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史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昨天的血腥屠殺】蔣介石的黃河花園口大決堤!

  • news

    最近有二則新聞令人非常感慨,其一就是蔣介石的遺物被列為國家文物,其二就是有甫發表上任的官員,因為過去曾公開反對前朝「去中去蔣」的政策,而獲拔櫂,並被某些媒體讚其有風骨。其實嚴格說起來,前朝的去蔣化政策並不是要完全將蔣介石從歷史抺去,而是希望還原蔣介石在歷史上的兩面評價,終結過去將蔣介石奉若神明的荒謬時代,只是最後功敗垂成。在幽靈復辟後,蔣介石仍然是被中華國民所紀念的歷史偉人,墳墓有國家憲兵保護,歷史教科書仍然充斥著美化他的謊言。只是有時讀史時會想,那些過去被蔣介石屠殺的百姓,那些起來反抗他而最後被迫害入獄的異議人士,今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別的不說,相信台灣許多人就不知道過去所發生過的一件大屠殺,在這個由蔣介石直接下令執行的慘案中,直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就高達八十九萬人,幾百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逃離家園,史稱黃河花園口大決堤。

    黃河花園口大決堤發生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的中期,也就是國民黨版八年抗戰史的初期,一九三八年的六月九號。當時國民黨蔣家軍中的幾位將領,在蘭封會戰裡發揮黃埔精神,不戰而逃,導致蘭封會戰兵敗如山倒,為了阻擋日軍追擊,蔣介石下令炸毀黃河大堤,希望來個水淹日軍,並且讓附近所有鐵路全部泡在水裡,使日軍無法運兵追擊。眾所皆知,黃河自古稱為「天河」,因為千年以來黃河不斷的淤積,不斷的加高兩側河堤,最後黃河的河床甚至比兩側的農地還要高,一但大水決堤,後果不堪設想。而這等陰狠的毒計,早就戰事甫起時,就有人向蔣介石建議過,只是當時戰況還沒有完全悲觀,蔣介石只是當作備案來處理。直到了五月底,戰事已經完全絕望,會戰大敗後考慮的只是主力部隊能不能順利撤出戰區,大家能不能躲過日軍的強力追擊,此時也顧不得百姓的死活了,就在六月初開始準備決堤計畫,在六月九日那一天用炸藥與高射炮炸開大堤,整個平漢鐵路以東全部被大水淹沒,一千二百萬畝的農田全部泡在水裡。走避不及的百姓全部被大水活活淹死。震驚世界。

    一開始國民黨還打算栽贓到日軍頭上,在炸堤後發動各路媒體強力譴責日軍炸堤的暴行,並且指出這是另一次的南京大屠殺。一直到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的媒體仍然繼續作這樣不實的報導。直到許多無法辯駁的史料出土,親歷事件的當事人們撰寫回憶錄,直指炸堤的就是國民黨軍隊,才讓事實真相被還原。從此國民黨絕口不提這件淹死八十九萬人的歷史慘案,教科書中只剩下南京大屠殺。順道一提的是,國民黨稱的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是三十萬人,還遠不及黃河花園口大決堤裡直接死亡人數的一半,而八十九萬人死亡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因為這是直接在大水中死亡的數字,在大水之後,所有的農田都泡在水裡,沒有任何收成,又造成大飢荒,在兵荒馬亂中也沒有政府單位可以進行人道救援,屍體任其腐敗,又引起大範圍的瘟疫傳染,大水退去後,間接死亡的人數恐怕更是八十九萬人的數倍。會戰結束後,潰敗的國民黨許多部隊,在黃泛區附近四處逃竄,飢荒中無以為食,就搶劫為生,湯伯恩所部的軍隊軍紀特別差,在河南時強淫虜掠樣樣來,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話叫「寧要日軍燒殺,不要湯軍駐紮」。國民黨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的內戰裡兵敗如山倒,被中國百姓趕出中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後來紙包不住火了,黃河花園口決堤慘案確定就是黃埔軍幹的,宣傳口徑只好轉向,陸續出現一些報導文章指出,由於當時疏導得宜,其實並沒有任何一個百姓死傷。但是有趣的是,當時國民黨蔣家軍與日軍互相指控對方炸堤的報紙,其實都還被保存在圖書館裡,幾十萬百姓活活被淹死的事實,兩方都有積極報導。國民黨的報導指出日軍炸堤屠殺平民,日本的報紙則說是蔣介石炸堤,自己害死中國百姓。文章最上方的配圖就是當時日本的報紙,用「人類永遠的敵人」來形容犯下這等血腥罪行的蔣介石。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也都知道是誰在說謊了。日方拿這件事來宣傳,並且強調日軍積極救助被大水奪走一切的幸存災民,其實也是言過其實,因為日軍自己跑都來不及了,還會救助敵國的災民??據戰後曝光的日方史料記載,當時日軍不像中國平民百姓,沒有機動交通工具,是有軍用卡車助其撤離災區的,但是仍然有兩個日軍師團走避不及,被大水圍困,日軍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飛機,空投救命物資,讓日軍受困的部隊不至斷糧。但是就算如此,日軍仍然有七千多人死於大水之中。國民黨後來的文宣說「國軍疏導得宜,百姓並無一人死傷」,真是他媽的鬼話連篇。

    海地大地震,震驚全世界,但是目前死亡人數仍然未破三十萬人,南亞大海嘯,估計奪走二十二萬人的生命。但是兩場世紀天災加起來都沒有蔣介石一聲令下有威力。八十九萬人從此淪為波臣,而歷史上甚至沒能記上他們一筆。你問我們為什麼對蔣介石這麼有意見。我們只能告訴你,人跟禽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人有良知,所以人類社會無法認同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就像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一樣。我們不認為要將蔣介石從歷史中抺去,這是不對的。我們主張的是要還原歷史的真相,讓大家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事。套句中國朋友愛說的話,這叫「將蔣介石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這個人過去的所做所為,多次經過中正紀念堂時也都拒絕進入,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特殊的意識形態,而是人都是有良知的。除了已經喪盡天良的人以外,我們真的無法理解是什麼樣的人,竟然可以原諒這種屠殺的暴行。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打贏了南北戰爭?

    2006-07-15 07:24 |迴響:6|點閱:10302

     

    關於美國的內戰,我們從通俗讀物或電影上所得到的印象是這樣的:北方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產物。無論從人權或經濟的面向來看,北方都站在優勢的一方。蓋茨堡(Gettysburg)是南北戰爭的轉捩點。在這之前,北軍一連吃了好幾場敗仗,卻在蓋茨堡意外戰勝了。北軍的死傷雖然慘重,但有效地打擊了南軍的士氣,讓後者走入敗亡之路。

    事實是:人權與經濟處於優勢的一方不一定能夠在戰爭中獲勝。而且,軍事一旦陷於膠著的狀況,處於優勢的那一方反而容易提出休戰的方案。這正是蓋茨堡戰役之後的狀態。當時的林肯總統面臨了無法連任的危機。他的競選對手麥克里蘭(George E. McClelland)所提出的承諾是,一旦他當選總統,將承認南方獨立,以停止內戰的巨大耗損。

    真正讓林肯獲取連任的因素是薛曼(William T. Sherman,圖一)所率領的北軍在大選前佔領了亞特蘭大。在同個時期,葛蘭特(Ulysses S. Grant)所領導的北軍主力與李將軍(Robert E. Lee)所領導的南軍主力仍然對峙在華府(北方政府的首都)與里其蒙(Richmond南方政府的首都,位於維吉尼亞州)之間。葛蘭特的軍力雖然優於南軍,卻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進展,反而一再受挫於南軍守勢的戰術。這樣的戰鬥之所以無法取得結果,原因有二。一個原因是,葛蘭特所主導的是缺乏策略的戰術,他只期望在會戰中以優勢的兵力壓倒對方。另一個原因則是,雙方所使用的新式武器,米尼式長槍以及霰彈砲,使得戰爭的傷亡率偏高,也使得作戰的優勢落於採取守勢的一方。

     

    圖一、薛曼將軍

    此圖取自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亞特蘭大遠在南方的喬治亞州,與里其蒙有數百英里的距離。薛曼入侵亞特蘭大的起點是田納西州的切特努加Chattanooga,圖二)。從那裡到亞特蘭大只有一條鐵路,大部分的路線沒入無人居住的森林裡。薛曼的對手是強斯頓(Joseph E. Johnston)。後者所掌握的兵力不如薛曼那麼多,因而採取純守勢的戰術。在強斯頓的構想裡,他只要在這條鐵路線上嚴守一個據點,就能夠有效地掐住北軍的補給路線,阻遏薛曼的前進。

    然而薛曼是一個懂得靈活運用戰術的將軍,也明白新式戰爭並不利於攻擊的一方。他一再使用佯攻的戰術,迫使對手嚴守自己的陣地,同時又派遣部隊進襲敵營的後方。經由同一戰術的運用,他逼使強斯頓數度棄守先前所部署的陣地,向亞特蘭大的方向撤退。最後,南方政府撤銷了強斯頓的職務,換上了勇敢卻更無謀略的胡德(John B. Hood)。胡德改用進攻的戰術,在亞特蘭大附近的開放地形與薛曼展開了數次作戰,不但折損了好幾千名兵力,而且導致亞特蘭大的失守。

     


    圖二、
    薛曼(藍色)與對手(紅色與藍色)的移動路線。

    此圖取自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如前所述,北軍進佔亞特蘭大讓林肯贏得連任,讓主戰派繼續主導北方政府。亞特蘭大之所以那麼重要,因為它是南方的補給中心,也是南軍的兵工廠。薛曼在進入亞特蘭大以前,勒令所有百姓撤離該城。他的部隊在進城以後,便大肆破壞物資與鐵路,接著城裡發生大火,我們在〈飄〉那部電影裡所看到的大火就是這幕景象。

    南方政府不得不重新啟用強斯頓來對付薛曼。強斯頓的策略是進攻薛曼的腹地,田納西州,期望切斷薛曼的補給路線。這時,薛曼將自己所統帥的部隊一分而二。一部份撤回田納西州,會合當地的部隊來防守強斯頓的逆襲。他本人則率領輕裝騎兵,朝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海邊的方向,進發。薛曼使用數個縱隊並行的方式前進,使得南軍無法預測他的意圖,因而無法集結兵力在某個地點來打擊他。他的部隊在1222日進佔喬治亞州的薩凡那(Savannah),給林肯送上最好的聖誕賀禮。薩凡那是個海港。在那裡,薛曼的部隊可以依靠海路獲取來自北方的補給,使得強斯頓的算計再度落空。

    根據軍事史學家的分析,薛曼在南方的進襲與騷擾是北軍獲取勝利的真正原因。薛曼佔領了薩凡那以後,又繼續向北(里其蒙的方向)進發,一路肆意破壞,帶給南軍巨大的物質與心理的創傷,導致強斯頓與李將軍在四月間棄械投降。強斯頓曾經評論薛曼的用兵方式:「自從凱撒之後,世上已找不到這樣的軍隊。」南北戰爭帶給我們的一個教訓是:戰爭的勝利並不倚賴巨幅的戰鬥,而是聰明的戰術。我們在電影上所常見的大型會戰往往只會讓交戰雙方兩敗俱傷,導致長期的對峙。南北軍自開戰以來的對峙便是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持久對峙又是一例。

    熟悉美式足球的人都知道,進攻的一方持續失利時,四分衛(quarterback)就應該採用冒險的戰術,將球投擲給衝向前方的外接員(wide receiver)。有時候,為了擾亂敵人的判斷,四分衛會讓好幾個外接員一起衝向前方;最後他會把球傳給誰,端賴實際的狀況而定。這正是薛曼採取數路縱隊並進的意義。成吉思汗與拿破崙的軍隊也採取這種行進的方式。

    薛曼另一個讓評論者激賞之處是他在亞特蘭大所做成的決策。那時候,他面臨補給路線遭強斯頓切斷的危機。然而,他不但不回頭去拯救可能的損害,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行進。這是圍棋高手會行使的策略:當對手侵佔自己的地盤時,他們並不一定要去搶救失利的領土。原因是,對手在並不穩固的領土上征戰,往往會付出高昂的代價。高手們懂得利用這個機會反過來入侵敵人的領土,或者趁機擴大自己的地盤。這個策略是薛曼在危機中所擬定的,顯現他是個頭腦清楚、不為敵人所惑的戰術高手。

    然而,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戰爭的問題呢?因為,一方面,戰爭的原理普遍適用於運動場、球場、棋弈、商場、甚至政治領域裡。另一方面,這些道理卻絕少為我們所談論與瞭解。也許,不去研究戰爭的原理使得我們在球場上發揮不出高明的策略,在商場、政壇以及戰場上表現得有勇無謀。大多數人總以為,只要正義、勇氣與熱情在自己的這一方,他們就應該積極尋求大型會戰,以求在一役中徹底摧毀敵人。美國的內戰正好否定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南北軍的大型會戰並沒有帶來任何具體的結果。不輕易交戰的薛曼卻帶來了終局的勝利。如果說,在民主的社會裡,人們學習到如何與敵人相處。那麼,在戰爭中,人們領會到上帝不一定站在自己的這一邊。戰爭的勝利所依靠的是聰明與理性的謀略,而不是熱情與衝動的行為。

      

    參考資料

    Bevin Alexander, How Wars Are Won: The 13 Rules of War -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War on Terror, Three Rivers Press, New York, 2002.

    貝文˙亞歷山大,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張佩傑譯),麥田出版社,二00四。

    李德˙哈特,戰略論:間接路線(鈕先鍾譯),麥田出版社,一九九七。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的民族:古墓怪异符号曝露契丹神秘失踪之谜[ 来源:搜狐 | 更新日期:2009-09-08 21:33 | 浏览(14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字号: ]
    (编辑:张世辉)

     契丹人壁画

         中华民族是神州大地上多个民族历经几千年融合而成的,在这几千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民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

        1922年,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一座被盗掘一空的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古墓中,发现了一块刻满奇怪的类似文字符号的石碑。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些犹如天书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后人见都没有见过。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经过考证,认为“天书”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文字。结论一出,举世期待,契丹这一消失的民族会不会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呢?

     
        关于契丹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男子骑着一匹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一位女子则乘青牛自上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八个儿子分别繁衍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不过据《魏书》记载,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的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契丹王朝在中国延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差一点就将宋朝灭亡而统一全国。家喻户晓的《杨家将》,讲的就是1000年前,宋朝军队在杨家将率领下与强大的契丹军队激战沙场的故事。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许多西方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直到今天,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契丹民族不但创造了强大的军事王国,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尤其山西省应县的释迦塔,是现今全世界保存的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毁。从中不难看出,创造如此辉煌文明的民族,一定有着相当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同时,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汉族人才以外,还通过与宋朝的交流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民族,确实在中国北方开创过一派繁华的时代。然而,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迅速的消失呢?

        一般说来,契丹民族的衰亡是随着契丹王朝的灭亡逐渐开始的。契丹王朝的灭亡不难从史书中查到。据记载,辽和北宋对峙长达160多年,然而,最终灭掉辽国的却是曾经归附于契丹的女真人。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部落在辽国的疆域内攻城掠地,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并最终取代了盛极一时的契丹王朝。亡国的一部分契丹人在皇室成员耶律大石带领下被迫向西迁移,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这个帝国也曾强盛一时,但最终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契丹的残余势力被迫再次西迁,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销声匿迹了。

    契丹人引马图

        契丹作为一个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中渐渐消失了呢?契丹人究竟去了那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据《辽史》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事实上,在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这也从侧面证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学界推测大致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第二种可能,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演化为其他民族。第三种可能,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时,散落到了全国各地。这几种可能虽然不同,但是都承认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已经被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永远的消失了。

        当然也有几种版本传说契丹民族没有被融合,他们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存在。一种说法认为,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等内容,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具体定论尚待进一步的证明。

    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契丹女贵族复原颅像(正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契丹部落最后流落到了云南地区。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宗祠里,还发现了一块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牌匾。据“本人”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毕竟漠北和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最近,社科院的刘凤翥教授称利用DNA技术揭开了这千古之谜。他率领的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描绘契丹人生活的古画

        但是这项测验的最大的难题是要证明实验所获得并进行分析的是古代契丹的DNA的确是古DNA,而不是污染物。因为古生物遗存中的有机物经长期降解已保存无几。实验只能在有限的DNA中复制扩增并排除污染。虽然这次分子考古的实验每一步都进行了阴阳性对比,可还是没能严格按照国际上权威的分子考古——尼安德特人的分子考古法来执行实验。

        这项测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其实即使最终证明这项测验结果准确无误,也不能过于简单地来看民族源流问题,因为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经不存在。(本文选自《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發生
    2007-08-28 15:26:13  來源:綜合  編輯:于希     發表評論 共0  進入論壇>>


    伊朗的“革命青年”佔領了美國大使館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援下,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52名使館人員,以強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國的前伊朗國王巴列維,遭美拒絕,兩國關係陷入危機。

      在一批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之後,另一些學生又在5日佔領了英國駐伊朗大使館;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設拉子和大不裏士,學生們還佔領了在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革命後就關閉了的兩個美國領事館。在學生佔領英國大使館之前數小時,伊朗國家電臺廣播了霍梅尼的一個談話,指責英國包庇伊朗國王倒臺時的最後一個首相巴赫蒂亞爾。英國大使館早些時候發表了一項聲明,否認巴赫蒂亞爾在英國。

      霍梅尼在這次談話中肯定了伊朗青年佔領美國大使館並扣押一些使館人員當作人質的行動。他說,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國王掠奪這個國家達五十年,殺害那樣多的人民,他們對美國給這個下了臺的國王庇護所感到憤慨。他要求美國把國王、英國把巴赫蒂亞爾引渡給伊朗。他說:“如果他們不把這兩個賣國賊交出來,或者至少是把他們趕出他們的國家,我們就要採取另一種行動方針了。”

      據來自華盛頓的消息說,有人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霍丁-卡特:美國政府對佔領美國大使館的伊朗學生的要求反應如何?霍丁-卡特說:“回答是:不。”他說,美國政府的立場是:國王是得到允許到美國來治療癌症的,時間的長短未定,但是不會同意他長期留在美國。

      在倫敦,英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否認關於英國庇護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亞爾的指責。發言人說:“就我們所知,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還廢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國簽署的一項條約以及1921年同蘇聯簽署的友好條約的某些條款。

      1980年4月,美國與伊朗斷交。同年4月25日,美國派出飛機潛入伊朗,試圖以武力營救人質,遭失敗。事件發生後,國際社會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經阿爾及利亞的斡旋,1981年,美伊雙方作出讓步,就釋放人質達成協定。伊朗釋放全部人質。


    伊朗的“革命青年”佔領了美國大使館


    在紐約的穆斯林包圍了為巴列維國王治療的醫院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朱高正開砲事件診斷新党內部的隱憂

     

    揭開新党罹患的四大病症

    文/馬之駿

     


    很多人都說,新黨這次真的病了!當新黨立委朱高正、黃國鐘

    一再召開記者會指控黨內的種種不是之後,新黨似乎也面臨了
    創黨以來最大的衝擊,許多問題都在同一時間浮出檯面,著實
    令人目不暇給。
     
    朱高正黨內開砲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號稱「民主戰艦」的朱高正這次對黨中央

    展開了毫不留情的攻擊,而且還選了一個「家裡沒大人」的時
    刻開火,黨內大老出國的出國、洽公的洽公。對過去標榜團結
    、清廉的新黨而言,朱高正的「砲火」的確造成了一些難以彌
    補的傷害。

    但正如某位新黨委員所言,老朱的做法或許有些過分,但他提

    出的諸多指控,例如黨內派系、高層決策模式等問題,其實也
    是存在已久的沈痾。或許,新黨得的病不是「絕症」,但新黨
    似乎也走到一個需要自我反省的地步。本刊為讓讀者更深入瞭
    解新黨的內部問題,特地以診斷書的形式,從領導風格、派系
    問題、基層組織、未來路線之爭等四個角度,深入剖析新黨的
    問題。
     
    一、新黨大老的領導風格

    日前朱高正召開記者會時,朱曾一再指控陳癸淼、郁慕明兩位

    新黨大老在黨內頻頻搞一些「個人崇拜」、「造神運動」及「
    寡頭領導」,甚至進一步要求陳癸淼下台以示負責。許多新黨
    支持者對這種現象都感到十分疑惑,向來標榜團結、和諧的新
    黨同志,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心結呢?

    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據一位不願具名的新

    黨人士指出,早在新黨草創時期,新黨一些創黨元老有鑑於過
    去國民黨內李登輝專斷獨裁的作風,便決議以「集體領導」的
    方式來決定黨內的大政方針,所以,全委會有「召集人」而非
    「主席」的設置,而且明文規定祇連任一次,目的便是為了防
    範重蹈國民黨的覆轍。此外,全委會、立院黨團與國大黨團也
    應呈「三頭馬車」的權力平衡模式,基本上三者應是平行而非
    隸屬的關係,如此也才能符合創黨時建立民主政黨的理念。

    但是,在陳癸淼接任召集人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這位核心人士強調,當年部分新黨大老修改黨章使陳癸淼得以

    連任,其實已違背了當初創黨的理想性,黨內不少資深的委員
    都覺得相當不妥當。這位人士也說,王建當時對這樣的情形
    便感到相當不高興,但為了顧及「老同志」的情分,才未表示
    反對意見,而且,就算是全委會決議修改黨章,也應該「避嫌
    」才對,這就如同新黨反對立委在自己任期內通過「自肥條款
    」一樣。
     
    新黨大老作風有爭議

    此外,新黨立委李慶華也曾表示,新黨除了例行性的全委會之

    外,有人還在每周日召開體制外的私人會議,和國民黨的「中
    常會」並無二致。李慶華形容這就像是要大家吃「大鍋飯」,
    自己卻偷偷的在外「開小灶」,某些領導人還說要「接管」立
    院黨團,部分新黨大老不尊重體制的情形由此可見一斑。

    據瞭解,前一陣子新黨選黨鞭時,立院黨團以陳癸淼的名義主

    動召開黨團會議,而非由當時黨團召集人朱高正的名義召開,
    這也是朱高正後來憤而開記者會「砲打黨中央」的導火線之一

    關於新黨大老的領導風格,黨內其實也有著見仁見智的說法。

    朱高正曾在記者會中抨擊陳癸淼是「新黨裡面的李登輝」,郁
    、陳二人更是公然在黨內搞「寡頭領導」。

    某些新黨立委指出,在趙少康、王建逐漸淡出政壇之後,陳

    癸淼及郁慕明時常不經全委會討論便對媒體「放話」,表達新
    黨之立場,朱高正甚至還指控郁、陳藉此打擊自己人,事後再
    加以否認,把責任全推給媒體,和李登輝根本沒有兩樣。有位
    立委便說,例如「是否參加國發會」、「是否在選舉中支持馬
    英九」等問題均未經過全委會的充分討論,就有人對媒體表達
    立場。此外,新科立委在整個決策過程中也常無置喙之處。

    但是,新黨部分委員對此卻有不同的說法。新黨立委周陽山便

    說,陳癸淼、郁慕明二人在制訂重大決策時,都會一再徵詢其
    他立委的意見,並沒有什麼「寡頭領導」的問題。而且,新科
    委員也時常會對特定議題表達各自不同的意見。像是過去較具
    爭議性的核四覆議案、公視法等,都有新科委員提出不同之看
    法,而且也都為大老們所採納。

    有位立委也強調,新黨內部最嚴重的是「溝通」問題,而非流

    派問題。由於新黨的幾位創黨元老之間有著一定的「革命情感
    」,所以時常不願公開批評老同志,都把話放在心裡。而新科
    委員過去大多是憑藉著新黨的「光環」才得以當選,再加上是
    學者出身,面對個個頭上有光環的資深委員,自然會比較「客
    氣」,平時以「老鳥」馬首是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面對黨內委員的諸多指控,陳癸淼祇是表示對自己與某些同志

    的內訌感到心寒,一切祇有等到下次召開全委會再加以解釋。
     
    二、新黨內部的

    派系問題關於新黨內部是否真有所謂「派系」或「郁系人馬」

    等問題,其實在黨內一直是眾說紛紜。但是,朱高正與陳癸淼
    存在已久的心結,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說,兩年前新黨與社民黨的合併,其實就像是兩黨的「結

    婚」,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很顯然的,兩者「戀愛」的過
    程實在不大順利,而且還一度要鬧「分手」。

    據瞭解,兩年前朱高正有意促成社民黨、新黨兩黨的合併之際

    ,陳癸淼、郁慕明二人對此一直很有意見。郁慕明在當時曾說
    ,省議員選舉時,有朱高正的助理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但卻一
    再打著新黨的旗幟拉票、募款,選完後居然還說他的得票都是
    社民黨的,與新黨無關。因此,郁慕明當時並不贊成兩黨的合
    併。

    此外,陳癸淼在朱高正進入新黨前也曾一再質疑朱過去在立法

    院特立獨行的表現,擔心朱高正會破壞新黨的團結形象。

    在朱高正擔任黨鞭期間,陳癸淼更是以朱高正出席率最低、領

    導黨團不力等理由抨擊朱高正,從此種下兩人的心結。而新黨
    選舉下會期黨鞭時,朱與陳、郁間的衝突更是達到了最高點。

    據一位熟悉內情的新黨委員指出,早在選舉之前,郁慕明、陳

    癸淼便屬意由周荃來擔任黨鞭,並透過各種方式為周荃運作。
    此時,朱高正主張由過去尚未擔任過黨鞭的資深委員謝啟大接
    任,以符合黨內「資深倫理制」的慣例。據瞭解,朱高正其實
    是希望藉由提名謝啟大的方式,暗中與陳癸淼較勁。最後,謝
    啟大發覺自己變成了兩邊人馬的棋子,索性辭去黨鞭,希望藉
    此遠離是非。
     
    新黨內訌公開化

    之後,陳、郁又希望姚立明能夠出任黨鞭,而當時的晚報也紛

    紛預測姚極可能會接替謝啟大成為下一屆黨鞭。孰料,在選舉
    過程中同為高雄市選出的立委黃國鐘極力反對,說出了姚立明
    與友人的金錢糾紛,並威脅要把所有有關姚立明的真相公諸於
    世。此時,姚立明要求黃國鐘三天內提出證據,否則一定會採
    取法律途徑,於是新黨內訌的戲碼自此開始正式上演。

    此外,也有一位新科委員強調,其實朱高正一直認為自己在反

    對黨的資歷並不亞於陳癸淼、郁慕明二人,祇是在職務上有所
    不同。因此,事實上朱高正對於自己始終無法打入新黨核心圈
    感到相當不滿,再加上與某些新黨大老存在已久的心結,才會
    出現這麼多「砲打黨中央」的行動。

    但這位委員也承認,朱高正本身也是極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

    這由朱高正過去在國民、民進兩黨內極力衝撞體制,又不按牌
    理出牌的作為中就不難看出一些端倪。

    在朱高正砲打黨中央之際,部分的新科委員也曾向創黨元老趙

    少康求助,但趙還是一副不願介入的姿態。不過,趙少康也曾
    建議新科委員,最好還是不要發表與朱高正劃清界線的連署聲
    明,以免反被朱抹黑為「是在替陳癸淼運作」。畢竟,老朱可
    不是好惹的人物!
     
    三、基層組織實力的流失

    在歷屆的選舉中,新黨憑藉著趙少康、王建等明星級民意代

    表的群眾魅力,在選戰中獲得不少中產階級選民的青睞。而在
    趙少康競選台北市長時,趙少康「反台獨」、「反特權」以及
    「反李登輝」的鮮明訴求,更是在國內造成了一股風潮,一場
    場的政見發表會就如同嘉年華會一般,將新黨的聲勢推到了最
    高點。此外,新黨「母雞帶小雞」及身分證字號配票的策略也
    同時奏效,當時有不少的政治評論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新黨效
    應」。次年,許多過去名不見經傳的立委候選人拜新黨「光環
    」之賜,順利進入立法院。

    在國發會結束之後,新黨有鑑於當時國民、民進兩黨合作的不

    利局勢,立刻在南投中興新村及台北、台中舉辦說明會,以表
    明新黨在退出國發會之後的立場。然而,群眾的熱情與選舉時
    相較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參加人數不如以往,在中興新村說
    明會中,進行不到一半便走了一大群聽眾,新黨不少公職人員
    對此都感到極為詫異。更重要的是,其中還有很多聽眾是動員
    自台北的義工團體,根本不是台中、南投當地的民眾。

    在趙金童搞媒體、王聖人傳道去之後,新黨聲勢似乎明顯的在

    走下坡,一向熱愛新黨的支持者也感到迷惑:新黨的光環還在
    嗎?新黨應該如何走下一步棋?

    事實上,在新黨的內部結構中,基層黨員、義工往往是「祇有

    義務,沒有權力」的一群人。某位新黨委員便指出,平時新黨
    總是要黨員、義工拚命拉票、捐款,不斷的付出,但黨員卻缺
    乏一個表達意見的管道,更不要說參與決策了。「但是,這絕
    對是與當初創黨理念背道而馳的!」「為了再度凝聚黨員的向
    心力,建立一個民主機制及意見表達管道是有其必要的。」一
    位委員說道。

    當然,新黨內部也曾試圖要整合現有的義工、黨員。但當新黨

    嚴格審查所有義工團體資格時,卻發現其中很多居然祇是「一
    人公司」,而且也有很多義工在沒有選舉時,祇是社會的邊緣
    人,如老兵、退休公務員等,不少委員反而擔心這些在選戰時
    的「百萬雄兵」,在平時反倒是所有公職人員的包袱。
     
    四、新黨未來的路線之爭

    在過去,新黨一直有著「正黃旗」與「本土化」的爭議,而且

    也反映了不同委員之間的角力。朱高正過去一直認為,新黨不
    能再如「水耕蔬菜」一般,祇能在都會區發展,相反的,新黨
    應該走出過去的格局,努力的進行本土化、在地化工作,如此
    才不會走入「外省黨」的窠臼。

    當然,很多委員認為這是朱高正為了爭奪黨內決策權,才有此

    一說法。

    為了避免類似朱高正事件的傷害,新黨的新任黨鞭周陽山主張

    在黨內成立一個「危機處理小組」以應不時之需,此外,廉政
    勤政委員會也應有專任的調查人員,才能確保公職人員的操守

    新黨立委李慶華則表示,現在是建立黨內「民主機制」的時候

    了,這也才能符合當初的創黨理念。而某些領導人也應有接受
    批評的雅量,世界上根本沒有「聖人黨」,「一味的掩蓋,並
    不能解決問題!」李慶華說道。

    李慶華也說,隨著新黨公職人員數量的擴充,現在也應該要好

    好規劃選舉提名制度的問題,否則提名問題勢必會成為下一次
    新黨內訌的導火線。

    新黨的這四大病症,有人說病情不輕,有人則是認為這祇是小

    感冒,但即使是小病,如果不防微杜漸,日後也可能釀成重病
    ,更何況如果是罹患重病,恐怕就要趕快送進加護病房。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尹清楓命案

    www.XINHUANET.com  2003年11月12日 09:22: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留言 評論
     

    1993年12月10日,一臺灣漁輪在臺灣近海打撈起一具屍體,經查,死者為臺灣海軍總部武器獲得室上校執行長尹清楓。尹清楓,男,籍貫山東濟南,1946年生于蘭州,1949年隨父到臺灣,1993年5月出任武器獲得管理室(簡稱武獲室)副主任兼執行長,負責武器裝備及零部件的採購,前途光明,即將晉升少將。

    從媒體透露的臺灣檢調部門追查的情況看,此案疑與臺灣海軍3 宗武器採購案有關。一是“海測艦”購買案。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軍採購的價值12.48 億元的海測艦過程中,有人懷疑尹清楓涉及向中標廠家代表泄露底價和收受賄賂;二是“拉法葉艦案”。在1991年海軍實施“光華二號”計劃、採購價值908.87億元的法國“拉法葉艦”過程中,尹清楓認為價格過高和暗中調查巨額資金流向,因而觸動了決策層的利益。三是“掃雷艦採購案”。在當時海軍列案採購4艘掃雷艦過程中,臺灣方面改變採購對象引起3家外國軍火商火拼,尹清楓受命處理,結果被人誣告。尹清楓在搜集反誣告證據時飄屍海上。

    尹清楓命案被認為全球最大的軍購弊案,引起廣泛關注。但當時的海總軍法處並沒有大力查處,而是簡單判定死者為自殺,處理一些中下層軍官,草草了案。

     

    2000年7月31日,剛剛上臺兩個月的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宣布:成立尹清楓命案特別調查小組,由臺灣“國防部”與“高檢署”聯手展開偵辦工作。8月15日,他又表示,偵辦尹案沒有上限,不管所涉及的人員官階多高,層面多廣,是否還在位,“縱使動搖國本,也要辦到底”。 特調小組成立後不久,臺灣軍方將尹清楓命案相關卷宗共16箱移交。經仔細研究分析,現任“國家安全議會”秘書長莊銘耀和“國防部長”伍世文被列為尹案的重要關係人,臺灣前“海軍副總司令”韋齊生被懷疑與尹案有幹係。經過半年的調查,特調小組宣布“海軍總部”呈報給“國防部”的軍購價格預算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採購拉法葉艦憑空增加了二百余億臺幣,從而使臺灣軍隊中多年存在、秘而不宣的集體舞弊行為被曝光。一時間矛頭紛紛指向了前海軍“參謀總長”郝柏村。

    另據政界高層人士透露,陳水扁是想借辦案之機抓軍權,“總統府”與“李登輝舊政府”早已達成默契,尹案的偵辦對象,將以臺灣海軍“退役、非主流”將領為主。

     

    2000年底,陳水扁指示“參謀總部”,研究追贈尹清楓為少將一事。2001年4月17日,臺“國防部”追贈尹清楓一枚最高榮譽獎章——六等雲麾勳章,並承諾三個月內追贈其為上將。

     

    2002年3月20日,臺“監察院”公布尹清楓命案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在尹清楓命案中,海總與“國防部”“1209”項目小組的調查報告落差極大,顯示軍方刻意隱瞞重要跡證,誤導調查方向,錯失重要物證保全,以致尹案至今無法突破。

     

    尹清楓案究竟能夠辦到什麼程度,已經引起島內民眾的密切關注。如果到頭來仍無重大突破,親、新兩黨下一步的矛頭可能直接指向陳水扁。反過來說,陳水扁若真的下決心一追到底,甚至不惜“動搖國本”,那他與李登輝的關係就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會影響到臺灣的政局。

     
    【推薦給:

    關閉窗口

    (責任編輯:)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以後忘不了,陳文成

    平均分數:0 顆星    投票人數:0
    我要評分:

     坦白說,我從來沒聽過陳文成博士,直到今年紀念基金會發起「我的31歲接力串寫」。

      


     1981年7月2日,陳文成在被警總帶走約談後隔日陳屍台大校園,還污衊他畏罪跳樓自殺。

     

     

     陳文成為了回台省親,攜家眷從美國歡喜回到故鄉,卻從此與家族天人永隔。

     


     那年,他的兒子才五個月大。妻子陳素貞說,這種苦痛,沒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

     


     陳文成被約談的主因,據信是回台前在美國抗議場合,焚燒蔣經國像的舉動。

     


     戒嚴時期蔣經國統治下的白色恐怖造成多少冤魂,豈是國民黨歌功頌德的擦粉可以掩蓋?

     


     1997年民視開播製作「陳文成事件」影片,二姊陳寶月談起弟弟仍頻頻哽咽。

     


     陳文成生前任職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塞爾特直言此事為政治謀殺(political murder)。

     


    塞爾特爭取與美國前法醫魏契來台驗屍,返美後召開記者會宣布陳文成不可能死於自殺或意外。

      


     美聯社駐台記者周清月因堅持寫「驗屍」,而非官方要求的「檢視」,立刻被新聞局取消採訪資格。

     

     海外為陳文成冤死發起大規模抗議,潛藏的抓耙仔讓人人帶起墨鏡或蒙面。

     


     時任立委的紀政,因為陳文成事件嚴厲質詢校園密探問題,被處停止黨權一年。

     


     陳文成的父親陳庭茂在辭世前,時常感覺死不瞑目的兒子現身,推他的房門。

     


     妻子陳素貞在1997年的影片拿著從陳文成屍體取下的手錶,毫無高樓墜下的傷痕。

     


     陳文成殉難16年後,還能走動的手錶被放進紀念室的錶盒,兩個月前被檢察官借走查案尚未歸還。

     


     事隔28年,陳文成被官方說成畏罪自殺的污名仍未洗清。

     


     我將永遠記住,陳文成和家屬的人權還沒得到應有的真相與公道。

     

     

    攝影/關魚/陳文成紀念基金會/2009.7.1 @ 文字/關魚/2009.7.1

     

    【延伸閱讀】

    我的31歲,嫁給台灣和地球

    撫今傷昔─陳文成博士逝世28週年紀念/楊維哲教授

    附註一:

    陳文成博士逝世28週年紀念活動,2009年7月2日PM7:00-9:00,
    在陳文成基金會(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25巷1號2樓)會議室舉行。

    現場將進行live線上轉播,詳見基金會網站

    附註二:

    本篇多張照片翻攝自1997年民視新聞台製播的陳文成事件節目。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政儒命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09年8月19日)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雷政儒命案發生在1994年,是中華民國國軍軍中人權問題的著名事件。

    目錄

    [隱藏]

    [編輯] 當事人

    雷政儒(?-1994年11月3日),台灣名醫雷子文的獨子。1994年入伍當兵,9月19日撥派中華民國陸軍飛彈指揮部軍醫隊服役,同年11月3日,被發現在廁所身亡,下部隊前後僅四十五日。

    [編輯] 事件經過

    1994年11月3日,雷政儒曾於服役時打電話回家說:「我被騙了,我會死,我會被害死,一定要想辦法調離飛指部。」雷子文立即打電話請一位任職於三軍大學的少將郭震,代為向飛指部轉達關切之意。飛指部副指揮官歐陽維憲先後約談了雷政儒本人,又指示先讓雷政儒休假。未料當日稍晚,雷政儒即在廁所被發現以黑紗腰帶「自縊」(軍方說法),雷子文趕到飛指部本部營區,親自予以急救,後送三軍總醫院,仍在11月4日過世。

    [編輯] 疑點

    此案疑點甚多,中華民國軍方態度遮掩,例如曾經阻撓日本名法醫柏村征一到台灣協助相驗工作,致其近一年後才獲准。日本法醫認為本案是「他殺」後再偽裝自殺台灣法醫方中民則認為「他判定自殺就是自殺……任何相信日本法醫說辭的人就是『損害國家主權』、『喪權辱國』。」(楊日松未判定是自殺

    [編輯] 後續發展

    雷子文本人在四處陳情抗議無效後,也於三年後的1997年11月5日在其診所試圖自焚,抗議軍方「草菅人命」,轟動臺灣,被移送後以二萬元交保。監察院遂重新調查,但無新結果。1997年11月17日凌晨,雷子文二度自焚去世,享年65歲。

    雷政儒命案至今仍未有能令各方信服的調查結果,一說雷政儒之死與當時的飛彈指揮部司令夏廣建女友陸悌瑩(本名林菊芳,曾被控竊盜、詐欺、行賄等罪)[1]經常出入軍方飛彈指揮部有關[2]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府傘兵初試啼聲--東山島之役(2007改寫版)

    0
    推薦

     

    東山島戰役
    從一九五十到六十年代這段時間,凡住在台灣,稍微留心政治的人,都會聽說過一個叫做「西方公司」的機構,這機構是中情局CIA的外圍,相當神秘,外界對其組織和所辦業務多不甚了了。這一深藏了半世紀的神秘終因「西方公司」成員何樂伯(Frank Holober)著書立說,而大白於世。 「中國海上突擊隊 」-- 其情節的引人入勝,超過間諜小說或電影。畢竟小說或電影虛構的成份居多,而本書則是真人真事,由作者現身說法,對「西方公司」的緣起和所作所為,作了第一手的透露與報導。

    事實上,東山島戰役整個作戰計畫是由「西方公司」的主將漢彌頓中校(Edward Smith Hamilton)草擬的。西方公司的正式名稱是「西方企業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 簡稱WEI),直屬於CIA內的「政策協調處」(OPC),這是一個與「特別作業處」(QSO)平行的單位。最先倡議這個組織的有蔣夫人、飛虎將軍陳納德、中情局長艾倫杜勒斯等;按照霍洛伯書中所說,這些游擊活動全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幕後主導和策劃的,游擊隊的訓練和裝備都是中情局提供的。此外,中情局還招募二戰中的情報老手、借調美國武裝部隊的軍官們組成“西方公司”,具体負責執行計劃。美國的目的就是牽制大陸在朝鮮戰場上的軍力,使解放軍無法抽調部署在沿海的部隊到朝鮮半島作戰。

    西方公司於一九五一年二月在美國匹茲堡市,正式註冊成立,出面的負責人是布立克( Frank Brick),此人曾任美陸軍第九十師軍法官,是中情局創始人杜諾萬將軍的老同事。獨眼龍漢彌頓是「西方公司」的秘書兼財務,總裁則由莊士敦(Johnston ,老特務)掛名。西方公司的雇傭人員在公司成立後的次月(一九五一年三月)即抵達台灣,開張作業,「西方公司」的台灣總部設於台北市中山北路,靠近圓山飯店 ..

    「中國海上突擊隊」的最後一章談的全是東山之役。根據何樂伯的敘述,這場戰役有得有失,但失大於得,所以是失敗的。規劃此役是漢彌頓由美國重返台灣開始的,時間是一九五三年六月,連突擊目標東山島都是漢彌頓選的,作戰計劃也是這位一九三九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的「獨眼龍」所擬。此一作戰是一九四九年國軍退出大陸后針對大陸采取的最大軍事行動。漢彌頓的計畫是動用一個傘兵加強 營(約六百人),一千五百名游擊隊和約一個小型師的正規軍(五千人),再加上海空軍的支援,規模相當大(註1)。為何這樣一個戰鬥計畫由美國人來主導而非國軍自己,照本書作者的說法是,中方認為只有這樣美國才會全力支持,義無反顧了。

    漢彌頓只花了四十八小時就擬好了作戰計畫,然後飛往金門和胡璉面商大計,爭取大力支持,胡一答應,漢當天即飛返台北,繼續與中方協調,特別是主持國民黨大陸部的鄭介民將軍和國防部有關部門。東山之役是由胡璉坐在驅逐護航艦上指揮的。漢彌頓則並未躬逢其役,而是坐鎮在台北,不過戰役開始前,漢氏親自為蔣夫人和中方高級將領們作了場簡報,由蔣夫人的翻譯官阮志仁上校擔任傳譯。

    現住大華府地區的一位劉先生,是參與東山之役的傘兵隨隊攝影師。七月十六日凌晨三點不到,劉和他的同志們即被叫醒,用過簡單的餐點後匆匆上路,乘卡車由龍潭向新竹空軍基地進發,抵達時,二十二架C-46運輸機已升火待發,每架裝載三十名傘兵和武器配備。可是還沒起飛,就有兩架的引擎發生故障,一架起火,另一架升空後不得不折回,機上的傘兵無法出征,引來一陣咒罵,認為他們喪失了一個殺敵報國的大好機會。飛機升空後,預定飛行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抵達東山上空,時間是六點到六點十五分,天亮之前。在飛行途中,有位駕駛員發現風高夜黑,生怕被敵人擊中,竟然掉頭向回飛,置機上的傘兵於不顧。這位駕駛降落後,立即受到應得的懲罰。東山之役,尚未出師,已有兩樁不利,實非好兆頭。最後由於空降位置錯誤,島上岸邊的潮汐計算不準,這些訓練不易的傘兵精銳,非但沒能派上用場,還損兵折將,死了二百多人,大隊長李上校和一位隊長張少校均陣亡。

    東山之役失敗的另兩個原因是通訊不良和後援部隊受落潮影響,沒能依預定時間抵達接應。由於通訊失靈,各部隊之間和部隊與指揮部之間根本無法聯繫,陷入一種盲人瞎馬,各自單打獨鬥的局面,大大削弱了戰力,後來撤退時,多虧年輕英勇的空軍們拚命往返金門東山之間,對追擊的共軍輪番轟炸掃射,否則,就更不堪設想了。本書作者說,東山之役的損失,使參加這次突擊的陸海軍們的良心,長久難安。此間的劉先生,想到這段往事,總是有不堪回首的隱痛。

    中共「新華社」在東山之役五天(七月二十一日)之後,發表消息誇稱,進犯東山的一萬蔣軍,三千多人被殲滅(註2)。台北的國防部則駁斥新華社的報導是謊言,「軍聞社」同一天的報導說,此役擊斃、擊傷共軍兩千人,俘虜四百八十人,另摧毀軍車五輛、彈藥及糧庫多座、機帆船七艘、山炮八門等(註3)。何樂伯說台灣的戰果數字較為正確,只是俘虜在倉皇撤退中多被留在淺灘上,沒能帶回金門。他的總檢討是整場東山之役令人傷心透頂,空降部隊二百多人喪生,對士氣打擊極大,支援的海空軍均不稱職,最差的是情報作業,也是此役敗北的關鍵。不過從較高層面來看,東山島戰役証明「國民黨這頭怪獸」還存在,美國人仍積極的幫著它;「西方公司 」有些人甚至認為中共終於在一九五三年七月廿七日簽署韓戰停戰協定和此役不無關係。

    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是,東山島之役是CIA所屬的「西方公司」在台灣及外島準軍事作業的轉捩點,自此以後,「西方公司」逐漸終止了支持游擊隊的活動,而「西方公司」本身也在一九五五年初壽終正寢,其業務由「海軍輔助通訊中心」(NACC)接管(CIA在台灣對外的名稱)。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5/n47546.htm


    (註1) 文中未提及陸戰隊,但其確有參戰(陸戰隊弟兄的口述歷史有提及)
    (註2) 有資料指出我方傷亡情形(單位:人)
    陸軍陣亡994,失蹤166
    海陸陣亡2 ,負傷8

    (註3) 早年為宣傳需要,仍稱”東山島大捷”(實為失敗的三棲突擊戰役)

    <補充> 參戰兵力概覽

    1.陸軍第19軍45師(缺編,僅有兩團兵力)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幫大老杜月笙的最後歲月
    2009年03月17日 18:22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1950年孟小冬和杜月笙的結婚照。 資料圖片

      杜月笙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性的一個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他文質彬彬,卻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他的一生充滿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他所建立的龐大黑幫王國和在中國現代史上刻下的獨特印記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1927年到1937年,杜月笙的勢力達到頂峰。1937年抗戰爆發,杜月笙離開上海,先到香港後赴重慶;1945年抗戰勝利,杜月笙以無可爭議的民間幫會總代表的身份返回上海,但他一呼百應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而此時,已進入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六年。

      重回上海灘挨“當頭一棒”

      1945年8月底,在中國歡慶抗戰勝利的喜悅氛圍中,57歲的杜月笙返回闊別8年之久的上海。火車上的杜月笙有喜有憂,心事重重。

      杜月笙喜的是自己在抗戰中不但沒有像上海另一“大亨”張嘯林那樣落水當漢奸,還積極參加了各種抗日救國運動。他和浦東同鄉、好友黃炎培等籌組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為抗日活動募捐了不少錢款;組織了抗日民間武裝“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多次配合正規軍作戰;他還部署門徒協助軍統刺殺了上海市偽市長、大漢奸傅筱庵以及自己幾十年的把兄弟、投敵的張嘯林。有這樣的纍纍功勞,如今抗戰勝利,杜月笙想蔣介石理應給他一碗好飯吃——當時上海坊間也確實傳說他即將被任命為上海市市長。

      他的擔憂卻更深重。老於世故的他十分明白,抗戰勝利後上海的租界消失了,市政歸於統一,他的黑社會組織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而且失去了最有力的後援——享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當局,他和他的集團已不再具備租界別動隊的價值;國民黨現盡可使用軍隊、警察、特務等統治上海,犯不上再利用這股名聲不好又頗難駕馭的黑社會勢力——自己過去呼風喚雨、縱橫捭闔的好時光只怕要成為明日黃花。

      然而好事沒有出現,立即有消息傳來,上海市長一職已由錢大均出任;壞事倒比想像的還糟:杜月笙人還未到上海,上海北站已出現大字標語:“打倒社會惡勢力!”“打倒杜月笙!”驚惶之下,杜月笙臨時決定改在南站下車。

      杜月笙得知,他一返滬就挨當頭一棒是他的門生吳紹澍主使。

      當過他10年徒弟的吳紹澍如今已是身兼上海市政治軍事特派員、上海市副市長、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任委員等六職的接收大員。吳紹澍知道蔣介石“對幫會的長遠政策是消滅”的內部精神,他既要和杜月笙脫離瓜葛,又要扳倒杜月笙以樹威,因此公開向杜月笙樹起叛幟。

      杜月笙尷尬抵滬後一直等待他的拜見,然而始終不見人影。後來吳紹澍終於上門,杜月笙大喜,抱病熱情接待,不料吳紹澍態度倨傲,丟下幾句官話即揚長而去。杜月笙的親信顧嘉棠、葉焯山及杜門中人咬牙切齒,發誓要把“欺師滅祖”的吳紹澍剁成肉泥。杜月笙強壓怒氣,一一勸止。他很清楚,如今已非當年。

      接著,打擊接踵而來。他的門徒謝葆生因漢奸罪被槍斃,他也相救不得;他的總管家、萬昌米行老闆萬墨林被上海市警察局長宣鐵吾投進監獄,罪名是“經營私運,壟斷市場,操縱物價,資款作弊”;甚至,杜月笙本人後來也被變相扣押。國民黨在上海徵集“救濟特捐”支撐內戰,籌款目標無法達到,宣鐵吾就變相扣押杜月笙8小時。杜月笙被迫出錢才贖回自由之身。

      上海市當局已把當年的“親密朋友”杜月笙當成重點打壓的對象,杜月笙及其集團的伸展空間大為壓縮。他悲哀地看到,昔日左右逢源、一呼百應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了。

      勉力維持“龍頭老大”局面

      在不斷的被動挨打之中,杜月笙逐漸緩過勁來。畢竟,他在上海有完整的班底,有一批精心栽培多年的得力幹將。杜月笙一邊韜光養晦以適應新局,一邊努力重建“滬上聞人”的尊榮。

      首先,他通過國民黨上層最可依賴的密友戴笠開始收拾吳紹澍。戴笠抓住吳紹澍私放汪偽上海稅統局局長邵式軍以謀取錢財的鐵證,以“縱放巨姦、吞沒逆產”的罪名呈報蔣介石。不久中央電令下達,先是免了吳紹澍的副市長職務,接著又罷黜了他兼任的上海市社會局局長一職,改由接近杜月笙的中央委員吳開先繼任。吳紹澍從此一蹶不振,杜月笙“被徒弟欺負”而失去的顏面得以挽回,並出了一口惡氣。

      1948年8月開始,為挽救統治危機,蔣介石以蔣經國為特派員,到上海執行財政經濟緊急措施,打擊巨商、富戶、大官僚,此活動被稱為“打虎”。 杜月笙知道自己已被看成上海社會複雜、局面混亂的總根源,這次一定會首當其衝,立即叮囑長子杜維藩將其維昌證券號關閉去北平躲避。

      但其三子杜維屏還是被蔣經國抓住把柄——因場外拋售永安紗廠股票2800股,鋃鐺下獄,登報示眾。被逼到墻角的杜月笙在蔣經國召集的上海工商、金融巨頭會議上公開發難。他說:“我本是個壞人,但總統執政以來,把我當好人,我就沒做過壞事。我兒子的事,料想當局會調查核實,秉公辦案,我完全服從政府。不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也望特派員一視同仁,查實公辦,這樣才能服人心。如果找不到該公司倉庫,在下可以派人擔任嚮導!”言畢即稱“身體有恙”拂袖而去。

    kmi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