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4位創業達人請教——賣時尚的獨門賺錢秘招

 

本文摘錄自《女人變有錢》2009年4月夏季號 ● 撰文:楊東庭

 

 

創業其實並不難,只是找不到訣竅罷了!以下四位達人,創業之路雖然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成功賺到錢,而且他們都有自己的獨門祕招。想學?看這篇就對了!

壓低進貨成本 找出目標市場
【地攤】

宋庭瑜(68年次,左)
趙彥宇(62年次,右)
創業成本:5,000元,創業7年
月收入:20餘萬元

 成功撇步 
 1
切客群,主打「菜籃族」與「上班族」
 2 壓低成本,薄利賺卡多

我本來在貿易公司上班,看到彥宇擺了一年地攤,生意很好,加上不想整天看老闆臉色,所以也跳下去當皮箱客。但隨著不景氣,許多皮箱客要跟你爭一杯羹,更得防範警察來開單,所以後來除了擺攤之外,也到菜市場租店面(只租下午3點以前的時段),一來避開罰單,二來專攻主婦族群,業績還比擺攤多2成。

擺攤很簡單,但要賺到錢不容易。不妨到「切貨網站」尋找貨源,將成本壓到最低。另外,攤位桌巾盡量避免太花俏,應採單色為主,免得喧賓奪主。主力商品要擺在醒目的位置,最好分類擺放整齊,讓隨意遊逛的客人可立即注意到明星商品,駐足流連選購。

建議新手別因擔心沒顧客而隨便降價,利頭反而會縮水。當然,也別想說利潤要賺一倍,時機歹歹有錢賺就好。還有,若有賣彩妝或小飾品,要看電視節目〈女人我最大〉掌握新知,才有話題與客人寒喧搏暖。重要的是,身上行頭要夠流行,讓自己成為免費活廣告。

預購降低庫存量 主打設計與品質
【網路→店面】
張世總(68年次)
創業成本:5萬元,創業6年
年收入:上百萬元

 成功撇步 
 1 首創示範模特兒刺激買氣
 2 挑貨眼光以及對時尚趨勢的了解
 3 品質設計取勝

開店前最好要有網拍經驗,一來藉此籌措資金,二來培養做生意的能力。6年前,我帶著5萬元去五分埔批貨到高雄開店賣,不想到乏人問津。於是,我將這批貨PO上網拍賣,也奠定現在全台兩間實體商店的資金基礎。

網拍事業要成功,這當中暗藏許多訣竅,包括:撰寫標題最好能一目瞭然,點閱率才會高;利用「網路預購」模式,降低成本與掌握趨勢;請模特兒示範穿著吸引買家……不過,「如何提高點閱率」才是關鍵。我的經驗是,選擇全台最大的拍賣網──「Yahoo! 奇摩拍賣」曝光度會較高,若有餘力,不妨在Yahoo! 奇摩購物中心,甚至在亞洲最大的網上交易平台「淘寶網」刊登廣告,效果都很驚人。

有些網路平台會酌收手續費,請網拍族不要拒繳。畢竟,會酌收費用的網路平台,都是點閱率最高的。另外,若有像我兼開門市的網拍族,切記,門市的售價要與網路一樣,買家才會買單!

用筆記提高聚客力 主動出擊攬人氣
【網路→地攤→店面】
梁逸君(66年次)
創業成本:從家裡不用的二手衣上網拍賣,無創業金。創業4.5年。
月收入:20餘萬元

 成功撇步 
 1
貼心服務,蒐集客戶喜好再出招
 2 積極進貨,跑點銷貨

問我什麼衣服最好賣?除「女裝」外,就是「童裝」。因為就我兩年的網拍經驗,這兩項商品業績都很好,但是隨著競爭對手愈來愈多,利潤也變得較薄,所以我棄網拍跑地攤,在菜市場主攻童裝市場。

【更多內容請見《女人變有錢》2009年4月夏季號

 

2009-04-22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紹您二本增長智慧的書,全文在部落格免費試閱:


 

如果你曾思考過-為什麼同樣出生為人,有人就生在幸福富裕的國家?有人卻生在如此困苦的非洲?老天真的是有安排的嗎-而這種安排又有何內幕呢?真實的陰陽內幕答案就在此生必讀的【人生字典】(張國松著)(http://tw.myblog.yahoo.com/life-dictionary )


 

地球真的會有毀滅的一天嗎?恐龍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滅亡?未來世界末日的真相--請看人類歷史的過程【陰陽政治根源】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的內容 ,, , ,


大家一起來合作 ,將你的 部落格來串聯 一起來賺錢

以物交換物 , 交換各種生活的消息{找工作,修東

西..........}


詳情請和我聯絡

dogcat8762@hotmail.com


這裡的網路商機無窮      需要大家合作

幫你解決你的各種問題,

透過眾網友的"集思廣益與合作互助"


來使用你們的部落格和此部落格   一起來串連

一起來賺錢


秉持誠信而為之

一起合作

以物換物      交換各種生活消息


我要 串聯 一些 台灣 和 大陸 的  網友
一起搞 網路廣告行銷
請你串聯加入        並找五人 加入  做你的下線

請她們一起加入      再請她們各自找五個下線
請你 留言      說明 你要加入
並將 以下的     我客戶的 廣告  

複製於 你 部落格 的網誌之中     
並也複製在 你部落格之留言版之中    就算 加入
之後 就等 我 分配 我客戶的單子 來接 案子 來賺錢
我有誠信     請你也有誠信


以下是廣告
~~~~~~~~~~~~~~~~~~~~~~~~~~~~~~~~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 ,, 兩篇文章 ~創意玄廣告
kmist123 - 創意廣告 | 2010-02-16 13:44:14
 
kmist123 - 廣告 | 2010-02-14 17:38:04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 的,, 兩篇文章 ,

大家一起來合作  ,將你的 部落格來串聯 一起來賺錢 

以物交換物 , 交換各種生活的消息{找工作,修東

西..........}      

詳情請和我聯絡     

dogcat8762@hotmail.com

這裡的網路商機無窮       需要大家合作 

使用你們的部落格和此部落格   一起來串連

一起來賺錢   

秉持誠信而為之

 一起合作     以物換物      
交換各種生活消息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的內容 ,, , ,


大家一起來合作 ,將你的 部落格來串聯 一起來賺錢

以物交換物 , 交換各種生活的消息{找工作,修東

西..........}


詳情請和我聯絡

dogcat8762@hotmail.com


這裡的網路商機無窮      需要大家合作


來使用你們的部落格和此部落格   一起來串連

一起來賺錢


秉持誠信而為之

一起合作

以物換物      交換各種生活消息



我要 串聯 一些 台灣 和 大陸 的  網友
一起搞 網路廣告行銷
請你串聯加入        並找五人 加入  做你的下線

請她們一起加入      再請她們各自找五個下線
請你 留言      說明 你要加入
並將 以下的     我客戶的 廣告  

複製於 你 部落格 的網誌之中     
並也複製在 你部落格之留言版之中    就算 加入
之後 就等 我 分配 我客戶的單子 來接 案子 來賺錢
我有誠信     請你也有誠信


以下是廣告
~~~~~~~~~~~~~~~~~~~~~~~~~~~~~~~~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 ,, 兩篇文章 ~創意玄廣告
kmist123 - 創意廣告 | 2010-02-16 13:44:14
 
kmist123 - 廣告 | 2010-02-14 17:38:04
 

請眾網友,詳細閱讀以下 的,, 兩篇文章 ,

大家一起來合作  ,將你的 部落格來串聯 一起來賺錢 

以物交換物 , 交換各種生活的消息{找工作,修東

西..........}      

詳情請和我聯絡     

dogcat8762@hotmail.com

這裡的網路商機無窮       需要大家合作 

使用你們的部落格和此部落格   一起來串連

一起來賺錢   

秉持誠信而為之

 一起合作     以物換物      
交換各種生活消息

網路創業家》既解放又破壞的力量──craigslist
 
羅耀宗 2005/08/30
craigslist是個「社區服務」網站,今年8月滿十歲,是個幾乎什麼東西都找得到的分類廣告網。每個月都有無數訪客在這裡張貼「啟事」,尋找異性朋友、公寓、室友、躺椅、就業機會、人生建言,以及只有老天才曉得的其他什麼東西...
這一陣子,大型網站一年流量成長率高達三位數的情形十分少見,craigslist卻是其中的異數。尼爾森網路評等(Nielsen/NetRatings)的數字顯示,2005年4月,craigslist的頁面瀏覽量(page views)比一年前增加130%,而拍賣網站eBay的成長率不到0.5%。 這座「社區服務」網站,今年8月滿十歲,是個幾乎什麼東西都找得到的分類廣告網。每個月都有無數訪客在這裡張貼「啟事」,尋找異性朋友、公寓、室友、躺椅、就業機會、人生建言,以及只有老天才曉得的其他什麼東西。有人在這裡賣衣服、舊家具、汽車,甚至房地產,或者捐贈二手貨。他們交換產品、服務、對某些事情的看法。
 
生活上需要的一切,食、衣、住、行、育、樂、愛,可以在這裡「一次購足」,不必透過中間商,絕大部分時候不需要付費給網站。
簡單的說,你可以把craigslist想成是一塊布告欄,只是這是網際網路上一塊非常巨大的布告欄。任何人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來布告欄前面,看看別人貼出來的告示,或者把自己需要的東西貼上去。就是那麼湊巧,往往有人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其實,craigslist最早只是一份電子郵件新聞信。1994年,系統安全架構師克瑞格‧紐馬克(Craig Newmark)在嘉信理財公司(Charles Schwab)服務,鼓吹證券經紀業使用網路。他發現,許多人都在幫助別人。
1995年初(依照網際網路的標準,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他想,自己也應該做點類似的事情,於是設計一張簡單的電子郵件清單,把他認為舊金山當地最酷、即將舉辦的藝術、科技活動列表,寄給朋友參考。朋友又把他的電子郵件轉寄給別人。
他的電子郵件透過口碑傳了開來,就像恣意蔓延的葡萄藤,成了舊金山灣區電腦玩家圈到處流傳的藝文活動參考指南。收到信的人開始要求增加更多的內容,例如事求人的消息,紐馬克照辦不誤。新的讀者也把他們得知的消息寄給紐馬克。這份清單的效用,就這樣隨著會員人數的增加而提高。
紐馬克表示:「可以這麼說,我只有一個點子,每一件事情都來自社群。」閱讀人數與日俱增,他的新聞信成了線上跳蚤市場和就業市場,也可說像是社區的布告欄。不久,電子郵件清單變得太長,紐馬克決定將相關的訊息張貼到網際網路上,一座線上社區因此誕生,網站名稱沿用朋友們給他的電子郵件清單取的暱稱。
一個人的地方性電子郵件清單,就這樣搖身而為一座社區市集和資訊寶庫。幾年內,它成了北加州網路嬉皮和其他人找活動、工作、住宿,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地方。
2000年,其他地方要求設立「布告欄」的電子郵件開始湧進,craigslist的構想很快就擴展到北美其他各大城市。它在電腦族的生活中占據了特殊的地位,並且成為雇主尋找創意十足、士氣高昂人才的最新選擇,不必再依靠報紙的分類廣告。
1990年代,科技熱潮把網路化為財富和菁英的故事。紐馬克的所作所為,卻是造福平民百姓。雖然craigslist對於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刊登的每則求才廣告收25美元到75美元不等費用,使用者張貼的其他廣告卻不收費。
craigslist散發的民主精神像野火燎原般成長驚人。這個網站現在跨越三十四個國家,一百七十五座城市都有人用它。各地的社區網站表面上看起來相同,內容卻和參與者居住的城市或地區息息相關。它們交織而成一張大網,每個月吸引1,000萬人,瀏覽超過25億網頁的內容。
《商業周刊》把現年五十二歲的craigslist創辦人紐馬克稱作是「網路的自由力量」。但是和大部分成功的網路現象一樣,這座網站也是一股破壞性的力量。靠分類廣告為收入來源的報業受害最大。
根據媒體業顧問公司分類廣告情報(Classified Intelligence)的數字,單單舊金山灣區的地方性報紙,一年少掉的分類求才廣告收入就高達5,000萬到6,000萬美元。
如果你要收費的東西,別人卻免費奉送,那自然會毀掉你的訂價模式。最糟糕的是,要和不把你當作對手的人競爭十分困難。紐馬克對於傷害到其他的企業,只是輕描淡寫表示遺憾。他一心一意急於對社區報業(community journalism)有所貢獻。
 
 
網路創業家》Freecycle化垃圾為珍寶
 
羅耀宗 2006/01/20
Freecycle是一個致力保護環境的資源回收網站,它為想要丟東西的人,和希望得到免費東西的人牽橋搭線,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回收不落地的目標...
家裡有「一拖拉庫」用不著的東西嗎?不妨試著上「免費回收網」(The Freecycle Network)的加盟網站群,把那些東西張貼出來,也許正好有人需要。你的垃圾,可能是別人的寶貝。什麼?你住的地方,沒有Freecycle網站?那就自己設一個吧。 二千多年前,孔子說,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今天,Freecycle借重現代網路科技的力量,把孔子的理想往前推進一大步。Freecycle為想要丟東西的人,和希望得到免費東西的人牽橋搭線,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回收不落地的目標。
 
談起這個故事,和網路上許多叫人驚嘆不已的偉大發明一樣,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獲有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的德隆‧畢爾(Deron Beal),從事國際行銷工作多年之後,決定獻身參與公益活動。住在亞利桑納州圖森(Tucson)的他,在當地的萊斯公司(RISE Inc.)兼職服務。總部設在明尼蘇達州的這個小型非營利資源回收組織,經營的業務是協助垃圾減量,以及增進非營利組織和民眾之間的合作。
隨著資源回收工作日益繁重,36歲的畢爾發現,他得花很多時間講電話,試著把多餘的舊辦公家具和電腦等還可以使用的琳瑯滿目東西送出去。他已經養成一種習慣,經常打電話給其他的非營利組織,問它們是不是需要任何東西。
有一天,他答應替喬遷新址的一家企業處理丟棄不用的事務設備。「那些東西不能回收再生,我又不希望把它們丟掉。這種東西,總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是好,恨不得一丟了事,省得麻煩,卻又覺得可惜,只好一古腦堆在車庫裡」。
後來他靈機一動,到Yahoo!設立郵件式討論群(listserv)。Freecycle的第一個郵件式討論群就這樣誕生了,住在圖森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送東西給別人,或者從別人手裡接下對方不用的東西。郵件式討論群是一種電腦程式,能夠自動將電子郵件傳送給登記加入郵寄名單的每一個人。
2003年5月1日,畢爾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向三、四十位朋友、當地的一些非營利機構,宣揚The Freecycle Network的概念。畢爾的這封電子郵件,發給他認識的每一個人,問他們需不需要一張大號床,還有一些打包用的填充粒。這些東西,他再也不需要,卻捨不得送進垃圾堆。他並不知道,一場草根性的「施捨革命」熊熊烈火,因為他的一念之間而燒起。
畢爾接受《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訪問,提起往事說:「我將訊息發送給朋友和十到十五家非營利組織,向他們表示:『麻煩大家告訴大家』,你有機會得到免費的東西,也有機會將你家車庫用不著的垃圾送出去。」
大家果然告訴大家,再加上報紙上的一篇報導,到了2003年10月初,「圖森免費回收」(Freecycle Tucson)已有1,100名會員。十個月後,世界各地253座城市的分站林立,依字母排列,從Acadiana LA(洛杉磯阿卡迪亞納),到York PA(賓州約克),超過三萬五千人加入成為會員,形成一座「免費回收網」。
畢爾進一步設立網站(網址是www.freecycle.org),供人們交換自己不需要使用的東西,唯一的條件是不能收錢。不久,再加上另一個條件:「合法且老少皆宜」。一個致力保護環境的資源回收網站應運而生。
「免費回收」的觀念馬上流行開來,散播到加拿大、英國、日本、印度、澳洲等五十餘國,由獨立團體經營的幾千個分站很快出現在每一個地方。 2006年1月12日Kansas.com發表一篇文章說,從喜馬拉雅山谷,到澳洲的沙漠和非洲南端,「免費回收網」有超過180萬的「免費回收人」(freecyclers)參與,1月的第一個星期更榮登Lycos 50最熱門網路搜尋名單。
加盟「免費回收網」的各分站,建立起電子郵件清單,經由Yahoo!的群組運作。營運模式很簡單:有意共襄盛舉,「一次送一樣禮物,改變這個世界」的人,上網登錄成為群組會員。捐贈人張貼「廣告」,開出想送的物品清單,說他們打算捨棄什麼東西。其他的使用者可以回應,表示願意從他們手中接過哪些東西。會員也可以張貼訊息,主動說明他們想要的東西。
會員每天收到電子郵件,更新站上供應的物品清單。施方與受方「一拍即合」的話,可以互通電子郵件,一經談妥,再安排取貨或者送貨。由於「免費回收人」的努力,許多可用的東西免於淪落到永不見天日的地底。加拿大的渥太華免費回收網(Ottawa Freecycle Network)2004年12月估計,它每天回收20噸,合一年搶救7,300噸的資源。圖森免費回收網在它的網頁上說,經由它的媒介,目前每天有50噸左右的可用資源不必送進垃圾場。
網路創業家系列》
Facebook風靡美國大學校園
Plaxo幫你自動更新聯絡人資訊
Snocap要當網路音樂的合法推手
無所不包的企業服務平台——瑞爾登商務
 

 
 
kmist123 - 廣告 | 2010-02-14 17:42:31
 
kmist123 - 廣告 | 2010-02-13 14:02:00
感動0 窩心1 開心1 啟發0 鼓勵0 振奮0 超酷1 好笑0 難過1 拍拍0 生氣0 驚嚇0 抱抱1 加油0 KUSO0 囧rz0 閃光1 
  新春佳節,介紹您二本增長智慧的書,全文在部落格免費試閱:

 
如果你曾思考過-為什麼同樣出生為人,有人就生在幸福富裕的國家?有人卻生在如此困苦的非洲?老天真的是有安排的嗎-而這種安排又有何內幕呢?真實的陰陽內幕答案就在此生必讀的【人生字典】(張國松著)(http://tw.myblog.yahoo.com/life-dictionary )

 
地球真的會有毀滅的一天嗎?恐龍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滅亡?未來世界末日的真相--請看人類歷史的過程【陰陽政治根源】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虎年一起加入BloggerAds變身部落格賺錢達人!

2010/03/09 00:30

從2008年底開始寫部落格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時間過的真快耶!因為部落格豐富了我的生活,同時也是因為部落格讓我賺到一筆零用錢呢!可能很多人都在質疑這有可能嗎?答案是可以唷!嘿嘿...有沒有很好奇呢?那要怎麼賺零用錢呢?以下有部落格賺錢六大招↓



一、靠廣告賺錢:也就是在自己的部落格側欄放上廣告,這樣就可累積一筆零用金囉!但也有一些小撇步,才能比別人賺的多唷~

1.點越多賺越多:當越多網友點選廣告,你能獲得的獎金就越多!(平均每一個不重覆點擊的獎金約為0.5)


2.曝光越高、獎金越多:越多人來你的部落格,你能賺到的獎金就越多,所以快向親朋好友主動推銷自己的部落格吧!


3. 廣告委託金額:BloggerAds平均每個月有15~30個廣告輪播,每則廣告獎金依各廠商所投放的金額多寡而有所不同。


4. 開啟部落格就能看到BloggerAds:將廣告欄位放在部落格網頁較高的位置(越高越好),就有機會拿到更多的廣告獎金。


左邊側欄就是我所放置的廣告,所以只要有人點擊廣告,我就能獲得廣告收入喔~



但要放廣告前提之下就是要加入BloggerAds才行唷!那要怎麼加入啊?只要點下方的推薦貼紙就可以加入囉!推薦貼紙有很多種樣式及圖案,只要按這個可愛的推薦貼紙,然後再填一些基本資料就成為BloggerAds一員囉!接著就可以放廣告賺零用金嚕~很棒吧~


二、推薦貼紙賺錢:這個就是我以上所說的只要成為BloggerAds會員,就可以在個人後台「推薦貼紙」頁面,選擇你喜愛的貼紙廣告並貼回你的部落格,只要有人透過你的推薦且成功加入BloggerAds,你就可以賺回饋獎金喔!推薦越多獎金越多,所以快將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拉進來 BloggerAds一起搶錢吧! 

這個就是我的推薦貼紙,所以若想要加入BloggerAd也可以多點點我部落格的推薦貼紙唷~


你看就像我這樣在部落格側欄貼上推薦貼紙,只要有任一Blogger透過你的推薦且成功加入BloggerAds,在他申請後30天內所獲得的廣告獎金,BloggerAds就會將額外給你該金額的30%做為回饋獎金唷!是不是很棒啊~呵呵...


三、填問券賺錢:當你成功填寫完一份問卷,就可獲得5點以上的紅利點數。(要已加入成為BloggerAds會員,同時加入BlogTell調查團,才能填問卷喔)點數將於問卷調查截止後一週內直接轉進你的帳戶中,到時你就可以開始累積紅利點數,最後到紅利網兌換免費精選商品就行囉~


四、寫文章賺錢:就是加入黃金寫手的行列,也就是參加BloggerAds的徵文活動或分享文的活動,有人常常問我:你怎麼常常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寫啊?答案很簡單,我就是參加BloggerAds的徵文活動啊!不但可以做公益(推喜憨兒及麥當勞的活動)還有機會可以獲獎唷!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的文筆不好耶!也可以參加黃金寫手活動嗎?當然可以啊!因為目前推文活動的內容很多樣化,除了有體驗心得文章之外,另外分享生活經驗、串聯活動貼紙等都是活動內容,所以只要你是樂於分享並遵守活動規定,都歡迎一起加入寫文章賺錢的行列唷~


這是我參加的公益活動徵文比賽,那次還有獲得隨身杯禮盒,是個很精緻大方的禮盒唷~


這是我參加黃金寫手的徵文活動,這次很幸運的我有得獎耶!你看500元就賺到囉~呵呵...



這也是徵文活動,算是分享文的一種,這次也有得獎唷~



若是想看看自己本身的收益有那些?就可以到後台管理的收益報告看看唷~



五、免費好康商品:有人常常會問我:你怎麼有那麼多的試吃和試用活動啊?要去那裡索取呢?答案很簡單!只要加入BloggerAds中的黃金寫手就會有不定期試吃、試用活動的活動邀約啦!而且這些的邀約活動都比一般人優先使用及體驗呢!看到這裡有沒有眼睛為之一亮啊!呵呵...


這是我所參加的試用活動,試用完產品之後還能再一次針對這次的使用心得再次角逐比賽,沒想到我有獲獎呢~


六、A紅利:也就是只要平時多多留意並熱情參與BloggerAds所發起的各式大小活動(如:填寫市調問卷、參與電影推薦串聯活動等),就能加快紅利的累積喔! BloggerAds也會將一些專屬於你的特別日子、節慶,特別贈與紅利點數作為神秘禮物唷!


看到這"賺錢六大招"有沒有很心動啊?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吧!現在BloggerAds有舉辦"邀你虎年變身部落格賺錢達人" 活動,詳請請至BloggerAds活動網站看看唷!要告別不景氣,在新的一年開始能紅利滿荷包、賺到百元紅包,快樂迎接虎年到來,就馬上來參加這個活動吧!


另外誠摯的感謝各位對我的部落格的支持與鼓勵,您的鼓勵是我寫部落格最大的原動力,麻煩幫我點” 虎年變身部落格賺錢達人!”紅包貼紙,這就是對我的鼓勵與支持了!同時也歡迎一起加入 BloggerAds 的搶錢行列吧~

 


BloggerAds活動網站: http://www.bloggerads.net/Act/20100208001/2010_BA_NEWYEAR.aspx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不要認為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願意被打擾,不願意和陌生人交談,不願意被人指責,不願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不願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麼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後,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成雞尾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係,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會……":"大概":"晚些時候":"或者":"說不定"之類放在嘴邊。尤其是和上級談論工作的時候。


  我十分痛恨聽到的一句話是:"我晚些時候會把這個檔發給所有的人";因為這往往預示著我必須時刻提醒他不要忘記。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娛樂之間先選擇後者,然後在最後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復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主管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第四:不要認為理論上可以執行就大功告成了!


  這點太重要了,往往當真正執行的人開始做了才會發現計畫完全等於鬼話。如果不親自實行,做計畫的人會早晚被實施的鄙視。永遠需要提升自己的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談。




第五:不要讓別人等你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讓別人放下手頭的工作來等你。在大學中可能只是同寢室的人的幾句半開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導致你的潛在合作夥伴的離去。


  你在做一個工作的同時要知道別人的進度,而永遠不要落後。




  第六:要重視細節


  在求學過程中,往往做事粗枝大葉,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業裏管理的精髓就在於將簡單的事情做到細節。一個慌忙尋找保險箱鑰匙的動作就很有可能喪失你晉升財務主管的機會。




  第七:不要表現得消極,僅僅因為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你的興趣所在。


  很顯然,在學生時代,當做到自己喜歡的時候,我們會付出200%的精力去創造,但如果是枯燥的事務,我們便懶得理睬,最好能有辦法應付過去。但在工作上80%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繁瑣而看似機械的,如果僅僅為此而表現的悶悶不樂,那麼你會鬱悶更久。要知道你的上司已經為這個事務夠煩惱了,你還想讓他看到你的表情嗎?




  第八:絕對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僅寄託在公司培訓上


  人絕對不可能經過一次培訓就脫胎換骨。相反,集體培訓上學到的東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資訊。就像食堂燒大鍋菜一樣,總沒有你最想吃的菜,因為這樣做容易,並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學生很看重所選的公司有沒有培訓,這說明,你不但不知道這個公司做什麼,你甚至不知道怎樣學習這些技能。




  第九:不要推卸責任


  推卸責任是害怕的條件反射。不要認為別人看不出這點。

張貼者: 網路創業達人-網事通 於 上午2:45  
標籤: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岁亿万富豪偷情助理9年生女













  据英国媒体18日报道,绰号“指环王”的71岁英国亿万富翁劳伦斯·格拉夫一手创建了资产高达22亿英镑的珠宝王国,然而他却背着妻子与年仅37岁的女助理约瑟芬·丹尼尔偷情长达9年。今年7月,约瑟芬还为格拉夫生下了一名私生女。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英国,媒体纷纷猜测格拉夫显然将面临一场“史上最昂贵的离婚大战”。然而,格拉夫的妻子玛丽竟表示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不会与他离婚。

  据报道,世界著名的71岁珠宝商劳伦斯·格拉夫是一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14岁就离开学校,起初靠打扫厕所谋生。但不久后他成为伦敦哈顿花园一家珠宝店的实习生,此后一手创建了总资产高达22亿英镑的珠宝王国,人送绰号“指环王”,是英国排名第10的首富。据悉,格拉夫的珠宝生意遍及全球各地,而他的顾客和好友中有许多显赫名人,其中包括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以及文莱国王等。

  据悉,格拉夫和71岁的妻子安妮·玛丽已经结婚47年,并生有3名子女——44岁的长子弗兰克斯负责经营父亲商业帝国的伦敦分支,43岁的二儿子斯蒂芬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以及29岁的小女儿克里斯泰尔。然而过去9年来,格拉夫竟一直背着家人暗中与比他小34岁的女私人助理约瑟芬·丹尼尔偷情。

  格拉夫的女私人助理约瑟芬·丹尼尔出生于伦敦,她是前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著名导演罗纳德·丹尼尔和女演员安吉拉的女儿,并在萨里郡的金斯敦大学受训成为一名宝石学家,专门从事古董珠宝的研究工作。1999年,她在一个伦敦夜总会与格拉夫结识,然后成为格拉夫的私人助理。尽管格拉夫和约瑟芬年龄相差足足有34岁,而且后者小得足以做他的女儿,但在长期相处过程中,二人竟然日久生情。

  据透露,格拉夫和女私人助理约瑟芬经常一起周游世界,多次前往纽约和蒙特卡洛访问。尽管拥有一名亿万富翁作为情人,但约瑟芬的生活低调而简朴,她称自己并不是冲着金钱与格拉夫交往,而她迄今最大的“奢侈”不过是为她的爱犬购买高级有机宠物食品,并花150英镑为爱犬买一个专用的狗汽车座椅。一名消息人士说:“她是一个好女孩,本来她永远不希望公开自己的情妇身份,因为格拉夫一直对她很好,而且她也很爱他。他们已经相识了许多年,她先是对格拉夫十分崇拜和敬畏,但接着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尽管71岁高龄的格拉夫早已经是一名儿孙满堂的祖父,但他却依旧“精力旺盛”。内幕人士披露,今年7月“小三”约瑟芬竟又为格拉夫生下了一名目前已经3个月大的私生女。一名伦敦社交界的消息来源说:“数月来,这个孩子一直是伦敦社交圈里公开的秘密,格拉夫对于在他这个年纪当爸爸感到很自豪,并计划照顾约瑟芬和女儿。”

  另一内幕人士称:“对于再次成为一名父亲,格拉夫丝毫也不掩饰他的惊讶和欣喜,当人们向他道贺时,他完全没有任何不开心的表情。事实上,一谈到这事他就满脸微笑。他虽然已经71岁,但他仍保持的匀称体型,而行动和相貌看起来都像是比实际年龄小3岁。他显然仍十分健康,足以和一个年龄只有他一半大的美女生孩子。而大多数格拉夫的男性朋友们得知此事后的反应均是:‘他真是太厉害了!’”

  当这一爆炸性消息曝光后,立即犹如炸弹一般轰动了整个英国。英国媒体纷纷猜测,格拉夫这次铁定将和妻子玛丽离婚,而坐拥22亿英镑身家的他显然将面临一场“史上最昂贵的离婚大战”。事实上,今年3月玛丽曾一度向法庭提出过离婚申请,只是在开庭前最后一分钟戏剧性地撤销了离婚诉讼。当时他们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格拉夫夫妇否认他们正在离婚、或者有任何离婚的意图。”

  尽管离婚传闻甚嚣尘上,但让人惊讶的是,如今“私生女”浮出水面之后,玛丽竟表示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不会与他离婚。上周,当夫妇俩参加伦敦一个慈善活动时,目击者称他们看上去对彼此的出现都很放松。、

  一名密友说:“很多人都知道格拉夫是那种一见美女就眼睛放光的人,但他很爱妻子,没有任何要和妻子离婚的打算。”另一名好友称:“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局面,但对一个像格拉夫夫妇而言的家庭来说,拥有情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尽管格拉夫和约瑟芬的地下情已经持续了9年,上星期一当格拉夫和妻子玛丽出现在公司里时仍显得十分亲密和高兴。当然,玛丽很清楚那名私生女的事情。”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战地记者——范长江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77   更新时间:2009-12-18   文章录入:dxqzfbgs ]

    据历史资料记载,从1938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中,内江人民义无反顾地将15万最优秀的儿女送往前线,在当时内江总人口只有53.9万人的情况下实在是壮举啊!
    这些优秀的内江儿女,有许多是我们至今铭记在心的抗日知名人士,如范长江、罗世文、张善子等等。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令我们内江人自豪的、抗战时期驰名全国的“战地记者”范长江。


范长江


    范长江记者生涯的重大活动,大多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而且,都是以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地点常常是在抗日前线。可以说,哪里有重要战事,那里就有范长江!
    范长江的战地记者生涯是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开始的。那时,范长江从十八岁离开家乡内江,在参加了南昌起义失败后,经过许多周折,辗转反复,他考入了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读书,这所学校是国民党培养行政干部的大学,校长由蒋介石兼任。可以说跨入这所学校的大门后,仕途官运的大门就打开了,但他的理想很快就在这里破灭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还想侵吞华北,占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热血青年范长江再也坐不住了,在一次学校点名时,他挺身而出,愤怒抗议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他想放弃飞黄腾达的机会,退学,参加抗日救国,学校不允许,他便利用一次机会换上便衣,秘密离开了南京,到了北京的燕京大学半工半读,想找机会参加抗日队伍。
    一九三三年初,山海关失陷,华北危急!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前线将士阵亡追悼大会上,长江大声朗读冯玉详将军写的大幅挽联:“家可破,身可歼,头可断,人心不可死……。”他还和同学们一道高举右手,面对台上一幅被鲜血染红的中国地图宣誓:“愿以我们的热血,献给危难的祖国……”。  


红军长征(资料图片)


    宣誓后不久,范长江投笔从戎,参加了“辽吉黑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前线慰问团。长江去了古北口,慰问了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大刀队的事迹给他以鼓舞,大刀进行曲给他以震撼,他深入战斗一线,广泛接触官兵,采访了傅作义、冯玉详、吉鸿昌率领的各部。这期间,他奋笔疾书,写成了《长城抗战》、《张家口抗日同盟军》等战地通讯。这些通讯,便是范长江战地记者生涯的开端。
    据范长江胞弟范长城介绍,范长江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经典之作之一,是国内第一位记者客观地报道了红军的长征及北上的意义,成就他的是几个月内连续出版了九次的通讯汇编《中国的西北角》。大哥范长江职业记者生涯开始以后,他开始注意抗日军事问题,他大量收集、阅读、钻研了有关军事方面的书籍、材料和报道。得出结论:中日战争即将爆发。他认为,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而这一带有共产党的军队,他们为什么长征?为何北上抗日又遭国民党围剿?为解开这些谜,他通过同学的关系,到南昌国民党行营剿匪司令部查看了有关共产党的资料,于是他决定去考察和研究,他认为这很有必要。
    一九三五年七月中旬范长江离开成都,途经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历时十个月,行程四千里,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真实地记录了西部人民生活的困苦,更重要的是,还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在作品中他是国统区第一个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的记者。这些通讯陆续发表在《大公报》上,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宣传了共产党北上抗日的主张和红军长征的意义。几个月后,周恩来在西安与范长江第一次见面时对此握手致谢,周恩来说:“你在红军长征路上写的文章,我们沿途都看到了,红军干部对你的名字都很熟悉。”
    在范长江的《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作品中,他这样写道:“他们最有利的出路,是北入甘肃……会合徐海东,更北接通陕北刘志丹,进入宁夏及陇西甘凉肃一带……。”
    这实质上就是宣传了红军北上抗日,被周恩来称为与中共中央的意图不谋而合。


红军长征(资料图片)


    作为战地记者,范长江的经典之作之一,是报道了西安事变。他是第一位冲破国民党军事、新闻封锁线,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记者。
    市政协常委、市农工民主党秘书长范伟回忆大伯范长江采访西安事变的经历时说:“我父亲是范长江的堂弟,父亲谈起他的堂哥范长江时,就经常要谈到我大伯采访西安事变的事情。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号,西安事变发生时,大伯当时不在西安,他听傅作义将军说蒋介石被抓了,又被放了,共产党参加了谈判,他虽然不晓得内幕,但他认为这一事变将影响政局,这样对团结抗日可能就有希望了。作为记者,他还认为:这是头等大事,要到事变的中心去,弄清政治大方向。当时的西安简直成了真空,是何应钦部队大军压境,各条通道层层封锁,根本就进不去。于是,我大伯决定绕道前进,他从察尔河到了宁夏,被阻挡了,他通过朋友的关系,搭乘了一辆军车,没有想到中途出了车祸,差点掉进河里,这时有许多好心人劝他不要再往前头走了。他却不怕,作好了牺牲的准备,经过多方活动,花了几百块银子,疏通了关系,搭乘了欧亚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飞到了兰州,接着又连闯几道险关,于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号下午到达西安。但到了西安进不了城,我大伯便摘下了博士帽,脱下了西装,与当地的农民换了一套烂衣服,这样打扮才进了西安城,这一路上他走了半个多月。”
    二月四日下午,范长江通过杨虎诚将军的关系,见到了周恩来,并作了长谈,了解到了西安事变的真相,特别是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及统一战线路线。听了周恩来的介绍,范长江非常兴奋,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是唯一正确的,意味着中国政治生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于是,他向周恩来提出到延安采访毛泽东。
    二月九日,范长江到了延安,在毛泽东的窑洞里,他渡过了终身难忘的一夜,他多年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他对此作了这样的自述:“……我本来有到延安收集材料写长篇著作的意思,毛主席对我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利用我所在的《大公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方法,向全国人民作广泛的宣传,动员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他说,我应当马上回到上海去,作宣传工作。写书可以以后再办。根据毛主席这一建议,我立即离开延安,经西安赶回上海。”


红军长征被六架敌机轰炸(资料图片)


    二月十四日,他回到上海,来不及休息,奋笔疾书,通宵达旦,完成了他西安、延安之后的著名通讯——《动荡中之西北大局》。
    稿写好后,他立即找到老总,要发稿,老总怕新闻检查过不了关,要缓登;范长江据理力争,老总又考虑独家新闻丢了可惜了,便决定违检一次,同意了。
    第二天,文章在重要醒目的位置发表,轰动了全国。他在文中这样写到:“现在共产党之转变在西北已有不少事实之证明,在他们的政治理论中认为中国不能倡导人民阵线,盖人民阵线为国内的对立,中国此时不需要国内的对立,中国此时需要和平统一,以统一的力量防卫国家之生存……照中国实际政治需要,国家的政治机构应当走到‘统一的民族阵线’,即统一的国力,集中力量,以求对外图存。”
    这一天,正赶上国民党中央全会召开,商议西安事变后国民党的内政政策。蒋介石看了这篇文章后勃然大怒,将报社的老总找去大骂了一通,并下令以后严加检查范长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
    此文的发表及影响,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毛泽东亲笔致函范长江:“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了,深表谢意!”
    长期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内江师院教授,范长江研究所所长陈涛这样评价了范长江报道西安事变及延安的意义:“第一次客观报道……宣传了党的主张……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形成之际,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畔的炮声响了,全面抗战由此爆发。


台儿庄战役中,范长江(右一)、陆诒(右四)与关麟征军长(右二)合影


    范长江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敌机的轰炸,在卢沟桥、在宛平城,在长辛店、在北平、在天津、在保定一带随军采访,陆续写出了侵透着战火硝烟的作品《卢沟桥畔》、《陷落前的宛平城》、《血战平津》、《保定前方》等战地通讯。
    在作品中,他讴歌了前方战士浴血奋战的军人气质,他这样写道:“前线的二十九军官兵,那一种忠勇的情形,实在令人可歌可泣。……敌人大炮把他们牺牲一批,第二批仍然和第一批一样雄赳赳地把守在前线上。刚才哨兵被人打死了,第二个哨兵会很快地挺身而上。”
    对闻名全国的吉星文团争夺卢沟桥,他这样写道:“八日夜间,阴森的永定河面,隐蔽了数百卫国英雄之潜行,一刹那间,雪亮的大刀从皮鞘中解脱,但听喊声与刀声交响于永定河上。九日清晨,河岸居民见桥上桥下,尸横如垒,而守桥的人,已换上我忠勇的二十九军武装同志了!”
    在抗战中,战地记者范长江,哪里有战斗,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为激烈,他就奔向哪里;他的同伴一批批倒下,他幸免于难,就继续前进。上海危急时,他出现在苏州河畔,闸北街口;中原大战,他奔波在郑州、武汉、徐州、大别山等地;广西昆仑关争夺时,他又奔赴边陲;中国远征军开赴滇缅战场时,他又深入南疆;游击战最为残酷时,他到太行山区,采访过八路军;男:到长江中下游,采访过新四军。
    作为四川人,他还特别采访过川军。他在《川军在山东前线》一文中这样写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到不过渭水上游,姜文六伐中原,始终未出陇南一隅之地,今川军横贯数千里外,勒马泰山边,西望巴蜀,东指扶桑三岛,四川军人之光荣,实亘古以来所未有。”
    作为战地记者,范长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还是报道台儿庄战役。


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接见范长江时的照片


    范长城向记者回忆道:“台儿庄战役开始前,范长江已在徐州一带采访了约两个月。他先后采访了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在前线,听到的尽是隆隆的炮声和飞机的投弹声,扫射声,有的记者吓跑了,打了退堂鼓,相反,范长江却想方设法借来了军马,冒险骑马到离台儿庄仅一千多米的前线指挥所,通宵观察战情。晚上八时,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对庄内日军进行围攻,天亮时,台儿庄以北五公里内日军阵地全被攻克,范长江立即向各报发了台儿庄大捷的专电,发完电报,范长江又乘车来到了庄内,这时,仍有枪炮声,范长江在战壕里写下了轰动一时的战地通讯《台儿庄血战》,全国军民为之振奋。
    这时,作为战地记者,范长江作品不仅深受喜爱,他的一些军事观点还引起了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关注。
    台儿庄战役歼敌两万人后,根据情况变化,撤出徐州。面对这一转折,不少人不理解,认为中日战争可以速决,打几次大仗就解决了。于是,许多人认为可在徐州一带再会战一次。事实上,徐州不但没有会战还全面转移了。范长江这样认为:“保持我军战斗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不做不必要的牺牲……徐州撤退为胜利之退却,从军事上说,一点也没错。”
    后来,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对徐州撤退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样就破坏了敌之‘速战’计划,不得不给我们干持久战,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个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国内的进步,国际的增援和敌人的内溃,这是抗日战争的上策。”
    范长江在从徐州撤退回武汉的途中,因车祸而受伤,周恩来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听到你饱载着前线上英勇的战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闻前线归来的记者正在聚会,特驰函致慰问于你,并请代致于风尘仆仆的诸位记者。”
    这时,战地记者经历使范长江认识到:抗战是全面的,长期的,持久的,需要更多的战地记者,需要组织起来为全民族抗战而呐喊,为英勇斗争而颂歌。他的想法与共产党的想法不谋而合。还在抗战开始时,周恩来就指示夏衍、胡愈之等人,筹备一个团结全国新闻界的进步人仕组织,确定范长江担任筹备工作的总负责人。


致范长江——毛泽东主席手迹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范长江被选为总干事。一九三八年五月,“青年记者学会”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都捐了款。在大会上,范长江被选为三名常务理事之一,自此,范长江结束了战地记者个人奋斗的生涯,开始在周恩来的领导和帮助下,成为全国进步青年记者的组织领导者。
    在范长江的组织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青年记者学会”成为了全国抗战进步记者的中心,它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记者,进行了无数次的重大采访报道,在抗日战争史和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年,范长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范长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的领导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积极呐喊、助威。
    正是由于范长江以及他领导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杰出贡献,一九八八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正式确认“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为其前身。2000年,国家正式确定每年十一月八日为“中国记者节”,这是全国继教师节、护士节后第三个职业性节日,它激励着广大新闻工作者追寻长江的足迹,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范长江掌握时事,了解国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采访,一身求真务实,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真可以说是感人至深啊!
    抗战胜利六十年来,范长江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新闻工作者,新闻界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2007年7月28日,范长江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举行;最近,新版《范长江传》已出版发行……


范长江铜像


    作为范长江的家乡也不甘落后,内江日报以范长江的名字,创刊了《长江特刊》;东兴区以范长江之名命名的长江森林公园也已林深水清,峰青树碧;内江师院还成立了范长江研究所;范长江纪念馆(范长江故居)于2009年修葺一新后正式对外开放……
    我们深信,内江新闻工作者乃至内江人民一定会在范长江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精神的激励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建设新内江做出更大的贡献。(罗熹)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战德军摄影师、摄影军人图集[4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东北野战军 2008-10-09 15:25
二战中许多英美盟国的摄影师拍摄下无数宝贵的历史镜头,他们中许多人为我们熟知。但是,在另一方的德军阵营里也有许多他们的同行。这些德军摄影师们默默无闻地拿着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历史的瞬间,然而他们付出的却是鲜血甚至生命。

这是一位德军伞兵部队的摄影师,脸上的伤疤显示他以前在摄影时曾受过伤。然而,这一次他又再度负伤。但缠裹着纱布的手仍然握着相机,也许此刻他正在构思下一个摄影作品。

另一位德军伞兵部队摄影师,脖子上挂着莱卡相机

一名德军摄影师近影

1943年7月,在库尔斯克的一名党卫军摄影师

阿登战役中的一名德军随军摄影师,佩带莱卡相机

一名党卫军军官在用莱卡相机拍照

一名党卫军摄影师手持莱卡相机

这位德国空军的随军摄影师在擦拭他的蔡司伊康皮腔相机(“稻城”指正)

这位德军摄影师在用长焦镜头拍摄

一位德国海军的摄影师在拍摄照片

一位德国海军摄影师和U-123艇的艇长在一起

德国著名战地摄影师Walter Henisch

一名整装待发的党卫军摄影师

著名的党卫军摄影师Hans Michalek

一名德军摄像师正用轻便摄像机摄像

1941年夏,一名党卫军摄影师正在摄像

一名德军摄影师和装甲兵在一起

德国将军Veth手持柯达Retina I相机

德国伞兵部队中的摄影师(左一)

两名党卫军的摄影师在东线

趣味一刻

和德国空军飞行员一起出动的空军摄影师

德军摄影记者

德军摄影师

一名德军军官在检查相机

德军摄影师拍下授勋的一刻

德军摄像师在准备摄像

正在拍摄的德军摄影师

两名德国伞兵部队摄影师和军官在一起,请注意他们佩带的制式相机套,用于容纳柯达Retina相机

几位德军摄影师用莱卡相机记下这一瞬间

1943年9月参与营救墨索里尼行动的德国伞兵,其中一名佩带有莱卡相机

党卫军的一名摄影师和军官们

德国空军摄影师

德国非军方摄像师在拍摄中

德军摄影师和军官们在查看苏联红军战俘

德军摄像师在拍摄德军的伙食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地記者隨軍行 危險也不怕

記者:賀乙舜 王維     報導
FacebookplurkGooglefunphemidemi


美伊戰爭開打,隨軍採訪的戰地記者,也同樣在前線出生入死,至今已有12人不幸喪命。而在台灣也有一批逐漸被淡忘的戰爭記者,他們都是軍人出身,有的參加過抗日戰爭,有的曾在823砲戰前線,和軍人並肩作戰。其中93歲的空軍退役少將劉毅夫,當年以記者身份到金門戰場,他說敵人總是在拂曉出擊,還好他有早起的習慣,要不然性命可能不保。

民國47年金門823砲戰,兩岸隔海激烈砲轟,這樣的槍林彈雨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10多名台灣記者卻想盡辦法要到最前線,他們是台灣第一批戰地記者

沒有武裝,只有一個印著「記者」兩個字的鋼盔和一身卡其服裝,帶著相機和筆搭軍艦來到金門戰場。

45年過去,當年的戰地記者還活著的只剩下五、六位,其中最資深的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劉毅夫。

空軍少將退役,人稱將軍記者。家人:「這件是軍事外套,來穿上,還有帽子,對,還有帽子。」至今劉毅夫仍每天起個大早,穿上戰地記者紀念外套到報社主筆軍事新聞,他說他就是靠著早起才能在戰場上保住性命。資深戰地記者劉毅夫:「敵人作戰有兩個時間,一是黃昏、一是拂曉,拂曉你就不知道了,你在睡覺就不知道,所以當軍事記者一定要早起。」

抗日戰爭時期,劉毅夫擔任空軍將領,親自駕駛戰機和日軍對抗。撤退回到台灣,他放棄中將升官機會,選擇當一個戰地記者,用文字鼓舞士氣。劉毅夫:「我一生就被這句話感動,一個人拿槍打敵人、打日本人有什麼用?要為前線能作戰的軍隊服務。戰地記者第一個要有勇氣,第二個要能吃苦。」

當時的戰地記者幾乎都是軍人出身,資深記者姚琢奇回憶踏上戰場的那一刻,他說那時真的嚇壞了。資深戰地記者姚琢奇:「那時候金門連一棵樹都沒有,我們坐的吉普車也沒有棚子,走到半路,對面中共就發射砲彈,他看到東西就打,那時候我們就趕快跳下車,跳到地下的壕溝裡。」

姚琢奇說還好他受過軍事訓練,運氣也夠好,才活到現在,但並不是所有記者都能倖免於難。姚琢奇:「就是這艘船,我們那時在另一艘船,這艘船給打得亂七八糟的,艦長那時都已經死掉了。」

那時在船上的5名記者全部殉職,照片中被子彈貫穿的鋼盔可以想見士兵死傷的慘狀。

古寧頭戰役、東北剿共,還有大象林旺在緬甸的珍貴照片,是戰地記者羅超群用這兩台40多歲的古董相機寫下的歷史鏡頭。戰地記者羅超群之子羅廣仁:「一個記者或是個戰地記者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他說保護自己的安全才能為你所拍的和所看到的留下紀錄,因為只有你存在這些照片才能保存下來。」

受到父親影響,羅廣仁目前也從事新聞業。戰地記者用影像紀錄戰爭的殘酷,世人得以見證歷史,但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戰爭非得要開始?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時事專題

 
 
文 / 攝影:Wing 
  (一)
   
 

張翠容,香港少有的傑出女戰地記者。走訪過柬埔寨、印尼、波斯尼亞、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及伊拉克等地。放棄安穩的生活,多年來不斷往戰亂及動盪的地區採訪,她的目的只有一個:「我要給讀者說出真實的故事。」

張翠容於四月二十六日明報所舉辦的『傳媒面面觀-記者與戰爭』中,透過自己多次採訪戰爭慘況的經歷及故事,向在場的校園記者分享一個戰地記者應有的專業、操守、責任,及往往遇到的困難。

記者不是為了報道獨家新聞

談到香港傳媒採訪的專業程度,張翠容感到非常無奈:「香港傳媒的專業程度一直較西方為低,尤其是有關戰事的採訪,無論是資源以及政府的支持也相當缺乏。以今次美伊戰事為例,香港傳媒大肆報道,二月時電視台更爭相到達巴格達,加入隨軍的採訪團以爭取獨家新聞,但非典型肺炎事件出現後,本地傳媒對戰事的報道只落得『虎頭蛇尾』的收場。「這是沒有意思的,記者不是為了報道獨家的新聞,而是給讀者帶來真相!」

「除了日本外,其他亞洲國家的傳媒都缺乏專業訓練!每逢有戰事發生,他們派遣的戰地記者都是臨危受命的。」張翠容在巴格達遇到一位台灣來的記者,傾談間,她發現他本是位體育記者,而且對採訪全無計劃,原因是他只奉命務必要在鏡頭前把電視台的標誌出現在伊拉克戰地!


聯軍死120人 記者死12人

在戰事一觸即發的敏感時刻,交戰雙方對戰地記者都會有所防範,視他們為情報員,害怕報道真相成為『奪命符』。記者不但難以取得真確的消息,也隨時冒上生命的危險。「雖然記者受日內瓦公約所保護,但這個公約怎能抵擋槍彈?」

張翠容以美伊戰事為例:「當美英聯軍的死亡數字為120個時,戰地記者的傷亡數字已達12個,這是歷年戰事來比率最高的一次。」


隨軍記者易成宣傳機器

美伊戰事也引發一場傳媒戰。記者必須申請證件才可隨軍採訪,因此往往成為當局的宣傳機器。

張翠容認為,隨軍採訪難以取得真確的消息,例如美伊戰事的隨軍記者只可每天從官方電視台或新聞中心獲取『最新』的前線消息,而互聯網上的資訊也過於氾濫;即使出外採訪民情,官方會派遣翻譯員隨行並記錄採訪情況,而翻譯員所講解的是否真確也難於肯定。「所以,西方不少傳媒都派遣熟悉當地語言的記者進行採訪。

獨立採訪猶如賭命

因為隨軍採訪限制多多,記者儘量掙脫官方的擺佈,希望採訪真實的情況,卻同時受到生命威脅,一位英國記者就在獨立採訪時遇害。「戰爭的受害者往往就是真相!」

不少戰地記者甘願以生命賭一鋪,獨自出外採訪以求獨家新聞的報道,也同時造就不少明星記者。張翠容以今年電影節的『War Photographer』帶出一個問題:「記者的使命究竟是什麼?是否出於個人虛榮?

採訪阿富汗險遭槍殺

戰地記者必須遵從當地政府的新聞規例。張翠容講述她年前在阿富汗採訪時的一個經歷:塔利班立令禁止記者在境內拍攝,但她不以為然,正當她舉起相機拍攝當地情況時,塔利班的軍人已舉槍指向她並準備向她開槍,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幸好同行的一位西方外交官立即向軍隊求情,張翠容才不至客死異鄉。

「我們需要多觀察當地情況,及遵守當地的規則。」 

下一頁

 
  張翠容曾走訪過柬埔寨、印尼、波斯尼亞、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及伊拉克等地。
   
 
  張翠容指出,隨軍記者易成為官方宣傳機器。
   
 
  不少戰地記者甘願以生命賭一鋪,獨自出外採訪以求獨家新聞的報道,也同時造就不少明星記者。
   
 

張翠容簡歷


張翠容,資深自由新聞工作者。在倫敦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碩士。曾為BBC World Service特約記者、Inter Press Service駐港記者、路透社電視部特約記者、《二十一世紀環球報導》特約作者。著有《行過烽火大地》,由台灣馬可孛羅出版社出版。 中文文章主要發表於《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

張翠容曾親歷的大事,多不勝數,包括90年初東歐共產倒台、98年柬埔寨大選及赤柬解除武裝過程、98年印尼排華事件、99年科索沃危機、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血案、01年「 9 ‧ 11 」前夕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以及最近的伊拉克戰爭

   
   
觀 看 講 座 錄 像

 

   
   
 
編輯:Sunny
2003年5月2日出版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戰地女記者張翠容:國家恐怖主義VS恐怖主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亞洲周刊   發佈者:張翠容
熱度4票  瀏覽174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時間:2009年1月07日 10:26

 

        當哈佛大學宣佈《文明的衝突》作者亨廷頓(SammuelHuntington)病逝之際,以色列正以六十年來最血腥手段狂轟猛炸巴勒斯坦自治區加沙地帶(加薩走廊),導致數千人死傷,美英率先支持以色列行動,整個世界就這樣眼巴巴看著屠殺上演。以色列除攻擊哈馬斯政府機關和其武裝據點外,不少小孩、婦女、老年人、青少年、以及其他無辜的老百姓,都成為受害者,這種把平民也一併視作襲擊對象,用國家機器進行大規模殺戮的行為,有批評者指這種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是國家恐怖主義。

 

        不過,以色列對這次襲擊巴人行動也有解說,他們指加沙的巴人激進組織先以火箭炮攻擊以色列邊境,因此,他們要用百噸導彈和六十架戰機自衛、報復。自衛與報復便成為美國主流媒體報導以色列襲擊行動的主調,加沙地帶則早已被描繪成恐怖組織的基地,加沙居民全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是他們挑起衝突的事端。

 

 

 

        那麼,今次以色列要下重藥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其實,以巴之間的衝突,已類似雞與雞蛋的問題,特別是加沙地帶,一直是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總部的所在地,而哈馬斯雖於零六年大選勝出成為合法的民主政府,但局勢更趨緊張。以色列與哈馬斯互不承認,勢成水火,而加沙一直是衝突的前沿之地,當哈馬斯在零七年全面接管加沙後,兩者衝突無日無之。

 

        哈馬斯指責以色列雖拆卸在加沙的猶太殖民區(屯墾區),卻仍封鎖和襲擊加沙土地,以色列則指哈馬斯不斷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炮和輸出「人肉炸彈」,二零零八年年初以色列再度制裁加沙,切斷對加沙的燃料供應通道,令加沙居民在黑暗中還要面對食品和藥品短缺的人道危機。

 

        雙方終在二零零八年六月透過埃及斡旋,達成六個月的停火協定,協定中哈馬斯要停止所有對抗以色列的暴力行為,而以色列亦要結束間歇性空襲和解除封鎖加沙,恢復開放邊境口岸和日常供應。

 

        過去六個月停火期間,可以說是對雙方的考驗,雙方的確在初期暫停採取暴力手段,但哈馬斯指以色列仍然對加沙進行局部性封鎖,以色列則指哈馬斯繼續走私武器,全面解除封鎖乃不切實際,在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下暴力再現。在十二月十九日停火協議結束之際,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以報復以國沒有遵守協議,雙方再展開新一輪的戰爭,最大的受害者是一百五十萬的加沙居民。

 

        近來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工作署行動總監JohnGing表示:「停火協議並沒有令到加沙居民得到什麼好處,他們的尊嚴生活依然受到剝奪,事實上,在這段期間我們對加沙的物資供應亦頗受限制,我們甚至缺乏糧食,處境十分困難。」

 

 

 

        有人道工作者形容,停火時雖然較少聽到隆隆的轟炸聲,但加沙居民卻在沉默中慢慢死去,封鎖進一步使學童缺乏書本和紙筆,無法學習,身心受到摧殘。

 

        這讓人想到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結束後,美國隨即制裁伊拉克,直至零三年再度入侵該國為止,在十二年期間,超過五十萬人直接或間接受害於制裁行動,全世界也一樣眼巴巴看著伊拉克人慢慢死去,國際上沒有發出過嚴厲的抗議聲音,原因是,伊拉克早被美國定性為「邪惡軸心」。

 

        美國支持以色列行動

 

        美國國務卿賴斯對這次以色列軍事行動便這樣說:「哈瑪斯一再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和迫擊炮,要為新一輪暴力負上責任。」可是,與以色列傷亡數字相比,加沙的死傷可謂相當嚴重。報導稱,哈瑪斯自稱為報復而發射的火箭炮,射程在不到五+公里之內。因此,外界形容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相對于哈瑪斯火箭炮所造成的零星傷亡,以色列今次空襲已可共摧毀數百個目標,並調動坦克和地面部隊,這種大規模襲擊行動顯示了是一次花了長時間作出的精心部署。

 

        事實上,有分析家早預計出以色列今次血洗加沙的軍事舉動,由於二零零九年以色列議會選舉,各派必將以強硬姿態來爭奪選票,更何況將會出選的以色列女外長列夫尼和國防部長巴拉克正面對反對派領袖內塔尼亞胡的強大壓力,重挫哈馬斯政權很可能就成為以色列國內不同政治勢力較勁的籌碼。

 

        加沙真是一塊受詛咒之地,筆者在過去數年來曾多次出入加沙採訪,發覺入境限制一年比一年苛刻,記者必須持有以色列新聞局發出的記者證方可進入,救援組織也只能有限度地在該地進行救援工作,至於和平組織人士,一概不能前往,原因是他們被以色列政府視為同情恐怖分子的組織,其中以「國際團結運動」最為敏感。

 

        筆者在加沙期間親身體驗這個大監獄的滋味,海、陸、空一切受封鎖,由於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巴人自治地區之間有以色列領土分割,兩地隔絕,加沙南部通往埃及邊境又自九十年代中開始長期關閉,令加沙毫無經濟發展的可能,一半人口靠國際救援度日。

 

 

 

        狹長的加沙地帶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零五年以色列撤走猶太殖民區之前,殖民區便占去了加沙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令當時一百二十多萬巴人居民擠迫在餘下的百分之七十土地上,加沙總面積為三百六十平方公里。

 

        在沒有出路的大監獄裏,加沙居民變得貧窮、絕望、暴躁,容易滋生激進思想,哈馬斯也因此在該地起家。當筆者身在加沙,發覺哈馬斯已構成加沙居民生活一部分,從哈馬斯醫院、哈馬斯大學、到哈馬斯社區中心,居民在困苦生活上依賴哈馬斯的程度,可想而知,在他們眼中,哈馬斯是民族鬥士。

 

        可以預見,只要加沙越受封鎖,經濟越變萎縮,人民越無路可退,哈馬斯地位便越更穩固,究竟是誰造就恐怖主義?

 

        當二零零八年七月候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以色列時表示,要是有人發射火箭炮攻擊他女兒睡覺的地方,他會全力阻止,他認為以色列該這麼做。可是,當筆者寄居于加沙一民宿的第一晚,睡得正濃時即受到以色列一枚導彈轟醒,那種驚恐不足為外人道。當地有小孩告訴筆者,他們每晚都恐怕一睡便不能再醒來,他們討厭頭上的戰機聲,但他們卻逃生無門,而以色列人則有行動自由,可選擇搬離他們認為危險之地。

 

        奧巴馬競選時強調他會依靠外交手段解決國際紛爭,人們寄望他推動中東和平,但若瞭解奧巴馬的外交團隊,或許再不感樂觀。

 

         奧巴馬的副手支持以色列

 

        奧巴馬的副手是長期大力支持以色列的拜登,他的幕僚長是與以色列有密切關係的伊曼紐爾,希拉利自當上參議員後,在以巴問題上轉向親以強硬立場。至於奧巴馬本人,他除了認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地方外,他並說:「很難和不是代表國家、不承認你的生存權、常用恐怖行動做為武器的團體談判。」

 

 

 

        熟悉以巴問題的專家對以巴和平前景不寄厚望,正如以色列在空襲過後表示,他們的目的是要把加沙炸回到一九四八年之前的荒涼境況。既然如此,國際社會應如何回應這一場國家恐怖主義?諷刺的是,在掌握話語權的優勢下,國家恐怖主義卻往往包裝成為反恐行動,製造更多不公不義,從而誘發更多的暴力,連聯合國也無能為力,這才正是這個世界迫切關注的現象。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

作者: 拍案网友  *2010-1-15 10:29:06  点击:129  回复:5  回复主题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1 回复: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2 回复: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3 回复: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
残酷!

 

4 回复: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FONT color=red><B>中国人见识一下战争残酷!真实战地记者照片</B></FONT>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玩命的战地记者
直接连续看以下大图

战地记者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也最无奈的职业,想要从事这个行业,就必须有抛开一切的魄力,包括自己的生命。一位战地记者曾经这样说:“我害怕失去生命,我害怕看到战争。因此我愿意去做一名战地记者,用我的力量去避免战争,保护生命!”战地记者是我们最应尊敬的,有人终其一生想要寻找的就是那些可以震撼心灵的东西,但这些战地记者带给我们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根据美联社得到的材料,1965-1975年越战期间,共有71名记者因报道这场战争而遇难,其中在柬埔寨遇难的有34人,越南33人,老挝有4人。到目前为止,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类成为记者遇难人数最多的战争。
在越战中遇难的71名记者中,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的最多。其中20人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的记者分别为14人。这些记者多数是在战斗中受到波及死亡的。而在伊拉克战争中,3/4的遇难记者是伊拉克籍,遇难的美国记者只有2人,相当一部分伊拉克籍记者是因为从事新闻工作而遭到武装分子杀害的。



 

 



 

 



最惊心动魄的十大灾难片!!你看过几部?
 

 


外勤採訪記者工作,外表上是風風光光的,狗仔隊也給人威風凜凜的印象,但熟知記者生活的人,卻會用「神仙、老虎、狗」一句話來形容他們的生活,而實際上,記者是一高度職業危險性行業,惹官非、捱打、受傷,甚至遇難身殞,似乎都成隱憂。就全世界情形來看,據保護記者委員會 (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估計,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個年頭,全球共有四百七十二名記者在工作時遇難。戰地中東是龍潭虎穴,一九九九年,美國彈著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時,更曾導致三位中國記者喪生,掀起了全球對新聞工作者的關注。而各類例子,可以說俯拾即是。
傳媒的配置措施
傳媒是社會動員神經系統,尤其是有災難發生的時候,此之所以日本的基本災難防治法,就將日本放送協會 (NHK),定位為防災公共體系成員之一,在災難發生時,要擔負播報救災措施的責任。
至於媒體平時的防災作法,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KFWB新聞台做法,就值得借鏡。為了應付加州地震頻生,KFWB設立民眾(報料)地震專?︱任何人、任何時間感到地震,都可以用電話查詢,而它本身也做了各項防災措施,例如,備用發電機、記者救難袋、甚至還準備了一百人兩日食糧。反觀香港在處理災難報導時,如果派記者到事發現場採訪,一般會為記者額外購買多一份意外保險,或加保。此外,便沒有太多的其他措施去處理。但在戰事採訪時,保險公司卻並不願意承保,某些傳媒機構只好自行承擔保險責任。

以目前香港情況來說,記者在外出採訪災難新聞時,遇到很多困難,例如: 每當內地發生重大災難,派員到現場採訪,並非如想像中容易。首先,地方政府並不那麼歡迎外地記者到災難現場採訪,因此大多不會提供任何協助。傳媒機構在這些情況下,往往迫不得已時才會呈報在地政府機關。因為一旦申請了的採訪,往往只能單一報導地方政府希望得到的結果,很難自由地去採訪,充份反映實況。

 



 



 

Robert Capa說過:”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長井健司自己則說:「誰も行かない所に誰かが行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總有人要到沒人想去之地)。而他,也的確已站遍不可能再接近的現場,沒有人敢身處的前線。或許長井健司的攝錄機會被軍方充公、檔案會被刪除,但緬甸軍政府的殘暴和冷血,卻已完全清楚的展現世人眼前,可謂他最真實,也是最後的採訪。

 


他们必须时常冒着生命危险。图中一位战地记者的长靴里插着一把手枪,以备不时之需。
 


直接连续看以上大图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烽火憶當年:訪抗日南洋華僑戰地記者莊明崇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5月30日 14:19:17  來源:華聲報
  【字體: 打印本稿 讀後感言 進入論壇
【推薦
關閉  
 
新 華 網 檢 索
.海外華人導航.
華人圖片 政策提示 華報摘要
華人動態 華人故事 海外創業
神州縱橫 海歸熱潮 華文教育


莊明崇老先生近照

 


記者團與當時廣東省府主席吳鐵城合影。右二為莊明崇。

 

    近日在曼谷一次小小的聚會中,記者結識了88歲的泰國華人莊明崇老先生。抗日戰爭時期,莊先生毅然參加南洋華僑戰地記者通訊團,奔赴中國抗日前線。如今,當年與他一起赴華採訪的同行俱已作古,他成了參與中國抗戰前線報道的唯一健在的東南亞華人,甚至可能是全球海外華人中有此經歷並健在的唯一的人了。

    莊先生祖籍廣東潮州,1915年在曼谷出生,曾在曼谷早期華文學校新民中學讀書,後到馬來西亞檳城求學。蘆溝橋事變後即赴華做戰地記者,參與報道了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等重大戰事,此後輾轉到昆明西南聯大學習,日本投降前回到曼谷。憶及烽火當年,老先生對一些人物和事件記憶猶新,侃侃而談。

    組團赴華

 

    中國抗戰爆發後,南洋華人華僑支援抗戰熱情高漲。馬來西亞檳城《現代日報》主編曾聖提先生倡組華僑戰地記者通訊團,回國從事抗戰新聞報道工作。曾先生祖籍廣東饒平,當年30歲左右,是活躍在檳城的著名華僑報人。鑒于報館記者大都有家室拖累,曾聖提便從當地華文讀書會中找到6位20幾歲的青年:潮州人莊明崇、紀志文,廣州人龍炎川,福建人駱德露、辜洪濤,海南人黃某,共7人組成記者團。

    “1937年11月,我們這個抗戰後第一個回國的華僑新聞團體,從星洲(獨立前的新加坡)乘坐香港貨輪‘豐平號’北上香港。原打算轉道南京,但抵港後得知南京已失守,只好決定經廣州赴漢口設立記者站,以便展開工作。“在赴港途中,‘豐平號’船員們對記者團投身抗日深表敬佩,船長打開大餐廳讓我們住宿,那是貨輪上最好的處所了。每日三餐大魚大肉,殷勤招待,分文不取”。

    港穗見聞

 

    記者團抵達香港後逗留大約10天,負責接待的是19路軍駐港辦事處的黃精一先生以及許多香港抗日團體的青年朋友。曾聖提為壯觀瞻,特地為團員制作了藍呢制服,兩排銅扣,外加領帶革履,儼然像海軍軍官。

    香港當時左派勢力相當活躍。莊先生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中共西南局的張雲逸先生常來旅館看望我們。張先生體格健壯,滿面風霜,一看便知不是城裏人。他對我們詳細解釋了共產黨要求停止內戰,建立統一戰線一致抗日的政策。沒想到他後來成了新四軍、解放軍的風雲戰將。”

    到了廣州,記者團受到官方的熱情歡迎,被安排住進一流的愛群大廈。省政府參議邢森洲(抗戰勝利後出任國民黨政府駐泰國首任大使)引導記者團拜訪軍政大員。“當時的第4集團軍總司令余漢謀將軍親自接見我們,還交待軍部替我們準備了廣州至武昌的一等火車票。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並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的廣東省政府主席吳鐵城先生請我們吃飯,並與我們合影留念。這張攝于1938年1月8日的照片我一直保存著。”(見圖)

漢口建站

 

登上北去的列車,記者團一路風塵仆仆趕往武漢。“同車有一位在漢口河街開米棧的許老板,原籍廣東普寧,是一位忠厚的長者,一路上與我們這幾個年輕人相處甚好。到了漢口,許老板讓我們把辦事處設在他的米棧樓上,既不收房租,又免費供餐,有時還親自剝蝦為我們添菜。米棧門口挂上‘華僑戰地記者通訊團團本部’的隸書大字招牌,顯得很神氣”。

當時陪都雖遷往重慶,但武漢實際是全國軍政中心,軍隊調動大部分要經過這裏,許老板的米棧常為過往軍隊佔住,不勝其擾。“自從記者團本部的牌子挂起後,再加上我們穿著藍呢制服,那些蠻橫的軍人不知這是何方神聖,再也不來打擾,連對門派出所的警察都對我們敬禮”。

“在漢口應酬頻繁,記得《大公報》也看得起我們這些毛頭小夥,設宴款待,該報三巨子、也是社論主筆——總經理胡政之、總編輯張季鸞和編輯主任王蕓生等諸位報界老前輩都親自出席”。

抗戰形勢越來越緊,記者團決定分赴各地採訪。團友辜洪濤去福建,黃某去海南島。徐州正在加緊部署會戰,莊明崇和紀志文、龍炎川、駱德露4人即奔赴徐州。團長曾聖提和在漢口加盟的兩位華僑張赫茲、李秀良留守漢口記者站。

奔赴前線

 

徐州是津浦、隴海兩條鐵路幹線交叉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國軍隊志在死守。坐鎮徐州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麾下部隊號稱30萬,有中央軍、桂軍、川軍、東北軍、西北軍等等。

“我們4人乘車沿平漢路北上鄭州,再轉隴海路東向徐州。在平漢段的列車上,我巧遇曼谷新民中學時的同學、祖籍廣東梅縣的華僑廖政武,真是喜出望外。廖告訴我,他剛畢業于黃埔軍校炮科,決心去延安參加8路軍,並笑說,若說破其事,他會被槍斃的。匆匆一別,從此再沒有見面,聽說他後來成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記者告訴莊先生,廖政武將軍後來擔任過蘭州軍區副司令員。莊先生悵然說:“也不知他是否還健在?”

“趕到徐州,我們即赴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辦理戰地記者證。主管軍官幫助辦證後,又發給我們少尉軍服,並說可以配發短槍,但槍法不純熟的人不如不帶。他還告誡我們,在前線不必標示軍銜,要處處小心,注意安全。這是我們上的戰地記者第一課,之後我們4人便分手各奔前線去採訪了”。

名將印象

 

徐州會戰打響後,莊先生于1938年3月間陸續採訪過戰場上廣東軍的區壽年、中央軍湯恩伯、東北軍于學忠、西北軍孫連仲和廣西軍廖磊等高級將領。他沒有談及採訪的具體內容,只說起幾位將軍給他印象最深的一些片斷。

“區壽年將軍知道我的籍貫後,笑著說:‘你是潮州人,怎麼敢到前線來?我被潮州新兵氣死了,一來就想逃走,逃時連槍都帶走了。’當時潮州徵兵出現買壯丁、冒名頂替的醜聞。一些新兵是不務正業的二流子,逃回去後再賣身當兵得一筆錢。

“當我在湯恩伯將軍的第20軍團總部採訪時,他們得悉敵情連夜轉移,我隨湯部一夜間進進出出3個村莊,天亮前才落腳宿營。湯將軍特地叫副官讓馬給我騎,又對我說:‘這種地方不來也罷,你還是回後方讀書好。’大概因為我個子小,只有40多公斤,像個弱書生的緣故。

“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于學忠將軍是東北人,熱情坦誠,不擺架子。他把我當成他的客人,總認為華僑是很遠很遠的鄉親,常讓我跟他和高級軍官一起吃飯。

“孫連仲當時是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有西北軍人的豪爽直率,他覺得華僑有特殊身份,曾經問我:‘你們華僑可以到鬼子那邊去吧?’在採訪之余,他還高興地為我題字”。

徐州突圍

 

徐州會戰最高潮是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臺兒莊戰役。

 

“臺兒莊內防守主將是孫連仲部的池峰城師長。日軍包圍臺兒莊,中國軍隊四方增援形成反包圍,內外夾擊日軍,取得臺兒莊大捷。池峰城師在莊內先挨打後出擊,傷亡慘重,我和龍炎川前往採訪池師長時,一路見到死屍遍地,傷兵呻吟不絕。我們爬上一輛被擊毀的日軍坦克拍照,後來刊登在曼谷華僑日報周刊上。戰役期間我們採寫了不少報道,通過漢口記者站發往南洋報界。

“正當我們陶醉在勝利的歡樂中,日軍突襲徐州以西的碭山,切斷隴海鐵路,從西、南、北三面包圍了徐州,只余東向連雲港出海口。幾十萬中國軍隊面臨反勝為敗局面,各自突圍。我們就近加入第15集團軍總司令關徵麟將軍的參謀處一同向西南突圍。第一晚吃了不少苦頭,情報不明,盲目亂闖,有兩次誤入日軍火力射程內,燈光直照,機槍掃射,我們倉皇退走。幸而敵軍分散,不敢窮追,我們才得脫險。以後兩天晝伏夜行,大部分時間奔波于河南、安徽交界的麥田裏。一路上參謀處人員憂心忡忡,我們卻得吃便吃,能睡就睡,好象天塌也不怕。最後遇到一支整編部隊,乘他們的軍車到信陽車站,改乘火車南下漢口,回到了自己的記者站”。

武漢歷險

 

“徐州突圍後,中國軍隊更處于劣勢地位。所謂‘武漢保衛戰’宣傳大于實際,當局並不像徐州會戰那樣集結大兵團準備決一雌雄,只是盡量鞏固武漢外圍,爭取經營重慶及大後方的時間而已。“在敵機頻繁的轟炸中,武漢軍政機關逐漸向後方疏散。我們記者團本部也由張赫茲負責遷往桂林。駱德露與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董必武先生接洽妥當,同另一位華僑奔赴延安。余下我和李秀良、紀志文、龍炎川遊走于武漢外圍,採訪新聞、拍攝照片寄往桂林本部。

“日軍由九江沿長江兩岸迫近武漢,一路似乎沒有遇到認真的抵抗,武漢于1938年12月25日棄守。我于23日從漢口乘一艘破舊渡輪西撤,船上擠滿軍眷、散兵和難民。其他團友則設法乘火車南下,我們的目的地都是桂林。

“我乘的渡輪當天傍晚剛到60裏外的排鋪,忽有兩架敵機飛來,輪番轟炸掃射,船上頓時呼兒喊母亂成一片。敵機明知這是一只沒有武器裝備的民用船,仍肆意屠殺,造成不少傷亡,這就是日軍的‘武士道精神’!幸虧船長臨危不亂,盡快將船駛向岸邊,斜靠在距岸十幾米的淺灘,活著的乘客紛紛跳水,掙扎上岸。這時天色已黑,寒風凜冽,隨身帶的簡單行李物品都在混亂中遺失了。我穿著浸濕的棉軍服,隨著人群找到鄰近的區公所。那一晚住在一戶農民家裏,好心的大娘替我把衣服裏的濕棉花抽掉,連夜烘幹後縫成一套夾衣褲。她說兒子也是出去當兵的,問我有沒有見過。次日區公所為我和一位傷兵安排了一只小船,沿江進入洞庭湖,一直送到岳陽,算是脫離了險境”。

後方軼事

 

由岳陽輾轉經長沙、衡陽,渡湘水到達桂林,莊崇明與其他團友匯合。“當時桂林有許多抗日救亡工作隊和各類團體。我們常參加《大公報》范長江、《新華日報》陸詒領導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的活動。武漢棄守後,變相的投降論等消極論調抬頭,很多人擔憂抗戰堅持不下去。而范長江、陸詒等人的言論非常積極,令人振奮。

“桂林遭日軍空襲已是家常便飯。有一次‘救亡演劇隊’的表演藝術家金山和王瑩來看我們,他們正在籌備出國到南洋一帶巡回演出,募捐抗戰。這時空襲警報驟響,我們趕緊跑到附近岩洞躲避。金山安慰王瑩說:‘別怕,有我在。’很有點大丈夫氣概。“如果記憶不差,桂林國民黨《掃蕩報》有一位查良鏞先生,文章寫得很好。誰知半個世紀過去,他竟成了香港的大儒商和武俠小說大作家金庸。我雖不認識查良鏞,但對查家一直懷著感恩之心,因為後來我去昆明讀書,就是金庸的大哥、西南聯大教務長查良鑒先生把我編進聯大預修班的。

“在桂林遊蕩了小半年,覺得已失去戰地記者的味道,又經不住遠在曼谷的父母多次來信催促,即珍重惜別沙場余生的記者團同伴,赴昆明求學。早在武漢就已熟識的著名作家、曾參加左翼作家聯盟的白薇大姐為我給雲南大學的楚圖南教授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我幫了大忙。楚教授是老一輩共產黨人,非常愛護進步青年,他讓我住在他家裏,並積極設法為我安排學業”。

華夏情懷

 

抗戰勝利前,莊先生回到闊別多年的曼谷,一面仍熱心新聞事業,一面經營起佛事用的香燭生意。幾十年來,他一直關心著中國的發展,在曼谷和一些華人老朋友聚會時,話題也離不開中國。

1990年他赴中國旅遊時,專門到漢口去尋找華僑戰地記者團團本部所在的河街,但聽說河街當年毀于日軍炮火,重建後已面目一新,如今那一帶已無人知道河街的名字了。此後他又多次赴華遊歷,目睹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蓬勃發展,對比當年的滿目瘡痍,他每每感慨:變化實在太大了!(人民網駐泰國記者 孫偉)


(責任編輯:高穎)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轉折

分類: 介紹書籍 2010/04/24 17:05

 

                   

 

 

讀轉折

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2010/03/15 20:01                    

    

讀「轉折」趙藤雄的人生之路

  

他說:在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逃避」兩個字。我看完了這本書,我認為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休閒」兩個字。

趙先生廿四嵗北上打併,迄今四十多個年頭,在三百多頁的書裡,沒有發現趙先生有一天的休閒生活,雖有星期假日,都是到工地巡視。有困難的時候,工作至深夜,開創新事業的時候,不用說一定更加忙碌,那有時間休閒。他創立了休閒事業,並沒有去享受休閒生活。所以,我認為他的人生字典沒有「休閒」兩個字。

從台幣三百元到台幣四千億的趙藤雄先生,以一位初中的程度,竟然懂得這麼多,在建設營造方靣,也許他有豐富經驗的累積,可以駕輕就熟。可是在金融保險、空運物流、休閒、巨蛋園區、商務開發、、等,都需要很專業的知識,我看,除了他的智商一百八之外,他一定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例如;金融保險這麼專業的事業,一夕之間,全部接受過來,對制度的建立,對人事的佈局,幾年功夫,竟然將虧損成為有盈餘,多麼不簡單啊!他的建築事業己經到美國、大陸設點。未來其他企業也可能往海外發展,以便和國際接軌。對於過去四十幾年,所創造、所奮鬥的經歷,一點一滴,都是趙先生經驗的結晶,他毫無保留的要在企業內傳承下去。

從他在這書裡標示了遠雄的未來,就是「要延續事業的發展。」如何才能延續事業的發展,他己經在積極的培養經營的團隊,因為他看到台灣有些企業家,將企業傳給下一代去經營,並不理想,所以,現在他考慮下一代是否有意願?雖有意願,也要考慮其專業的能力,以及是否其有領導的特質,所以,不堅持要將棒子交給第二代。

目前他正在培養人才,觀察同仁,是否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處理事情時,是否具有分析事情的深度、與廣度及專業度。來培養專業的經營團隊。他選擇人才的標凖___不在企業內談感情因素,公私分明。

最後他談到要回饋社會,待退居第二線 後,將有更多的時間,投入社會公益,回饋社會。這是國家社會之福,希望更多企業家像趙先生一樣。

本書三百多頁,印刷精美,編排的非常好,祗有一個錯字,一個字顛倒而已,真是難得。這本書可作為青年人創業的指南。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wTYHXUWaERmpjIeSxHJ05AiA/article?mid=8660

回應(0) 引用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打贏了南北戰爭?

2006-07-15 07:24 |迴響:6|點閱:10302

 

關於美國的內戰,我們從通俗讀物或電影上所得到的印象是這樣的:北方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產物。無論從人權或經濟的面向來看,北方都站在優勢的一方。蓋茨堡(Gettysburg)是南北戰爭的轉捩點。在這之前,北軍一連吃了好幾場敗仗,卻在蓋茨堡意外戰勝了。北軍的死傷雖然慘重,但有效地打擊了南軍的士氣,讓後者走入敗亡之路。

事實是:人權與經濟處於優勢的一方不一定能夠在戰爭中獲勝。而且,軍事一旦陷於膠著的狀況,處於優勢的那一方反而容易提出休戰的方案。這正是蓋茨堡戰役之後的狀態。當時的林肯總統面臨了無法連任的危機。他的競選對手麥克里蘭(George E. McClelland)所提出的承諾是,一旦他當選總統,將承認南方獨立,以停止內戰的巨大耗損。

真正讓林肯獲取連任的因素是薛曼(William T. Sherman,圖一)所率領的北軍在大選前佔領了亞特蘭大。在同個時期,葛蘭特(Ulysses S. Grant)所領導的北軍主力與李將軍(Robert E. Lee)所領導的南軍主力仍然對峙在華府(北方政府的首都)與里其蒙(Richmond南方政府的首都,位於維吉尼亞州)之間。葛蘭特的軍力雖然優於南軍,卻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進展,反而一再受挫於南軍守勢的戰術。這樣的戰鬥之所以無法取得結果,原因有二。一個原因是,葛蘭特所主導的是缺乏策略的戰術,他只期望在會戰中以優勢的兵力壓倒對方。另一個原因則是,雙方所使用的新式武器,米尼式長槍以及霰彈砲,使得戰爭的傷亡率偏高,也使得作戰的優勢落於採取守勢的一方。

 

圖一、薛曼將軍

此圖取自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亞特蘭大遠在南方的喬治亞州,與里其蒙有數百英里的距離。薛曼入侵亞特蘭大的起點是田納西州的切特努加Chattanooga,圖二)。從那裡到亞特蘭大只有一條鐵路,大部分的路線沒入無人居住的森林裡。薛曼的對手是強斯頓(Joseph E. Johnston)。後者所掌握的兵力不如薛曼那麼多,因而採取純守勢的戰術。在強斯頓的構想裡,他只要在這條鐵路線上嚴守一個據點,就能夠有效地掐住北軍的補給路線,阻遏薛曼的前進。

然而薛曼是一個懂得靈活運用戰術的將軍,也明白新式戰爭並不利於攻擊的一方。他一再使用佯攻的戰術,迫使對手嚴守自己的陣地,同時又派遣部隊進襲敵營的後方。經由同一戰術的運用,他逼使強斯頓數度棄守先前所部署的陣地,向亞特蘭大的方向撤退。最後,南方政府撤銷了強斯頓的職務,換上了勇敢卻更無謀略的胡德(John B. Hood)。胡德改用進攻的戰術,在亞特蘭大附近的開放地形與薛曼展開了數次作戰,不但折損了好幾千名兵力,而且導致亞特蘭大的失守。

 


圖二、
薛曼(藍色)與對手(紅色與藍色)的移動路線。

此圖取自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如前所述,北軍進佔亞特蘭大讓林肯贏得連任,讓主戰派繼續主導北方政府。亞特蘭大之所以那麼重要,因為它是南方的補給中心,也是南軍的兵工廠。薛曼在進入亞特蘭大以前,勒令所有百姓撤離該城。他的部隊在進城以後,便大肆破壞物資與鐵路,接著城裡發生大火,我們在〈飄〉那部電影裡所看到的大火就是這幕景象。

南方政府不得不重新啟用強斯頓來對付薛曼。強斯頓的策略是進攻薛曼的腹地,田納西州,期望切斷薛曼的補給路線。這時,薛曼將自己所統帥的部隊一分而二。一部份撤回田納西州,會合當地的部隊來防守強斯頓的逆襲。他本人則率領輕裝騎兵,朝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海邊的方向,進發。薛曼使用數個縱隊並行的方式前進,使得南軍無法預測他的意圖,因而無法集結兵力在某個地點來打擊他。他的部隊在1222日進佔喬治亞州的薩凡那(Savannah),給林肯送上最好的聖誕賀禮。薩凡那是個海港。在那裡,薛曼的部隊可以依靠海路獲取來自北方的補給,使得強斯頓的算計再度落空。

根據軍事史學家的分析,薛曼在南方的進襲與騷擾是北軍獲取勝利的真正原因。薛曼佔領了薩凡那以後,又繼續向北(里其蒙的方向)進發,一路肆意破壞,帶給南軍巨大的物質與心理的創傷,導致強斯頓與李將軍在四月間棄械投降。強斯頓曾經評論薛曼的用兵方式:「自從凱撒之後,世上已找不到這樣的軍隊。」南北戰爭帶給我們的一個教訓是:戰爭的勝利並不倚賴巨幅的戰鬥,而是聰明的戰術。我們在電影上所常見的大型會戰往往只會讓交戰雙方兩敗俱傷,導致長期的對峙。南北軍自開戰以來的對峙便是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持久對峙又是一例。

熟悉美式足球的人都知道,進攻的一方持續失利時,四分衛(quarterback)就應該採用冒險的戰術,將球投擲給衝向前方的外接員(wide receiver)。有時候,為了擾亂敵人的判斷,四分衛會讓好幾個外接員一起衝向前方;最後他會把球傳給誰,端賴實際的狀況而定。這正是薛曼採取數路縱隊並進的意義。成吉思汗與拿破崙的軍隊也採取這種行進的方式。

薛曼另一個讓評論者激賞之處是他在亞特蘭大所做成的決策。那時候,他面臨補給路線遭強斯頓切斷的危機。然而,他不但不回頭去拯救可能的損害,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行進。這是圍棋高手會行使的策略:當對手侵佔自己的地盤時,他們並不一定要去搶救失利的領土。原因是,對手在並不穩固的領土上征戰,往往會付出高昂的代價。高手們懂得利用這個機會反過來入侵敵人的領土,或者趁機擴大自己的地盤。這個策略是薛曼在危機中所擬定的,顯現他是個頭腦清楚、不為敵人所惑的戰術高手。

然而,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戰爭的問題呢?因為,一方面,戰爭的原理普遍適用於運動場、球場、棋弈、商場、甚至政治領域裡。另一方面,這些道理卻絕少為我們所談論與瞭解。也許,不去研究戰爭的原理使得我們在球場上發揮不出高明的策略,在商場、政壇以及戰場上表現得有勇無謀。大多數人總以為,只要正義、勇氣與熱情在自己的這一方,他們就應該積極尋求大型會戰,以求在一役中徹底摧毀敵人。美國的內戰正好否定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南北軍的大型會戰並沒有帶來任何具體的結果。不輕易交戰的薛曼卻帶來了終局的勝利。如果說,在民主的社會裡,人們學習到如何與敵人相處。那麼,在戰爭中,人們領會到上帝不一定站在自己的這一邊。戰爭的勝利所依靠的是聰明與理性的謀略,而不是熱情與衝動的行為。

  

參考資料

Bevin Alexander, How Wars Are Won: The 13 Rules of War -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War on Terror, Three Rivers Press, New York, 2002.

貝文˙亞歷山大,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張佩傑譯),麥田出版社,二00四。

李德˙哈特,戰略論:間接路線(鈕先鍾譯),麥田出版社,一九九七。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