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新黨這次真的病了!當新黨立委朱高正、黃國鐘
|
一再召開記者會指控黨內的種種不是之後,新黨似乎也面臨了 |
創黨以來最大的衝擊,許多問題都在同一時間浮出檯面,著實 |
令人目不暇給。 |
|
朱高正黨內開砲 |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號稱「民主戰艦」的朱高正這次對黨中央
|
展開了毫不留情的攻擊,而且還選了一個「家裡沒大人」的時 |
刻開火,黨內大老出國的出國、洽公的洽公。對過去標榜團結 |
、清廉的新黨而言,朱高正的「砲火」的確造成了一些難以彌 |
補的傷害。
但正如某位新黨委員所言,老朱的做法或許有些過分,但他提
|
出的諸多指控,例如黨內派系、高層決策模式等問題,其實也 |
是存在已久的沈痾。或許,新黨得的病不是「絕症」,但新黨 |
似乎也走到一個需要自我反省的地步。本刊為讓讀者更深入瞭 |
解新黨的內部問題,特地以診斷書的形式,從領導風格、派系 |
問題、基層組織、未來路線之爭等四個角度,深入剖析新黨的 |
問題。 |
|
一、新黨大老的領導風格 |
日前朱高正召開記者會時,朱曾一再指控陳癸淼、郁慕明兩位
|
新黨大老在黨內頻頻搞一些「個人崇拜」、「造神運動」及「 |
寡頭領導」,甚至進一步要求陳癸淼下台以示負責。許多新黨 |
支持者對這種現象都感到十分疑惑,向來標榜團結、和諧的新 |
黨同志,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心結呢?
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據一位不願具名的新
|
黨人士指出,早在新黨草創時期,新黨一些創黨元老有鑑於過 |
去國民黨內李登輝專斷獨裁的作風,便決議以「集體領導」的 |
方式來決定黨內的大政方針,所以,全委會有「召集人」而非 |
「主席」的設置,而且明文規定祇連任一次,目的便是為了防 |
範重蹈國民黨的覆轍。此外,全委會、立院黨團與國大黨團也 |
應呈「三頭馬車」的權力平衡模式,基本上三者應是平行而非 |
隸屬的關係,如此也才能符合創黨時建立民主政黨的理念。
但是,在陳癸淼接任召集人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這位核心人士強調,當年部分新黨大老修改黨章使陳癸淼得以
|
連任,其實已違背了當初創黨的理想性,黨內不少資深的委員 |
都覺得相當不妥當。這位人士也說,王建當時對這樣的情形 |
便感到相當不高興,但為了顧及「老同志」的情分,才未表示 |
反對意見,而且,就算是全委會決議修改黨章,也應該「避嫌 |
」才對,這就如同新黨反對立委在自己任期內通過「自肥條款 |
」一樣。 |
|
新黨大老作風有爭議 |
此外,新黨立委李慶華也曾表示,新黨除了例行性的全委會之
|
外,有人還在每周日召開體制外的私人會議,和國民黨的「中 |
常會」並無二致。李慶華形容這就像是要大家吃「大鍋飯」, |
自己卻偷偷的在外「開小灶」,某些領導人還說要「接管」立 |
院黨團,部分新黨大老不尊重體制的情形由此可見一斑。
據瞭解,前一陣子新黨選黨鞭時,立院黨團以陳癸淼的名義主
|
動召開黨團會議,而非由當時黨團召集人朱高正的名義召開, |
這也是朱高正後來憤而開記者會「砲打黨中央」的導火線之一 |
。
關於新黨大老的領導風格,黨內其實也有著見仁見智的說法。
|
朱高正曾在記者會中抨擊陳癸淼是「新黨裡面的李登輝」,郁 |
、陳二人更是公然在黨內搞「寡頭領導」。
某些新黨立委指出,在趙少康、王建逐漸淡出政壇之後,陳
|
癸淼及郁慕明時常不經全委會討論便對媒體「放話」,表達新 |
黨之立場,朱高正甚至還指控郁、陳藉此打擊自己人,事後再 |
加以否認,把責任全推給媒體,和李登輝根本沒有兩樣。有位 |
立委便說,例如「是否參加國發會」、「是否在選舉中支持馬 |
英九」等問題均未經過全委會的充分討論,就有人對媒體表達 |
立場。此外,新科立委在整個決策過程中也常無置喙之處。
但是,新黨部分委員對此卻有不同的說法。新黨立委周陽山便
|
說,陳癸淼、郁慕明二人在制訂重大決策時,都會一再徵詢其 |
他立委的意見,並沒有什麼「寡頭領導」的問題。而且,新科 |
委員也時常會對特定議題表達各自不同的意見。像是過去較具 |
爭議性的核四覆議案、公視法等,都有新科委員提出不同之看 |
法,而且也都為大老們所採納。
有位立委也強調,新黨內部最嚴重的是「溝通」問題,而非流
|
派問題。由於新黨的幾位創黨元老之間有著一定的「革命情感 |
」,所以時常不願公開批評老同志,都把話放在心裡。而新科 |
委員過去大多是憑藉著新黨的「光環」才得以當選,再加上是 |
學者出身,面對個個頭上有光環的資深委員,自然會比較「客 |
氣」,平時以「老鳥」馬首是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面對黨內委員的諸多指控,陳癸淼祇是表示對自己與某些同志
|
的內訌感到心寒,一切祇有等到下次召開全委會再加以解釋。 |
|
二、新黨內部的 |
派系問題關於新黨內部是否真有所謂「派系」或「郁系人馬」
|
等問題,其實在黨內一直是眾說紛紜。但是,朱高正與陳癸淼 |
存在已久的心結,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說,兩年前新黨與社民黨的合併,其實就像是兩黨的「結
|
婚」,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很顯然的,兩者「戀愛」的過 |
程實在不大順利,而且還一度要鬧「分手」。
據瞭解,兩年前朱高正有意促成社民黨、新黨兩黨的合併之際
|
,陳癸淼、郁慕明二人對此一直很有意見。郁慕明在當時曾說 |
,省議員選舉時,有朱高正的助理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但卻一 |
再打著新黨的旗幟拉票、募款,選完後居然還說他的得票都是 |
社民黨的,與新黨無關。因此,郁慕明當時並不贊成兩黨的合 |
併。
此外,陳癸淼在朱高正進入新黨前也曾一再質疑朱過去在立法
|
院特立獨行的表現,擔心朱高正會破壞新黨的團結形象。
在朱高正擔任黨鞭期間,陳癸淼更是以朱高正出席率最低、領
|
導黨團不力等理由抨擊朱高正,從此種下兩人的心結。而新黨 |
選舉下會期黨鞭時,朱與陳、郁間的衝突更是達到了最高點。
據一位熟悉內情的新黨委員指出,早在選舉之前,郁慕明、陳
|
癸淼便屬意由周荃來擔任黨鞭,並透過各種方式為周荃運作。 |
此時,朱高正主張由過去尚未擔任過黨鞭的資深委員謝啟大接 |
任,以符合黨內「資深倫理制」的慣例。據瞭解,朱高正其實 |
是希望藉由提名謝啟大的方式,暗中與陳癸淼較勁。最後,謝 |
啟大發覺自己變成了兩邊人馬的棋子,索性辭去黨鞭,希望藉 |
此遠離是非。 |
|
新黨內訌公開化 |
之後,陳、郁又希望姚立明能夠出任黨鞭,而當時的晚報也紛
|
紛預測姚極可能會接替謝啟大成為下一屆黨鞭。孰料,在選舉 |
過程中同為高雄市選出的立委黃國鐘極力反對,說出了姚立明 |
與友人的金錢糾紛,並威脅要把所有有關姚立明的真相公諸於 |
世。此時,姚立明要求黃國鐘三天內提出證據,否則一定會採 |
取法律途徑,於是新黨內訌的戲碼自此開始正式上演。
此外,也有一位新科委員強調,其實朱高正一直認為自己在反
|
對黨的資歷並不亞於陳癸淼、郁慕明二人,祇是在職務上有所 |
不同。因此,事實上朱高正對於自己始終無法打入新黨核心圈 |
感到相當不滿,再加上與某些新黨大老存在已久的心結,才會 |
出現這麼多「砲打黨中央」的行動。
但這位委員也承認,朱高正本身也是極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
|
這由朱高正過去在國民、民進兩黨內極力衝撞體制,又不按牌 |
理出牌的作為中就不難看出一些端倪。
在朱高正砲打黨中央之際,部分的新科委員也曾向創黨元老趙
|
少康求助,但趙還是一副不願介入的姿態。不過,趙少康也曾 |
建議新科委員,最好還是不要發表與朱高正劃清界線的連署聲 |
明,以免反被朱抹黑為「是在替陳癸淼運作」。畢竟,老朱可 |
不是好惹的人物! |
|
三、基層組織實力的流失 |
在歷屆的選舉中,新黨憑藉著趙少康、王建等明星級民意代
|
表的群眾魅力,在選戰中獲得不少中產階級選民的青睞。而在 |
趙少康競選台北市長時,趙少康「反台獨」、「反特權」以及 |
「反李登輝」的鮮明訴求,更是在國內造成了一股風潮,一場 |
場的政見發表會就如同嘉年華會一般,將新黨的聲勢推到了最 |
高點。此外,新黨「母雞帶小雞」及身分證字號配票的策略也 |
同時奏效,當時有不少的政治評論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新黨效 |
應」。次年,許多過去名不見經傳的立委候選人拜新黨「光環 |
」之賜,順利進入立法院。
在國發會結束之後,新黨有鑑於當時國民、民進兩黨合作的不
|
利局勢,立刻在南投中興新村及台北、台中舉辦說明會,以表 |
明新黨在退出國發會之後的立場。然而,群眾的熱情與選舉時 |
相較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參加人數不如以往,在中興新村說 |
明會中,進行不到一半便走了一大群聽眾,新黨不少公職人員 |
對此都感到極為詫異。更重要的是,其中還有很多聽眾是動員 |
自台北的義工團體,根本不是台中、南投當地的民眾。
在趙金童搞媒體、王聖人傳道去之後,新黨聲勢似乎明顯的在
|
走下坡,一向熱愛新黨的支持者也感到迷惑:新黨的光環還在 |
嗎?新黨應該如何走下一步棋?
事實上,在新黨的內部結構中,基層黨員、義工往往是「祇有
|
義務,沒有權力」的一群人。某位新黨委員便指出,平時新黨 |
總是要黨員、義工拚命拉票、捐款,不斷的付出,但黨員卻缺 |
乏一個表達意見的管道,更不要說參與決策了。「但是,這絕 |
對是與當初創黨理念背道而馳的!」「為了再度凝聚黨員的向 |
心力,建立一個民主機制及意見表達管道是有其必要的。」一 |
位委員說道。
當然,新黨內部也曾試圖要整合現有的義工、黨員。但當新黨
|
嚴格審查所有義工團體資格時,卻發現其中很多居然祇是「一 |
人公司」,而且也有很多義工在沒有選舉時,祇是社會的邊緣 |
人,如老兵、退休公務員等,不少委員反而擔心這些在選戰時 |
的「百萬雄兵」,在平時反倒是所有公職人員的包袱。 |
|
四、新黨未來的路線之爭 |
在過去,新黨一直有著「正黃旗」與「本土化」的爭議,而且
|
也反映了不同委員之間的角力。朱高正過去一直認為,新黨不 |
能再如「水耕蔬菜」一般,祇能在都會區發展,相反的,新黨 |
應該走出過去的格局,努力的進行本土化、在地化工作,如此 |
才不會走入「外省黨」的窠臼。
當然,很多委員認為這是朱高正為了爭奪黨內決策權,才有此
|
一說法。
為了避免類似朱高正事件的傷害,新黨的新任黨鞭周陽山主張
|
在黨內成立一個「危機處理小組」以應不時之需,此外,廉政 |
勤政委員會也應有專任的調查人員,才能確保公職人員的操守 |
。
新黨立委李慶華則表示,現在是建立黨內「民主機制」的時候
|
了,這也才能符合當初的創黨理念。而某些領導人也應有接受 |
批評的雅量,世界上根本沒有「聖人黨」,「一味的掩蓋,並 |
不能解決問題!」李慶華說道。
李慶華也說,隨著新黨公職人員數量的擴充,現在也應該要好
|
好規劃選舉提名制度的問題,否則提名問題勢必會成為下一次 |
新黨內訌的導火線。
新黨的這四大病症,有人說病情不輕,有人則是認為這祇是小
|
感冒,但即使是小病,如果不防微杜漸,日後也可能釀成重病 |
,更何況如果是罹患重病,恐怕就要趕快送進加護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