照送。我会将换来的钱交给南山寺,交给孤儿院,做善事!”拿饰品的两名营业员似乎嫌价太低,露出不太情愿的表情。
   
   众游客拥向柜台看货时,记者举起相机,说想与李强合影沾沾福气,他连忙摆手,说他信佛不能照相,从小都没照过相。记者再向他要名片,他也不提供,只说有缘再来。记者让此前结识的一位女大学生游客站在柜台前,说想给这位学生拍张照。李强让记者和女大学生到窗边照,窗边的背景是黑黑的布帘。记者出门时,不知何时出现的一彪形男子硬盯着记者问:“大摄影师?”一服务员“刷”地立即拉上了又厚又红的门帘。因为记者是在场内惟一的拍照者,一名工作人员紧跟记者身后,直到车门处才离开。
  
    大家都到车上坐定后,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照相跟信佛没有关系,有的说就是有钱人也不会随意给陌生人送几千元,还有的说“这小子演得太高明了,我到北京也见过这样的,那人当场接到老婆打来电话说生了儿子……”只有一对湖北的青年夫妇默不作声,因为他们花1800元买了三件套的玉,一位懂行的游客看后说:“虽说玉无价,但你们买的这货明显不真,顶多只值80元”,人手一个的小玉件也只是地摊上一元一个的那种。
  
  罐装茶叶缩水一半
   
    5月1日下午6时15分,不少游客肚子已唱空城计,却被带到三亚市凤凰路海上明珠俱乐部旁一个门头低矮的“茶博士家”。
  
    游客们被带进一个叫鼓浪的包厢,门边放满各种茶叶的货架。两名女服务员一边现场泡茶,一边介绍各种茶的品质与功效。之后,她们又介绍随着茶温会变色的九龙杯,以及女士如何用三个手指握杯叫“美人”,男士如何握叫“东方不败”,最后又让大家嗅空杯的香味。转眼,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有些游客坐不住了。
  
    这时,其中一名服务员说道:“很多朋友担心茶叶在这边喝着好喝,但买回家味道会不一样,如你对产品有顾虑,你上来自己泡,喝的要跟您刚才品的一模一样,你就开心带,若不一样就不需要您花钱购买,假一赔十、讲求质量。今天喝的第一罐甘露,一罐是50元,第二罐苦丁,一罐可以喝三个月,是100元一罐,第三罐为申请专利特卖茶是70元,这些都是我们针对团队给的团购价、出厂价、批发价!现在是五一期间团队比较多,我们给大家惊喜,前8位购买的朋友,100元买一罐会送一罐,为让大家作回头客,会特地再送一,也就是100元3罐茶叶,每种都有,平均下来每罐30多元,请喜欢的朋友现在直接登记。”
  
    话音一落,又进来三位服务员,纷纷将捆扎好的三罐茶依次塞到每位游客面前,说茶叶是最好的礼物,这三种都属海南特产中的特产。
  
    游客依次到门外准备上车时,记者粗略数数有八九位提着茶叶。河北的张先生上车时,忍不住拧开罐看,标注“净重80克”的每罐里面均只有半袋,粗略估计仅四五十克而已,他气得要回去退货,同行拉住他说:“你没票没据,一出门人家就不会承认,别找麻烦了。”
  
    包厢卖刀戒备森严
  
    “现在我们要去的是一家军用企业,生产的是物美价廉的钢刀。”5月1日上午11时15分,随着导游的介绍,车驶进三亚市田独镇迎宾路几栋平房相连的大院内。院内墙体条幅显示“金椰刀具”,接待人员服装上显示“防海军钢”,而货品包装上为“三亚金厨餐具有限公司”。
   
    一中年男子将众人带到15号包厢。该男子演示了一款可在水中充电的“在外花几百元也买不到”的剃须刀,随后说该企业的主业是生产菜刀,强调说“送菜刀又叫做送财刀,是送财运的意思。”在展示了三把菜刀后,他声称不管大家买不买,每人临走时都会得到免费赠送的一把钢质水果刀。
   
    该男子接着说,在超市这一套三把刀统一售价388元,5个人以上购买团队价为198元,后又改为活动推广价150元,最后定为100元,外加一个保养棒、两个刨子。剃须刀也由130元降到100元,外送一把刨子和剪刀,单购价80元。
  
   该男子推销过程中,有游客出门被走廊上的青年男子挡了回来,理由是“各团人员不能混淆了”,只有抽烟和打电话的可以出门。记者假装打电话出门查看情况,回来时,该青年笑问:“你煲电话粥这么久?”在进包厢门口时,记者停下来回复一条五一节日问候的短信,他立即从背后凑上来,待看清屏幕上的“节日同乐”字样后,才一言不发地撤回到走廊中间。
  
   全团游客都上车后,不料推销的男子和当助手的女子又各提了一袋剪刀跑上车来,说是给大家最后的选购机会,买把剪刀20元送个刨子,还宣称一年包换、八年保修。
  
   对于挤上车来的推销者,司机和导游视而不见,任其在车内前后走了几趟,到最后再无人购买时,司机才发动车子。
  
    一位河南张姓小伙子说,他上台试了试菜刀,得到一把水果刀奖品,不好意思就买了菜刀,“买完之后就后悔了,跑这么远旅游买刀干什么?没什么行李,总不能因为这三把刀坐飞机托运吧?”
  
    只许参观不许拍照
  
    记者所在团去的8个购物点,有些将卖场弄成包厢,或设置在地下,且对游客来说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一些关键的点和口还有专人把守,加上配备一些“高科技装备”,游客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所有购物点都一律声明不许拍照。但习惯了“到此一游留个影”的一些游客,常因忍不住拍照而受到“非礼待遇”。
  
    在“茶博士家”,一位大学生游客拍服务员表演茶艺,对方竟说要将其赶出去。
  
    在椰子食品加工现场,青海游客郭先生刚准备给同伴拍照,听说要没收相机赶紧关机。由于他在卖场逛了一圈只买了一包糖,到最后出门结账处,收银员让他把大袋交上,换成一个小袋,并问:“又没买什么,你要这大袋干什么?”他气得对记者说:“我本想对她说,我没要袋子,是你们硬塞到我手上的呀,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没说出口。”
   
    在“海南新海韵矿物展”门口,记者一下车就要拍店名,给游客挨个发参观证的男子急扬起双手挡住镜头,大喊:“不许拍照,不准拍,再拍就别怪人不客气!”问及缘由,他说怕有坏人乱事。
  
    购买物品一律没票
  
    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各购物点吸引游客消费除了演戏送礼、以所谓低价直销外,惯用手法还有讲彩头,有的等同于迷信,卖什么的就说什么吉利,有利于前途命运钱运之类。在下船游玉带滩时,地导和船上工作人员反复说,出左边舱门要连招三下左手,意思是可抓到财气、运气、福气,“要是抓第四把就会抓到桃花运”。结果记者发现每有游客出舱门挥手欲抓时,滩边就有一男青年用数码相机连连拍照。
  
    旅游购物点都在大门口或厅堂内放置一尊石制或木制的貔貅,而其下端,则是木箱或玻璃箱,方便游客投递大小钞票。一路所见,每个貔貅下都积有厚厚一层零钞。每有团队来,接应的人把客人引进卖场前,总是先把貔貅介绍一番,有的甚至说能在此见到这尊瑞兽就能沾光走财运,“请大家赶快伸手摸一摸。”
  
    为装扮得更像外地初次来海南的游客,记者不时像其他游客一样好奇购物。在琼海环岛旅游服务区,记者花20元购一套岛服,收银员称没有发票,半天才找来一张收据,还迟迟不愿盖章。记者要退货,对方称全店明码标价,所购物品一律不退。在午餐饭店门口的摊档上,记者看到同货色衣服仅售10元。导游收取“多彩海南”100元的门票款时,游客拿到手的票是典型的“内票”,上面除了有“多彩海南”四个字和正反两面共有5幅蚩尤部落表演照外,再无其他。
  
    按照有关规定,商家应主动开具发票,否则视为逃税行为。记者问及其他游客,无论何种消费,一律没有发票,就是索要,商家也不会给。要不到正当消费的发票,意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记者在大东海游泳寄存包裹花费20元、冲淡水15元,要发票时,对方只给收据,还说只有潜水才有发票。一位母亲带着忘了衣服的10多岁的女儿再进浴门时被阻,理由是“你押金条都没有,谁相信你是刚从里面出来的,要进得再买票!”记者走出兴隆咖啡厂门口时,对一工作人员说:“在你们这里买东西怎么都不给发票?”对方竟指着门边的貔貅答说:“我看你这人真好笑,自己买东西还想着找人报销不成?就像你给这瑞兽送钱了,能叫它给你什么票据吗?”
  
     “既然在外旅游,就要学规矩点”
   
     两天一晚的行程中,记者抽空就用傻瓜相机拍照,除了用微型录音笔录音外,还在小本子速记一些内容。哪知这些小动作引起同排在青海当狱警的一位男游客的好奇,多次在车上问:“看你总是拍和记,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5月2日上午游完天涯海角后,导游就开始格外“关注”起记者,在车上有意无意凑近记者座位瞧瞧,每进到一个购物点,他总是跟在记者背后。
  
    在椰子加工场卖场内,记者以两位攀熟了的学生游客作遮掩偷拍时,导游三步并作两步挤过来问:“爱拍照?”记者答:“是啊,随便拍拍!”为作掩饰,记者又装作随意拍一个货架上的产品。在与记者并排行走的过程中,导游终于忍不住问:“你是作家,还是记者?哪里来的?”记者笑答:“都不是,我是一家公司的文秘,安徽来的!”随同记者而行的志愿者赶紧打圆场:“他就爱写写画画,好玩!”
  
    导游不再作声,赶到游客队伍的前面,隔着几层货架观察记者,并不时使用手机。记者也装作若无其事,经过他身边时,故意问其他游客何时回家,称自己当晚赶飞机。然而在出口处,该卖场一名青年男子在记者身后抛出话来:“既然是出门在外旅游,就要学会规矩点!”同车一位游客提醒记者说:“没什么事,你就别乱拍了,我刚才看到导游利用玻璃镜在看你,很不友好的神情。”到达下一个购物点后,邻座的学生小李又悄然对记者说:“司机为你调整了后视镜。”参观结束后,记者第一个赶上车,见司机忙去上厕所,而导游还在卖场内,便赶紧试坐一下驾驶座,果然发现头顶上的一个后视镜,可将记者所坐第二排的位置看得一清二楚。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