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915(二)—龍蟠虎踞石頭城

分類: 廣告 2011/01/03 17:40

 

 

 

南京1915(二)—龍蟠虎踞石頭城

分類:南京 2010/11/24 17:35

 

龍蟠虎踞石頭城

 

  

上次來南京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了。上次回來只停留了2天,對於南京的記憶停留在中山陵、澹園、總統府、秦淮河、長江大橋,和堂姐大伯與侄子侄女們的狹窄住居,夜晚的中山碼頭。映像最深的是中山路上茂密的綠蔭,和長江大橋上一望無際的浩浩長江。

出發之前看幾遍當初在上海書局買給老爸,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南京舊影”,也上Google Earth搜尋了些南京的近況照片,希望對南京能多些認識。這次4天3夜的行程都住在金陵飯店,除了那是和老爸上次來南京一起住過的飯店之外,路口就是南京1號線地鐵站,另外就在新街口商圈邊,距離秦淮河也不遠,交通非常方便。

  

搭上10點45分的班機,從香港到南京大約3個小時航程,中餐在飛機上解決省了一頓。下午1點半左右抵達南京祿口機場,旅客並不多,很快就出關了。從雞機場到市區大約還有4、50公里 ,配合班機在入境大門左邊有巴士站,可以坐機場巴士到南京火車站,車資人民幣19元。巴士不算太新,不過還蠻乾淨平穩的,座的人還不少,等了大約5分鐘就坐滿了開車。一出機場巴士開上高速公路,陸上車不多,剛開始還看得到二層樓民國舊建築的聚落(這本來是計畫中有時間的話想要一探的村莊),但沒多久沿線就出現一大片一大片新開發的社區,有大樓、工廠、也有別墅。巴士很平穩的行駛著,我的心情也很平靜。大約開了30分鐘感覺即將進入市區,走下匝道,巴士第一個停留的地點是雨花台站。

  

從小常聽老爸說南京有玄武湖、雨花台、秦淮河、夫子廟。雨花台在南京城南,以出產紋路複雜色彩豐富的雨花石著稱。除此之外,雨花台還是以往部隊集結閱兵的場所。現在的雨花台規劃成一座公園,雖然時間還早,但是因為巴士終點是南京火車站,拿著行李中途下車也不方便,所以就只能在車上看看,但縱使只是經過,也能讓人感覺到雨花台公園的規模可不是普通的大。

從雨花台開始,巴士沿著龍蟠南路往北,沿線一路上隔著秦淮河邊是一段高大又綿長的城牆。蟠龍南北路是南京城60公尺 以上的大道,路中央高架段銜接的地下道,完完全全的現代化設計。我們住的金陵飯店在新街口廣場,也就是中山東路與中山路/中山南路口,機場快巴的終點站是南京火車站,基本上已經越過中山東路又往北走了好遠好遠。不過因為車站對面就是玄武湖,加上車站與地鐵共構可以轉搭地鐵到金陵飯店,於是決定先到車站附近吃點東西,然後到玄武湖看看之後,再搭地鐵去飯店Chick in。

    

中國解放之後定都北京,南京已經不是首都,目前的規模與人口只能算是省級城市,稱不上國家一級城市,但整個城市的規模還是大得很。南京火車站更是長江沿線的重要交通樞紐,車站的設計像是國際機場一樣,進出站的車沿著車道在二樓進站,一樓基本上規劃給行人與公共運輸工具使用,來來往往的旅客、進進出出的汽車、巴士,還有鄉下進城挑著扁旦的人們。我們走好一陣子,才從車站南側的公車轉運站穿過車站大廳走到北側的另一個轉運站。在麥當勞吃了點東西之後,跨過馬路就到車站對面的玄武湖逛逛。玄武湖規模很大,繞著湖走一圈全長將近5公里 ,湖中央有五個小島,沿著湖邊西側有是一道明代城牆,也就是說玄武湖原來是南京城東北的天然屏障,加上東邊的鍾山、南邊的秦淮河,和從西邊延伸到北邊的長江,把整座南京城圍繞起來,這也就是南京城原來大致的規模。

玄武湖現在規劃成一座公園,進園、尤其是進入湖心島是要收費的。但如果只有沿著西側一段湖濱大道不收錢,所以我們也就在這裏繞繞。南京今天的天氣溫度適中,不冷不熱,路旁的桃花、玉蘭花、梅花整株整株的盛開著,不過整個天空灰矇矇的ㄧ片,能見度很差。原來以為南京的城市汙染很嚴重,後來看新聞知道遇上了今年最大的ㄧ場沙塵暴,中國大陸從華北一路往南到上海、南京都是沙塵一片。

  

 

南京城高大的城牆,有30公尺高。

 

好像機場一般的南京車站

 

車站大廳內有巨幅的山水國畫,挑高的落地窗設計非常特別,讓這個朋大的建築增加了穿透性,自然採光也符合節能的精神。

 

地鐵站在車站另一側,又走了不少路。

 

車站對街就是玄武湖

 

湖邊遊客很多,已經嗅得到春天的氣息。

 

沿著湖邊走

 

南京已經是個現代化的大城市,超高大樓林立,不過天空灰濛濛的,怎麼南京的空氣品質這麼糟啊!

 

玄武湖在南京舊城東北,城牆沿著湖邊興建,這湖邊一側還留有未改建的老房子,以前應該是屬於城外的民居吧。

 

三月梅花開,只能在溫帶大陸型氣候的南京見到。副熱帶海島型的台灣只能到山上欣賞。

 

在湖邊照一張,雖然出太陽,但是湖邊還是蠻冷的。

  

既然湖邊景緻能見度不好,還是早點去飯店吧。走回南京火車站下的地鐵站,搭車的人不算太多,3月的時候南京地鐵還只有一線,7月之後2號線通車形成十字路網。南京地鐵就像台北捷運一樣,購票有圓幣式的票卡,也有儲值卡。票價單便宜,全線票價只要4元人民幣,八個站的距離之內只要人民幣2塊錢,但是每個站的站距都很長,大約都是台北捷運的2倍以上長,這樣的票價與單位里程運費實在有夠便宜的。

從火車站起要經過六個站才到新街口,車程大約25分鐘,大約是台北到北投的距離和時間了,這還是南京城中區南北向一半的規模,走出城中區跨過秦淮河/中華門往西到長江、往南到江寧新區,大概又有2-3個城中區遠,至於秦淮河以東、鍾山以北區域,甚至長江對岸的浦口就更不必說了,整座南京城大概有5、6個台北大。走出地鐵站,高樓霓虹燈閃爍著與當年映像中的新街口完全不同的景象。

  

金陵飯店樓高26層,是南京第一座超高層建築和五星級國際觀光飯店,招待的都是國賓和元首,高聳獨立在新街口圓環旁,氣派非凡,可謂皇家飯店。我還記得晚上睡前一個人跑到飯店四周晃晃,新街口圓環旁也些百貨公司,但是晚上8點多就早早關門休息了,寬闊的馬路旁沒甚麼商店還開著,對於一個曾經做為首都的城市來說,感覺有些冷清。但從Google Earth的照片看起來,新街口和當年有很大的變化,四周高樓林立,超過4、50層的高樓就有好幾座,沒想到10幾年之後,金陵飯店在眾多高樓叢林與霓虹燈中,變得毫不起眼。辦好手續,整理好行李,稍稍休息一下,也差不多到晚餐時間了。背著背包走出門外,晚上要到秦淮河畔,尋找當年來不及搜尋的記憶。

  

 

很方便的購票系統,票價更親民。

 

就和台北捷運一樣,也很乾淨,不過班距稍稍長了一點,大約5分鐘,因為地鐵在南京還算是個時髦的交通工具,手拿儲值卡的還蠻驕傲的。

 

車來了

 

車廂容量和台北捷運一樣

 

立體三層的新街口站

 

新街口是1號線與2號線的轉運站,有個很大的地下轉盤(圓環)商店街。

 

口渴了

 

南京也有coco喔,據說是台商進駐的,不是當地加盟。

 

一出地鐵站,已經不是映像中的新街口了。

 

樓高70層的商貿大樓

 

最矮的那二幢就是曾經是南京最高樓的金陵飯店

 

 

路邊的梅花綻放

 

住標準間。

 

礦泉水還不錯。

 

我們回南京了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LbvAvSebEwMPBsnXbsQ-/article?mid=9072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夾邊溝亡魂立碑
趙 旭

● 編者按:甘肅作家趙旭的家族有十多人是右派份子,其叔祖父劃右派後遣送夾邊溝勞改農場而慘死。一九八五年趙旭開始調查這個在大饑餓中死了二千四百右派份子的勞改農場,於二○○一年出版了他的寫實文學作品《風雪夾邊溝》。


● 甘肅作家、中國作協會員趙旭根據夾邊溝右派農場史料創作的寫實小說《風雪夾邊溝》。

說起反右,我是從稍明事理時就知道右派分子的。因為,我南京金陵大學畢業的工程師父親是右派分子,我甘肅中山大學校長的留美博士外公是右派分子,還有我的尕爺、大姨夫等等都是右派分子,僅我們親戚夥裡就有十多個右派分子,再加上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和中學裡的老師,與我成長有關的右派分子就有二十多個。所以,我從小就由右派分子領我學詩,給我講題,教我做人。於是,我小小的心靈裡經常徘徊一個問題,報紙上、廣播裡天天批得這些張牙舞爪的右派階級敵人,怎麼都是些正直、善良,那麼有知識,那麼好的人呢?後來到了文化大革命,我這個右派狗崽子從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裡,才知道原來我的血液裡流著右派分子的血,我的感情裡打著右派分子深深的階級烙印。可是,我的生命是右派分子給的,我的知識是右派分子啟蒙的,就連我到了農村讀的馬列的書也是我的右派分子的外公專門從書店買來寄給我的。

大學畢業後調查夾邊溝勞改農場

  帶著一系列的疑問,看著一個個右派分子親人和恩師們佝僂的身影,望著他們掏大糞掃大街拉土磚後被人打、遭人欺、還要被人信口雌黃的污衊,我的心裡常常流著血,我想右派分子到底犯了什麼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滔天罪行?要受到如此殘酷的折磨和迫害。一九八五年,我大學畢業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調查瞭解甘肅酒泉夾邊溝勞教農場的神秘,因為,我爺爺的親弟弟,也就是我甘肅省永登縣中學教務主任的尕爺趙廷祺就被那裡的饑餓、嚴寒和強體力勞動奪去了性命。我採訪時,雖然人們噤若寒蟬還不敢提夾邊溝三個字,可那時夾邊溝倖存者還是比較多的。我首先從親戚朋友處瞭解,我瞭解了與尕爺一同從甘肅省永登縣到夾邊溝的倖存者,瞭解了西北民族大學的和鳳鳴教授,瞭解了我三姨的同學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水天長老師。然後,我瞭解的範圍逐漸擴大,我與一個個從死屍堆裡爬出來的人交談,我從當年編造犯人病死的醫生處瞭解,我與當年夾邊溝勞教農場的管教和領導接觸,我查閱當年有關的檔案和材料。

  通過瞭解,我發現關在夾邊溝的右派分子裡有留學國外的專家學者陳世偉、章仲子、王惕夫等,有教授、工程師、書畫家、作家、新聞工作者、戲劇導演、大夫等等,有傅作義的弟弟傅作恭,有參加過長征的幹部關敬文,也有各種技術工人和中小學教師。他們中有母子、兄弟、姐妹、夫妻,主要從甘肅各個地區、各個單位走到了那裡。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有知識、有學養的人,而且為人正派,都是當時由於說了實話而被押送到那裏去的。

  我瞭解了一個從夾邊溝出來的女右派敏惠平,她因為母親有病回了一趟家,去後家裡連個鍋都沒有,都被上交到大隊大煉了鋼鐵,她母親不忍心她這麼遠來家連個飯都吃不上,就從大隊借了一碗麵給她用鐵鍬烙了個餅子。那時候農村裡餓死人,誰都不敢說的,報紙、廣播天天喊著形勢大好,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好。可是,她回到單位後卻悄悄給一個好朋友說了此事,沒想到這個好朋友向黨組織揭發了她,於是,她這個大姑娘就被補挖了出來,成了右派分子,而且被押送到了夾邊溝進行勞動教養改造。

  在走訪中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它與從小割我心靈的歌曲「右派,右派,是個老妖怪」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於是,我想到了原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中國的知識份子有兩個字可以概括,一是懶,平時不肯作自我檢查,還常常翹尾巴。二是賤,三天不打屁股,就自以為了不起。」但我不明白,就是這些又懶又賤的右派分子被送到寧夏沙坡頭去改造,在身受精神和肉體的摧殘時還奔波在荒丘沙灘探索如何治沙防沙;就是這些又懶又賤的右派分子身處逆境飽受折磨時仍然想著農民的疾苦和國家的命運。

三千人只有六百餘人倖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共和國的歷史證明右派分子當年的意見基本上是正確的,反右運動是完全錯誤的。獨立思考知識份子的集體失音,使社會沒有了摩擦和阻力,反右運動的直接後果是虛報浮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大饑荒的痛苦,反右運動的間接後果是造反有理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而至今仍然有一些人說右派分子要求民主自由的話題是反對共產黨,可我們知道當年的右派分子要求民主自由,那是他們從蔣介石高喊「黨國的利益高於一切」,而使無數共產黨員人頭落地的真實中總結得出的血的教訓。雖然,我由於父親的株連也歷經磨難,但父母親真摯的愛情和高尚的品質時時感染著我。在那些年月裡,父親戴著右派分子的帽子在農村被監督勞動改造,母親則乞討要飯與他相伴;而今,母親得了腦血栓臥病在床,父親則守著她相敬如賓。我從心底裡開始為有這樣正直、無私、把工作、家庭和事業看成生命的父親、母親和外公而感到驕傲,因為,他們沒有明哲保身、違心地說一些假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證明了他們的心永遠向著祖國和人民,他們的身上顯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

  後來我逐漸得知,夾邊溝勞教農場關押的大多是反右運動的成果,其中有右派分子八百八十七人,反革命分子八百九十八人,壞分子四百三十八人(反右運動中從工人中揪出的右派給戴壞分子的帽子),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六十八人,貪污、違法亂紀分子七十八人,還有些與領導頂嘴不聽話被捆綁來而沒有檔案的,也有在大學裏被拔了白旗的大學生(有個蘭州大學的學生,拔了白旗 一九九零年九月送去時英俊瀟灑,沒想到在明水灘一個月就被饑餓、寒冷、繁重的體力勞動奪去了生命)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領導幹部,這裡有共產黨員也有各民主黨派的人士,總計送去三千人左右,活著出來了的只有六百多人。

死人就像秋天落葉一層又一層

  我瞭解這些倖存者時,有些倖存者抓住我的手抱頭大哭,有些全身顫抖著無法說出話來,我望著那一張張歷經滄桑的臉,多少次我不願再去揭他們心靈的瘡疤。他們告訴我,他們那時生吞蜥蜴,剝樹皮,吃黃老鼠,爭著搶驢皮回去煮著吃,他們還給我吞吞吐吐地說了吃死人的情景。有一個在夾邊溝和明水灘一直埋死人的王俊峰,原是甘肅省商業廳商業幹部學校教專業課的一個教員,他告訴我,他最多的一天和別人埋了六十四個人。他說,「死人就像秋天落下的樹葉一樣,掃掉一層,另一層又嘩嘩落了下來」。

  聽到這裡我止不住眼淚流了下來,這些國家的棟樑他們到底幹了什麼?卻要背井離鄉受這麼大的冤屈。說回來不就是為了回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戴帽子」的號召下,被一再鼓動才幫助共產黨整風而獲罪的嗎?經過瘋狂浩劫的巴金曾經說過:「 ...... 只有在被剝奪了人權在『牛棚』裡住了十年之後,我才想起自己是一個『人』,我才明白我應當像人一樣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真正用自己的腦子去想任何大小事情,一切事物、一切人在我眼前都改換了面貌,我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 ...... 我就有責任揭穿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騙局,不讓子孫後代再遭災受難。」

夾邊溝勞改農場遣址被毀掉

  後來我才知道,夾邊溝的右派命運不過是全國右派命運的一個縮影。在那戴著泰山一般沉重帽子的歲月裡,右派分子們在家中和親戚夥裡要被當時政策所逼的親人們劃清界限,在外面除過繁重的體力勞動還要被人隨意打罵批鬥。二十多年來全國不知有多少右派分子沒有了愛情、毀掉了青春,不知有多少右派分子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知有多少右派分子身陷囹圄、被槍斃殺害。鄧小平經過三落三起後告誡全國人民:「現在應該明確提出繼續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義殘餘影響的任務,並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實的改革,否則,國家和人民還要遭受損失。」

  反右運動已經整整過去了五十年,文革時和蘇聯關係緊張,駐紮在夾邊溝的坦克團,為了開闢道路從夾邊溝毛家山挖出的右派分子的屍骨和明水灘撒滿亂墳崗的人頭骨骼已被牛羊吃盡(我當年去時那些頭骨還被放羊娃壘成一個小塔),明水灘右派們曾經住過的洞穴也被遷移到這裡的人們陸續填埋,當年黃沙彌漫的夾邊溝也已變成了夾邊溝旅遊度假村。

  時間過得真快呀!當年二十歲的年輕右派分子也已經白髮蒼蒼到了古稀之年,他們一生屈辱、貧病交加,像牲口一樣地活著,但在今天他們終於挺直了腰板,要求還他們一個清白,徹底否定反右運動,補發他們應有的工資,賠償他們的損失。而且要求國家推行憲政,不要讓憲法成為一紙空文「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還給每一個中國公民。我知道這是千千萬萬個右派分子共同的心願,因為,半個世紀以來他們的命運和共和國的命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他們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裏只想讓歷史還他們一個公道。我想這樣的日子不會很遠了吧。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骏、那多畅谈“悬疑小说中的上海作家”

 
 
www.sh.xinhuanet.com  2009-08-19 10:18:03       文汇报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蔡骏

那多

 

    新华网上海频道8月19日消息:自2005年的“悬疑小说年”以来,丹·布朗、阿加莎·克里斯蒂、米涅·渥特丝、詹姆士·帕特森等欧美悬疑小说代表人物的著作相继舶来,先后高悬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然而去年,蔡骏——这位本土崛起的悬疑小说领军人物,以《幽灵客栈》、《荒村公寓》、《人间》等一系列作品,坐上了“2008年作家富豪榜”第16位,更赢得了“中国最具全球畅销潜力的作家”称号;而本土悬疑的另一位领军人物那多的《百年诅咒》等作品也连获好评,新作《甲骨碎》更是在本次上海书展上受到空前追捧。种种迹象表明,“本土悬疑”似乎有后来居上之势,有望成为畅销书市的主力。
    
    熬过白天的忙碌,度过喧嚣的时光,每当捧读那些情节诡谲、布局巧妙的悬疑小说,紧张之余更有一种与作者智力上的博弈,令人兴奋不已。然而,在17日举行的“上海文学周系列讲座——悬疑小说中的上海作家”现场,蔡骏和那多,这两位以“悬疑”而少年得意的本土作家,却对悬疑小说的生态产生了质疑。面对自己的同行,他们甚至毫不留情地提出,光靠天赋和想象力不能成就一流的悬疑小说,也不可能成就悬念小说大师。悬疑小说除了吓人,还应有更高的目标。那多抛出的“90%的中国悬疑小说在欧美可能都无法出版”的观点,对“80后”“90后”网络写手无疑是兜头一盆冷水。
    
    对悬念的理解还显肤浅
    
    近年来,从蔡骏的心理悬疑、鬼古女的校园悬疑、成刚的精神悬疑,再到那多的灵异悬疑、鬼谷女的推理悬疑、上官午夜的迷幻悬疑,国内原创悬疑小说市场一扩再扩,悬疑小说的名头越来越多。悬疑小说出版物如雨后春笋,有些出版方甚至精心打造了该类作品的品牌书系;《胆小鬼》、《悬疑志》、《惊悚E族》、《试胆》等悬疑小说杂志也在期刊市场渐领风骚,销量持续上升。所有大中城市的大书店几乎都为悬疑小说设立了专柜。
    
    然而,那多认为,本土悬疑小说的现状并不乐观。井喷的同时是泥沙俱下。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一个炸弹爆炸了,那不是悬念。但是,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桌子底下有个定时炸弹,上面有个计时器,那个东西正在倒计时,那才是悬念。现在的很多写手,对悬念的理解非常肤浅。他们可能是有天份的,但是缺少训练,结构小说的能力也不足,对社会更是缺乏认识,对人性的把握还不够,但是他们的书都在大批地推出,这是过于泛滥的商品世界的产物。那多觉得,中国目前的出版环境太宽松了,仅仅有好的想象力就能把故事写好吗?就能出版吗?90%的中国悬疑小说要是放在欧美恐怕都无法出版。
    
    应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
    
    有人认为悬疑小说就是要让人心跳加速冷汗直下变成石头人。可是好的悬疑小说应该和其他小说一样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恐怖只是一件外衣,它的内核必须是坚硬的。美国近来十分畅销的悬疑作品《暮光之城》就吸引了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很多美国读者。它写的虽然是吸血鬼的故事,却印证着人类最真挚的爱情。优秀的恐怖悬疑小说能震撼世人心灵,且关注当下人的生活以及灵魂。蔡骏认为,虽然所有的推理小说都有模式,比如密室、封闭的空间、孤岛什么的,但是高级的悬疑小说不仅能带给读者快餐式阅读的愉悦,还能表现出对人物命运背后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本土作家的成功并非偶然。在那多看来,写作是痛苦和快乐交融的过程。他坦言写《甲骨碎》前用了好几个月收集资料,写作花了两年。蔡骏坦言:“西方悬疑作品往往有很高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而本土作者在这方面特别欠缺,所以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保持超万字的阅读量。”
    
    上海应能孕育类型小说
    
    在当代,王安忆的小说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代表。然而在那多看来,在王安忆的作品之外,一定还有更适合这座城市的小说,那就是类型小说。他说,我时常在想,王安忆之后为何没有能代表这座城市的作家出现?反观20世纪初的上海,张爱玲的一系列小说,程小青的《霍桑探案》,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顾明道的言情武侠、包括“鸳鸯蝴蝶派”的一些作家,绝对都是早期类型小说的代表。从旅美华裔作家裘小龙以上海弄堂为背景用英文写作悬疑小说取得西方社会的认可,可以看出国外对当代中国社会、中国风情、中国元素是感兴趣的。
    
    那多认为,上海这座城市有孕育类型小说的先天条件;加上中国最主要的悬疑小说家都在上海,写的人多了,自然有出色的作品出现;就像香港之于金庸,现在谁能说金庸不能代表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学呢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诗人艾青在新疆
 

蒋益文

 
 
  1957年,诗人艾青受到错误批判,被错划为右派。1957年10月诗人艾青被《诗刊》编委会除名。被开除党籍。撤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等职务。在诗人艾青处于困境的时候,王震将军援救了他。

  早在延安时期,他们就已结下了情谊。解放后,彼此常有交往。1954年秋,艾青访问南美归来,王震请他去谈。一见面,王震对艾青说:“我在大兴安岭看到的景象美极了,你要是去看看,一定会写出许多好诗来!你到铁道兵部队来吧,全国只要通火车的地方你都可以去。我给你配一个秘书,怎么样,你去不去?”王震将军不仅自己很喜欢艾青的诗,也希望孩子们喜欢艾青的诗歌,在《艾青诗选》画了许多圈点,在扉页上写着他对的孩子们的要求:“凡是批一个圈的,要熟读,打两个圈的,要会背。”

  艾青被打成“右派”之后,精神苦闷,常去公园观棋或与人下围棋消愁解闷。这时,王震再一次把艾青找到家里。对艾青说:“老艾呀,我又爱你,又恨你!你是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你是拥护真理的!你离开文艺界,到我们那里去吧!”,“到我们那里去”就是动员动员艾青到农垦部队所属的农场去,王震又指着墙壁上的地图说:“北大荒土地肥沃,大有作为,十万转业军人要陆续开发古老的荒原,我希望你能去,怎么样?”艾青接受了王震将军的动员,去北大荒。

  1958年4月,艾青夫妇和孩子乘火车离开北京,到达黑龙江省密山县。艾青夫妇被安排在完达山下的八二五农场。艾青担任副场长。艾青到了农场后和普通农垦战士一样,伐木、育苗,盖房,办黑板报。捐献出自己的五千元稿酬到哈尔滨购买发电机与照明设备。艾青在农场,也写下了一些短诗,抒发他的新感受,可惜大都遗失,只留下《烧荒》一首:“好大的火啊,/荒原成了火海……野火烧不尽,/禾苗起不来!快磨亮我们的犁刀,/犁开一个新的时代!”

  1959年夏天,王震再次来到八二五农场视察,看到清瘦的艾青,就建议艾青订一个五年计划,到农垦部的几个垦区都走走。艾青说他希望到新疆去看看。

  1959年9月,农垦部给农场来函,调艾青一家回北京。在王震的直接安排下,11月,艾青把孩子暂留北京,偕夫人高瑛乘上西去的火车,再次告别首都,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当时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张仲瀚,都是原三五九旅王震的部下,而且当年在延安时期就与艾青相熟。张仲瀚遵照王震部长的指示,热情欢迎和接待了艾青夫妇,并在生活上作了妥善的安排。兵团机运处党委为了宣传模范汽车司机苏长福的光辉事迹,推广他的先进经验,提出由艾青写他的报告文学。艾青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1960年初春,艾青和高瑛,在机运处负责同志陪同下,到苏长福工作的二营三连,离乌鲁木齐七十多里的后峡实地采访他的事迹。艾青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十五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运输标兵苏长福》。

  1961年1月,这部书稿以《苏长福的故事》为名由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但是作者的署名不是 “艾青”,而是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机运处文艺创作组”。

  1960年夏,王震部长又一次来新疆视察,他请艾青陪他到基层走走。他们首先参观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农八师师部所在地石河子,也由一个荒凉的村镇变成了美丽的新型城市,艾青深受感动,写下了诗歌《年轻的城》:“我到过的许多地方 / 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 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 /你说它乡村/却有许多工厂……”。

  艾青决定以这个“年轻的城”作为自己生活创作的基地。1960年8月,艾青全家到石河子安家落户,农八师的领导对艾青一家作了很好的安置。艾青在石河子新城时,享受师级工资待遇,吃小灶。而且经常受邀与兵团各首长,农八师师长罗汝正、政委鱼振东出席各种大型会议,经常出现在某些高级的社交场合,一直受到贵宾的礼遇。这在当时中国“右派”中是很少见的。在“反右”后,几乎所有的 右派作家”都被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全国大概只有两个人是例外:一个是作家姚雪垠,一个就是诗人艾青。

  艾青经常随农垦部、兵团和师部负责同志到各农场和连队视察,参加各级会议,参加各种劳动,访问了从师、团领导直到普通战士众多的人物,作了大量的采访笔记,在采访过程中,艾青被这些征服荒原的人们的英雄业绩所感动,看到了荒漠变成绿洲的动人景象,用鸿篇巨制来歌颂荒漠开拓者的创作设想在艾青的心中形成。

  艾青在石河子定居后,当地的一大批文学青年纷纷慕名而来,登门拜访艾青,而艾青多年来对谁都来者不拒,热情相待,真诚相交。在一大批来访者中,有后来写出了有影响的剧本《未来的召唤》的赵梓雄,但更多的是后来成为诗人的杨树、杨牧、杨眉、石河、李瑜、高炯、柏华等。日后的石河子成了中国颇有名气的“诗城” ,在这里荟萃了同级城市根本不会有的众多诗人,这是与当年艾青在这里播下了诗的种子分不开的。

  1961年艾青偕夫人高瑛回北京把孩子接到了新疆。

  1961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等单位根据1959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确实表现好了的右派分子的处理问题和决定,最近又摘掉吴祖光、艾青等一批右派分子的帽子。

  消息公布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立即派车把艾青从石河子接到乌鲁木齐,向他正式传达摘掉右派帽子的决定。《人民日报》社转来二、三百封群众来信向艾青祝贺与慰问。

  在农八师生活期间。艾青以“林壁”、“万叶”署名在农八师内部刊物《大跃进》报上,兵团报纸《生产战线》和文艺内部刊物《天山》,《新疆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从南泥湾到莫索湾》、《年轻的城》、《地窝子》、《戈字辈》、《铺路》、《槐树》、《泉水》、《垦荒者之歌》、《帐篷》等二十多首诗作。也有的直到打倒“四人帮”之后得以发表。这些诗歌,赞颂了荒原巨变,兵团将士和边疆民族艰苦的创业精神。《帐篷》:“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住下,/一个个帐篷,/是我们活动的家……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从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艾青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搜集以开发莫索湾的伟大斗争的材料。在此基础上,作者写成军垦农场建场史,《沙漠在退却》。作者力图以广阔和背景展开气壮山河的战天斗地的画卷。在“文化大革命”中,这部书稿也被抄走。后经反复审查,“没有反党性质”,被退还艾青。

  1983年深秋至1984年初应四川人民出版社之约,诗人艾青在一位艾青研究者协助下,对《沙漠在退却》书稿作了最后的加工与审定,以《绿洲笔记》为书名于 1984年8月正式出版。

  《绿洲笔记》既有报告文学的特点,又带有明显的小说与散文特征。以开发莫索湾的战斗业绩为背景描绘了开发黄羊湾的动人故事。作品不仅逼真地反映了军垦战士征服大自然的雄伟气势和战斗场面,而且也生动地描写了在这个“新的战役”中“数不尽矛盾和冲突,磨擦与斗争,锻炼和成长”以及众多的“悲欢离合”。作品通过这样的描写,热情地歌颂和赞美了荒漠开拓者所具有的崇高品格。这种歌颂与赞美之情贯穿全书的始终,成《绿洲笔记》的中心主题。

  1967年1月26日,石河子市文化大革命酿成一场流血的战斗。艾青所在的农八师师部大院陷于两派的包围之中。不久,抄家开始了,艾青首当其冲。造反派把艾青的诗歌手稿和其他文稿,还有他珍藏多年的毛泽东、周恩来、吴玉章等同志的亲笔信全部抄走了。

   1967年5月19日,号称“八一野战军”的“造反派”勒令艾青搬出师部,用一辆卡车把艾青全家遣送到艾青儿子所在的师直农场一营八连。即后来的一四四四团二营八连,那里是农八师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人们把它称为“小西伯利亚”。

  艾青全家起初被安排在一个由土坯垒成的平房内。不久,又被撵进一个母羊下羔用的一个地窝子里。所谓的地窝子,实际上就是地窖。平时挖下一人多深的方土坑,几根长木头作大梁,上面铺上蒿草、盖上泥巴,一根弯弯曲曲的木柱支撑着窝顶以防坍塌,地窝内并没有床,全家睡在铺着厚厚的草的土堆上。艾青的孩子在土墙上挖了个方洞,里面放几本书和杂物,地窝子内没有电灯,只有昏暗的油灯照明。

  艾青的劳动开始时是修剪林带。后来是打扫露天厕所。无论是管林带,还是打扫厕所,艾青一年四季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的质朴和勤劳,得到了广大农场职工的一致好评。老年人称他为“老艾青”,青年人称他为“艾青伯伯”,孩子们称他为“艾青爷爷”。这些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以朴素的是非善恶观念,认准了艾青是个“大好人”,他们并不大在意是不是“右派”和“黑帮”。

  这时的诗人艾青,被看成是牛鬼蛇神,不仅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忍受着人身的侮辱。一次他去医院看病,护士见他的名字是艾青,便冷笑着说:“啊,是你呀,一个大右派!” ,艾青反问她:“我是年纪大,名声大,还是罪过大呢?”

  艾青曾深有感触地说:“右派的帽子,就象下雨天的草帽,越戴越重,压得你头都抬不起来!”。他还多次向别人讲过:“那时,给我吃的全是玉米面,我除了忍受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外,还要等着随时被拉出去游街示众,人的尊严没有了,人的人格也没有了。”

  在被折磨和被凌辱、心灵和人格受到伤害之时,艾青也绝望过,想到过自杀。艾青是一个坚强的诗人,他毕竟挺过来了,他曾自我激励说:“活下来就是胜利”。在最困难的时刻,他还用白居易以边塞为家的诗句来教育子女,热爱新疆。

  世上总是好人多,在艾青最困难的时候,许多人都冒着风险帮助他。在“小西伯利亚”,艾青工资已停发,每月只发45元的生活费用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当时艾青买不起烟,一日三餐全吃玉米面。连队的职工都知道艾青一家生活艰难,于是有的省下白面,当时白面只占面粉的 10%,有的买好了新疆特产莫河烟,当时肉类奇缺,有的回家探亲带回了珍贵的肉,都悄悄地给艾青一家送去。

  艾青一家住在土窝子里,老职工们知道后,都自动来帮忙,向地下深挖了50公分,身高1.8米的艾青进去才算可以直起抬起头。

  一位老军垦的后代,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见艾青接受完农场专门组织的巡回批斗后,艰难地深一脚浅一脚只身返回所在“小西伯利亚”时,把驾驶的拖拉机停在艾青身边,恭恭敬敬地把艾青请进驾驶室,冒着风险把他送回家。

  林彪事件后,连队召开大会传达林彪叛逃摔死的绝密文件,艾青从会场上被轰走,无权旁听。事后,竟有一位老职工从办公室偷出文件悄悄给艾青送去看,因此后来被发觉遭到残酷吊打、审讯,这位老职工却始终不悔。

  由于长年的超体力劳动,艾青的身体越来越坏。幸好连队的一位医生对艾青很崇敬,对他非常照顾,为他检查身体,证明他患了严重的疝气。于1971年夏开了转院单,让艾青在部队做了手术。

  70年代初期,有几个外国文学代表团来华访问,他们一踏上中国首都的土地,就纷纷询问诗人艾青的近况,其中,有几位法国的朋友还来过石河子访问。由于艾青早年留学法国,他们对艾青自然更为关注。也不知道他们从什么渠道获得信息,在他们到达石河子后就指名道姓地提出,艾青就在此地,我们希望能会见一次诗人。

  1971年,斯诺率领美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来华访问,在老朋友毛泽东的书房里,斯诺先生颇为伤感,这次访问中国时,很少见到延安时代那些文化界的老朋友了。接着,斯诺先生拜会了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十分友好的谈话。谈到延安文艺界的老朋友时,斯诺先生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艾青,他介绍了西方国家对艾青诗歌的研究仍然经久不衰,评价很高,艾青的诗集仍然在出版等等情况,并询问了艾青的近况,表示了“我这一次很想见到艾青先生”的心情。

  当时的《参考消息》以外电报导的形式,披露了斯诺先生与周恩来总理关于诗人艾青的谈话。这些“政治行情”都预示着诗人艾青快要“出来”的信息。

  于是,后来就有了一辆北京牌小车开到艾青家的地窝子边,兵团组织部干部找到艾青谈话,传达了国务院及周总理对艾青一家的询问。1972年11月,在经历了五年多的农场“劳动改造”后,艾青终于被宣布“解放”,重新回到了石河子新城定居。艾青全家搬回了石河子农八师师部开始了比较正常的生活。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

  由于常年在昏暗的地窝子里生活,在小油灯下看书学习,艾青把眼睛累坏了。当他到师部医院找医生看眼睛时,医生说他的右眼完全失明。并劝他赶快去北京治疗。

  不久后,艾青在妻子高瑛和小儿子艾丹陪同下来到北京看眼病。几家大医院的眼科专家一致的结论是:右眼由于被误治已不能再复明,唯一的努力的是保护好左眼。

  1972年9月下旬,艾青夫妇与艾丹离开北京南下,先到金华,然后回到畈田蒋自己的家。离开家乡到杭州小憩。10月3日到达上海。10月5日乘坐直达乌鲁木齐的硬卧车,离开上海返回新疆。

  1975年,艾青的左眼视力又减退了。5月5日,他再次进京求医。不久高瑛与孩子们也都回到了北京。全家借居在西城一位好心的工人腾出的一间房子里。

  “四人帮”粉碎后不久,艾青的问题得到了彻底平反。1977年,艾青离开了生活了17年的新疆,回到了首都北京。

  1978年4月30日《文汇报》刊登了艾青的诗歌《红旗》:“火是红的/石榴花是红的/初升的太阳是红的……最美的是/在前进中迎风飘扬的红旗……”这是诗人艾青“归来”后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诗歌。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丁玲12年无罪流放生涯:没讲一句话的右派
2008年11月13日 08:12:06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资料图:女作家丁玲在文代会上。 中新社发 王苗 摄

    1957年,丁玲没讲一句话就被扣上“右派”帽子,夫妇俩被发配到荒凉寒冷的北大荒,直到1970年转到秦城监狱。《丁玲在北大荒》(中共党史出版社,郑笑枫著)讲述了丁玲在12年无罪流放生涯中的经历,既有非人待遇,也有与北大荒的不舍情缘。

  没讲一句话的右派

    1950年到1954年期间,丁玲历任中宣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和《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1955年一阵政治上的狂风暴雨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年底,她被无端地打成“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黑头目之一。

    “这年年底,哪一天我记不清了。”陈明回忆说:“我接到通知,去听传达中央文件。会议开了三天,谈的都是丁玲的问题。文件列举丁玲的头一个大问题,就是曾经自首变节,这是指被特务秘密逮捕,关押在南京的那一段历史;第二个大问题,列举了全国解放她到北京工作后的四大罪状,我一听,全都不是事实。”

    陈明感到迷茫:对人的处理,尤其要慎重,这是党历来的传统,也是党的组织原则。现在,他听了三天的传达、讨论、批判,有中央的红头文件,而且是结论性的文件,大会之后,就要向全国传达,这是一个关系到一个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作家、一个共产党员命运的大事,而她本人竟一无所知。组织上既未找她谈过话,更设有让她在“结论”上签字,她的“帽子”就这样被戴上了;她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1955年冬,在北京多福巷16号幽静的小院里,丁玲安静地伏在书桌上,聚精会神地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续篇《在严寒的日子里》。她看到陈明听传达回来,很不在意地问:“会开完了?”

    陈明强作欢笑,若无其事地说:“还没有完,要传达、讨论三天。”

    开会,听传达,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两人在两个不同部门工作,谁开什么会,谁也不问谁,这已成为习惯了。吃晚饭时,丁玲还兴致勃勃地谈起《在严寒的日子里》的人物构思……

    最后一天的会实际就是一场对丁玲的大批判会。会前先指定发言人按照定下的调子“批判”。发言批判丁玲的人,也感到茫然。天津作协接到通知,派几个人去北京参加批判“丁、陈反党集团”的会议,要确定在大会上的发言人,当时大家都很紧张,你推我推,有人就推孙犁。孙犁想:这太意外了,什么都不明白。他以身体有病为由,坚决辞谢。当时中宣部一位负责人在场,帮了孙犁一把,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孙犁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了。这位负责同志为他排忧解难的这句话,他一直铭刻难忘。

    会后,陈明回到家里,丁玲书房的台灯亮着,她连陈明推门走进屋来,似乎都没有觉察,还在埋头写她的《在严寒的日子里》。此刻,陈明的眼眶湿润了,他再也不忍心瞒着她,但他还是不敢如实地把这三天批判丁、陈的会议情况和盘托出。她在生命的历程中,所受的折磨太多了,他怕她承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而且是来自革命阵营内部的无情打击。

    他轻轻地走到她的书桌前。丁玲抬起了头,向他微微一笑。陈明顿时感到:经受过那么多折磨的她还是那么单纯,那么天真。此时此刻,他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不能让她那颗纯真的童心,再蒙在鼓里了。

    “老丁!”

    丁玲“嗯”了一声。

    “你的小说,暂时,是不是停一下,不要写了?”

    “为什么?”

    陈明婉转地说:“我听说中央有一个什么文件,谈到丁、陈反党集团的问题。”

    丁玲爽朗地回答说:“我已经向党作了详细的说明,根本不可能有这回事嘛!”

    陈明劝她:“你是不是给中宣部党委会打个电话问问,是不是有这么个文件?如果真有,请他们送来给你看看。”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给丁玲送来了文件。丁玲据实向党中央提出申诉,中央接受了丁玲的申诉,批示由中宣部对丁玲的问题进行复查。张际春同志担任复查组组长。复查组收集的证言材料达80多万字,经过分析核实得出结论:什么“独立王国”,什么“反对党的决议”,什么“一本书主义”,都不是事实。

    1956年夏天,作协党组召开了扩大会改,由党组书记邵荃麟主持。他说,“丁、陈反党集团不能成立,这个会,讨论一下,丁、陈的错误在哪里?今天开的是一个团结的会。”

    这个会,也开了三天。丁玲本来不想在会上讲什么,事情澄清就可以了。但参加会的很多同志,都一再要她谈谈,她就即席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大的事,为什么在我本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中央就把结论批了下来?”

    周扬同志在会上作了明确表态:我们汇报的情况不准确,我和有关同志负有责任。

    作协党组已在研究,要摘掉丁玲的“帽子”,决定再召开一次大会,给莫须有的“丁、陈反党集团”平反。

    这时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像龙卷风一样,在全国铺天盖地掀起满天的飞沙走石,许多许多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一阵旋风卷起来,摔倒在地。在作协党组再次召开的原打算为丁玲公开平反的大会上,权威发言人突然宣布:丁玲不仅是“丁、陈反党集团”的头目,而且在历史上还有三次叛变,其一是在南京“自首变节”,其二是在延安写《三八节有感》;其三是进城后搞“独立王国”。另外还宣布,下次批判大会将在文联大楼礼堂召开。

    第二天,作协党组书记找丁玲谈话。陈明看到:回到家里的丁玲,那双又圆又亮的眼睛,红肿了。在“大鸣大放”中,丁玲没讲过一句话便戴上了右派帽子。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友琴︰第七個死刑的北大學生右派吳思慧

作者 : 王友琴

原以為在北大七百一十六名右派中,只有六名被處死者,不料二○○九年又發現第七名。而前北大人中的知情者,竟隱瞞五十年,不予透露。

    四十年前,一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毛澤東批示「照辦」,發出的三號文件指示︰「按照中央規定殺人由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批準,報中央備案」,「殺、判時要召開群眾大會,公開宣判,立即執行」。全國立即逮捕了一大批人。被判重刑或死刑。

    根據毛指示而不是法律判人死刑

    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教師任大熊,一九五七年被劃成「右派分子」,一九七○年三月廿八日被判處死刑槍殺。判決書上寫著︰「為了全面落實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批示『照辦』的『一三一』指示,堅決鎮壓反革命破壞活動,加強戰備,保衛祖國,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根據黨的政策和廣大革命群眾要求,報請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核準」,下面判處了包括他在內的十三人死刑。

    這個死刑判決書,判處死刑的依據,不是法律條文,而是毛澤東的一個批示,所謂「『一三一』指示」。中國已經有法律幾千年了。被判決死刑的人也可以上訴,不會被立即殺死。而這份判決書,讓中國的司法文明倒退了幾千年。

    二○○七年,我發表了題為〈從受難者看「反右」和文革的關聯︰以北京大學為例〉的文章。反右派運動中北京大學有七百一十六人被定為右派分子,其中六人後來被判處死刑。其中黃宗奇(哲學系學生)因與看押他的學生發生身體沖突在「反右」期間被處死。其他五人都被殺害于文革中。他們是︰

    中文系學生林昭,一九六八年被處死;
    數學力學系教師任大熊,一九七○被處死;
    西語系學生顧文選,一九七○年被處死;
    歷史系學生沈元,一九七○年被處死;
    化學系學生張錫錕,一九七六年被處死。

    六名右派分子被判處死刑,佔全部右派七百一十六人的約百分之一。這非常高的比例。在二○○七年,我以為北大被判處死的右派分子就這六人。因為北京大學畢業生都是「精英」,而且有校友會、校慶紀念,被判處了死刑的學生不可能不知道的。

    零九年發現北大右派一個新死者

    可是我錯了。二○○九年,我發現了第七個死刑。他的名字是吳思慧。我調查和研究文革歷史多年。這種「新發現」是最使我痛心的事情。因為這樣「遺漏」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比如,二○○六年我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曾在芝加哥大學的五名文革受難者〉。在那以後,我已經又發現了五名從芝加哥大學畢業的文革受難者。十個人,加上其中一位的妻子,另一位的妻子和女兒,一共十三人,在文革中被害死。我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再發現。

    吳思慧,男,四川榮縣人,生于一九三二年或者一九三三年(判決書上說他時年三十七歲),一九四八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他的父親吳祖楠隨國民黨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去了台灣。他在一九五一年和班上三個同學一起參加解放軍。(四個人中,一人被槍決,兩人後來被逼「自殺」)。一九五三年他復員後到北大物理系(清華物理系已經在一九五二年被取消)繼續讀書,畢業後又在北大讀研究生。一九五八年二月他被劃成「右派分子」(從時間看,他是被「補課」劃進去的)。一九五九年,他被派去洛陽工學院。同年十二月他被指控「抗拒改造」而被勞動教養兩年。勞教期滿後,在洛陽修鞋為生。一九六五年被指控「盜竊」判刑十年。一九七○年「一打三反」運動中他被「揭發」和同牢的人說了咒罵毛澤東和江青的話,被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一九八一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復查案件,撤銷一九七○年的死刑判決。報告說原判認定的「惡毒攻擊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污蔑誹謗無產階級司令部」和「越獄投敵叛國」兩項的事實,「均構不成反革命罪」。同時撤銷了一九六五年的判決。這樣的案子,如果有家屬在,會給家屬一點錢。比如,一九七○年二月廿七日在北京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王佩英女士,身後留下七個孩子,文革後給了子女三千元。(王佩英的故事發表在《開放》二○○九年第四期上。)吳思慧生前沒有結婚,沒有妻子兒女。在此之前,北京大學給吳思慧寫好了「右派分子改正書」,也找不到地方送。

    北大知情者至今隱瞞文革死訊

    我問吳思慧的同學,你們為什麼不把他的故事寫出來呢?今天,你們可以紀念死者,說出真相。你們中有的是聰明才俊之士,你們為什麼要把吳思慧的故事隱藏在幾個同學之間呢?為什麼要讓吳思慧成為一個連死後都不得公布名字的人呢?我听到一些解釋,但是越听越胡涂。一個說法是,不了解情況啊,吳思慧的女朋友(也是同學)應該比較知道一九五七年的事,但是她已經另外結婚,丈夫還是個所長。還有一個說法是,他的一名同班同學擔任過較高的職位,認為吳思慧的事情要緩辦,降溫,避免不良影響......吳思慧已經被殺害四十年內了,還要「緩辦」到什麼時候去?曾任較高職位的人就不能同情一下如此不幸的一個同學嗎?

    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中,我對北大沈克琦教授更加懷有敬意。他出生于一九二一年,抗戰期間畢業于西南聯大,文革前任北大物理系的副教授、副系主任。文革中他被「斗爭」,被長期關在「牛棚」中。文革後他曾經擔任北大副校長,退休後他編寫了《西南聯大校史》和《北大物理系九十年》。在後者二○○八年修訂本中,他印出了北大物理系一百三十九個「右派分子」的名單。其中教員八人,研究生二人,本科生一百二十九人。其中有吳思慧。但是他不知道吳思慧離開北大後的遭遇。

    據我所知,這樣把政治迫害的受害者的名單全面系統地寫出來,是很少見的。這是我對沈老師充滿尊敬的首要理由。他年近九十,但是思路清明,做事有條有理。和他談話,我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種原于西南聯大精神、由理性和道德煥發出來的文雅力量。由毛澤東「一三一指示」開始的一打三反運動,是文革中規模第三大的一場迫害和殺戮。(前兩個迫害高峰是一九六六年的紅衛兵暴力和六八年的清理階級隊伍。)在北京大學七名被判處死刑的「右派分子」中,有四名是在一九七○年被殺害的。

    假使不是毛澤東得了不治之癥在一九七六年死亡,文革迫害還不會停止,文革受難者的名單也還要無限期增長。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一位中學老師的信。他們那里的歷史考卷上,有關于秦始皇的題目,還有「焚書坑儒」。給學生的標準答案是,這在那個時代是必要的,那些儒生反動,阻礙社會進步。這是在文革時代強調過的理論,現在卻還有人在灌輸給天真的孩子們。當我們書寫文革歷史以指責迫害的正面作用還不能發揮出來,那些歷史?述可能有的負面作用卻已經在課堂里泛濫了。

    要詳細地描述和分析這場四十年前的「一打三反運動」,需要很長的篇幅,所以不適合發表在新聞刊物上。這里寫出的只是吳思慧的故事。另外,他的同學希望我能幫助找到他去了台灣的家人,告訴他們吳思慧的遭遇。我在黃埔軍校同學錄中查到了他父親的名字吳祖楠,是黃埔四期五連的學生。但是沒能找到進一步的信息。希望讀者中有人知曉相告。

——《往事微痕》供稿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狄鶯騎車 孫鵬後座亂頂亂摸掀裙

更新日期:2010/12/28 09:35 記者白喬茵/台北報導

孫鵬、狄鶯這對「鳥類」夫妻,雖在眾人面前互動冷冰冰,但一旦掉入兩人獨處小世界,簡直色情加三級。

 

孫鵬自爆,他最愛在機車上對狄鶯上下其手、渾身摸透透,甚至捏屁股、掀裙子無一不做,而且會從後座「亂頂」騎車中的狄鶯,頂到她發火!

 

「國光幫幫忙」開錄前,孫鵬獨自一人在休息室吃著便當,神情落寞,記者詢問之下才得知,老婆狄鶯即將下南部拍戲,沒法日日見面於是心事重重。孫鵬說:「這戲一拍就半年,我要時常下高雄當慰安夫了啦!」孫鵬笑狄鶯是生活白痴,日常大小事都由他料理,沒老公在身邊大概會餓死。

 

但撇開生活能力不講,孫鵬最擔心的是「生活小情趣」因此減少,他透露兩人常騎機車上北投泡溫泉,但規定老婆狄鶯載他,這樣威武的男人就可以從後座「亂來」,孫鵬時常出奇不意偷捏狄鶯屁股,讓狄鶯嚇到抓不穩龍頭,還會故意掀狄鶯的裙子,跟路人分享老婆的裙底風光。「我們兩個戴安全帽和口罩,包緊緊沒人認得出來,很好玩的!」

 

孫鵬享受「男女小樂趣」,還會在後座擺動下盤「亂頂」,有次「頂」得太用力,狄鶯彎曲的膝蓋撞到機車前盤,還差點重心不穩摔出去,氣得她大罵:「你再頂一次給我試試看!以後我就不騎車了!」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徵文辦法

主旨
為鼓勵推理文學創作、推廣推理文學閱讀,特別設立一年一屆之「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前身為人狼城推理文學獎),由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主辦,望能邀請有志從事推理創作者共同耕耘這塊屬於華文世界的園地。


徵稿對象
推理小說屬類型文學的一支,除強調邏輯思維、重視劇情架構外,並能兼具小說的文學性與解謎的娛樂性。凡符合上述之創作精神,文長在一萬五千字至三萬字之間的短篇推理,均屬徵稿範圍之列。

參加資格
以中文創作,未在平面媒體(包括電子形式)公開刊登、出版,非涉及抄襲、翻譯、改寫、冒用,有心提昇推理創作水準之作品均具備參加資格。獲得首獎之作品,一經發現有涉及抄襲、翻譯、改寫、冒用之情事,取消資格。

評選方式
採階段性評選,入圍決選由評審群選出首獎作品。

徵稿期限
即日起,至2011年1月2日(禮拜日)截止,請將作品之文件檔案寄至taiwan.mystery@gmail.com。

給獎辦法
首獎作品可獲得獎金新台幣五萬元暨獎座。

作品發表
決選入圍作品之作者同意,於決選名單公佈之日起,就該作品之著作財產權(包括但不限於在全世界各地以各種語言翻譯、公開發表、重製或出版之權利),專屬授權與本協會[五]年,本協會於該專屬授權期間內,得就該作品之著作財產權自行利用或再授權與第三人。除作者於揭授權期間屆滿前[一個月]通知本協會外,該著作財產權之專屬授權於屆 滿日起自動延長[五]年。

本協會利用或再授權前揭著作財產權所得之利潤,應依公平合理原則分配與著作人,具體分配方式,由本協會依利用或再授權情況決定之。

揭曉時間
經評審後,於2011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週年會舉行頒獎典禮。



Q&A

(一)關於參賽資格

■接受台灣以外的作者投稿嗎?

A:接受。如獲首獎,同樣於頒獎典禮贈送獎金五萬元(新台幣)暨獎座。若不克出席頒獎典禮,獎金與獎座一併協助寄送。獎座郵寄費用、獎金電匯手續費和轉匯費(若海外得獎者所提供之銀行帳戶尚需經由中介銀行轉匯)等相關費用,皆從獎金裡扣除。另本協會不負換匯匯差風險之責任。

■一人只能投一篇作品嗎?

A:只要是未發表過的作品,篇數不限。

■歷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作者可以再參賽嗎?

A:本獎屬新人獎,歷屆首獎(含前身【人狼城推理文學獎】)得主無參賽資格。

■可以共同創作嗎?

A:可以,但以兩人為上限,且皆不曾獲得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目前暫不接受三人以上的集體創作。

■若原作者已經亡故,其作品可以代為投稿嗎?

A:可以,但請附上作品權利的繼承權或親屬關係之相關文件。亡故超過五十年的作者之作品,雖然出版權自然消失,但投稿時仍需附上相關文件。

■過去參加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含前身【人狼城推理文學獎】)的作品,可以重新修改後再參賽嗎?

A:不可。

(二)關於稿件格式

■若是海外作者,可以使用簡體字嗎?

A:由於目前的評審均住在台灣,稿件請事先轉成繁體字。可採用MS Office Word【工具/語言/中文轉換】(Word 2007版本為【校閱/中文繁簡轉換/簡轉繁】)將簡體字轉為繁體字,以利審稿。

■小說內文是否有特殊規定?

A:內文需以橫排文字編排。字體請選擇新細明體,大小使用12級,唯故事中的章節標題,不在此限。請勿使用黑色以外的顏色、隱藏字體及其他不利閱讀的特殊效果。此外,除非與故事謎團(例如暗號推理、死前留言)有關,請勿使用火星文、注音文或其他不符合中文文法的語句創作。

■若稿件需附上圖檔,該如何處理?

A:一張圖請單獨存成一個檔案,並在小說內文中註明圖片位置。不要將圖檔直接插入Word檔的內文中。寄件時,所有檔案均採附檔方式,請勿壓縮。無論圖有幾張,總容量請勿超過2MB,以免影響收件。

■字數的計算,包括空格或標點符號嗎?

A:【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的字數計算方式,一律以MS Office Word【工具/字數統計】(Word 2007版本為【校閱/校訂/字數統計】)的「字數」為準。低於15000字或超過30000字的作品,皆不符合徵文規定,請特別注意。

■接受手寫原稿的郵寄投稿嗎?

A:考量收件後的評選時間恐怕不足,目前暫不接受。

■稿件可以使用PDF檔嗎?

A:請使用MS Office Word格式(.doc, .docx)之檔案投稿。PDF、純文字檔、JPG等其他格式之檔案,皆不符合徵文規定。

■劇本、敘事詩、散文、繪畫、影像可以投稿嗎?

A:本文學獎的全名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小說類】,除了小說以外,其餘文類皆不符合徵文規定。由真實事件改編的謎案實錄,若未以小說型式表現,也不符合徵文規定。

(三)關於收件及評選過程

■參賽者在投稿時,需要提供哪些個人資料?

A:台灣作者請提供筆名、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海外作者請提供筆名及真實姓名。投稿所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有效期限請至少能夠維持到投稿截止日後至少三個月。此外,參賽者不需主動提供創作心得感想文。

■如何知道自己的投稿作品已經受理?

A:一經收件,【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將寄送確認信。若一周後仍未收到,請再來信確認。

■如何知道評審過程的最新進度?

A:如徵文辦法有所調整,或初選及複選名單、頒獎典禮的相關訊息,均會不定時公佈於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官方部落格。

■投稿作品可以獲得評審意見嗎?

A:由於稿件較多,對個別作品的評審意見,僅限於決選入圍作品,並以評選會議的文字或影像紀錄形式,發表於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官方部落格。其餘作品的評審意見,將以總論的方式公佈。

■入圍作品可以集結出版嗎?

A:由於【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是獨立運作的私人組織,並無附屬的出版單位,因此每年都會與出版社進行接洽協調,為決選入圍作品爭取出版機會。

■未獲得首獎的作品,可以投稿其他文學獎嗎?

A:請在頒獎典禮後,再逕行投稿他處。但由於【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擁有所有決選入圍作品的一次刊載權,若決選入圍作者與其他文學獎的徵文辦法有所衝突,請另行告知。

■若獲得首獎,可以自願放棄嗎?

A:可以。但獎座與獎金將不予發送,而【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仍擁有首獎作品的上述權利。此外,評審也不會再由其他決選入圍作品中重選首獎,當屆從缺。

■我如果還是有其他的問題,該怎麼辦呢?

A:若還是有問題,請寫信至taiwan.mystery@gmail.com,我們將盡快為您回答。


(本徵文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有權依工作進度隨時修訂,修訂之內容將公布於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網站)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日老兵“文革”时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2010年09月08日09:51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林天宏我要评论(132)
字号:T|T

[导读]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他谨言慎行,就连看到街边戴红袖章的保安,都会感到些许恐惧。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曾亲历过中国百年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刻,并在其中担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抗日老兵“文革”时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赵振英

本报记者 杨姣摄

抗日老兵“文革”时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南京受降仪式纪录片中的赵振英

这间昏暗狭小的房间,摆上一张双人床和一张书桌就难以转身了;书桌上镶在镜框里妻子微笑的遗像,深情地凝视着房间的主人。屋子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只有偶尔从窗外传来几声邻近小学操场上孩童的嬉闹声。

房间的主人名叫赵振英,今年已经93岁了。老人满头白发,尽管拐杖在手,走起路来却依旧步履蹒跚。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他谨言慎行,就连看到街边戴红袖章的保安,都会感到些许恐惧。

在此前相当长的岁月里,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曾亲历过中国百年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刻,并在其中担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在这个最重要的历史时刻里,时任国民党新六军14师40团第一营少校营长的赵振英,是投降签字仪式会场内外警戒工作的负责人。

这本该是少校个人历史上最为荣耀的一页。但在此之后,因为国民党军官身份,他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判刑、坐牢,妻子被迫与他离婚。出狱后,老人一直蜗居在北京西郊的一处居民楼里,并决定永远将这个“秘密”烂在肚里。

然而无意之中,一幅来自异国他乡的老照片,以及一本写满签名的笔记本,打开了这个老兵尘封已久的记忆。深圳的一家民营纪录片公司闻讯而来,历时近两年,为老兵赵振英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发现少校》。

“历史就像陈年的胶片,免不了尘埃和划痕,甚至断裂。”这家公司的老总邓康延说,“在时隔65年后,能够为本民族的英雄找回荣耀,这也是我们的荣幸。”

一幅图片掀开一段历史

后来发生的所有故事,都与2006年初春的那个晚上,晏欢点开那个陌生的网站有关。

这个50岁的香港人,是建筑设计工程师,现居深圳。他外公潘裕昆,曾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50师师长,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粤北战役、缅甸战役,是战功卓著的抗日名将。

不过,小时候,晏欢并不十分清楚这段历史。他只是隐约得知,外公曾是国民党军官,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甚至有点老态龙钟。直至外公去世,他也没觉得外公和其他老人有什么区别。

一次偶然机会,晏欢看到一本介绍中国远征军的书。他吃惊地发现,外公的名字在书中被反复提起。他郑重地问母亲,才得知了外公的戎马一生。

怀着对外公的些许负疚,晏欢开始了一段寻找历史亲历者的旅程。在此后的10多年中,他一点一滴地打捞着与外公有关的历史,并渐渐成为一名中国远征军史的研究者。

2006年初春的一个晚上,晏欢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搜索与远征军相关的史料,无意间,他点开了一个陌生的美国网站。

在这个网站上,陈列着许多与远征军有关的史料。一页一页翻下去,晏欢突然间发现了两件此前自己从未见过的物品。

第一件物品是一幅老照片,照片上方有“陆军新编第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六日于南京”的字样,照片的背景是一处假山,数十名中国军官或坐或站,其间还有几名美国军官,有人端着酒杯,有人叼着雪茄,姿势各异,个个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神情。

第二件物品是一个红皮的日记本,上面写有新六军许多军官的亲笔签名,晏欢从中发现了许多自己熟悉的名字。他们都曾是外公潘裕昆曾经的同僚或部下。

晏欢很快联系上了这个网站主人,是一名美国人,叫尼尔·葛顿南(Neal Gardner)。他父亲约翰·葛顿南(John Gardner),曾是新六军14师的一名美国少校联络官,于1986年去世。为了纪念父亲,2000年,尼尔建了这个网站。他把父亲从战场带回的所有资料和照片,一并放在上面。

征得尼尔同意,晏欢将这两件史料翻译并转发到了黄埔军校网上,并开始寻找老照片上的这些军官。他想知道,这些陌生的面孔都是谁?在这张照片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此后数月里,陆续有数个照片上军官的后人联系上了晏欢。他们在网上看到了这张老照片,并一眼认出了自己的父亲。

但让晏欢有些失望的是,这些照片上的军官本人都已过世。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或将永远成为一个谜题。

然而,2008年4月,晏欢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长谈了一个多小时。接罢电话,晏欢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心中的这个谜题,终于“找到了最合适解答的人选”。

电话是赵振英的儿子赵精一打来的。

这年的春节,赵振英的一户远房亲戚来家中拜访。这对年轻夫妻对远征军那段历史颇感兴趣,他们在网上搜索老人的名字与部队番号,无意间进入了黄埔军校网,并看到了晏欢发表的帖子。在那个小红本上,赵精一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尽管过了这么多年,父亲的签名依然没变。

于是,赵精一辗转打听到晏欢的电话,并在4月的这个夜晚拨通了它。

在此后一个多小时的交谈里,晏欢吃惊地发现,电话那头的老者,自称是潘裕昆的老下属,对于新六军与14师的事情如数家珍。更让他吃惊的是,老人还告诉他,自己曾是1945年9月9日南京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警卫工作负责人。

放下电话,晏欢“兴奋得全身发抖”。他决定,马上去北京,拜会这个重要的历史见证人。

2008年5月1日,晏欢走进了位于北京西郊的赵振英家,也从此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见证最荣光的时刻

1937年7月23日的那个下午,赵振英搭乘“七七事变”后的最后一列客车,离开了故乡北平城。

车上挤满了逃离北平的难民与学生。担心日军开火,车头上还挂了一面白旗。车过卢沟桥时行驶缓慢,赵振英甚至能看到,在远处的日军阵地上,有日军军官举着望远镜向列车观望。

铁路的这一边,是国民党第29军的阵地,中日两军处在对峙中,大战一触即发。满载着平民的客车从中间地带缓缓驶过,这个20岁的高中毕业生,心头突然涌起一阵“屈辱感”。

赵振英原本的理想,是想考入北京大学。但随着“七七事变”卢沟桥上的一声枪响,这个梦想被彻底击碎。从那一刻起,他和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汇聚到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来,立志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在此后的8年里,这个年轻军官的战斗足迹遍布多个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由于表现优异,他一路晋升,1944年4月,27岁的赵振英随中国远征军入印缅作战时,就已经是少校营长了。

尽管作战多年,但多半时间他都在军部担任参谋。在出任营长后,自己的部队又始终被作为预备队使用,很少有真正上战场作战的机会,作为一名军人,这成为他戎马生涯中不小的遗憾。

然而历史很快给了他一个万众瞩目的机会。

赵振英所在的国民党新六军,被称为国民党军队“王牌中的王牌”,军长廖耀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1945年8月,抗战已接近尾声,蒋介石点名要求新六军进驻南京。他想用这支全副美式装备的威武之师,向投降的日本人展示中国的军威。

1945年8月28日,赵振英的第一营从湖南芷江飞往南京。从跳出机舱踏上南京土地的那一刻,赵振英与他的士兵们注定将被载入史册——这是在历经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之后,第一支收复首都的中国军队。

随后,这个军衔为少校的营长又被上峰委派,负责1945年9月9日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会场的警戒工作。在许多参战部队眼中,这个任务被视为“中国参战军人的最高荣耀”。

作为一名抗战史研究者,9月9日南京受降仪式的全过程,晏欢原本已经十分熟悉,但赵振英的描述,又为他补充了许多原本不为人知的细节。

投降签字仪式的地点,是在南京中央军校的大礼堂。从礼堂门口一直到外面的大街上,每隔50米,就竖着一根旗杆,用蓝白相间的布条包裹,旗杆上挂着同盟国中、美、英、法、苏的五面国旗。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公益?!關心偏鄉弱勢兒童!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一到下雨天,家裡的地板就會多了好幾個碗,窗外下著大雨,屋內也落著小雨,這對趴在小椅子上寫課的小敏來說,早就習以為常… 

念國小三年級的小敏,由靠著撿資源回收維生的阿公阿嬤扶養,祖孫三人住在偏遠地區的老舊三合院,因為沒有能力負擔修整房子的多餘花費,屋內天花板總是滴滴答答地漏水,沒有開燈的屋內也總是昏暗,使得小敏平常寫功課時,只能趕在太陽下山前在窗邊完成作業!
 

因為經濟困窘,一家三口的三餐經常是簡單的麵條白飯配罐頭,孝順小敏還要經常帶學校的營養午餐回家幫阿公阿嬤加菜。只是隨著阿公阿嬤年紀愈來愈大,小敏對於未來的不安全感愈來愈深,不僅擔心阿公阿嬤的身體,更擔心自己沒有辦法繼續上學唸書了。
.小敏說:「我好羨慕別的小朋友不用擔心這麼多的事情 

「偏鄉弱勢兒童」議題是什麼?
 

小敏的故事並不是單一個案,在台灣偏遠地區,還有很多像小敏一樣,因為隔代教養、長期失業等因素而無法安心上學,甚至面臨三餐不繼。更因交通不便、資訊不足,讓學習的視野與發展受限,直接衝擊孩子面對未來的希望!
 

M型化社會的趨勢下,貧富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台灣的兒童生活也面臨兩極化的發展,呈現出極端享受的富孩子,以及極端弱勢的窮孩子兩極化差距。根據2007年兒福聯盟調查發現,窮孩子在教育資源與休閒生活上更顯不足,每兩個窮孩子就有一人沒有書桌或電腦,且六成二的窮孩子家裡課外書籍不到10本。 

許多研究顯示,貧窮也有城鄉差距,台灣鄉村的貧窮率皆高於都市或城鎮。而實際下鄉觀察,更可明確發現,都會區的孩子資源豐富,且偏遠鄉鎮間的小學不但桌椅破舊,家長能提供給孩子的資源更是有限。
 

再加上近幾年來經濟不景氣,父母失業、家庭頓失經濟來源,致使家中資源不足的學童更是雪上加霜。有些偏遠地區兒童不僅面臨貧窮、物質匱乏窘境,更因交通不便、資訊不足等因素,造成學習機會和社會參與感欠缺,連社會資源的分配都極為有限,在在突顯偏鄉兒童多重弱勢的困境。
 

為什麼讀者需要關心「偏鄉弱勢兒童」?
 

根據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與兒福聯盟公布的「
2010年台灣兒童福祉城鄉差距調查」發現,偏鄉孩子中,每三個就有一個符合聯合國定義的經濟弱勢情形,隔代教養的比例更是都市孩子的5.7倍。 

進一步檢視孩子們的家境貧困及學習狀況,更有近六成偏鄉孩子教育資源匱乏,其落後程度是都市孩子的
3倍,且2成的孩子無法準時繳交午餐錢及學雜費,也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在身高上都比都市的孩子平均矮了4公分,也經常生病、感冒…令人心疼不已! 

孩子的未來不該是在貧困中不斷的掙扎,他們應該在幸福圍繞中快樂成長!社會大眾的愛心,可以提供偏鄉弱勢孩子更多資源,讓他們可以吃飽、穿暖、快樂上學去;我們的一份關心,可以
消弭更多城鄉差距,給孩子有更多的希望與想像,讓他們不要失去對未來的希望! 

關心「偏鄉弱勢兒童」,幫助了誰?
 

為解決少子化的問題,除了鼓勵大家趕快生育外,更應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完善的照顧,健康幸福的長大。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個公平的起跑點,為弭平城鄉差距問題,讓我們一同從關心偏鄉弱勢孩子開始,為他們爭取一個公平的受教機會,為我們的社會培植更多優秀的棟樑,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偏鄉弱勢兒童」需要什麼資源?
 

偏鄉弱勢孩子經常面臨家庭破碎或家境貧困議題,學校往往成為孩子們另一個溫暖的依靠。很多有愛心的偏鄉師長花很多時間來幫助弱勢孩子,不僅在課業上加強輔導,更負擔起照顧孩子三餐的重任。
然而,學校的力量非常有限,孩子們需要更長期的資助,也需要更多團體、企業以及個人的陪伴與支持。 

一般讀者如何參與、協助這個議題?
 

教育,是孩子的力量,也是他們脫離貧窮的希望,為讓更多偏鄉兒童能享有更公平的教育機會,兒福聯盟於今年
12月至明年3月期間,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點燃生命之火」合作,期待能擴大社會資源,針對弱勢兒童展開協助計畫。兒福聯盟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加入「點燃生命之火」,只要一個行動,就能讓無數孩子脫離貧困,得到圓夢的力量。 

您可透過捐款方式,響應第
26屆「點燃生命之火」偏鄉100傳愛計劃,一同成為愛心師長的後盾,也為偏鄉弱勢孩童開創更多無限的未來。 

偏鄉
100傳愛計劃服務內容包含: 

經濟、物資援助:
提供偏鄉弱勢孩童每個月的經濟補助,協助他們減輕上學、三餐或其他基本生活所需的負擔。 

提供學習機會:
 

1
補助偏鄉學校社團:偏鄉很少有才藝補習班,學校的社團是孩子唯一可以培養興趣、發展潛能的機會,期盼透過您的支持,幫助學校成立各種社團,提供孩子們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2
舉辦城市交流:帶孩子走出鄉下,前進大都市看表演、看展覽、搭捷運、逛動物園,陪孩子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驗。 

推動情緒教育


 1
舉辦情緒教育園遊會:結合志工人力,於偏鄉小學舉辦園遊會等,透過闖關遊戲、舞台活動等寓教於樂,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建立自我認同。 

 2
推動情緒團體輔導:針對有情緒困擾或特殊需求的小朋友,由專業社工進行團體活動,協助成員發展出正向支持網絡,提升自我價值。 

台灣有誰在處理這個議題?
 

目前兒福聯盟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正合作發起「點火偏鄉
100傳愛計劃」,針對全台100所偏鄉國小提供服務,包括偏鄉弱勢兒童經濟補助、偏鄉學校社團補助等等,希望能弭平城鄉差距,讓每個偏鄉弱勢兒童都能有一個公平的受教機會。 此外,家扶基金會、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博愛基金會等也都針對偏鄉提供各種服務方案! 

(這是
Yahoo!公益頻道的「做什麼公益?!」系列文章,本次「關心偏鄉弱勢兒童」議題由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提供,您可透過以下方式提供偏鄉弱勢孩童最實質的幫助,至「點燃生命之火」活動網站了解活動內容及捐款方式,網址為http://event.theindex.com.tw/chinatrust.org/26th/  

如果你曾經參與過偏鄉弱勢兒童公益服務或活動,抑或是你有什麼樣的心得,或是你的鄰居或親友就是弱勢兒童,現階段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幫助,都歡迎你在該網站留言、分享~
  

也可在此按下「推」的按鈕,或是分享至「
Facebook」或「噗浪」等群族,讓更多人了解偏鄉弱勢兒童議題,順手做公益!

 

按推爆紅拿獎金 31推薦此文章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語暴力、人際排擠 都是常見霸凌

2009/05/17
【聯合晚報╱姜穎】

「不是打小報告,是保護自己!」面對校園霸凌問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校園安全中心建議家長,應灌輸孩子若被欺壓,報告老師、家長不是懦弱的行為。若遇到金錢勒索,千萬不要抱持花錢消災的心理,否則霸凌情形將更嚴重。

台北市教育局校園安全中心教官劉豐智表示,北市校園安全中心接獲的校園霸凌通報,以暴力、鬥毆、恐嚇勒索為主。言語暴力、關係霸凌(人際排擠)十分常見。

劉豐智提醒學生,不管遇到何種型態的霸凌,一定要通報學校或家長。家長也要灌輸孩子,報告老師不是打小報告,也絕非懦弱的表現。就常有學生被打得鼻青臉腫,老師卻不知學生遭到霸凌,還誤以為是家暴。

劉豐智也提醒,肢體霸凌通常發生在隱密處,若遇到「下課去廁所」等邀約,一定要避開,同時告訴熟識的朋友,並通報師長。

「娘娘腔」、「男人婆」,這些孩子們之間常有的戲謔稱呼,劉豐智建議家長和老師,平常就要教孩子正確性別觀念,讓孩子知道嘲笑別人的性取向、外表,都是一種「霸凌」。孩子若有「當老大」的英雄主義想法,也要從家庭教育中導正。

北市萬華國中生教組長陳威宇表示,班級中較內向、人際關係不好,或是氣質較陰柔的男學生,較容易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士生三天奔丧日记

2010-11-12 09:44:48 来源: 南都周刊 (广州) 跟贴 12039 手机看新闻

10月30日,26岁的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回家奔丧,从复旦到54岁的父亲被活活打死的太原古寨。1300多公里,两个中国。他记录下三日的奔丧所遇,拆迁的暴力与血腥,让这个年轻的学生读懂中国的现实。

复旦博士生三天奔丧日记:父亲遭拆迁者打死

26岁的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站在自家被挖掘机掏出大洞的北墙前。摄影_孙炯

2010年10月30日

凌晨4点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迷迷糊糊中,我接起了电话,是老家大伯打来的。

“建伟,你爸在新宅刚被人打了,伤得很重。”

“刚才说什么了?”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晚上你爸怕拆迁队偷偷把家里的房子拆了,就在房子里守着,结果一帮人翻墙进来就打,伤得很严重,可能已经……你做好心理准备。”

我顿时浑身发冷,冷得一直打哆嗦。我爸平时身体健朗得很,虽然已年过五旬,但干起活来一般年轻人都比不过他。怎么会突然间说没就没了呢?

一大早,天刚微亮,我脑中还是一片混乱。因为独自一人在上海求学,这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先是给指导老师打了个电话,虽然是周末,导师听了我讲述的情况后,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跟我交代了一些处理事情的办法后,赶紧让我乘飞机回太原老家。在飞机上,我一直暗示自己这事肯定不是真的。

下午2:45 飞机抵达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故乡的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然而又是那么的沉重。等我赶到村口时,村里很多人在议论纷纷。我强忍着泪水,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向家里走去。然而,在乡邻的眼中,我看到了现实,看到了绝望。老父亲真的不在了吗?我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下午5:00 四弟把父亲遇害时拍到的照片交给我,看着照片,我再也忍不住了,每看一眼心中就犹如刀割一般。我的心里很乱,很烦躁,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曾经在网上看到的其他地方有关暴力拆迁的报道以及后续处理,我要求助媒体、求助网络。

我陆续在各大网站以及自己的QQ上发帖,记述发生在太原老家30号凌晨父亲遭拆迁人员暴力殴打致死的整个过程,希望媒体、网络及时给予我帮助,为老父亲讨回一个公道。

晚上9:00 去武警医院看望了同时被打伤的邻居武文元。他整个人四肢已经很难行动,左手四个指头被打断,浑身都是大块的淤青。同时我也录下了他对当时现场情况的描述。

晚些时候,我去中铁十七局医院看望突然病倒的母亲。母亲年事已高,平时身体就不太好,有高血压,受此打击更是雪上加霜。望着病床上满头白发的老母亲,我这不孝子心都碎了。

“在外面不好好吃饭,都瘦成这个样子了。”母亲第一句话说的不是父亲的噩耗,而是像往常一样关心着我的身体。我一句话也没说,只顾着擦眼泪。

“你爸是被活活打死的,咱们一定要替他讨回公道,那房子是你爸辛辛苦苦十几年,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一块砖头一块砖头盖起来的。如果事情办完了,你要把你爸埋在那里,那块只属于他的地。”我除了掉泪,只能不住地点头。

我的发帖终于有了回应,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很多回复,有母校的,还有很多热心网友。大家给我极大的鼓舞并谴责凶手残忍行径,让我感受到真情永驻,正义永存!

10月31日

凌晨2点多 我独自一人披着大衣站在屋外的院子里,今年北方的冬季特别冷,冷得我几乎站不住,但是天气的冷,冷不过我的心,这冰冷的寒夜让我的思绪回到了案发当晚,想起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们家的房子属于太原市滨河西路南延工程的拆迁范围,拆迁方与一些村民商议未果。10月30号凌晨2:30左右,睡梦中的父亲感觉到有人用挖掘机推家里的房子,赶紧跑到邻居武文元家商量。然而当他们还没有明白过来发生什么事情时,已经有10来个暴徒翻过3米高的院墙闯了进来,不容分说地拿起镐钯、棍棒对两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毒打,其中一人边打边喊:“往死里打!”几分钟过后,因为开着挖掘机过来把武文元家的后墙挖了个大洞,把被毒打的两人从洞中拖出来,扔到外面20多米远的地方,然后逃之夭夭。

村民闻讯赶来。许多人说,听到动静就起来想看看外面发生什么事了,结果一出门就被早已站在门口的暴徒阻止,还被威胁说,谁要是管闲事就打死谁。暴徒们走后,有人立刻拨打了110和120,并通知了我们的家人。

我家人过去后,看到躺在地上的父亲当时只剩下一点点微弱的呼吸,口、鼻子里到处是血,不停地往外冒。邻居武文元因为装死才幸免于难,但是除了头部伤得比较轻微外,其他地方也是惨不忍睹。120赶到后,父亲和武文元被送往武警医院进行抢救,凌晨3点多,父亲因为脑部受打击严重,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我的老父亲啊!昨晚的这个时候,你到底受了多大的痛苦,遭了多大的罪啊!你的不孝子没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您心里一定很难过吧。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现场是怎样的情景,但是父亲遇害的照片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里,那滴血的画面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儿子在这里发誓一定好好地活着,照顾好老母亲,一定给您讨回公道。

下午2点多 村委书记二虎子来我大伯家说,“太原市政法委书记柳遂记想来了解一下情况,跟大家谈一谈。”上级领导来了解情况当然是好事,我也非常欢迎他的到来。不过传话人说要我去他们指定的一个地方谈谈,对此我很疑惑,没同意他们的要求,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领导也没有来。

下午4点多 我亲自去父亲发生不幸的房子那边看了下,并拍了些照片。

11月1日

凌晨4点多 离我接到家里电话已过去了48个小时,没有好好吃过饭睡过觉,我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虽然穿了大衣,但仍感觉到冷。直到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收到警方任何正式的消息,包括已经在网上流传的所谓抓到“凶手”的信息。

上午7点 去太原武警医院太平间祭奠父亲。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但我们还是当他活着,他都两天没吃饭了,在世界的那一边一定很饿,所以供奉些他爱吃的点心,洒三杯酒,烧点纸钱,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很愤怒的是,我没能看到父亲的遗体,只能跪在遗体仓库前做了简单的跪拜。

我没有流泪,现在还不是流泪的时候。

上午9点 接到家人的电话,说太原市政法委书记等领导很重视这件事,要亲自登门来慰问我的家人,很是感动。

上午10点20分 太原市领导、晋源区领导、古寨村干部都到我家。柳遂记书记介绍了警方调查的具体情况,对发生这样的事情表示愤慨,说现在已经拘留了5个人(据村民们说当晚来的人至少有50人,现在仅仅拘留了5人),还说案件仍在调查中,另外强调尸体要进行法医鉴定。我想鉴定是需要的,但就现在情况来看,难道真的到了非进行法医鉴定就不能推动整个案件发展的地步了吗?所以暂时没有同意进行尸检。

50多分钟后,书记有事先离开。一些领导又不厌其烦地讲尸检的重要性,不过我仍然不同意对父亲进行尸检。

中午12点 香港《文汇报》等媒体记者对案发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

下午5点多 我接到了导师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说太原市副市长秘书已经到了复旦大学想跟校方沟通。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 ) 宋潇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女主播被炒 買兇殺老闆

殺人後圖吞公司逾半股份 難逃終身監禁

2010年10月26日蘋果日報

放大圖片

塞浦路斯女主播史科黛莉,因涉嫌買兇殺害電視台老闆,昨出庭受審。翻攝網路

 

塞浦路斯【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塞浦路斯知名美豔女主播史科黛莉昨因買兇殺害電視台老闆,出庭受審。檢方指控,她不滿遭老闆開除,又企圖買下電視台過半股份,所以與弟弟進行「報復性謀殺」。倘若她被判有罪,可能面臨無期徒刑。

今年1月11日晚間約9時,43歲的塞浦路斯媒體鉅子哈吉科斯提斯(Andis Hadjicostis)在自宅外停好車後,遭不知名男子槍擊,當場死亡。目擊者指出,2騎機車的蒙面男子朝他連開2槍,飛車逃逸。
因哈吉科斯提斯是當地最大媒體集團Dias老闆,又是反對塞島統一的有力人士,警方一度懷疑是政治謀殺,舉國為之轟動。沒想到後來案情急轉直下,謀殺主謀直指為該媒體旗下Sigma電視台前主播、現年42歲的史科黛莉(Elena Skordelli)。

出庭一身名牌

檢方指控,史科黛莉與公務員弟弟密謀「除掉哈吉科斯提斯,因為她身為公司大股東,卻還遭開除。姊弟倆認為這是被害人搞的鬼。」此外,檢方也發現在哈吉科斯提斯身故之後數日,這對原已經持有集團20%股份的姊弟,還企圖買下過半數股份。
案發後,1名兇嫌落網,坦承受僱於史科黛莉姊弟,代價包括5萬歐元(約213萬元台幣)和1份電視台終身職。另1人潛逃海外,近日遭引渡返國。史科黛莉出身化妝師,意外被拔擢為新聞主播。她作風奢華,連出庭時也一身名牌。

女主播買兇 事件簿

2009 史科黛莉遭電視台老闆哈吉科斯提斯開除。
2010/01/11 哈吉科斯提斯在自宅外遭槍擊身亡,命案引發舉國矚目。
2010/02/05 檢方正式起訴史科黛莉和弟弟涉嫌買兇殺人。
2010/02/24 史科黛莉以名牌太陽眼鏡和手提包出庭聆訊,滿臉憔悴。
2010/10/25 史科黛莉出庭受審。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媒體大亨遭槍殺 示意圖

 

今年1月11日晚間,哈吉科斯提斯(下圖)返家停好車後,遭2名蒙面騎士槍手連開2槍,當場死亡。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居港美籍男教師控謀殺

 

尖沙咀諾士佛臺上周發生血案,一名二十四歲男子被殺死。警方事後拘捕一名在港居住的美國籍男教師,他昨日被解往九龍城法院提訊,控以謀殺和意圖謀殺而傷害他人兩罪,暫時毋須答辯。法庭將案押後本周五再訊,以待警方進行認人手續,期間被告繼續還押警方看管。

 

美籍被告JOW Gannon Walter Sutter(廿八歲),擁有中文名字周健華,報稱教師,身穿白色間條恤衫的他在庭上應訊時木無表情。被告被控在今年八月十八日,於尖沙咀諾士佛臺十二號外,謀殺男子張健龍(廿四歲);及在同日同地傷害男子王永耀(廿九歲)。被告暫毋須答辯。

控方昨在庭上並無述及本案詳情,只申請將案押後本周五再訊,期間將被告收押警方看管,以便進行認人手續。辯方律師則要求警方依時做認人手續,以便案件再訊時,可申請將被告改為還押監房看管。辯方又指,現時不反對被告還押於警方處,因為其父剛到港,警方承諾會讓被告父親探訪。

被告友人將頂證

裁判官表示,此乃警方與辯方律師的協議,與法庭無關;但指警方若進行認人手續後,就再無理由要將被告收押警方看管。

據悉,案中傷者王永耀的背部下方身中三刀,而被告的兩至三名朋友將會向警方頂證被告。有人稱被告曾手持摺刀擾攘,懷疑案中的兇器就是該把摺刀;另外將出席警方認人手續的包括夜店職員及在場人士等十二人。

諾士佛臺上周發生傷人和兇殺事件,一批男女到上址酒吧消遣,但因同行的女友人遭人調戲,雙方大打出手。期間,另一批人亦因爭拗,在酒吧附近揮刀互斬,釀成一死一重傷。

一度誤兩案關連

警方一度認為兩案互相關連,其後才將案件分作傷人案和謀殺案處理。警方早前拘捕涉及傷人案的三名人士,全部獲准保釋候查。

案件編號:KCCC 3750/2010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国女留学生裸死澳洲 凶杀案升级为谋杀(图)
http://news.QQ.com  2007年10月12日02:43   金羊网-新快报    评论2184
第 1 2

 

中国女留学生裸死澳洲 凶杀案升级为谋杀(组图)


焦丹的尸体以白布掩盖,珀斯市警员在附近取证

 

 

中国女留学生裸死澳洲 凶杀案升级为谋杀(组图)


焦丹赴澳才1年,年仅22岁

 

 

 

 

 


珀斯警方封锁遇害现场并展开调查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外交部就中国留学生遇害案向澳大利亚交涉

22岁女留学生澳洲遇害 我领事馆关注此案(图)

22岁湖南女留学生在澳大利亚遇害

 

新快报综合报道 10月8日晚至9日凌晨,前往澳大利亚留学仅一年,年仅22岁的中国长沙女留学生焦丹在珀斯郊外不幸遇害,当地警方已将此案列为谋杀案处理。由于眼下正值中国留学生留学高峰,平均每天有1000名学生离境赴海外学习,因此,学子海外安全问题成了国内父母关注的焦点。

 

 

 

 

遇害地点离家只有50米

 

当地时间9日清晨6时,两名赶着上早班的澳大利亚珀斯市意那鲁区居民赫然发现,奥斯伟德街路边一幢房子前横陈一具腰部以下赤裸的女尸。

 

闻讯赶来的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并对奥斯伟德街住户展开调查,结果很快得知,遇难者系一年前刚刚从中国长沙到澳大利亚留学,年仅22岁的焦丹。令房东感到意外的是,焦丹遇害的地点距离住处只有50米!

 

凶杀案升级为谋杀案

 

凶案发生后,珀斯警方先是将其确定为凶杀案,后又升级为谋杀案,并交珀斯警察局重案组侦破。

 

据警方初步调查得知,死者焦丹生前在珀斯市意那鲁区购物中心做夜班清洁工,出事当晚未能回家,而焦丹的朋友说,这很反常,因为焦丹一般都会在下班后乘火车在斯特灵站下车后,步行大约一公里路回到住处。

 

警方开始逐家入室询问

 

为获得破案的线索,高级警长博尔特透露说,警方已经对奥斯伟德街逐家入室询问,其中法医取证集中在尸体倒伏地附近,而对焦丹生前最后时刻的调查则从她坐上列车就开始,一路跟到遇害地点附近。警方已经着手调看列车和沿街的监视录像带,希望能发现有用的线索。

 

由于事发当晚,有五名男青年在焦丹遇害地点附近的一幢房子里开派对,因此警方于9日当天扣留并且传问了五名男子,但由于相信他们与案件无关,所以很快就释放了他们。

 

有邻居10日打电话给警察局报告说,她在8日23时左右隐隐约约听到有喊叫声和尖叫声,但她当时以为是有人打闹,所以才没有出去察看,也没有报告警方。

 

现场情况 死者身体多处淤伤下身赤裸

 

从警方经调查现场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焦丹生前遭到重力殴打,头部受伤,面部也有伤痕,身体多处严重淤伤,下身赤裸,旁边有一双鞋、一条摺叠好的牛仔裤和一个装有衣服的背包。初步断定的死因是失血过多。不过,警方不愿意证实焦丹生前是否遭到性侵害。珀斯警方表示,他们于10月11日对焦丹的遗体做尸检,只有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死因。

 

华人反应 中国领事馆促尽快破案

 

焦丹被谋杀的事件震撼了在澳留学的华人学生。有人在网上哀悼死者,指周六才和死者一起吃饭打球,对于朋友突然伏尸街头,感到很愕然。有当地学生在网上留言,指已去信中国领事馆和大使馆,而驻珀斯的总领事馆人员十分关注事件,表示会和西澳州政府交涉。

 

学生指领事馆已第一时间敦促西澳警方破案,尽快查明死因,缉拿凶手归案,并协助死者的朋友辨认死者身份,安排死者家属来澳善后。在留言板上,有学生呼吁当地不同的华人同学联会于今天齐集开会,商讨事件。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