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學作家杜光輝與他的“可可西裏”世界
|
|
2010年03月30日 09:35:43 來源:人民日報 | |
![]() |
|
![]() |
|
|
關注可可西裏
《可可西裏狼》:杜光輝著,作家出版社出版。(資料圖片) 最早知道杜光輝,是因為他發表于上世紀90年代的中 篇《車幫》——後被擴充為長篇小說《西部車幫》;後 來,他的中篇《哦,我的可可西裏》獲得上海中長篇小說 大獎。世紀之交,杜光輝主要以一個生態文學作家的姿態 出現。他屬于國內為數極少、專注于寫生態與環境保護 的、富有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意識的作家,創作數量頗為豐 碩,名字卻不為人所知,也許這與他的不事張揚有關。在 我看來,不論杜光輝寫什麼,都滲透著辛酸而溫暖的人文 關懷,閃現著樸厚的人性光輝。
杜光輝出生在陜西,16歲參軍,有在可可西裏無人區 執行特殊任務的經歷,這成為他創作的不竭源泉,同時也 是吸引讀者的地方。當年可可西裏對許多人來說還是一個 陌生、神秘的名字,杜光輝就已寫了多篇關于可可西裏的 故事,形成了以可可西裏為題材源的係列中篇:《哦,我 的可可西裏》、《可可西裏狼》、《可可西裏的格桑梅 朵》等。在他筆下,巴顏喀拉、可可西裏遙遠神秘,無人 區雄渾樸厚,而人類對它的破壞更是令人扼腕。
可可西裏無人區原本屬于野生動物們的世界,它們在 這裏世代繁衍。人類的闖入,打破了野生動物的平靜,也 破壞了可可西裏的平衡。杜光輝在《哦,我的可可西裏》 中,把小說分成兩部分,前半部標題為《侵入》,後半部 標題為《毀滅》。小說通過王勇剛這個靠野生動物而成為 該地區最大的老板的獵殺者,揭示了人類的貪婪殘暴才是 破壞生態環境的根本原因。在《可可西裏狼》中,王勇剛 帶領一群偷獵者,連續10多天在羚羊繁殖的小河邊,設置 包圍圈,不分壯羚母羚幼羚,一律槍殺,成千上萬的羚羊 倒在槍口下……
若只是滿足讀者的獵奇心,那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 好作家。杜光輝的獨特在于,他不以怪異、血腥、荒蠻誘 人,也不以外在動作的緊張性吸引人,而是非常注重精神 內涵,張揚的是那種勇于擔荷人類苦難、仁愛利他的犧牲 精神。杜光輝沒有對人性絕望,他在揭示人類貪婪的同 時,又塑造了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善良和高貴。與此同 時,杜光輝還提出了生態保護需要建立新的認識論,人類 要用宗教般的虔誠保護生態,讚賞宗教中對生態保護的學 說。他曾說:“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 的地步,必須用新的認知論來約束人類自身的欲望,約束 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和破壞,使人類和大自然和諧共存, 現有的認知論顯然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他的一些近作似乎放下了生態小說寫作,去書寫一個 平民世界。這一緩衝和轉移,或許會為他日後的生態小說 創作蓄積更大能量。我發現,他的作品悄然間形成一種模 式,大都存在正反對立,人物也缺乏多面性;另一方面, 精神內涵也需深挖,不能表現為一般意義上的善與惡,而 應努力觸及生死、永恒、人與自然等根本問題。如能如 此,他的小說恐怕會登上一個新的境界。(雷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